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
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
板书课题: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活动一:
1、看第2页图片,图片上都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学生交流
2、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学生用一句话说
小结: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活动二:
有家的感觉真好
1、出示一张爸爸、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亲昵的照片,请学生评价照片中的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互相介绍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情景,也可以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3、请3~4名学生班内交流。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介绍,虽然每个家庭不一样,但不一样的家庭却有着共同的爱,有着同样的幸福、快乐。
(板书:
幸福快乐)
活动三:
想家的时候
1、听着大家的介绍,老师也着急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大家,你们想听吗?
(师介绍自己的家),可是每当我外出学习离开家的时候,就特别想家,课前老师让你们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特别想家,你们调查了吗?
2、学生交流爸爸妈妈想家的情况。
3、爸爸妈妈想家时,一般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
写信、打电话、看照片、放假时回家等)
4、同学们,你们自己有没有特别想家的时候?
为什么想家?
活动四:
画画我家
学生可以画画家人在一起的开心,也可以画画家里的房间,还可以画画家的建筑等
板书设计: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幸福快乐
第二课我爱我的家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我爱我的家》。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及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我爱我的家》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
教材主要通过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家人一起做事、共同游戏、妈妈病了全家都很着急等生活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爱的情感。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对家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们在家很受宠爱,却并不懂得如何关爱家人。
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大多孩子长期处于留守状态,留守家庭松散,难以感受到父母的抚慰与关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学会以恰当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和关心。
2、学习用家庭小调查的方法了解长辈们小时候生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
(二)方法与过程:
学生通过展示家庭照片、讲述家庭生活、家庭小调查、情境表演,讨论评价及填写爱心卡等活动来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索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爱的情感。
2、以“爱”为核心,培养孩子们从“小爱”到“大爱”,即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进而到爱祖国、爱人民。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深入学生家庭生活,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学生的“家庭问卷调查”,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
六、说课前准备
1、我和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片。
2、学生进行“家庭问卷调查”。
3、制作“爱心卡片”。
4、准备歌曲《让爱住我家》。
5、拍摄一段“留守的我”的家庭生活录像。
七、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学生对家的“爱”作为教学过程的情感线索,以学生对家的感受和理解来展现亲情。
设计了欣赏歌曲,期待亲情;
展示照片,再现亲情;
调查问卷,探究亲情;
学会关爱,增进亲情;
填写爱心卡,升华亲情这五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具体谈谈这五个教学环节:
(一)欣赏歌曲,期待亲情。
我根据学生喜爱音乐的特点,课堂一开始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轻声哼唱。
这样设计的意图,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温馨的情感氛围,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二)展示照片,再现亲情。
1、教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述照片中的家庭故事,板书“我的家”三个字,。
2、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再上讲台投影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讲照片背后爱的故事。
3、我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照片粘贴到黑板上。
每一个亲情故事和每一张家庭照片都充满了爱,我适时板书“我爱”两个字,让学生齐读课题“我爱我的家”。
此时此刻,学生以家而自豪,爱家的感情油然而生。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运用照片,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唤醒学生“爱”的意识,体会亲情中“爱”的份量。
(三)调查问卷,探究亲情。
学生对现在的家庭生活很熟悉,可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像自己一样大的时候,家庭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课前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
调查问卷内容详见附件2。
课堂上先请学生将自己课前的调查情况在小组中交流,接着在班级中汇报。
比如有的学生会说,那时爷爷生活非常艰苦,连饭都吃不饱。
有的学生会说,那时没有电灯、电扇,爸爸只有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
夏天炎热,蚊子又特别多,奶奶在旁边为爸爸摇蒲扇,驱赶蚊子。
特别是很多学生在“我的发现”一栏中写道:
尽管那时候生活很艰苦,爸爸妈妈也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调查中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共同感悟出: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亲情永远不变。
(四)学会关爱,增进亲情。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回归生活是课程的基本目标。
我联系实际,深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步骤:
1、看一看。
展示教科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请学生认真看一看,说说图中一家人在做什么?
从中体会到怎样的亲情?
第一幅图至第四幅图:
一家人一起做事、吃饭、看电视、玩游戏,其乐融融!
第五幅图:
妈妈病了,全家都很着急。
第六幅图:
周末一家人去看望爷爷奶奶。
这样,通过看图片,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浓浓的亲情。
2、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说说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我通过谈话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和畅谈自己的家庭生活,以达到生生之间的互动。
3、演一演。
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爱表演的特点,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孩子该怎么做呢?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演一演,有的学生演妈妈,有的学生演孩子。
再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表演是否表达出对妈妈的关心?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相互评价,学会关爱家长,做个好孩子。
4、议一议。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现状,我拍摄了一段“留守的我”的家庭生活录像,录像的内容是在外打工的妈妈,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我播放录像,请学生看一看,引导学生议一议:
1、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吗?
2、在家,“我”能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爱吗?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学生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真正懂得:
即使家庭生活中有些烦恼和困难,哪怕是误解和矛盾,但不管怎样,大家总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五)填写“爱心卡”,升华亲情。
这时学生爱家的感情已空前高涨,内心有许多话都想对爸爸妈妈说。
我把课前准备好的爱心卡发给学生,让他们在爱心卡写上“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再请学生上讲台投影展示自己的爱心卡,读一读。
有的会说:
“爸爸,您在外打工特别辛苦,要注意身体呀!
”有的会说“奶奶,爸爸妈妈在外打工,都是您照顾我,您辛苦了!
”我把爱心卡粘贴到黑板上,在爱心卡间连线。
此时,板书已形成,整个板书呈心形,心形内照片上甜蜜而温馨的亲昵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暖;
心形周围爱心卡中的深情话语表达了学生爱家的心声。
整个板书设计形式美观,寓意深刻。
在孩子们沉醉于浓浓亲情之时,我适时进行总结,用饱含深情的话说:
“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爸爸妈妈用心血、汗水培育了我们,我们爱他们!
同时党和国家又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社会上每一个善良的人!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单元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我们的学校
一、说教材
《我们的学校》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通过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通过认识学校工作人员,感受和体验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自己成长所奉献的爱。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等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认识学校工作人员,感受和体验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自己成长所奉献的爱。
并懂得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
通过回顾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认识到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密切关系。
难点:
学生在体会快乐的同时领悟和感受校园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以媒体演示、合作交流等活动为依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按“看--说--议”的环节进行自主学习。
五、说教学流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
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
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说一说自己学校的位置。
讲一讲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学校。
(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四)来自学校的爱
我们生活在学校里,是不是感受到了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呢?
课下老师都要求同学们做了小调查。
好了,下面我们就交流一下他们为我们都做了哪些事,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1、全班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学校里的老师或是同学是这样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好好的爱他们。
我们的校园真是个充满爱的地方。
六、说板书设计。
七、说作业设计因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认为学校最美的地方。
收集资料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学校的资料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我生活的社区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我生活的社区》。
《我生活的社区》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
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从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已经有“社区”这个概念,但对“社区”的理解和认识却不深入。
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
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本课主要采用了谈话教学法、观察法、情境教学法,运用了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
:
收集社区的照片。
(一)谈话导入: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社区。
二、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你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
为什么?
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
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总结:
社区有各种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4、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学生发言。
)
作为社区成员,我们每天都享受着社区提供的各种方便。
我们应该尊重和感谢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同时也认真想一想我们能为社区建设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
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同学们,课下老师要求同学们,作了这方面的调查,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
破旧的平房变成了高楼。
街道变宽变干净了等。
2、你喜欢这些变吗?
为什么。
四、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师:
生活在社区里的人,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我们来观察一下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
小组内交流,课下老师按排的调查表。
全班内交流。
正是有了这各行各业的人为我们服务,所以我们的生活才这样的舒适和方便宜。
为此我们应该好好的感谢他们对吧。
五、阿姨叔叔辛苦了。
1、我们能够在社区方便愉快地生活,离不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
他们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课下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调查。
2、看一下课本39至40。
3、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我们还是做张感谢卡送给他们吧。
七、说作业设计因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感谢之情。
第三单元我在生活中长大
第一课我成长我快乐
一、说教材
《我成长我快乐》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教材体现的是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和本领,懂得一些道理。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成长,展示自我,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自豪。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东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3、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4、找到身边的榜样,从成年人“学习不止”爱到鼓舞。
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通过观察周围成年人学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说教法及学法
五、说教学准备:
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六、说教学过程:
一、我的进步真大
1、师:
从入学到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快乐的生活了两年了,那么在这两年里,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2、学生说出自已的本领。
3、总结,看来,这两年,我们学到的东西可真不少。
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4、技能大展示。
每个人把自己下感学过的本领在小组里展示,然后选出代表到班上展示。
5、制作我们的成就窗和荣誉窗,制作每个同学事先找出着两年自己保存的作业本,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自己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等。
二、学习经验小交流
三、在展示下降本领的过程中,每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学会这个本领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自己是怎么坚持学会的成功之后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
老师也可以参加交流,谈一谈自己学习时的感受。
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五、学习经验大家谈
1、先从小组为单元,每人谈谈自己最擅长的一项本领,自己的优点,自己学会的一个知识,交流自己的本领,优点和知识是怎么学来的,并试着概括出来。
2、每组派出几名同学,分别到其他组采访,剩下的同学准备接受其他组同学的采访。
看看其他同学的好经验。
3、班内共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六、大家学一学
根据本地的情况,选择一项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的活动,如编中国结、叠纸飞机、包装礼品盒等。
活动方案:
学做纸飞机
1、小组内,每人叠一架纸飞机,看看谁的纸飞机做的好,飞的远。
2、请做得好同学教教其他同学。
3、各组找出组内叠得最好的一架进行比赛。
七、想一想,辨一辨
1、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2、结合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现象,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八、课堂总结。
第二课做生活的小主人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做生活的小主人》。
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及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
《做生活的小主人》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在生活中长大”中的第二课,主要从一个过去是劳动能手,今天遇到新问题的农民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断给人们提出新要求。
让学生意识到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每个人都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需要动脑,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
愿意努力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2、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学校活动和公益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4、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知道学习需要动脑,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
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原因,进行教学。
略
第四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
第一课规则在哪里
一、教材分析。
《规则在哪里》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单元设计构想旨在让
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和对比,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但本课重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通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以便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学生实际,我依据新课标精神,拟定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
了解规则和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
2、能力目标:
能够积极采用各种办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目标:
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4、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意识,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规则是为人们服务的,并将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5、教学难点:
学习收集、处理信息。
二、教学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也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但是由于年龄小,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低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力求让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逐渐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此外,“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
品德和社会课堂应从生活中来,再现生活,回归生活。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即:
以游戏引出规则;
寻找生活中的规则;
寻找与小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
在课堂规则中结束教学。
三、说教学准备:
1、学生自主调查,了解生活中的相关规则。
2、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和教学环节,制作相关课件。
3、课前准备游戏和活动所需物品:
苹果图、白色卡纸、磁条、小奖杯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游戏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一个“摘苹果”的游戏与大家分享,谁愿意参加?
2、进行无规则游戏
(老师挑选班上一名最高的同学和一名最矮的同学)
(1)师:
我们三个摘苹果,谁摘得最多谁就是获胜者,可以得到这个小奖杯做为奖励。
没有参加游戏的
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点什么?
(没说开始老师就迅速将大部分苹果摘走,结果老师摘到的苹果最多,高个子的同学摘了几个,个子最
矮的同学摘得最少。
(2)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