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982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如甲(♂)×

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4)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

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

Dd→3D_:

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

dd1Dd→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

DD或DD×

Dd或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在减

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二、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

3:

1。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如: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如:

AaBbCc×

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

Aa后代3种基因型(1AA:

2Aa:

1aa);

Bb×

BB后代2种基因型(1BB:

1Bb);

Cc×

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

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如:

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后代2种表现型;

bb后代2种表现型;

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即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

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P11,“思考与讨论”)

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分析方法科学;

(单因子→多因子);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假说演绎法)。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例:

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

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该个体性状能否稳定遗传?

答案:

(1)Tt抗锈病

(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或TtTt不能

2、指导医学实践:

例1:

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

Aa、Aa1/4

例2:

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

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

DD或Dd100%或1/2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首先要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例题:

写出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DNA的数目。

①染色体8、染色单体0、同源染色体4、四分体0、DNA8;

②染色体4、染色单体8、同源染色体2、四分体2、DNA8;

③染色体4、染色单体8、同源染色体2、四分体0、DNA8;

④染色体4、染色单体0、同源染色体0、四分体0、DNA4;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

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

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也是减数分裂的特有特征)(P17)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必修2P17)

染色体不再复制。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2nn,减半

n2nn,不减半

DNA

4n2n,减半

染色行为

染色体联会,分离

染色单体分开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P24)

特点:

(1)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2)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

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

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

①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Ⅰ后期;

③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减Ⅱ后期。

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3、减Ⅱ前期;

4、减Ⅱ末期;

5、有丝后期;

6、减Ⅱ后期;

7、减Ⅱ后期(且为次级卵母细胞);

8、减Ⅰ后期

9、有丝前期10、减Ⅱ中期11、减Ⅰ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12、减Ⅱ中期13、减Ⅰ前期14、减Ⅱ后期15、减Ⅰ中期16、有丝中期

七、伴性遗传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伴性遗传的概念。

(P33)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的基因型

正常:

XBXBXBY携带者:

XBXb患病:

XbXbXbY

3、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

(可用遗传图谱分析)

(1)首先确定显隐性

(2)再确定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上。

出现上图

,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

,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

若无上图,则需要结合各遗传病的特点,根据具体题目来判断。

(常考:

常隐和X隐)

PS:

伴X隐遗传病的特点有: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病〉女病);

(2)往往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孙(隔代交叉遗传);

(3)女性患病,则她的父亲和儿子必定患该病。

(女病,其父、子皆病)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有:

(1)女病〉男病;

(2)代代相传;

(3)男性患病,则他的母亲和女儿必定患该病。

(男病,其母、女皆病)

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

红绿色盲、血友病

伴X显: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常显:

多(并)指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P43)

具体实验过程请阅读课本P43。

实验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二、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P44)

具体实验过程请阅读课本P44。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三、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P45)

具体实验过程请阅读课本P45。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

DNA是遗传物质)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

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

 

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

非细胞生物

(病毒)

核酸

DNA和RNA

RNA

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PS:

遗传物质为RNA的生物有: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艾滋病病毒(HIV);

③流感病毒(如H7N9等);

④SARS病毒(其他生物如无特殊说明,则认为其遗传物质为DNA)

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含氮碱基有:

腺嘌呤(A);

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鸟嘌呤(G)。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P49)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

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T;

G≡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P51的练习背下来。

其中拓展题,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在双链DNA分子中:

(1)A=T;

G=C;

(2)嘌呤数=嘧啶数;

(3)不互补的碱基之和为碱基总数的50%

3、DNA分子的三个特性:

⑴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⑵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⑶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二、DNA的复制(P54)

●概念:

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复制时间:

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

●复制条件

(1)模板:

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原料:

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

(3)能量:

ATP;

(4)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复制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

●复制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

●复制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

2n

2.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1/(2n-1)

3.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

(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2n-1)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2n-1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一、基因和DNA的关系(P57):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RNA的类型:

①信使RNA(mRNA);

②转运RNA(tRNA);

③核糖体RNA(rRNA)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P62):

转录和翻译

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细胞核(主要)

核糖体

模板

DNA两条链

DNA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产物

2个DNA

多肽或蛋白质

意义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注意,翻译的过程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2、遗传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关系(P64)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做一个密码子。

反密码子:

t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反密码子。

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1/6

三、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P68)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间接)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直接)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计划:

完成人体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以及X、Y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物理作图、和全部碱基的序列测定。

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⑴诱发突变(外因):

①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X射线②化学因素:

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③生物因素:

如某些病毒;

⑵自然突变(内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普遍性;

⑵随机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频性;

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变的时间:

4.基因突变的意义:

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P83)

1、概念: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

①减Ⅰ后期,同源染色分离,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四分体时期(即减Ⅰ前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3、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5、基因工程及其应用(P102-105)

①概念:

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

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②基因工程的工具:

剪刀——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针线——DNA连接酶;

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③基本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④基因工程的应用:

作物育种,如培育抗虫基因作物;

药物研制,如高效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等;

环境保护,如能吃垃圾的超级细菌。

等等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105):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其利,避其害。

我国规定对于转基因产品必须标明。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

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P36)(三)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

实例:

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8、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农历一个月。

类型:

缺失、增加、移接、位置颠倒

1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注意与交叉互换区别,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也可引起变异。

5、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水分和氧气是使铁生锈的原因。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4、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也已经发射成功,“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P86)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实例:

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实例:

三倍体无子西瓜。

答:

连接北斗七星勺形前端的两颗星,并将连线向勺口方延长约5倍远,处于此位置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例1:

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①我们每个人要做到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②力争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向身边的人宣传和倡议环保。

32514

染色体组数=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

例2:

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______

(2)AaBb_______(3)AAa_______

(4)AaaBbb_______(5)AAAaBBbb_______(6)ABCD______

12、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直径是1400000千米。

223341

判断:

①由合子(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②而由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三、育种方法小结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杂交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粉)离体培养

原理

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

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纯合子。

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太空椒

单倍体育种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染色体

一、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的分类?

(P90)

显性遗传病伴X显: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隐性遗传病伴X隐:

色盲、血友病

常隐:

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苯丙酮尿症

(二)多基因遗传病

常见类型:

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

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

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