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训文言文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勤训文言文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训文言文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②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②门人益亲③弟子孰为好学④不贰过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用原文回答)
(一九)邴原泣学《初潭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
“童子何泣?
”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
故泣耳。
”师恻然曰:
“欲书可耳!
“无钱资。
”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吾徒相教④徒以有先生也
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二十)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
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遇言:
“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忘恩负义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译文: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书百遍”。
(二一)推敲《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二二)勤训《恒斋文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
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二三)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二四)陶侃惜谷《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
3.翻译: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
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篇二:
九年级语文半期考试题和答案】
p>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命题:
钟秀明)
一、积累运用(3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选填题即可)。
(10分)..5....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
(2),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3),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4)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5)《观刈麦》中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魏尚,渴望戍边抗敌的诗句是:
,?
(7)《游山西村》中历来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句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7分)
近日,党中央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发扬和树立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要把“三严三实”a(贯穿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b(改进促进)新风正气常态化、长效化,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2)在a、b两处横线上选填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分)a:
b:
(3)上文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2分)
(4)文中[]里应填上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
(1分)
3.综合性学习。
(8分)
生命是何等的可贵,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
它就像二月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美丽却短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它。
为此某校初三
(1)班举行“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班会,邀请你一起参加。
(1)参加的每位同学都要设计一张手抄小报。
请你为这张小报设计两个栏目(2分)栏目一:
栏目二:
(2)近年来,听到过很多因碰到不开心的事情而自杀的报道。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会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如:
被人误解,碰到困难,受到批评,生病,家庭变故等,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是如何解决的?
(3分)
(3)星期天,小组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查找了许多关于这次主题班会的资料,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天热,有位同学提议到江边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灵机一动,结合本次班会的主题,对他说:
4.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中描写了一个勇于挑战的冒险者,他流落荒岛28年,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部作
品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b.吴用是梁山泊的军师,足智多谋,在108条好汉中排名第三。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选自这部散文集。
d.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的生活为线索,展现了主人公保尔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画面。
5.下列是名著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概括故事情节(120字左右)。
(1)鲁滨逊制陶器
(2)风雪山神庙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勤训》,完成6—8题。
(10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故邵子云______________
(2)而旨则远矣______________..
(3)且惜寸阴______________(4)不若彼者乎______________...
7.翻译文言句子。
8.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一文,回答9—11题。
(9分)
①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钢板价值说。
大意是:
一块普通的钢板价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价值10.5美元;
如果做成钢针,就价值3550.8美元;
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②多数人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或许还资质平平、容貌一般,犹如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
然而,那些饱受了一次又一次残酷打磨、敲击,成为手表指针的“钢板”,可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千百倍,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倍增值,从而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人。
如:
③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在公正的时间面前有了这么大的差距,有了无法跨越的鸿沟?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自己。
是做钢板、马蹄掌、钢针,还是手表的指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④价值越高,所经受的磨难和所需要的付出就越多。
很多人都很羡慕那些明星和偶像的一夜成名、一炮走红,但又有几个人想过他们光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明星和偶像也不能例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辛苦换来的。
也有很多人说他们的成功是方方面面的众力合促,是外部条件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常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
②③①
⑤成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努力。
别人只能扶你一程,扶不了你一生。
过了这一程,后面的路还得你自己走。
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有句名言: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⑥生长于参天大树下的树苗,因依赖大树的庇荫而最终只能成为灌木,甚至死去。
人亦如此。
有些人思想上不能自立,生活上不能自理,学习上不愿自强,皆因过分依赖他人。
须知,依赖只能滋长惰性、束缚手脚,最终泯灭自立自强的勇气和毅力。
⑦尽管这是一个合谋的时代,但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
所以,不要把前程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让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应该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最终到达成功之巅。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阅读第②段,请你补充一个具体事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11.读了此文,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阅读下面《风能灭火吗?
》一文,回答12—14题。
①提起火焰山,红颜稚童、鹤发老翁,人人皆知。
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会对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之火的场面记忆犹新。
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真宝扇还是假宝扇,却是无法将大火扑灭的。
像我们常用扇子扇煤炉,目的就是想把炉内火越扇越旺。
那么,你是否知道,风究竟是助火,还是灭火呢?
②众所周知,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一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越充足,可燃物的燃烧也就越剧烈;
而当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即使氧气很充足,也不可能燃烧。
例如,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要的足量氧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却不能使炉内环境温度低到煤的着火点以下,这样炉火持续燃烧,所以会越扇越旺;
而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了。
③因此,风是助火还是灭火,主要取决于风的大小和可燃物的温度。
当风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时,风便灭火;
当风无法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时,风便助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空战中,有一架飞机中弹着火,机智的飞行员通过加快飞机的飞行速度,使经过飞机的气流速度大幅度提高而最终灭火。
又如,油井着火时,消防人员在油井附近引爆炸药,用爆炸引起的强烈气流来扑灭油井大火。
虽然上述火灾起因和灭火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利用的都是风能灭火这一原理。
④无独有偶,早在1980年,我国黑龙江大丰林业局机修厂的郭跃尊就根据这一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风力灭火机。
这种灭火机重5.7千克,可喷出强度在32级以上的飓风,使火瞬间熄灭。
这种风力灭火机在扑救小兴安岭的一场大火中大显神威,将两万多亩森林大火全部扑灭;
而且在大兴安岭的恶性火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人们完全认识和掌握了风的脾气和特点后,一定能让风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12.本文开头叙写“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有何作用?
1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风在什么情况下能灭火?
又在什么情况下会助火?
14.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四)阅读《家》一文,回答15—18题。
(17分)
家
①家,多么温馨的一个字,我们在她的庇护里茁壮成长,当我们离开后,就得褪去背上的蜗壳,栉风沐雨,一个不经意,被倾倒在地,一蹶不振。
兔飞鸟走,白云苍狗,某天我们背上行李步入远方,转首恍然发觉,回家,又是多么令人奢望的一个词。
②初入社会的情景如在昨日,雨后初晴的林荫两旁树木愈显浓密茂盛,乳白色的浮云褪去缠绕的黑纱,转眼间一年的时光已度,青涩与柔弱如烟挥散在这洁白的空中,成长与快乐如水流淌在这肥沃的地里。
在这个摩肩接踵、车水马龙的快节奏时代里,如流的黑云压城般地鞭策着我们加快步伐,孱弱的身体气喘吁吁地忙碌着。
而我或许是幸运的……
③终于,公司的年终小长假翩跹而至,有人选择游览享受山河、有人选择卧室调养生息,而我选择回到家的港湾,看望那发髻日渐斑白的奶奶、辛劳苦作的父母亲,和那渐行渐远的故乡。
温暖如斯,然而事实总不如愿……
④正在整理行李准备回家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她有些哽咽地说道:
“昨晚刮台风了,今早你爸爸去外面了,现在又下大雨了,家里都乱成一团了,好多低洼之地的房屋都被淹了,可是你爸爸还没回……”一阵滚烫的火焰瞬间从内心深处冒起,燃烧着眼睛。
迫不及待地拨打父亲的电话,嘟嘟的声音犹如妖媚的嘲笑声,答案却是那一道道妖媚声不断萦绕。
失望或许绝望,母亲再次打来电话,告诫我千万别回家,第七号台风“苏力”还在继续,她选择善意的谎言,告诉我父亲已经回来了。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颠簸不断,半个小时左右,父亲终于打来电话,他说他刚刚回来,命令的语气让我不要回家,而我却讨价还价般地和他争论,后来妈妈告诉我,全身淋透的他,一回家就打电话给我。
⑤忍着泪水,回忆起父母亲劳累的身影,环绕在耳旁那还未散去的絮叨,我终于懂得,家的温暖,永远是那刻骨铭心的亲情在支撑着,而不是那座重重的蜗壳,而我所要做的是竭尽全力回报那段养育之恩,尽心尽力让湓溢在内的亲情风雨弥坚。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6.阅读第②段,说说我的“幸运”主要表现在哪儿?
17.联系上下文,结合第④段的划线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我当时的表情及动作。
18.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能感受到那刻骨铭心的亲情。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在我们这个
年龄段,要怎么做才能回报那段养育之恩?
(5分)
三、作文(70分)
1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不少于65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
抄袭。
(1)请以“成长路上,你的悄悄提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他对熟悉的地方缺少观察、缺少好奇心、缺少发现的结果。
其实“家”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那里有亲情、有关爱、有快乐?
请以“我家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014-2015学年上期金丰片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3.(8分)
(1)(2分)栏目一:
栏目二: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分)()5.(7分)我选第()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0分)
【篇三: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
(1)】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
(1)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二、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如土石何..
b
者十四年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三、程门立雪《宋史》
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1.2.答:
四、七录《明史?
张溥传》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始已”中的“已”意义不同的有()
a,可以已大风挛脘瘘疠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d.扁鹊已逃秦矣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用一句名言回答)
五、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吾曰:
非然也。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惟弈秋之为听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六、问说《孟涂文集》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