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673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硕综合模拟题几套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开平碉楼D.乔家大院

【答案】ABC

17.中国有“四大名窟”,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A.敦煌石窟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D.麦积山石窟

【答案】BC,注:

敦煌石窟不是世界遗产,但其中的莫高窟则是。

18.下列人物中曾经赴印度取经的有:

A.玄奘B.义净C.鉴真D.法显

【答案】ABD

19.明清国子监实行的主要制度有:

A.会食B.讲会

C.历事D.束脩

【答案】AC

20.按照经史子集四分法,下列书籍中属于经部的有:

A.《诗经》B.《春秋》

C.《道德经》D.《茶经》

【答案】AB

四.名词解释题(共10分)

21.梨园

【答】

我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雅称(1分)。

唐玄宗李隆基通晓音律,选择宫廷中的梨园作为音乐、舞蹈和戏剧活动的场所,以教习和演奏戏曲为主要内容,罗致了李龟年等音乐舞蹈名师,选数百人在此学习歌舞,使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舞蹈戏剧综合艺术学校,唐玄宗也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1分)。

后世将戏曲界称为梨园行,将演员称梨园子弟(1分)。

22.诸子百家

【答案】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1分)。

诸子指前秦至汉初,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门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各个学派,古代常混杂统称(1分)。

据《汉书》,所谓“百家”,实际上指有代表性的十家,即儒、道、墨、法、阴阳、农、名、兵、纵横和杂家(1分)。

23.经史子集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种方法,即四分法(1分)。

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从此有了“四部”之称(1分)。

经部指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部指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部指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

集部指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曲、散文等(1分)。

隋代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1分)。

第二部分现代汉语(共30分)

一、填空题(共10分)

1.现代汉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的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

发元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辅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六书”理论,“闯”字的造字法是。

4.形声字的基本结构方式有六种,其中:

“济”是__________,“闸”是____________。

5.“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这句话中,包含个语素。

6.“莲子”的构词方式是。

7.“走”的本义是。

8.在“你别跟他透露这消息”这句话中,“跟”的词性是。

答案:

1.普通话;

2.气流不受阻碍,气流受阻碍;

3.会意;

4左形右声,外形内声;

5.10;

6.偏正式;

7.跑(动);

8.介词。

二、改错题(共10分)

9.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每题0.5分,共1分)

(1)费力fī

(2)机动gī

(1)改为“fēi”。

普通话中,声母“f”只能拼开口呼和“u”韵母;

(2)改为“jī”。

普通话中,舌根声母“g”只能拼开口呼和合口呼,不能拼齐齿呼和撮口呼。

10.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

(每题0.5分,共2分)

(1)流芳lió

ufāng

(2)遥远iǎoyǚǎn

(3)奇案qí

à

n

(4)灰色huēisè

(1)liú

fāng;

(2)yǎoyuǎn;

(3)qí

’à

n;

(4)huīsè

1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每题0.5分,共3分)

(1)半途而费

(2)哀声叹气(3)百步串杨

(4)百尺杆头(5)罢绌百家(6)杯工蛇影

(1)“费”改为“废”;

(2)“哀”改为“唉”;

(3)“串”改为“穿”;

(4)“杆”改为“竿”;

(5)“绌”改为“黜”;

(6)“工”改为“弓”。

12.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每题1分,共2分)

(1)大家对我的批评正确而又尖刻,我会好好反省、认真改正的。

(2)干部要到基层去,多听听群众的意见,遇事要多和群众协商。

(1)“尖刻”换成“深刻”。

感情色彩不当,“尖刻”是贬义词。

(2)“协商”改成“商量”。

语体色彩不当,“协商”是书面体。

1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

(1)机器开工后突然故障,造成了生产上的损失。

(2)出去春游,要注意防止不发生事故。

(1)“故障”改成“发生故障”。

搭配不当,将名词“故障”错用成了动词。

(2)删除“不”。

否定词多余。

三、分析题(共10分)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并标明每层的结构关系。

14、他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

15、经过抢救,病人终于苏醒过来了。

他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

|主|谓|

|状|中|

|介词|短语||中|补|

|定|中||量词|短语|

经过抢救,病人终于苏醒过来了。

|状|中|

|介词|短语||主|谓|

|中|补|

16、内容要是有分量,即使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实质。

内容要是有分量,‖即使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实质。

假设假设因果并列

第三部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共40分)

一、填空题:

(共5分)

1、语言四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

2、言语技能:

听、说、读、写和(译)。

3、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

语法性和(得体性)。

4、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和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5、知觉的特性:

组织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二、术语解释题(共10分)

6、第一语言:

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Firstlanguage)

7、知觉的恒常性:

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

8、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Secondlanguage

三、简答题(共5分)

说明:

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9、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

”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参考答案:

(1)改为“她很漂亮。

(2)理由:

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而且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做谓语,经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词,比如:

很、比较、非常等。

如果没有强调程度高,此时的“很”,是成句的需要,要轻读。

(3)错误原因:

受英语的结构影响“sheisbeautiful.”

(4)教学策略:

教形容词时,强化“很+形容词”的结构。

(具体步骤及举例请自行设计)

2009年6月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基础综合模拟题

满分:

100分时间:

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共30分)

第1-2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

每空0.5分,共10分。

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于公元690年称帝,改国号为“_____”,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答】周

2.唐代在一些重要地区设立了都督府,又在边疆地区设立了____府,这是中国设府的开始。

【答】都护

3.汉景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了篆文书写的《尚书》、《周礼》、《论语》等书,由此产生了汉代经学的一大流派——______派。

【答】古文经学

4.四书五经中唯一的文学典籍是《诗经》,而唯一的历史典籍是《________》。

【答】《春秋》

5.元代最著名的书法家当属______,被称为“元人冠冕”。

【答】赵孟頫

6.“绘画四品”指的是神品、妙品、能品和___品。

【答】逸品

7.中国山水画从表现手法上分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前者的开山鼻祖是李思训,而后者的开山鼻祖则是著名诗人兼画家____。

【答】王维

8.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也被称为“佛教四大道场”,其中,普陀山是____菩萨的道场。

【答】观音/观世音

9.穆斯林有什叶派和逊尼派之分,中国的穆斯林都属于_______派。

【答】逊尼

10.明清代帝王按旧例也祭祀历代开国帝王,但都不祭祀______。

【答】秦始皇

11.科举制的真正开始是以____科考试为标志的。

【答】进士

12.著名的候风地动仪的研制者是汉代科学家_______。

【答】张衡

13.我国私学的创立者是____。

【答】孔子

14.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活佛,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

【答】乾隆

15.中国书画史上,东晋时期的______因画绝、才绝和痴绝被称为“三绝”,后来人们又把诗、书、画都达到很高造诣称为“三绝”。

【答】顾恺之

16.最早的印本书籍是在敦煌发现的《_______》。

【答】金刚经

17.“兼爱”是墨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而“___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答】仁

18.彩陶文化一般指的是仰韶文化,而黑陶文化通常指的是____文化。

【答】龙山

19.历史上,西藏于_____代正式被划入中国版图。

【答】元

20.战国时代,与儒家学说并称为两大显学的是____家学说。

【答】墨

二、名词解释题(共10分)

第21—22题是每题3分,23题4分。

请对词语作出简单明了的解释。

21.金瓶掣签

【答】即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是藏传佛教解决活佛继承人唯一性的一项制度(1分)。

西藏活佛去世前会指定一个方向,据此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1分),但出生的男孩可能不只一个,清乾隆时开始采用金瓶掣签制度确定其唯一人选(1分),适用范围包括达赖、班禅、大活佛。

22.诸子百家

【答】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1分)。

23.四书五经

【答】中国古代的儒家重要经典的合称(1分)。

“五经”始于汉代,汉武帝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的说法。

汉代的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把《左传》并入《春秋》,仍为五经(1分)。

南宋时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同时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初习儒学的入门读物,始有“四书”之称(1分)。

五经四书合在一起,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读教材和安身立命的根基(1分)。

三.论述题(共10分)

第24题是论述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24.试论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佛教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1)佛教与中国哲学史。

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无神论和有神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分)

(2)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1分)。

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1分)。

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

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1分)。

最后,以创作主体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1分)

(3)佛教与艺术。

中国的石窟艺术正是古印度石窟壁画和雕塑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

(4)佛教与中国语言。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意义而具有了社会意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和惯用语。

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并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每空1分。

1.从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2.在普通话音节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辅音是。

3.文字起源于,和结绳没有直接关系。

4.在汉字形体演变史中,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6.词的本义是。

7.“臭”的本义是“气味”,后来专指“坏的气味”,这种词义演变称为。

8.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构成关系。

9.在现代汉语中,词类划分主要依据的是词的。

10.在“我没有和他打过羽毛球”这句话中,“和”的词性是。

1.音位;

2.[n];

3图画;

4隶书;

5.语素(或词素);

6.根据文献能考订出来的词的最早义项;

7.词义缩小;

8.同音词;

9语法功能(或句法分布);

10.介词。

11.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1)前qá

n

(2)河hó

(1)改为“qiá

n”。

普通话中,舌面声母只能拼齐齿呼和撮口呼,不能拼开口呼和合口呼;

“q”是舌面声母,“an”是开口呼,因而两者不能相拼。

(2)改为“hé

”。

普通话中,韵母“o”只拼唇音声母。

12.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

(1)土堆tǔduēi

(2)窈窕iǎotiǎo(3)西安xīān(4)圆心yǚá

nxīn

(1)tǔduī;

(2)yǎotiǎo;

(3)xī’ān;

(4)yuá

1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好高鹜远

(2)出奇致胜(3)一愁莫展

(4)谈笑风声(5)情不自尽(6)细至入微

(1)“鹜”改为“骛”;

(2)“致”改为“制”;

(3)“愁”改为“筹”;

(4)“声”改为“生”;

(5)“尽”改为“禁”;

(6)“至”改为“致”。

14.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这是一件忽然事件,大家都没没有预料到。

(2)我对这个活动很有乐趣。

(1)“忽然”换成“突然”。

“忽然”是副词,不能作定语修饰“事件”。

(2)“乐趣”换成“兴趣”。

“有乐趣”的主语一般是事情,不能是人。

15.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

(1)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首先要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尊重你。

(2)学校提倡普通话。

(1)删除“通过”或删除“使”。

原句主语残缺,删除“通过”后,“这个故事”成为主语;

删除“使”后,“我们”成为主语。

(2)“提倡”后补上动词“讲”。

原句动宾搭配不当,“提倡”后面要跟谓词性宾语,不能跟体词性宾语。

第16-17题,每题各3分,第18题4分,共10分。

15、她很爱看香山的红叶。

|主|谓|

|状|中|

|动|宾|

|动|宾|

|定|中|

 

16、这本书的再次出版是我们意料中的事情。

|主|谓|

|定|中||动|宾|

|定|中|状|中||定|中|

|量词|短语||定|中|

(二)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用“│”、“‖”、“Ⅲ”等分别表示第一、二、三重,在切分线下面标明关系。

(在原句划分即可)

17、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

所以,只有知艰而进和奋斗不已,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只有知艰而进和奋斗不已,||才能走上

并列因果条件

成功的高峰。

一、术语解释题(共10分)

第1—4题术语解释题,每题2.5分,共10分。

1、习得与学习

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2、听说教学法

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于美国,其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听说法的特点是:

A.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B.以句型为中心进行反复训练,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但有时过于机械、枯燥。

C.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不完全排斥)。

D.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录音、语音实验室、视听设备等。

E.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F.有错必纠。

3、中介语理论

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4、汉语水平考试

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HSK,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

初中等考试内容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

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二、简答题(共10分)

5、外国学生会说“一看见他,就我高兴极了”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

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

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副词“就”的位置不对(1分),不清楚副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

改正句子:

一看见他,我就高兴极了。

副词的教学对策:

说明在汉语中副词的意义一般都比较多,(1分)副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其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即副词多在主语后边。

(2分)例如,“明天要是下雨,她们就不去公园。

”“这个电影不错,他又看了一遍。

”(2分)

三、综合课教案设计题(共20分)

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

(“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

(记者采访留学生罗兰……)

记者:

你来中国多长时间了?

罗兰:

两个多月了。

对这儿的生活习惯了吧?

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不过我每天早上都不能吃早饭。

为什么?

上课的时间太早。

我们在国内九点钟才上课呢,这儿八点钟就上课了。

下午一般做什么?

有时候老师给我辅导一个小时,有时候我自己学习。

晚上呢?

晚饭后我常散一会儿步,有时跟朋友聊一会儿天,然后就开始复习功课。

晚上要学习多长时间?

不一定,有时候两个多小时,有时候三四个小时。

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很多运动我都喜欢,像网球、排球、游泳、跑步什么的。

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不客气。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时量补语的用法。

2、要求学生掌握“就”和“才”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

1、时量补语:

动词+时量补语

2、就:

早,快

才:

晚,慢

三教学方法

图示,情景引导,启发,归纳

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通过听写和提问复习前一课所学内容。

(三)讲练新课(75分钟)

1.学习生词(20分钟)

:

朗读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生词听写——生词讲练(词→词组→句子)

2.学习语法(25分钟)

时量补语:

板书:

动词+时量补语+(了)

.:

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

——非持续性动词

他去上海三天了。

她离开中国一年了。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持续性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我汉语学了一年(了)。

汉语我学了一年(了)。

补充提问:

(1)你哥哥结婚多久了?

(2)你来中国多久了?

(3)你们认识多久了?

(4)你晚上学习多久汉语?

听多长时间音乐?

晚饭大概吃多长时间?

作业一般写多长时间?

“就”和“才”:

就:

早快

才:

晚慢;

电影八点钟开始,他七点半就来了。

电影八点钟开始,他九点才来。

补充提问:

从你的国家到中国几个小时?

你的家到学校多长时间?

北京到上海与到香港的距离比较,时间比较等。

3.学习课文(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