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653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

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

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

就是认真审题。

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

就是认真书写、计算。

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

就是认真演算。

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

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

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

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

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

4,125×

8等);

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

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

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五、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地说,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师指导下,有些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有些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

所以我在平日教学中善于及时了解、收集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纠错题型上的练习我通常这样设计对学生的要求:

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

在练习形式上安排有多种形式:

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

也可以做综合练习;

可以把各类错题印在作业纸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

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兴庆区二十二小 

朱秀琴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因此让每个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能力,就要为学生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算得是否准确、迅速和灵活。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口算入手提高计算速度。

口算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而且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很友好处。

第一,口算训练,节奏快,活动面大,最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第二,口算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解题意、分析算法、计算得分等一系列的思考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细观察,迅速将有关数分解、交换、结合,如64+28+72+36经过仔细观察,发现64和36、28和72是得数为100的两组数,这样组合就会提高运算速度。

第三,口算训练能充分发挥少年儿童记忆力强的优势增强记忆力。

口算的特点是快,记忆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数学训练,只有记在脑子里才会快速计算,天长日久,记忆力必然会增强,做题速度就会加快。

第四,口算训练由于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口算练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运算能力。

二、重视估算和验算,保证计算准确率 

小学生计算时常出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粗心大意,这也是老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的表率,治学一定要严谨,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品性、习惯最初都源于对家长和老师的模仿,同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并直接源于老师的示范。

如老师的书写、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的方法,及常用分析、推理方法,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老师示范质量的高低和示范模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

因此教师应切实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严”教下形成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不是一做完就了之,而是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等多角度来检查每一道题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样,从刚开始学计算就先保证了正确率,端正了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严、细、实”的习惯。

五、提高计算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以上途径外,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培养,不是朝夕的事,也不是哪个年级的事,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良好的习惯:

1.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

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

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

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等;

第三步进行计算;

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病题卡的习惯。

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按病号、症状、诊断、治疗四个程序填卡登记。

3.持之以恒、打好基础;

知难而进、不怕困难;

一丝不苟、全面考虑。

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一丝不苟的品质。

通过对作业书写的要求,使学生养成态度认真、书写规范、步骤完整、考虑全面的好品质。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

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

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

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

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

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

“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

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粗心大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学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与学生的训练程度和学习兴趣等都有关系。

一、基础计算要过关。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

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错误百出,速度也会很慢。

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加、减、乘、除极其混合运算的规则。

其内容在小学课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不少小学生对运算法则背的滚瓜烂熟,而一旦做起题来却错误百出。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地掌握运算法则,只满足了机械的记忆,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

作为数学教师,要针对运算法则出一些针对性的题目,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逐步掌握,只有让学生掌握住了这些法则,老师才算授之以“渔”,减少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原则性的错误。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激发兴趣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抑制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和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可采用情境激趣、语言激发、谜语故事激发等。

最主要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有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

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客观上就更需要形象生动的例子作为润滑剂,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简便算法前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幼年时创造性解答:

“1+2+3+…+99+100”这一百个自然数相加的故事。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越学越有趣味。

四、重视口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

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用简便算法,能简单的一定要简单,不管题中是否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应当众表扬,鼓励学生在算法上创新,不一定按书本上的算法。

这样也使学生成了细观察、勤动脑、灵活运用了算法的好习惯。

七、加强对比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学生做练习不是完成任务,也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并认真指导,抓住学生运算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动纠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

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

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

教师边拍手边发问:

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

学生边拍手边回答:

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

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

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

拍手答:

你的3球碰7球。

注:

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

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

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

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

估算歌:

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

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

≈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

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

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

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

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以125×

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

先算100×

11=1100 

20×

11=220 

11=55 

最后算1100+220+55=1375;

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

10=1250,也就是125×

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

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

1=125 

125×

10=1250 

最后算125+1250=1375。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

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3、知识转换法。

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

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

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

看错抄错题目;

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

计算时不打草稿;

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

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

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

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

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

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

即:

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

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15+5×

(1-0.5),错误地算成20×

(1-0.5)。

3、加强口算训练。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

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

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

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

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

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1、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

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

再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

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

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说出3×

4=12 

3=12 

12÷

3=4 

4=3四个算式。

根据3×

4=12说出12÷

4=3这两个除法算式。

2、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

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3、练习形式多样化。

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

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

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举一反三,提高实效。

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

如:

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

15×

15= 

25×

25= 

35×

35= 

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

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

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

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

55= 

65×

65= 

75×

75= 

85×

85= 

就会迎刃而解了。

再如:

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

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

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