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612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然不会开口骂一只香蕉,但却会抱怨它的味道不好,吃了一口便将它扔到垃圾筒里,谁能保证不是我们自己的味蕾出了问题?

8睡前去儿子的房间和他说晚安时,○我站在床头对他说了一句,“我不会骂香蕉的”。

不知道他听没听懂我语音里的歉意。

以前在生活里,因为一些小事我骂过儿子,现在我想起来他挨骂时那种无所适从和茫然的样子,那会儿,他内心的水晶肯定也无法组合成美丽的形状?

作者:

韩浩月选自:

《青春岁月》2010年第04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3分)

儿子让我做责骂香蕉的试验,我认识到:

责骂会对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

2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3分)2.○

这是个疑问句,写出“我”内心的疑惑、不解,(1分)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5加点词语“这样”指代什么内容?

(3分)3.○

当水听到“爱”或“感谢”,包括美好的音乐,都会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或者与乐曲风格相对应的浪漫、忧伤、明媚的样子出来,而如果被骂作“混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

4.文章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心理描写(1分),细致表现出了“我”内心认识由疑惑到深思、有所感悟的过程(2分)。

8段中“我不会责骂香蕉的”一句话有什么含义(3分)?

5.○

表面上是承接文章开头的实验表达自己的观点(1分),实际上,这里的“香蕉”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指儿子(1分),表达父亲对以前责骂的歉意及以后在教育过程中不会责骂儿子的愿望(1分)。

6.“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善于思考、能反省、知错就改、爱儿子、善于与儿子沟通。

(答出一点给1分)

听到幸福

1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本以为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却因某种原○

因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的我只能在小村里溜达,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2火车站很小,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身边缓○

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3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

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我叫了他几次,他都未回头。

4一次,火车晚点到天色将黑才来,孩子就一直在那儿等着,直到他妈妈来领他回○

家。

5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子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

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

所以,每天下午他都来听,回去后用很大的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美滋滋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又听到了汽笛声。

6母亲在讲这些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安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出神地想着什么。

7我被小男孩的满足震撼了,当他听到那激荡耳膜的汽笛声时,他肯定又听到了他○

曾经听到过的蜂嗡莺啼、虫啾雀语,还有那爆竹炸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水从泉眼里汩汩流出来的声音?

所有剧烈的声音和细微的气息都在一颗幼

小的心间反复地回荡,那一刻,他一定惬意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也是从那个夜晚起,我不再用力关窗以隔绝忽然来临的火车汽笛声,而是沉淀了浮躁,用平静的心去聆听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

树林中透出的雀鸣,细雨轻叩窗棂的淅沥,雪压梅枝折断的声音?

所有这一切悄然入耳,都是串串美妙的音符,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知不觉间陶醉其中。

那时,我仿佛也触摸到了小男孩听到汽笛时心底泛起的幸福。

8透过虚浮,剥去层层炫目虚假的光环,铅华落尽,幸福就露出了它朴实的真谛:

拥有健康的身体,一份喜欢的工作,朋友一句真诚的祝福,回家能够看到父母?

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朱立平选自:

《文苑》2004年第11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我”在采访中看到:

失聪儿童因为能听到火车汽笛声而感到幸福和满足,意识到要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的含义,享受到幸福。

4段体现出男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分)2.第○

执着、坚持要听到火车的汽笛声(答出一点给1分)。

5段运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1分),交代男孩子听汽笛声的原因(1分),解释上文的悬念(1分)。

4.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可是男孩子听到后为什么是喜滋滋的?

(2分)

他听到了汽笛声之后感到欣喜、满足(答出一点给1分)。

7段中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试举一例赏析。

5.第○(3分)

排比(1分)。

如“他肯定又听到了他曾经听到过的蜂嗡莺啼、虫啾雀语,还有那爆竹炸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水从泉眼里汩汩流出来的声音?

”(1分)生地形象写出了各种声音的美妙,让读者体会到能听到声音是一种幸福,要珍惜(1分)。

6.我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2分)?

内心浮躁、心浮气躁、无所事事(答出一点给1分)

7.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

请把你认为最幸福的场景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字数在100—150之间。

作为一名教师,最幸福的时刻就是:

一名女学生与家长发生矛盾,并且影响到了学习。

在和她谈心的过程中,引导她一点点走出误区,认识到自己做法的错误与荒唐可笑,并且体谅到了家长的用心良苦,很愿意主动与家长沟通,保持快乐心情,并且投入到学习中。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1它不能改变日子的快慢进程,却把岁月凝聚成影集;

它似乎只是一种礼仪,却让生○

活流淌着淡淡的温情。

当我们在爱的站台上送别的时候。

2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负载得重重时,也许就是亲友离别的一刻了。

时间和空间○

在那一瞬,那一站里显示出跳跃前的热烈和沉郁。

3我常想,倘若那站台,机坪,码头有知有觉,能承负起那么多的离绪别恨,远思长○

情吗?

母与子,夫与妻,兄与妹,朋友同事,知己同学,恋人情侣,目光拥抱着---当秋雨缠绵时,当暮雪飘洒时,当晨风微佛时,当星云游移时,汽笛响了。

4许多人一别再难相逢,这里便成为一个灰蒙蒙的背景,衬托起班驳记忆;

许多人又○

会久别重逢,于是这里便凝聚起双倍的柔情。

5每当我看到那些含泪又微笑,挥手再跟跑的人们,总觉得心头被什么搅起。

苍茫人○

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些缺憾;

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

6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

7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带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

向她行第一个军礼。

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

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赴,俩人为互让一张10元钱挣来扯去。

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

一对去支边的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

两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

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

”“不,相识才几天。

”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之交。

”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

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在镇安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

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

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

素来原则和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

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以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

有一本只题有一句:

老师,你不会走出我的心。

8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

血管。

再怎样延伸,也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

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

9站台,是一个细腻多情的女子,又是一个粗犷豪放的汉子,他身上淌着南方河的气○

息,他肩上托着北方山的情志,他怀着对往日的追忆,他举着对明日的期冀。

10毕竟,○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

11我向往远方,还因为在驶向远方的路上有许多站,站上有许多故事,故事里有许多○

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朋友们以他们各自不同的送行方式表达着爱意。

12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的站着,与坚固的站台一起挥手相送。

邓延康选自:

水依寒博客

3○4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2分)

改为改为(答出一点给1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着重写的几个离别场景(5分)

新入伍的儿子为送别的母亲敬军礼;

老人送上大学的孙女二人互让十元钱;

恋人话别;

初识的患难之交别离;

学生送别实习老师。

3.在离别的站台有什么情感?

祝福、不舍、依恋、牵挂、担心、期待(答出一点给1分)

8段中为什么说“铁轨像血管”?

(3分)?

4.○

铁轨与血管很相像,有起点亦有终点,都起到运输的作用。

(1分)站台预示着别离,铁轨就像血管一样,那种别离之情源自心底,绵绵不尽的亲情、友情、爱情犹如血液一般,不断奔流、循环。

5.文章语言风格怎样,试举一例进行赏析。

(4分)

优美、含蓄,散文诗一般,运用修辞生动。

9段中,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站台分别时情感的细腻、例如:

豪放、绵绵不绝、坚强、留恋、期待等情感。

6.文中大量引用诗句表达离别情感,你还能写出连续的两句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等等

年少的乞求

1那时我读高一,舅舅费了很大的努力,我才从一所普通中学,转到重点高中里来。

我记得我进来的时候,正是课间,老师在混乱嘈杂中,简单地介绍几句,便让我坐到事先排好的位置上去。

没有人因为我的到来而停止歌唱或者喧哗。

突然地有些惶恐,像是一只小兽,落入陷阱,却遥遥无期,怎么也盼不来,那个将要拯救自己的人。

而蓝,就是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又微微笑道:

许久没有人坐,都是灰尘,擦一擦,再放书包吧。

我欣喜地抬头,看见笑容纯美恬静的蓝,正歪头俏皮地注视着我。

2我在第二天做早操的时候,○偷偷地将一块舅舅从国外带来的奶糖,放到蓝的手中。

蓝诧异地看我一眼,又看看奶糖,笑着剥开来,并随手将漂亮的糖纸,丢在地上。

我是在蓝走远了,才弯身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了,并放入兜里。

3蓝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她的身边,总是有许多的朋友,其中一些来自外班,甚○

至外校。

他们在放学后,聚在教室门口等她。

她的朋友中,还有不少的男生,他们在一起,像一个快乐的乐队,或者青春组合,那种浓郁动感的节奏,是我这样素朴平淡的女孩,永远都无法介入的。

4可是,明明知道无法浸入,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还是强烈地推动着我,犹如想○

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地,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5我将所有珍藏的宝贝,送给蓝。

邮票、书、信纸、发夹、丝线、纽扣……我成绩○

平平,不能给蓝学习上的帮助;

我长相不美,无法吸引住蓝身边的某个男孩,从而靠近于她;

我歌声也不悠扬,不能给作为文娱委员的蓝增添丝毫的光彩;

我还笨嘴拙舌,与蓝在一起,会让她觉得索然无味。

我什么都不能给蓝,除了那些不会说话且让蓝觉得并不讨厌的宝贝。

6起初,蓝都会笑着接过,并说声谢谢。

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

手夹入某本书里。

她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

她不知道那个泥人,是生日时爸爸从天津给我专程买来的,它在我的书桌上,陪我度过每一个孤单的夜晚。

它在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鲜亮如初,衣服上每一个褶皱,都清晰可见。

可是,我却在送给蓝之后的第二天,发现它已经脱落了一块颜色。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像被人用针扎了一

【篇二:

备考2014年中考语文__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一)

(二)(三)(四)

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列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真相必露栩栩如生畸形携手

b.脍炙人口神采奕奕忏悔炫耀

c.错落有致稍纵既逝讴歌鉴定

d.穿流不息潜移默化斑斓繁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b.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c.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就要研究和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东西,决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大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4、用诗文原句填空:

(每小题1分,第⑨小题三处任选做一处,2分,共10分)①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⑤,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白露未晞(《诗经两首》)

⑦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⑨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任选做一处)

5、综合性学习(3分)

班级举办的“走进名著”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畅谈名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一位同学说到社会上有不少“戏说”古典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现象,如《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已被一改恶名,成了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

而“猪八戒”则被狠狠地“春光灿烂”了一番。

对此,有的同学欣赏,有的则斥之为“恶搞”。

主持人邀请你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将怎么说?

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6、诗歌赏析(3分)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危的时刻牵挂。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c.首联写望中所见: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

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②“感时花溅泪”中的“溅”字用得特好,请结合全诗对这个字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10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③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④此丰年之乐者,幸⑤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

①掇:

采摘。

②刻露:

刻削裸露。

③本:

描绘。

④安:

安享。

⑤幸:

有幸。

7、下面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分)

山间之朝暮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修之来此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泉香而酒洌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乐其地僻而事简

8、先从甲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春夏之景的语句,然后再从乙文中找出描写秋冬之景的语句。

(4分)

甲文:

春夏

乙文:

秋冬:

由此可见,欧阳修写景的语言具有的特点。

9、作者对四时之景深有感触的句子,甲文是“”;

乙文是“”。

10、作者在赏景之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1分)

11、翻译句子(任选一句)(2分)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

(13分)

寂寞丹青路

小时侯,最恨的是毛笔,最怕的是父亲。

画画,对于童年的我来说,是一种最可怕的惩罚。

当美术老师的父亲,年轻时,也做过一段画家梦,可是,瘫痪的祖母,多病的母亲,让他的梦碎了。

于是,他便将他的圆梦之梦寄托在我的身上。

一套《永乐宫壁图》,不知勾了多少遍;

一本《吴昌硕画辑》,不知临了多少回。

那时,最怕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临画去”。

直到今天,孩子们在童年该会的游戏,我一样也不会。

因为那时,在我做完一天功课之后.能去做的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临画去”。

临着临着,画画已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父亲督促少了,自己用功勤了。

背着父亲,偷偷摸摸地参加了一次什么大赛。

虽然缴了一笔很可观的参赛费,但那一等奖的证书拿到我手里的时候,那份疯狂啊!

十几年的辛苦,终于没有辜负我。

当我目光炯炯地把证书送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只在刹那间掠过一丝欣喜,然后,便是好一阵子沉默。

好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也许是我错了,不该让你走这条路。

”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满目苍凉。

当时的我,根本没有理解父亲的话,父亲也再没有和我谈过画,对于我的画也没有再评价一下。

那时,我真觉得自己在艺术上颇具天才,早晚必定成名。

于是乎,在飘飘然中,五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了。

唤醒我春秋之梦的,是梁畸先生。

记得那次,在和平文化馆一次笔会之后,送梁老回家。

路上梁老对我说:

“画,其实也是道,是修身之道,也是寂寞之道,与名利毫无关系。

在一般人眼里,只有名人字画才是字画。

其实,名人和字画是两码事,为名而画失真情,无真情哪有真趣,无情无趣哪儿能叫画.你说呢?

从那时起的十年里,我再也没有出过一次风头。

我闭门读书,废寝忘食,竭尽心力去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临画去。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童年的“我”那时为什么“最怕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临画去’”?

13、文章第二段中“圆梦之梦”是什么意思?

答:

14、第九段中画线的句子“唤醒我春秋之梦的,是梁畸先生”,该怎样理解?

(3分)答:

15、当“我”获得大赛一等奖以后,为什么父亲的欣喜“只在刹那间掠过”,而后是“满目苍凉”?

16、下面四个备选答案中最能准确表达这篇散文题目“寂寞丹青路”深刻含义的一项是()(2分)

a.从事绘画需要一个清静寂寞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潜心钻研,取得成就。

b.“我”在学画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人苦苦钻研,没有人与“我”交流切磋,所以十分寂寞。

c.要想成为一个丹青高手,必须关起门来,一个人苦干。

d.学画画,跟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一样,要注重修身养性,积累功底,充实内心;

要耐得住寂寞,不能为名利所困。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动物以植物为食,人们已见惯不惊,不以为奇;

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

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

【篇三:

2014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class=txt>

(一)母亲的秘密

①那年,当她背着母亲缝的花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时,最怕听到别人指着她这样说?

这是谁家

丫头?

她呀,就是老街十字路口修鞋女人家的……?

②不知怎么回事,?

修鞋女人?

几个字,让她感觉那么刺耳。

于是,每天放学,宁肯多绕两条街,

也绝不肯路过母亲的修鞋摊。

③有一次,下了很厚的雪,路滑,她只好走老街。

母亲看到她,笑眯眯摸出几枚硬币说:

丫头,

快去买个烤红薯!

她看看母亲那双手,干裂,黝黑,手指上还缠着层层胶布。

心里蓦然一疼,就将

那温热的硬币,又放回了地上那个破旧的钱箱。

④母亲忽然又发现,她的雪地靴开线了,赶快拿出工具说:

来,妈帮你缝一缝。

说着,就要动

手为她脱掉靴子。

就在这时,有几个同学,远远走过来,她慌忙推开母亲说:

我自己会缝,不用你

管!

转身跑掉了。

⑤晚上,她坐在灯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