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568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虚词考查例句集萃Word文档格式.docx

2011山东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

2014江西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连词,表承接)

2014安徽

临清流而赋诗(连词,表承接)

(3)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

却"

2013山东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连词,表转折)

2013湖南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连词,表转折)

2013安徽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连词,表转折)

2014浙江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转折)

2014天津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连词,表转折)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2004湖南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连词,表修饰)

2009安徽

弃甲曳兵而走(连词,表修饰)

2010浙江

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2011四川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用作代词

2006辽宁

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你的)

2.何

君何以知燕王(疑问代词,什么)

3.乎

(1)用作语气助词。

2006湖南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用作介词,相当于"

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2007浙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2012山东

(3)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词尾助词,译为……的样子)

4.乃

用作副词。

(1)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

竟(然)"

反而"

等。

2004福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副词,竟然,却)

2004重庆

2008浙江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004天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副词,于是、就)

2004全国(青海)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副词,才)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副词,才)

2010四川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副词,于是、就)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副词,于是、就)

臣乃敢上壁(副词,才)

5.其

其意常在沛公也(代词,他的)

2004广东

樊哙侧其盾以撞(代词,自己的)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那些)

2005四川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代词,他们)

2005重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2008湖南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代词,他们)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2011湖南

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代词,他)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代词,他的)

2012天津

盖将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2013四川

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他)

2014四川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它)

用作副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义为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义为难道)

2006天津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

2006福建

2007四川

2009湖南

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义为还是)

2010山东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测度语气,义为恐怕、大概)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

2012浙江

2014山东

用作连词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连词,表示选择,是……还是……)

6.且

2004湖北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词,表让步关系,义为尚且)

2005广东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表转折关系,但)

臣死且不避(连词,表让步关系,义为尚且)

2011天津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连词,表假设关系,即使、就是)

且贰于楚也(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副词,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

2004广西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将)

2009山东

若属且为所虏(副词,将)

2010湖南

不出,火且尽(副词,将)

2012江西

2013浙江

7.若

2004北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代词,你)

2004辽宁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连词,如果)

8.所

用作助词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所"

字结构,表示"

所……的人"

、"

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

2007重庆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2008安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助词,和为组合表被动)

或因寄所托(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2012湖南

为仲卿母所遣(助词,和为组合表被动)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用作固定词语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固定词语,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9.为

用作介词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介词,被)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介词,为了)

2004吉林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

2005福建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介词,被)

2005辽宁

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被)

2006广东

秦王为赵王击缶(介词,给)

2007福建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介词,为了)

2009浙江

君为我呼入(介词,为了)

2011江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介词,给)

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

2012安徽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

用作动词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吾羞,不忍为之下(动词,处在)

用作句末语气词

2009江西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呢)

10.焉

用作兼词

置杯焉则胶(兼词,于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彼)

风雨兴焉(兼词,于彼)

用作语气词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词,加强陈述语气,了)

11.也

用作句中语气词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句中语气词,表语气停顿)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句中语气词,表语气停顿)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句中语气词,表语气停顿)

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12.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介词,因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用)

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介词,因为)

以此知之,故欲往(介词,凭)

2005江西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

2005山东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介词,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介词,把)

2006山东

且以一壁之哉逆强秦之欢,不可(介词,因为)

2006江苏

王好战,请以战喻(介词,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因)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介词,用)

2006安徽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介词,凭)

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介词,因为)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介词,因为)

秦亦不以城予赵(介词,把)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

洎牧以谗诛(介词,因)

问征人以前路(介词,“把”)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2011安徽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把)

使工以药淬之(介词,用)

但以刘日薄西山(介词,因为)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介词,用)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介词,因)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

具告以事(介词,把)

2005北京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关系,而且)

2005浙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连词,来)

焉用亡郑以倍邻(连词,来)

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因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作《师说》以贻之(连词,来)

木欣欣以向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樊哙侧其盾以撞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如惠语以让单于(连词,来)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连词,以致)

用作动词短语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固定词语,认为)

13.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

2004安徽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介词,趁此)

2008北京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介词,趁此)

2009北京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介词“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介词“趁机”)

伺者因此觉知(介词,凭借)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副词,于是)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副词,于是)

相如因持璧却立(副词,于是)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副词,于是)

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副词,于是)

14.于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词,从)

2005天津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表动作趋向,到)

室西连于中闺(介词,表动作趋向,到)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2007湖南

故燕王欲结于君(介词,和)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赵尝五战于秦(介词,和)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

且贰于楚也(介词,对)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被)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

15.与

相如闻,不肯与会(介词,和)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连词,和)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连词,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连词,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

16.则

2007天津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词,那么)

2007安徽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连词,可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却)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词,那么)

17.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语气词,表句中停顿,不译)

《齐谐》者,志怪者也(语气词,表判断,不译)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语气词,表句中停顿,不译)

假舆马者(代词,的人)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代词,的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代词,的地方)

18.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助词,的)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音节助词,不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助词,的)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取独,不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取独,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独,不译)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助词,的)

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取独,不译)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助词,取独,不译)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不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独,不译)

此亡秦之续耳(助词,的)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助词,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助词,取独,不译)

徒慕君之高义也(助词,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

非曰能之,愿学焉(代词,这件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代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