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531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专题复习三十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3Word格式.docx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答案】不同;

不同;

不同

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

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的问题。

(4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答案】主题;

表现形式;

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

26.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限格内作答)

答:

第一重指:

第二重指: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B级。

【分析】“械梏”是个比喻,有“束缚”的意思。

两段文章,一从“散文的心”(主题)的角度说,一从“散文的体”(表现形式)的角度说。

第一段末句是“这些就是……‘散文的心’”,“这些”指的是前文所讲的“三大厚柱”,“三种教条”,“古盛昔贤的明训”,简言之,就是封建正统思想,这是第一重“械梏”。

第二段说“行文”、“字句”、“必崇尚古雅”、“不能任意造作”;

“起承转合”等章法结构也不能“违反”,否则“就不成文”,显然,指的是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这是第二重“械梏”。

从原文种找出对应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按要求加以归纳,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常用方法。

【答案】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三大厚柱”)

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章法)

27.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

书的看法是

(不超过48个字,6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层级C级】

【答案】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

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

28.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3分)

(AC)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20分,1998年)

报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能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未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吱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

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的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

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不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

(2分)

因为(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因为(不超过10个字)

【本题考查筛选相关语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分析】第一问,在原文下句就点出了原因,即“没几天便是立秋”;

第二问,按照题干中“联系全文看”的提示,仔细搜索全文,即可发现,能表达“怅然”之情的只有第六自然段,其中第一句是“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是作者由秋天到来而引发的感触,最切合题意。

根据答题的字数要求,可答作“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答案】

(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不超过12个字)

【本题考查对段落间关系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第3段与第2、4段紧密相关,第2段点出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第4段又说玉簪花“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所以,作者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无疑是为了反衬玉簪花生命力极强。

【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8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本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便”和“领取”的分别连用,从修辞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

“便”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动感。

副词“便”,既可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

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象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

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

但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初步的鉴赏能力,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意思对即可。

“领取”一词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渐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文章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领取”表明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是“领取”而不是“索取”。

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每时每刻,生活展示给我们的总有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一份,只须及时领取就是了。

而“索取”则不同,有追求不属于自己那一份的意味,当追求不到时难免情绪波动,便不得逍遥。

对于“领取”的诠释,可能见仁见智,当然不要学生作答。

学生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意思对即可。

本文“便”和“领取”的连用,正当文章的紧要处,一个突出了时光的飞逝,与玉簪花报秋的警示作用密切相关;

一个强化了主旨,让人感悟“领取”的深义。

确实有画龙点睛之妙。

(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渐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3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ACE)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在在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分析】六个选项分为三组,AB属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B中的“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在文中只是附带提及,连作者都说“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吧”。

认为“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此种精神,是不恰当的;

CD属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D认为“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在原文中没根据,它只是对自己因“两手空空”而怅然、不安、焦虑的开释;

EF属于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F所说的“绿波”,在散文中只见于“房门外”“一小块地”上,水果它“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牵强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18分,1999年)

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注〗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

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

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

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

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

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

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

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惠能说:

“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

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

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

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这只是一半真理;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注〗陶行知(1891—1946),中国现代教育家。

【导析】1999年高考语文第四大题含4道小题,共18分,考一篇议论文阅读。

阅读材料选取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选)。

陶行知(1891-1946),我国现代教育家。

又名知行,后改为行知。

安徽歙县人。

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

回国后,推动平民教育工作,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

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践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革》《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斋夫自由谈》《古庙敲钟录》等。

选取这篇短文作为阅读材料,其写作年代属三四十年代,但无艰涩难懂之处。

原文较长,命题时进行了删节,现约为1300余字,较往年阅读量有所增加(1998年《报秋》860余字)。

但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有太大障碍。

本题的考查点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把握;

②对作者观点认识的理解;

③对比喻句子的理解与含义的阐发;

④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与概括;

⑤对文章的内容与写法进行综合鉴赏与评价。

21.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分)

五种错误的观点:

①,②,③,

④,⑤。

(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内容的概括、抽取、表达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分析】此题分两问,第①问是概括出“不能创造”的五种错误观点,分别给了20格,每种填4字。

从原文看比较好归纳。

但此题扣分很严格,答对4处得1分,答对5处才能得2分。

这提示我们答题一定要合乎要求。

第②问是说“作者得出的结论”,这要从原文种加以提炼。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段话怎样浓缩成12个字呢?

只有选取每句的前两个字处所、时间、对象,来说明“都能创造”。

说法可能不同,但答案必须具备两个方面。

【答案】观点:

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结论:

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意思对即可)

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同毁;

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隐含信息。

【分析】这是一道对比喻句的理解题,解决此题首先要找到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

通读上下文,了解语境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再就是“破译”比喻词的含义。

本题在答案的要求上与以往有所不同:

一是不限定字数,可给考生以宽松的答题环境;

二是问题提得较概括,没有像以往那样指明一个词语指代什么等等那样具体,也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

但本题审题很关键,“几个比喻”要认真判断好了才行。

初步分析可以理出这样几个:

刀法、万像同毁、万龙点睛。

就此可以推知,“刀法”喻教育方法,“万像同毁”喻众多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指众多受教育者(学生)成才。

从答案分析,考生既可个别解释,也可对全句作解释,表达方式不限,可见命题者要求的宽松程度。

【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

(1分)“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1分)“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2分)全句的意思是:

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6分)

_________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内容的概括与主要观点认识的把握。

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本题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概括中心的角度命题的,概括“教育的最大成功”。

解决此题要从全文着眼,搜寻与之有关的内容。

本题一个特点是文字表述不受限制,这是一个优势。

从文章内容看,有这样一个句子: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仔细分析,“说得正确些”之后的内容应当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第二问是说“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提问比较笼统,“哪些问题”也暗含着不仅仅是一两个问题。

而实质上,此题要让考生仔细地梳理一下陶行知的一些看法、观点。

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有些难度。

然而标准答案列出了七项,只要有一条够了要求,就得分。

这是从考生认知方面考虑的。

【答案】教育的最大成功:

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分)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敢于创造;

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

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

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⑤要鼓励学生创造;

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

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BE)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本题考查内容要点和对部分语句的分析理解,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概括以及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

能力层级属B级的有4项,属E级的有2项。

【分析】前面4个选项都属于语句的理解,有3项是正确的,即ACD,这3项,命题是就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从正面加以分析,并略加引申的。

A项从原句中的“合奏”,引申出“合作与协调”是十分合理的。

C项句子不太好理解,怎么“走两步退一步”?

实质上是说明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有时会遇到曲折。

D项“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在原句之前的话很重要,即“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就说明要付出艰辛,要勤奋,勇于奉献。

而B项表达不准确。

“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说勇气的重要性,而“大无畏”是说什么都不怕,不是其基本的含义,且文中“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也给予了提示。

E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总结是不恰当的。

文章的主旨应是提倡创造,处处、时时、人人都能创造,教育的创造就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的人。

而不是“探索创造理论与创造技术”。

F项是正确的,用了排比的写法,这是从表达手法的角度来分析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2000年)

长城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

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

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

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

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

曾几何时,黑云淹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

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

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筑出来。

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

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

戍楼高耸,斥堠­

连绵。

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

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

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

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

由是人们发现:

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

不再是嵌奇。

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

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

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和体育明星。

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

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

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

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

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

你那虽然古老但仍然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受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

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

你扎根的纠墨¯

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

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