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1332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6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doc文档格式.docx

随着“十二五”期间未来科技城的全面建设,东部地区将成为高科技总部和研发制造基地,同时大量科技成果将通过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进行转化和推广应用。

东部地区现有的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小汤山工业园等未来会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作用。

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将以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基地,合作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扩张和北七家、小汤山、东小口等城镇的综合配套建设,该地区将形成沿立汤路向南北辐射的产业发展轴,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山前地区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昌平北部地区百里山前暖带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未来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旅游休闲、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文化创意三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区域经济、展示昌平亮点。

功能区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明十三陵”的生态文化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与旅游休闲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将会形成多领域、综合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五、未来呈现四极主导、多园发展格局

《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确立要把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未来科技城建设为3个500亿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制造产业基地,昌平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全力打造TBD(科技商务区)。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重点功能区进行优化整合,昌平区产业发展将呈现以未来科技城、TBD、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及东扩区四大重点功能区为重要增长极、以多个特色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的发展态势。

——未来科技城是北京市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的“一城”,将成为北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创新和研发基地,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的核心。

同时还会按照“一城带两镇”的思路,结合“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就近孵化与推广应用高科技研发成果和产业发展链,促进未来科技城与周边地区在产业融合、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资源共享等方面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东部区域发展水平。

——TBD(科技商务区)将沿“七北路”与京藏高速十字构架整合中关村生命科学产业园、科技商务中心区、科技金融岛(巩华城地区)、京北科技运动公园、京北数码港(原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宏福数字园)等五大功能组团,形成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将和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沙河大学城等园区结合,扩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加区域产业竞争力。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及东扩区将与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京北物流中心等产业园区实现优化整合,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机械制造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研发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六、城镇格局与功能区具有空间组合优势

根据昌平区城镇空间分布特征与产业功能区空间集聚态势,东部地区未来科技城与北七家镇、小汤山镇呈现“一城带两镇”空间组合优势,同时东小口镇为产业功能区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西部地区以巩华城、沙河镇、百善镇为中心,以回龙观镇为南翼,呈现对TBD、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汽福田、沙河大学城产业功能区的南北支撑态势。

北部地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与昌平新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十三陵镇、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与南口镇、京北物流园区与马池口镇呈现“城——区相依”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产业功能区提供了良好的城镇基础与优良的发展环境。

第二章科学定位统筹布局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机遇,全力打造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以三大支柱产业、三大先导产业、三大特色产业为核心,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集聚高端发展要素、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为重点,统筹产业功能区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着力增强产业功能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通过5年的建设,力争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在高端产业方面形成新优势,大力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昌平区向着现代化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大步迈进。

(二)发展原则

1、高端引领

坚持高端产业的发展思路,抢占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引进功能区发展所急需的高端生产要素,推动产业发展实现高端化、高附加值和高效率。

2、创新驱动

融入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时代,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促进昌平区“十二五”产业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3、绿色发展

坚持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严格产业准入,积极引进高科技和绿色产业,以绿色低碳功能区建设为核心,构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低碳社会的和谐机制,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区和文明区。

4、开放包容

强调产业开放兼容,促进区内区外协作,统筹区内外智力资源、产业发展要素,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避免自成体系的“飞地”式园区发展模式。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城市文化高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产业功能区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设城业协调的综合性产业功能发展组团。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要素融合,优化城乡布局,推动资源共享,创建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

二、基本定位与目标

(一)基本定位

昌平区产业功能区总体定位是: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高科技为驱动,高端人才集聚、区域产业要素综合配套、富于世界魅力的京北高端产业发展集群。

(二)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昌平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战略部署,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契机,使产业功能区创新和竞争能力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整合配套;

以重点功能区建设为先导,三年全力打造京北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五年构建完成富有区域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发展体系;

把昌平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创新活力强劲、创新机制完善,创新人才一流、创新产业高端的京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重点目标

1、建设高端产业新高地

以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为重点,打造若干个500—1000亿元产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区。

在此基础上,结合昌平各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领先、竞争一流的产业集群,实现“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高端化、高效化、规模化、集群化。

2、培育科技创新增长极

搭建整合中关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产业平台,以科技商务服务为支撑,以高科技发展为导向,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研发服务基地,培育国家创新经济增长极。

3、构建高端人才聚集区

建立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是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核心。

要以未来科技城等若干重点功能区为基地,制定一套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产业创新、人才创业机制,把昌平产业功能区建设成汇聚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研发基地、吸引世界一流科技研发人才的创新、创业集聚特区。

4、打造世界城市新地标

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要以服务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努力塑造高端城市形态,突出打造新兴城镇人文魅力,着力培育重点新城品牌形象,全面完善现代城市服务功能,以承载产业功能区高端产业发展,促进高端产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京北世界城市新城区。

四、产业发展方向

(一)突出三大支柱产业

重点建设以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引领下的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促进产业高端化、集团化、高效化和产业聚集发展,完善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高科技形成区域产业特色,打造国际竞争优势。

——以未来科技城和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石油科技、煤炭科技、电力科技产业,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太阳能科技产业和节能科技产业。

——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群,依托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中心。

——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现生物医药重点领域跨越发展,构建具备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二)发展三大先导产业

根据未来发展新趋势,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科技研发、科技商务和信息服务三大先导产业,走业态优化、产品优异、管理优质的发展道路。

——以教育资源为基础,以研发资源为核心,打造科技研发产业集群。

——以科技商务区(TBD)为核心,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研发服务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的专业服务机构,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软件开发、电信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产业,形成信息产业集群。

(三)培育三大特色产业

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旅游休闲、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文化创意三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区域经济、展示昌平亮点。

——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温泉休闲、乡村旅游、户外运动休闲、科普与科技体验,推动旅游与会展商贸、都市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打造高端旅游休闲产品,培育新兴旅游休闲产业。

建设产业体系完善、旅游形象突出、服务品质高端、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

——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精品化、精致化、精巧化、精准化、精细化的要求,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科技展示功能,促进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发展。

——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以数字文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功能园区。

五、发展思路与布局

“十二五”期间昌平区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布局是:

一带引领,双十构架,三城依托、多园支撑、综合配套。

(一)一带引领,跨越发展

集全区之力,汇各方资源,以若干重点功能区建设为核心,全力打造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引领昌平区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带动全区社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

紧紧围绕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战略部署,抓住中关村核心区北扩的机遇,发挥昌平科教创新资源密集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与海淀区相互合作,实施资源互补,区域统筹、错位发展,建设北京北部新兴战略性产业集聚区。

重点以“七北路—北清路”为轴线,以未来科技城为东部支撑点,以科技商务区(TBD)为西部支撑点,大力推进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产业集聚。

整合“七北路—北清路”沿线产业发展要素和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加速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壮大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规模,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建设“生态良好、产业集群、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城乡一体”世界领先的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二)双十构架,融入主城

以北清路和七北路沿线为横轴,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础上,以京藏高速公路沿线、立汤路沿线为双纵轴,进一步构建“双十字”型的产业功能区布局框架。

促进产业振兴和城镇发展相互融合,促进新兴城镇与中心城区资源共享,加速昌平区城镇化进程,加速昌平重点新城融入到北京市创建世界城市的战略体系之中。

——以TBD为核心,整合京藏高速沿线产业发展轴。

以科技商务产业为先导,突出产业创新发展。

以沙河大学城集聚产业带智力资源;

以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支撑,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以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整合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创意产业资源;

以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功能区发展,促进高端制造产业在科技创新引领下的快速发展;

加快建设京北物流中心,形成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强大的商贸物流产业支撑。

——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整合汤立路产业创新发展轴。

依托未来科技城集聚国内外智力资源,集聚总部研发中心,高科技民营企业,构建京北高科技人才与产业高地;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发挥北京农业科技资源优势,突出高科技与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展农业企业总部经济;

依托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承接高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整合北七家、小汤山、兴寿镇等区域资源,打造沿汤立路的高科技产业化发展轴,大力拓展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产业发展空间。

图2“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与“双十”构架

——沿京藏高速公路沿线整合昌平新城、沙河镇、回龙观镇等城镇基础设施,发挥昌平区产业集聚区优势,积极打造昌平乃至北京地标性品牌,通过交通、通讯、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与主城区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全面融合;

沿立汤路沿线整合东小口镇、北七家镇、小汤山镇等城市功能和产业要素,全面提升区域产业层次,壮大区域产业竞争力,完善交通、卫生、医疗、教育和通讯等基础设施,营造产业发展优良环境,促进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三)三城依托,打造高地

以未来科技城、昌平新城、沙河大学城为依托,打造京北新兴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发挥未来科技城大型央企研发机构聚集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

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高端企业总部和高端人才聚集高地。

同时将研发成果和科技资源向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园区辐射。

——充分发挥沙河大学城高校的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促进科技商务、新能源、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

依托沙河大学城和沙河镇,以TBD为核心,以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为支撑,构建科技研发与制造、科技商务、新能源动力汽车和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高地。

——提升昌平新城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吸引高端产业聚集。

依托昌平新城,以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核心,以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京北物流中心等园区为支撑,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机械制造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基地。

深入挖掘北部百里山前暖带的丰富资源,以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打造文化休闲产业带,带动北部山前暖带经济区发展。

(四)多园支撑,产业集聚

积极培育昌平区产业发展四大增长极,同时还要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形成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特色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通过构建产业高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集群,全面提升昌平区产业创新活力,壮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

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核心区)及东扩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是昌平区未来产业发展的4大增长极,是推进京北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商务与研发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完成TBD的规划和建设、抓好未来科技城的建设与企业布局,继续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东扩工程、加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的园区建设与优化布局、促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研发成果的产业化等。

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沙河大学城、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三一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京北数码港、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相互协调的产业发展集群。

图3昌平区重点产业园区及产业集群布局图

(五)综合配套,城业协调

紧紧抓住中关村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北扩、未来科技城、TBD、昌平新城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步伐,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相互协调,构建以高端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化、以优质城市功能服务于产业化的综合配套体系。

为昌平区承载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开辟新的路径。

重点围绕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大昌平新城区、沙河镇、回龙观镇、小汤山镇、北七家镇和东小口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质完善的城市服务。

要按照建设“世界城市”和发展高端产业的要求,全面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大大改善园区周边的投资和创业的软硬环境,吸引中高端人才乃至国际一流高端人才在产业园区创业发展,在现代城镇享受生活。

彻底改变昌平南部地区(天通苑、回龙观等)人口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单一、交通体系不畅、产业发展滞后和就业层次低端的局面。

图4依托现代城镇的昌平区重点产业功能区综合配套体系

第三章培育重点突出特色

一、重点培育四大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培育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及东扩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4大产业功能区,形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全面促进昌平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形成北京科技研发、科技服务、高端制造产业新高地。

(一)未来科技城

1、园区概况

未来科技城位于昌平区东部,北至顺于路西延,东至京承高速和昌平区界,南至规划二十八路,西至北七家镇中心组团东边界。

园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为研发用地及园区配套综合服务设施用地。

以温榆河、定泗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位于小汤山镇东南,面积2.15平方公里,南区位于北七家镇东部,及部分镇内地区,面积4.47平方公里,两区之间核心绿地3.38平方公里。

2、定位目标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研发基地,世界一流科技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集聚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

3、建设重点

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按照北京市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

开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航空、冶金等关系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布局领域的研发工作。

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技术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技术最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创制国家和国际技术标准。

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技术标准创制项目,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标准联盟,共同推进相关标准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与推广。

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大量聚集领军人才,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战略高地。

4、发展模式

以北京建设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为契机,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吸引和聚集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带回一批高科技专利,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大力吸引和聚集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投资家创新创业。

借鉴国际通行的科技创新研发和人才管理经验,探索全新的人才集聚区运行机制。

按照“研发+产业+总部”发展模式,将跨国公司研发任务逐渐“移植”到未来科技城,成建制引进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形成高端产业集群。

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中央企业研发总部入驻园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质能、电子、电力、信息、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研发机构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让,积极搭建技术成果(专利)和条件平台(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二)科技商务区(TBD)

科技商务区(TechnologicalBusinessDistrict,简称TBD)包括科技商务中心区(京藏高速路、北清路与七北路的交汇处)、科技金融岛(巩华城地区)、中关村生命科学产业园、京北科技运动公园、京北数码港(原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宏福数字园)五大功能组团,在温榆河畔,以京藏高速路、北清路与七北路的交汇处为核心,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

京北科技创新前沿区、国际化高端综合服务区,国际化科技商务产业集聚区。

3、建设布局

(1)科技商务中心区

功能定位是京北科技商务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

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科技中介、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咨询、商务办公等以科技服务为主体的高技术服务业。

重点培育:

——高技术交易功能。

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展示交易场所为主的相关设施。

主要有产品交易、技术交易、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中介、外包中介等等相关机构及企业。

——研发孵化服务功能。

主要包括研发服务机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器,高新技术工程技术中心。

——高端商务服务功能。

着力推动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商务活动向TBD区域集中,优先发展电子商务、金融业、会展业、服务外包和物流业等高端服务业。

——商业生活服务功能。

完善教育、人才、商务、卫生、交通、居住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重点建设东西向中心轴线上打造高端城市综合体,即地标式商务办公及酒店建筑组团,集中建设商务办公中心区,未来将建设成为TBD商圈、京北24小时不夜城。

(2)科技金融岛

功能定位是以高端科技金融企业聚集地为主导的国际高端科技金融服务区。

重点发展科技金融。

重点培育融资评估服务功能。

建立与投资市场相结合的专业融资及评估机制,引导和促进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高新技术开发和研发服务业。

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及金融家俱乐部落户,布局高端会所和主题酒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并配建高端住宅。

(3)中关村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