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1264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10.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哪个青年歌手在歌唱。

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王皓的奶奶称赞该歌手的声音很尖,这是指该歌手唱歌时发声的     高。

★11.小明平时喜欢吹口琴。

一天他把口琴拆开,发现口琴的琴芯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

小明发现:

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明的发现及示意图填写下面的发现。

(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    (选填“快”或“慢”)。

(2)图中的Ⅰ区是   音区,Ⅱ区是   音区,Ⅲ区是   音区。

(均选填“高”“中”或“低”) 

(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口琴时发生变化的是     。

探究创新

★1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20

0.3

0.5

40

尼龙丝

30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参考答案

1.B 解析:

音叉发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故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A 解析:

“巨大”说明声音特响亮,即声音的响度大;

“尖叫”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3.B 解析:

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

题目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正确的选项是B。

4.C 解析:

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看,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故A错;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而蝙蝠发声频率中有高于20000Hz的,人不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B错;

15Hz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下限,振幅再大,人耳也不能听到,故D错。

5.D 解析:

由题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

振幅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

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6.B 解析:

音调是由声音振动的频率决定的,A错误。

音调变高,声音的频率变大,说明菲菲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B正确,C错误。

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短,D错误。

7.解析:

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昆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300次,即

=300Hz;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300Hz在此范围内,所以人类能听得见这种声音。

答案:

300 能

8.解析: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题图中齿轮旋转时,纸片与下面的齿轮接触时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下面

9.解析: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发声体是瓶内水面上方的空气柱。

空气柱越长,则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空气柱越短,则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所以由低到高的四个音阶对应的瓶子序号是丙、乙、甲、丁。

丙、乙、甲、丁

10.解析: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由于音色不同,仍然能够将他们区别开来;

声音很尖,指声音的频率高,即发声的音调高。

音色 音调

11.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音调较低,显然是这种铜片振动得较慢。

(2)观察题图知,Ⅰ区的铜片最长,振动频率最低,是低音区,Ⅲ区的铜片最短,振动频率最高,是高音区;

Ⅱ区是中音区。

(3)吹同一孔的力度不同,该孔铜片振动的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也不同。

(1)慢 

(2)低 中 高 (3)响度

12.解析:

探究声音的音调的影响因素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猜想一是探究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则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要保持相同,改变琴弦的材料,可以选③⑤进行实验;

猜想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可以选④⑤进行实验;

猜想三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

选用①②时,长短都应是20cm。

(1)③ ⑤ 

(2)④ ⑤ (3)20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在0℃﹣4℃之间

B.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2.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

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4.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

①小孔成像;

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5.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锡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A.清澈见底——光的反射B.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波光粼粼——光的反射

6.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物镜甲比物镜乙视野暗

C.若不改变目镜,则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短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8.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10.在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改善上课效果,常利用“小蜜蜂”扩音器进行讲解:

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二、填空题

11.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500g,现在此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变为520g。

接着取出石块,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490g。

若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12.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当物距u=30cm时,成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3.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物态变化知识,如液化气是利用____方式将气体液化便于储存;

利用涂擦在发烧病人身上的酒精____(填一种物念变化)吸热使病人快速降温;

利用在云层中喷洒的干冰升华时____(填“吸”或“放”)热以达到人工降雨。

14.音叉被敲击时会发声,说明了声音由物体_________产生,如图所示,是几种音叉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

响度相同的是_____。

1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6.《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的。

他不懂得_____的物理知识。

三、计算题

17.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已知水的密度是ρ水=1.0×

103kg/m3)

18.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

2m×

0.6m,额定载货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

(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四、实验题

19.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A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左盘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平衡,再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

请将物体A的质量和体积记录在表一内:

表一

物体

A

B

C

质量/g

____

14.6

21.6

体积/cm3

5.4

8.0

〔2)按照上两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2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的坐标纸上描点,作出图像,观察图像并得出结论:

______.

(___________)

20.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成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_____遵循此成像规律。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若将一个不透明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_____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移动;

若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透镜是,可以用来矫正_____(选填“近视”或“透视”)眼。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从很远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时,物体移动的速度_____像移动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如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小红用透明的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以便于确定像的______,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的______关系。

(2)实验时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玻蜡烛A的像重合,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在生产、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小红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她头部的后上方,小红通过平面镜识别平面镜里的像。

此时,视力表的像距离小红______m,试在图乙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确画出:

小红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的光路图。

(_____)

22.如图甲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图乙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_____。

(2)如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水的沸点为_____℃。

(3)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

A.加大酒精灯火焰B.用初温较高的水

C.增加烧杯中水量D.给烧杯加温。

23.如图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

(4)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____。

24.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当3t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m/s。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11.3×

103

12.缩小

13.压缩体积蒸发吸

14.振动甲、乙甲、丙

15.左不变

16.运动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8×

18.

(1)1.008×

104kg

(2)1.66m3

19.010.0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0.Ⅱ缩小照相机上下能左凹近视大于

21.位置大小垂直相等4.6

22.D100C

23.变小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隔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4.20

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

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

4,边长之比为1:

2,则可以判断

A.A物体一定为空心

B.B物体一定为空心

C.A、B均不可能为空心

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2.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

103kg/m3,ρ铁=7.9×

103kg/m3,ρ铜=8.9×

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3.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2017•连云港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

A.甲温度计B.乙温度计C.丙温度计D.无法判断

8.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

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

108m/s

C.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11.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g,体积是0.05dm3,则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cm3(铜的密度是8.9x103kg/m3)。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13.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应该是________℃,但它示数是6℃,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应该是100℃,但它的示数是96℃,若它的示数是42℃时,实际温度是________℃。

14.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拨。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m。

15.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会得到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再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

16.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______的,他以

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______s。

17.一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00g,投入一块小石块溢出部分水后总质量为315g,取出石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90g,求:

(1)小石块的是体积多少?

(2)小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3)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18.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量杯的总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9.如图所示是爱米在“测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l)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他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填字母代号)。

(3)他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4)如图所示是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

________。

20.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