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140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4,实验法:

(1)实验的性度和效度:

A,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

B,实验组和控制组;

C,随机化

(2)实验的分类:

A,现场实验;

B,标准实验室实验;

C,模拟实验室实验

5,非强迫性测量法

6,档案研究法

7,跨文化研究法

8,相关研究

9,倾向性和或然性问题

五,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19世纪中叶以前,这段时间,只能算是社会心理学的“史前期”或“孕育期”。

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是从其脱离社会哲学的怀抱开始的,是19世纪下半叶。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20世纪被认为是心理学走向科学的开始。

其主要的标志是,它的研究已从描述转变为实验,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为应用。

六,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美国社会心理学发展概况:

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心理学多是以美国的社会心理学为楷模主流且影响最大。

奥尔波特撰写的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在1924年出版,代表了真正的社会心理学。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从建立时就是个体取向的,否定团体不同于个体的独立特性,地位及作用,只研究个体,并依据个体来看群体,解释群体。

20世纪50-6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在美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理论定向问题;

其次是研究方法问题;

再次是社会期望问题。

2,社会心理学在中国: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早期发展:

以下几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创立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18年,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0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

1922年,张耀翔主编的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创刊。

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在这近三十年中,中国社会心理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还是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在当时的非西方国家中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是名列前茅的。

(2)“二战”后中国心理学研究:

1949年,社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成为台湾心理科学的三大支柱。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在这个《计划》中明确提出社会心理学等“也要加强研究”。

课堂活动

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作业布置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教学步骤

一,社会心理学的早期理论代表及其特点

二,理解与评价符号互动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群体动力来了的基本内容

四,各种研究理论的取向特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早期理论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

民族心理学对于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民族心理学开始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从而冲击了当时脱离社会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理的传统心理学;

第二,民族心理学开始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上来研究民族文化,把个人的心理发展和客观文化因素紧密地联系起来;

第三,民族心理学把研究中心集中在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孤立的分析人的心理因素。

民族心理学的已经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逐渐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民族心理学本身的理论结构十分脆弱。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派

群众心理学理论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

塔尔德的“模仿”概念可以看做是这种理论的起源。

只有许多人聚在一起就可以称为“群众”。

群众心理学的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1)它直接促成了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2)它关于社会与个体的论述各执一端,但毕竟是一次富有意义的争论;

(3)它对群众行为的研究直接孕育了现代社会与社会心理学对集群行为的关注。

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派

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之上。

集大成者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本能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

其核心是:

暗示,模仿,感染构成三重要素。

麦独孤的本能理论在本世纪的前20年,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导理论。

二,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派

1,符号互动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米德创立了自成体系的符号互动论(亦称符号相互作用论)用符合相互作用的眼光来观察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互动:

甲传来一个符号,乙剧此做出反应,反过来乙的反应也对甲构成一个符号,甲对乙做出反应。

符号互动论的特点在于:

(1)提出要研究人类特有的行为,以区别人与动物共有的反射行为;

(2)强调对人的内潜行为研究;

(3)强调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2,社会角色理论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指出:

自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准备,发展,玩,游戏,通过在群体活动中认识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扮演各自的角色,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沟通,相互合作。

3,参照群体理论

指个体接受其行为规范的群体,它和隶属体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不一致的.这一概念最初是社会学家海曼创立的。

“相对满足”和“相对剥夺”现象揭示了“参照群体”对个人态度和行为取向的影响作用。

4,社会交换理论

与他人共处于一种交换关系的个体会这样期待,即每个人的报偿与其付出成比例,报偿越大付出也应该越大而且每个人的获利用过与他的投资成比例,投资越大,获利也应该多。

三,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三个层次: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的一切心理都是由潜意识中的本能决定的。

后期又提出了: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人格理论。

“本我”完全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组成同人的肉体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力比多”。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基本能量有两种:

生存本能与性不能。

后期又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的概念。

其中生本能包括生存本能与性本能。

当本我,自我,超我冲突过于激烈时,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

之后,基于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提出了许多与弗洛伊德不尽相同的观点。

弗洛姆认为,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性格倾向,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对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经济基础是造就社会性格的绝对因素。

2,社会学习理论

奥尔波特,班杜拉,米勒等学者从学习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获得,提出。

米勒和多拉德进行模仿行为研究,认为学习必须包含四种基本因素:

内驱力,线索,反应,强化。

即“只有当一个人想要些什么(内驱力),注意些什么(线索),做些什么(反应)以及获得些什么(强化),学习才能发生。

真正可以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的理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交互影响,行为与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互相影响,构成一种三角关系。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

(1)注意的过程;

(2)保持的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总结社会学习理论的诸多观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强调个体,行为,环境的相互作用;

(2)强调认知因素

(3)强调观察学习

(4)强调自我调节的过程

(5)强调自我强化的作用

(6)强调自我期待的作用

3,社会认知理论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科勒,考夫卡等。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人类的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支配,由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认知体系中去,抛开人类认知而孤独地研究人类的外显行为是没有出路的。

费斯廷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人具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而认知矛盾往往还打破心理上的平衡,使个体出现不愉快的心理状况。

这种心理状况又会促使个体做出一定的行为,以重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认知协调理论是建立在对认知现象的共同解释的基础之上,揭示了认知领域的一种共同现象——任何人的思想,信念,态度行为都具有组织化倾向。

人的协调是人的一种合理性。

社会认知理论实际上是认知学派多个理论的踪合,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1)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

(2)个体对于情景的组织,解释和认知也决定了自己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方式。

4,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是嘞温的“场论”

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及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需要也在寻求各种准社会目标,于是,群体中就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集,冲突,平衡与失衡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即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动力场,称

为“场“。

场论具有的特征:

(1)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

(2)场是一个动力整体;

(3)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在事实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群体动力学的基本特点:

(1)强调理论意义上的经验研究;

(2)注重研究对象的动力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立足于将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

四,其他流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文化与人格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中叶起,拉尔夫,卡丁纳和杜波依斯等人先后赴南太平洋和北美各地的原始民族,试图找出具体社会中由其文化所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具有典型性人格(即民族性格)。

林顿创设了“基本人格类型”的概念。

这种“基本人格类型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人格构型,这是他们共同经验的结果。

基本人格结构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有效的应用工具“。

2,社会生物学理论

该理论学者认为,只有从遗传,基因等生物学因素入手,才能最终揭开人类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之谜。

五,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取向的比较

1,研究取向的综合性

从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

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与上述几门母体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内部的不同理论取向间的综合也日益明显,现代社会心理学已发展出一套独立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2,各种研究取向的特点:

(1)心理学研究取向的特点

奥尔波特是人们公认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表述:

社会心理学旨在设法了解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

气质“他人的存在“包括实际存在,想象存在和暗指存在。

(2)社会学研究取向的特点

社会学取向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群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其基本的方法是问卷法,访谈法。

文化人类学研究取向的特点

文化人类学取向社会心理学是以文化因素入手探索对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

3,对现有理论的简评

社会心理学理论是的西方国家获得发展的,已形成的理论流派基本上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都带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共同的缺陷主要如下:

(1)缺乏对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本质鞭辟入里的分析;

(2)各种理论的立论基点,始终是个人的;

(3)现有理论只重视对局部微小问题的研究,忽视了对涉及社会发展本质的比较,一般问题的探讨:

A,至今没有描述过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的“大”理论;

(B)过分强调的“无意识形态论”和“价值中心论”否定了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正义,政治的联系,使社会心理学成了“维持秩序的科学”而不是“社会运动的科学”。

这告诫我们:

光表面问社会问题是无法解决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弊端的,从怎样的立场出发对待社会问题,才是发展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症结所在。

第四章:

个体的社会化;

第五章:

自我意识

一社会化的概念,特点,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西蒙马利翁或赖德克的研究

三,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四,个体内化的主要方式

五,分析三种社会化过程

六,自我意识

七,自我意识的三个组成部分

八,自我意识的特征

九,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方式

一十,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一十一,自我统一的类型

一十二,青年大学生如何自我完善

一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概念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个体的生存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化来实现。

2,社会化的意义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使某一社会及其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原始性的个性还只是一个自然人,若没有社会人对他的关怀,照料,单凭本能是不能独立生活。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学习基本生活知识技能

(2)教导行为规范

(3)培养社会角色

(4)形成一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5)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4,社会化的基本特点:

(1)社会强制性

人一出生就置身于社会环境之中,就不能不受到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以各种方式影响做个体的身心发展和行为模式,这不是以个体的意愿为转移的。

(2)个体能动性

A,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B,不仅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这些只是个体社会化的外因,个体自身的因素也决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

(3)过程矛盾性

越是现代社会,社会化的矛盾普遍,越尖锐,价值观念变化很大,行为规范容易失去恒稳,社会矛盾必然増多。

最终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完成社会化,但社会化的全部目的很少能全部达到。

在个别成员身上,社会化明显失败了,出现了反常行为,如精神病,犯罪等。

社会化表现最大的失败是反社会人格的出现。

反社会性格者在某些方面完成了社会化(如语言,抱负)但在本能的自我控制上,未得到发展。

(4)终身持续性

A,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

大至从新生儿开始到20岁左右结束;

B,持续社会化过程阶段:

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变化,都要求个体继续社会化。

二,社会化途径:

主要途径:

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1,社会教化:

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它与广义的教育类同。

它的执行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等。

(1)家庭的社会教化功能:

家庭生活一般拌随着人的一生,个体早期生活的基本环境主要是家庭,家庭是个体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

A,西蒙兹的研究;

B,赖德克的研究;

(1)学校的社会教化功能:

学校生活是个体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其社会教化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A,教师的指导作用:

罗森塔尔和雅布森所做的关于教师的期望效果实验;

布落菲和古德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这一结果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效应。

B,同辈群体的深刻影:

进入三年级以后占有一定地位的需要成为了主导需要,这一点青少年表现更为明显。

这一需要成为激励他们吸取群体价值观的力量。

个体一旦产生与群体共同的价值观时,便产生了强烈的“投入感”和“归属感”。

如果群体规范没有被个体内化便会感到群体压力,教师同辈深刻影响机制。

同辈群体影响,可能使个体社会化正常进行,也可使个体社会化出现障碍。

2,个体内化:

个体接受外部社会影响后,必须把它转变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才能最终完成社会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体的社会化也是个体内化的过程。

(1)认知加工: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把现实世界内部化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对现实世界具体事务的认知是个体原有认知结构背景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的,进而建造或改造个体内部的知识经验。

(2)观察学习:

又称模仿学习。

被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

A,直接模仿:

个体及时地或者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复制榜样的具体行为,这通常是个体观察到榜样行为受到奖励时发生的;

B,模仿和反模仿:

并不限于榜样的具体行为,也适用于所观察到的行为相类似的行为。

(3)主观认同:

个体主观上把自己类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也称自居。

(4)角色扮演:

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意义,是社会和个体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

A,扮演真实的角色,只是角色扮演的主要形式;

B,扮演假想角色,模仿其行为方式或只在内心扮演;

C,暂时充当某一角色,如代职或冒充。

(5)自我奖赏:

当个体在某些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目标而给自己满意的评价或一定的享受。

二,社会化过程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人的社会是以人的认知活动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联的。

以麦独孤,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分别从道德的社会化过程对认知发展——发展理论作了研究。

(1)前世俗水平:

注意行为的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利益。

分两个阶段:

A,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阶段。

(2)世俗水平:

注重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全面的关心别人的需要。

A,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B,维护权威或持续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

按自己选择的原则或道德标准判断是非。

A,社会默契定向阶段;

B,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0—9岁大致处于前世俗阶段水平;

9—15岁大致处于世俗水平阶段;

16岁以后就有一部分人向原则的道德认识发展,但达到的人不多。

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

一是与人的认知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发展有关系;

二是与不同社会环境和刺激有关系。

道德社会化的发展不能跨越,但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来促进。

“道德两难”说法,对发展儿童道德判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新行为派——学习理论:

人的行为和社会化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决定人的下午的是环境,如社会文化,外部条件,榜样,强化等。

学习理论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改造和发展的故称为新行为派。

以班杜拉为代表,采用方法实验

(1)模仿学习实验

(2)抗拒诱惑实验

(3)言行一致实验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

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人格发展或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八个阶段:

1,婴儿期:

从出生到18个月。

主要矛盾是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

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需要与外界满足这一需要保持一致。

2,童年期:

从18个月到3,4岁。

主要矛盾是获得主动感和避免怀疑感,羞耻感。

3,学前期:

4—5岁。

主要矛盾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4,学龄初期:

6—12岁。

主要矛盾是获得勤奋感和避免自卑感。

5,青春期,相对于初,高中阶段。

主要矛盾是获得同一感和克服同一性混乱。

6,成年早期:

18—30岁。

主要矛盾是获得亲密感和避免孤独感。

7,成年期:

即中年与壮年期。

主要矛盾是获得创造力感和避免“自我专注”。

8,成熟期:

即老年期。

主要矛盾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内容

(1),物质自我

(2)社会自我

(3)精神自我

2,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

(2)能动性

(3)可变性

(4)不一致性

(5)形象性

3,自我意识的意义

(1)为个体活动提供参考

(2)发动,察觉,调节个体活动

(3)使个体活动具有一致性,独特性和共同性

(4)不同的自我优势,引起相应的自我追求

(5)促使理想自我的实现

二,自我实现的表现方式

1,自我认识

(1)自我认识的概念

(2)自我认识的方式

2,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

(1)自我评价的概念

(2)自我评价的方式

3,自我控制

(1)自我控制的概念

(2)自我控制的方式

4,自我意识测验

(1)20个“我是谁”

(2)生命线

(3)临终遗嘱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婴幼儿期——自我意识发生阶段

2,童年和少年期——自我意识初步发展阶段

3,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阶段

(1)自我分化

(2)自我矛盾

(3)自我统一:

A,自我肯定型

B,自我否定型

C,自我矛盾型

D,自我扩张型

E,自我萎缩型

四,自我完善

1,克服自我完善的误区

(1)避免情境因素干扰

(2)抑制自我“拔高”

(3)防止自我蒙骗

(4)注意掌握暴露

2,完善个体自我意识

第六章,社会认知,第七章,社会态度,第八章,社会动机

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特点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三种客观因素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三种主观因素

四,“食物剥夺”实验原理,说明“少见多怪”“不见不怪”现象

五,社会印象及特点

六,三种心理效应

七,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或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八,两种归因理论的偏差

九,构成态度的三要素

一十,影响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三类因素

一十一,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十二,提高劝导者的可信度,增加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把握目标对象的特点

一十三,逆反心理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

一十四,偏见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

一十五,动机及功能和分类

一十六,需要,目标,动机,行为之间的特点

一十七,动机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十八,激励的作用和方式

一十九,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判断理论

二十,影响亲和动机程度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知觉与影响因素

1,社会知觉的含义:

(1)知觉

(2)社会知觉

2,社会知觉的特点:

(1)直接性

(2)整体性

(3)选择性

(4)心理惯性

2,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社会知觉的客观因素

(1),强度

(2)对比

(3)反复

(4)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