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9651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论法用于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图1

图2

图1中有一水库A,三个给水点B、C、D,Q1表示水库节点供水量,Q2\,Q3\,Q4分别表示B、C、D节点的用水量。

管段视为网络图中的对应边,管段的直径、管长、管道流量、摩损系数等作为管段对应边的权。

至此,与管网同构的网络图生成了。

图中箭头表示各条边的方向,即管段中水流方向。

  网络图中节点与边的关联函数可以用完全关联矩阵I4×

5表示如式

(1)所示。

顶点边的编号

(1)

式中:

Iij={1,表示j管段与i节点相连,且管内水流流离该节点;

0,表示此管段不与该节点关联;

-1,表示j管段与i节点相连,且管内水流流入该节点。

  完全关联矩阵与管段流量列向量q以及节点流量列向量Q可组成管网节点方程(即连续方程)Iij×

q+Q=0,q=(q1,q2,q3,q4,q5)T,Q=(Q1,Q2,Q3,Q4)T。

  网络图的生成树(全涉及树)可以有很多种,在计算时可以任选一种。

在本例中,选1、2、4这3条边为图的生成树,则补树(余树)的各边(弦)为3、5.各弦将与枝构成基本回路,一个基本回路中有且仅有1条弦。

用基本回路矩阵Bf表示则如式

(2)所示。

枝1

2

4

弦3

5

Bf=

[

-1

1

]

(2)

式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基本回路(环)。

环的方向以该环对应弦的方向为准。

“-1”表示管段中的流向与环中弦的方向相反,“1”表示相同,“0”表示该管段不在此环内。

Bf可用矩阵B和单位阵U表示为式(3)。

Bf=[B|U],其中B=

(3)

  环阵与管段摩损列向量hf构成环方程如式(4)所示。

摩损向量的元素顺序与Bf中每行元素所对应的管段顺序相同。

Bf×

hf=0。

其中hf=(h1,h2,h4,h3,h5)T

(4)

  图论理论中,连续方程用割方程代替。

每个割方程只含一根枝,并和相关的弦构成割集,将图2分割成互不连通的脱离体。

这样,图中就有3个割集。

割集和割集阵Af如式(5)所示:

割集K:

割阵:

Af=[枝124弦35](5)

K1=(e1,e3,e5)1001-1

K2=(e2,e3,e5)010-11

K3=(e4,e5)00101

割阵Af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割集。

图中有3根枝,所以就有3个割集。

割阵中,“+1”表示该管段在此割集内,且管段流向与此割集内的枝中的流向相同,“-1”表示流向相反,“0”表示该管段不在此割集内。

式(5)的割阵Af和割集K一一对应。

割阵Af可用一个矩阵A和一个单位阵U表示为:

Af=[U|A],其中A=

割阵与流量列向量可构成割方程。

  根据图论理论,割阵的行向量与环阵的行向量正交,这种关系可用式(6)表示。

[B|U]·

[U|A]T=0或者[U|A]·

[B|U]T=0

(6)

所以有B=-AT或者A=-BT。

这样,环阵可以由割阵求出,反之亦然。

  关联矩阵通过选主元初等行变换即可得到割阵:

先选关联阵第一行中一非零枝元素为主元,并使其为+1,消去其它各行中此主元;

再选第二行、第三行、…的主元,最后即得割阵Af。

因此,可以由关联矩阵导出割阵和环阵。

2图论法模型

  任何管道的水力计算都可以用管段流量q\,水头损失h\,管径D\,管长L和管壁条件C等5个因素来描述。

一般D、L和C为已知条件,只有q和h未知。

因此,求解一个管网的水力平衡问题,可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利用q和h的关系,消去h,以q为未知量计算,求出q后,反求h;

二是首先消去q,以h为未知量计算;

解出h之后,再反求。

图论法也可从这两方面入手,即求弦流量式和求枝摩损式。

前者只适用于环状网,而后者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管网,所以本文着重介绍后者。

  设一管网有J个节点,P条管段,L个环,则三者满足L=P-J+1的关系。

管网的每一管段都有q和h两个未知量,因而未知量的个数为2P。

但管网环方程有L个,线性无关的连续性方程有J-1个,总数为L+J-1=P个,不能求解2P个未知量[1]。

因此,必须借助P个管段摩损方程式。

管段摩损方程式线性化后的通式如(7)和(8)所示。

系数R称为阻尼系数,Y称为传导系数。

R和Y的具体形式与所选用的摩损公式有关,是D、C、L的函数。

摩损公式线性化后,R还是q的函数,Y还是h的函数。

不过,在求解过程中,总是把R和Y当作已知量来对待。

  阻尼式:

h=R×

q

(7)

  传导式:

q=Y×

h

(8)

式中R和Y是阻尼系数和传导系数矩阵。

  如果摩损公式采用Hazen-William公式,则有:

q=10.68q1.852L/(C1.852D4.87)=10.68L|q|0.852/(C1.852D4.87)q

(9)

R=10.68L|q|0.852/(C1.852D4.87)

(10)

Y=1/R=C1.852D4.87/(10.68L|q|0.852)=C1.852D4.87/(10.68L)|q|-0.852

(11)

用h向量表示管段摩损:

h表示枝摩损,h′表示弦摩损;

用q向量表示管段流量:

q枝管段流量,q′表示弦管段流量。

割方程的右端项Q为脱离体所含节点流量之和。

方环程:

Bf×

h=0,即[BU]×

[h]=0(12)

h′

割方程:

Af×

q=Q,即[UA]×

[q]=Q(13)

q′

传导式:

[q]=[Y0]×

[h](14)

q′0Y′h′

  求枝摩损式(以管段摩损为未知量):

  首先将传导式(14)代入割方程(13)得:

[UA]×

Y

×

=Q

(15)

Y′

h′

由环方程(12)可得Bh+h′=0,即h′=-Bh,代入式(15)得:

[Y0]×

[h]=Q(16)

0Y′-Bh

即h×

[Y-AY′B]=Q(17)

根据正交定理得:

[Y+AY′AT]=Q(18)

  这就是图论法的求枝摩损式计算公式。

h即为枝管段的摩损向量。

解得枝摩损值h后,其余变量可由相应的公式求出。

由环方程可得h′=-B×

h,即可求出弦摩损向量h′,q、q′向量可以由式(14)求得。

式(11)中C1.852×

D4.87/10.68×

L对某一管段来说是个常数,可用W表示。

则传导系数Y可以表示为:

Y=W×

|q|-0.852

(19)

  在迭代计算时,第一次可以直接用W代替Y进行计算,求出h\,q后计算Y,再求新的q值,如此反复计算,直至前后两次的q值符合给定的误差标准为止。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数值摆动现象,在第三次迭代时,用前两次迭代结果的流量平均值作为初始流量值[2],即:

q=q(1)+q

(2)2

(20)

求得q(3),……,这样收敛速度加快。

3管网附件

  实际管网中,有许多控制、安全、量测设施,如加压泵、控制阀、逆止阀、减压阀等附件,对管网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计算方法都未涉及到管网附件问题,不仅使计算准确性受损,而且其计算程序无法用于日常管理工作。

  图论法处理管网附件时,将附件所在管段视为特殊管段,这些管段的摩损式要根据其附件的水力学特征计算摩损值,再加入到管网中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本文给出几种较常见管网附件的处理方法。

对于其它附件,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3.1普通阀门闸板式阀门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阀门,在一般的水力计算过程中,闸板式阀门的水头损失计算一般引用公式hf=ξ×

v2/2g,ξ值见文献[3]。

  其中,a表示管段中过水断面的高度,d表示管段直径,a/d表示阀门开关。

当开度为0时,阀门完全关闭,没有流量通过;

当开度为1时,阀门完全打开,对水流不产生影响。

  将阀门水头损失公式用流量表示为:

hf=ξ×

v2/2g=ξ×

2q2/π2gD2

  则阻尼系数R为:

R=2ξq/π2gD2;

传导系数为:

Y=π2gD2/2ξ×

q-1

  计算时只需将闸板式阀门的R或Y值加入,即可计算。

  蝶阀的计算方法与闸板式阀门类似

3.2逆止阀逆止阀是管网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是水流方向控制设备,只允许水流单向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