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9531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总结报告模板Word下载.docx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四、建设教育强市

第七章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第九章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第十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时期,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的关键时期。

制订好科学可行、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意义十分重大。

“十五”计划,是深圳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区镇规划。

本纲要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是“十五”期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九五”期间,深圳完成了现代化奠基阶段的历史任务。

“十五”期间,深圳将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过去的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下同)的亿元增加到20XX年(下同)的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下同)第四位,年均增长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万元增加到万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居第三位,年均增长%。

市场对资源配置较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国有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较大进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20XX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年均增长%,约占全国的1/7,连续八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外商投资超过11000家,世界500强有70余家落户深圳,内地驻深机构近9000家,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美元。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的亿元增至20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5年的%提高到20XX年的%。

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

:

调整为20XX年的:

,基本形成“九五”计划提出的”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城市枢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框架。

适度超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400亿元,占建市以来的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近600亿元。

完成机场航站楼扩建、盐田港区二期、东江水源工程、机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

20XX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箱,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

深圳机场成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万人受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过1040人。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吨标准煤下降到20XX年的吨标准煤左右。

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的小康水平。

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近76岁,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坚持依法治市,在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安实现更大好转。

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九五”期间,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较好地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和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

深圳20年特别是“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结果,为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新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问题是:

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国有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管理水平离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和竞争的世纪。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跨国公司购并为特征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进一步扩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十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城镇化、人才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深圳要继续当好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五个带头”作用,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7600美元),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万元;

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年均增长13%;

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7%;

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3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0%,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

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旅游胜地。

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完善枢纽型基础设施络,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

20XX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国际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7%,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实现城市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

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量达到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1855万美元),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463人以内,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每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文化教育迅速发展。

文化设施先进齐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均馆藏图书达到3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继续教育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

政治昌明廉洁,社会治安良好,道德风尚进步,生活方式健康,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20XX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15件,万人拥有机动车辆达到1000辆,基尼系数控制在左右,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3人以上,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千人国际互联用户达到350个。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不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4000美元)左右,恩格尔系数降到25%;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

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条件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1平方米;

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万人医生数达到22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述奋斗目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形成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居住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为支柱,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主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优势传统工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组织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计算机、络与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

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坚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能力;

利用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整机生产能力;

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核心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加快络通信产品研发与制造,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

在计算机行业,以络产品为中心,积极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上产品、络安全产品,抓好长城电脑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清华信息港、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磁阻磁头、TFT液晶显示器等重大项目建设。

在络和通信行业,顺应电信络融合、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宽带接入产品,开发生产CDMA基站系统及移动,扩大光通信传输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系统生产规模。

在集成电路行业,追踪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先进技术,采用高投入、高技术、重点推进的方法,加速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规模生产优势,争取建成若干条生产线。

在软件行业,重点扶持应用软件、产品创新软件、系统软件的中文化,发展中间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园。

在光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全光络、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深圳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

在数字家电行业,加快研制开发数字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扩大全数字系统电视机和激光盘机的生产规模,掌握DVD和HDTV的关键技术,使家电产品向平面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建成传统优势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以中成药、医疗器械、纺织和服装、钟表、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完善行业信息络和营销络,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国家一类新药产品,形成预防制品、基因治疗用品、基因诊断试剂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优势;

支持生物制药和中成药新产品、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北大生物谷、生物芯片产业化工程、动物生物乳腺反应器、太太药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重点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推广纳米技术应用,抓好氮化镓半导体光材料、硅基纳米陶瓷材料、稀土陶瓷轴承、金属骨架塑料复合管和锂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

重点抓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噪声控制、烟气海水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发展和推广环保汽车、清洁能源、可降解塑脂等技术与产品,初步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努力开展海洋产业的研究。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络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络信息平台,形成以“两港”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

20XX年,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加快建设集装箱主枢纽港和航空货运中心。

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东西港区并举,加速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三期和赤湾港区凯丰集装箱码头工程和铜鼓航道的建设;

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增辟新航线,形成干支结合的航线络;

加快建设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完善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

积极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港口腹地范围。

20XX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

50万标箱,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00条。

以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为中心,建设以深圳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城物流园区,开辟机场保税仓。

拓展航空货运代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承运、分拣、派送、快件处理等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

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深圳航线,建立基地和货运分支机构,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机场运营管理模式。

到20XX年,深圳机场航空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

加快物流园区和配套货运通道建设。

重点规划兴建西部港区、东部港区、笋岗—清水河、龙华、平湖、航空港等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

重点建设承接区域性对外货物运输、连通市域范围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集疏地和陆路口岸货运通道等配送道路体系。

积极引进国际商贸和物流,大力发展货运代理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加强转口贸易体系建设,面向华南地区和全国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全程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服务业。

形成以人民南路、东门老街、华强北路、福田中心区为龙头的商业旺区,积极建设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络,形成特色化、络化的零售商业体系。

重组和建设农产品、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依托物流园区组建生鲜食品、粮油、水产品、农产品和果菜等配送中心。

鼓励现有仓储提高辐射能力,支持连锁店共同发展配送业务,形成消费性、配送型的新型批发商业体系。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

加速建设和完善深圳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络;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动上交易,完善电子交易基础设施,推进运作模式与市场开拓手段由传统贸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型。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使深圳成为全国最安全、服务最优良、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化水平最高、开放度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20XX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巩固发展证券市场,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的创业板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争取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数量达到1000家;

发展完善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XX年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300亿元;

建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

争创全国性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外汇、信托、风险投资等金融品种,20XX年,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700亿元,风险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业务创新。

促进金融建立现代制度,有序推动金融业资产重组,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

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上业务,增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提高到30%;

实施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来”的战略,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

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金融创新区和优质服务区。

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

合理引导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全社会金融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加快建立社会化信用征信系统,强化金融法律环境,把金融业发展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安全区。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努力建成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加快发展旅游业。

加快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梧桐山风景区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自然山海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高品位、多功能的主题旅游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

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式,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20XX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健全发展房地产业。

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场。

完善住宅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加快老住宅区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住宅楼宇。

鼓励住房消费信贷,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政策引导机制。

推进物业管理、新型建材、室内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业化。

20XX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努力发展展览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充分发挥高交会馆等现有展览场馆的作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

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推介深圳展览业,积极拓展全国性、区域性展览市场,推动展览业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会计、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培训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作用,形成适应国际惯例、开放规范的运作机制。

完善居民消费环境,以家政、维修、托幼、养老、保健、文娱、健身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

以满足深港两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蔬菜业和花卉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抓好鲜活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培育基地建设。

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集约型、观光型、生态型的现代化都市农业。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XX年,农业用地不少于30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第三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