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854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docx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

怎样有效防止除草剂药害

       除草剂可以通过植物形态、时差、位差、生理、生化等选择作用来达到除草目的。

然而,这些作用与环境因素、植物的特性、除草剂特性及使用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药效与药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即使是同一种选择性的除草剂,甚至用量相同,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也可能对作物造成伤害,这种伤害称为除草剂药害。

  近年,随着除草剂品种不断增加,除草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面积不断扩大,药害问题日趋严重,普及防除除草剂药害知识,提高除草剂使用水平,防止药害的产生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除草剂药害类型

  1.按发生药害的时期分类 ①直接药害。

因使用除草剂不当对当时、当季作物造成的药害。

如在小麦3叶期以前或拔节期以后使用麦草畏对小麦造成的药害。

⑨间接药害。

因使用除草剂不当对下茬、下季作物造成的药害;或者是前茬使用的除草剂残留,引起下茬作物药害。

如麦田使用绿麦隆对下茬水稻产生的药害,玉米田使用莠去津对下茬小麦造成的药害等。

  2.按发生药害的时问分类 ①急性药害。

施药后数小时或几天内即表现出症状的药害。

如2,4—滴丁酯对葡萄的药害。

②慢性药害。

施药后两周或更长时间,甚至在收获产品时才表现出症状的药害。

如苹果园使用莠去津对苹果树造成的药害。

  3.按药害症状性质分类 ①陷患性药害。

药害并没在形态上明显表现出来,难以直观测定,但最终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如丁草胺对水稻根系的影响而使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下降。

②可见性药害。

肉眼可分辨的在作物不同部位形态上的异常表现。

这类药害还可分为激素型药害和触杀型药害。

激素型药害主要表现为叶色反常变绿或黄化,生长停滞、矮缩、茎叶扭曲、小叶变形直到死亡。

如2,4—滴丁酯、2甲4氯、百草敌、杀草丹、二氯哇啉酸、使它隆等所引起的药害。

触杀型药害主要表现为组织出现黄、褐、白色坏死斑点,直到茎、叶鞘、叶片及组织枯死。

如百草枯、敌草隆等除草剂引起植物叶片发生红、黄、灰、白等症状。

  二、诱发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因素

  1.过量使用或误用 随意加大单位面积的用药量而产生药害。

如有的农民将玉米田2,4—滴丁酯的每667平方米用量加大到100毫升,结果造成玉米的严重药害。

误用除草剂的实例就更多了,特麦田除草剂绿麦隆误用于水稻本田,导致稻苗枯黄死亡。

因药瓶标签脱落,误将2,4—滴丁酯当作乐果防治黄瓜蚜虫,结果虫子没杀死黄瓜却死光了。

  2.农事操作不当 使用土壤处理剂后无论是水田还是旱田,都不应破坏药层,否则易造成药害。

如稻田使用扑草净后,很快又下田拔草或施肥,使药剂接触到水稻根部产生药害。

在水稻移栽后使用农思它,水层淹没秧心导致水稻叶片枯黄。

  3.器械调试不当 在田间作业前对喷药器械缺乏精确的调试,喷嘴流量不均以及重叠喷洒,粒剂和粉剂撒施不匀等,都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如胺苯磺隆用于油菜田除草,重复施药会对下茬水稻、玉米、棉花等造成残留药害。

夏玉米田莠去津喷洒不均匀,重复喷药区的下茬冬小麦会受药害,严重的可导致成片死亡。

  4.用药时期不当 不适时用药,使除草剂与作物敏感期吻合而造成药害。

如水稻种子萌芽期使用杀草丹、丁草胺易造成秧苗勾芽、叶色暗绿发黄,严重时秧苗枯死。

2.4—滴丁酯、百草敌等在小麦3叶期前及拔节后至开花期喷施会发生药害,使穗、叶片卷曲,影响抽穗。

氟乐灵在中午高温时喷洒会很快挥发。

导致临近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5.施药方法不当 使用燕麦畏混土深度与小麦播种深度同位,导致小麦药害。

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并用大水量喷洒,药液在阔叶作物的叶缘聚积易产生药害。

  6.施药间隔期不当 同一种作物用两种药剂时,施药时期间隔太近也能引起药害。

如使用敌稗后不久,用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1605、马拉硫磷、磷胺、敌百虫、西维因等),使水稻丧失对敌稗的解毒能力而发生药害。

此外,大豆田播前使用灭草猛,苗后再用扑草净,也可使大豆受害。

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后,再用氟乐灵等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会使大豆受害。

赛克津与马拉硫磷或西维因间隔3天连用,可加重赛克津对番茄的药害。

宝成与有机磷类杀虫剂近期连用,可加重宝成对玉米的药害。

  7.混用不当 除草剂与另一种除草剂或杀虫剂、杀菌剂混用不当时,也会造成药害。

如苯达松与禾草灵、拿捕净及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可引起苯达松对大豆的药害。

克闹乐与拿捕净混用,会加重克阔乐对大豆的药害。

麦草畏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会导致麦草畏对小麦的药害。

不同剂型的农药混用,如乳油与可湿性粉剂混用,药剂的物理化学性状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药害。

  8.药剂挥发与雾滴飘移 施用除草剂时药液或药粉向临近田块飘散,对敏感作物有可能造成药害。

稻田使用禾大壮、2甲4氯、西草净时,挥发作用会使毗邻的黄瓜产生药害。

百草枯或农达用于稻田田埂除草时,雾滴飘移到水稻上可造成药害。

用2,4—滴丁酯或百草敌进行麦田茎叶处理,小雾滴随风飘移到附近敏感作物,如向日葵、烟草、棉花、番茄、黄瓜、莴苣、马铃薯、苜蓿、葡萄、花生、豌豆、胡萝卜、西瓜及果树等产生药害。

飞机喷洒2,4—滴丁酯可使药剂在空气中挥发,使远距离的敏感作物及林木受药害。

快杀稗、2甲4氯、氟乐灵、禾大壮、禾草克、速收、森草净等都可因飘移造成药害。

  9.温度影响 气温异常诱发除草剂药害的实例很多,高温可诱发药害,低温也可诱发药害,尤其是气温急剧变化时更容易导致病害。

例如低温时施用恶草灵,会使水稻秧苗产生轻微药害。

寒流前后麦田使用绿麦隆,由于作物受到冻害,从而加剧药害的发生。

施用都尔或拉索后,土壤过湿和低温会导致大豆幼苗产生药害。

高温时使用扑草净,容易发生药害,这主要是因为高温使植物对药剂的触杀与吸收作用加快,作物对扑草净不能及时降解。

虎威在高温干旱时会在大豆叶片上产生枯斑,严重时会暂时萎蔫。

  10.温度影响 在高温下使用西草净,大气湿度低药害重,因为低湿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对西草净的吸收。

对于旱田除草剂高湿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也易造成药害。

旱田除草剂在干旱的条件下会造成药害,如灭草松在极度干旱时使用会造成药害。

茅毒应用于大豆田,在气候干旱时会导致大豆药害。

  11.光照影响 百草枯在弱光下药害症状表现不明显,强光下很快表现药害。

番茄出苗后喷洒赛克津,如果施药前弱光,施药后强光,植株鲜重和干重都会明显下降。

  12.水层影响 作物组织较长时间浸没在除草剂溶液中,虽然药效发挥较好,但也易产生药害。

如禾大壮有水层才能发挥药效,但在水稻芽期淹水情况下药害严重,除草醚、农思它、丁草胺等除草剂也有类似问题。

  13.土壤影响 对土壤处理除草剂来说,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盐分等与药害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土壤对除草剂吸附力越大,越不容易产生药害,而吸附力大的土壤一般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粘土成分较多的土壤。

如赛克津防除大豆、马铃薯田杂草,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时不宜使用,否则会造成药害。

利谷隆在轻质土壤中因大雨而将药剂淋溶到土壤深层而产生药害。

对于持效期长的除草剂如莠去津、西玛律、氟乐灵、绿黄隆、虎威、普杀特等,在有机质含量偏高的土壤中可被大量吸附,导致下茬作物药害。

土境盐分过大也会促使一些除草剂产生药害。

如绿麦隆在大豆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盐碱地用会发生药害。

  14.除草剂质量 除草剂中含有对作物的有毒杂质或伪劣农药,在使用后也易产生药害。

丁草胺中如果含有甲草胺时,对水稻的抑制将大大增加,杀草丹中混有邻位杀草丹,对水稻种芽的药害要比对位杀草丹大17倍。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自1979年氯磺隆开发成功以来,世界除草剂工业便进入了超高效时代,特别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杨酸类等系列超高活性品种的问世,给除草剂新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除草剂类型

  按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可分为苯氧乙酸类、酰胺类、二苯醚类、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和五氯酚钠等。

  按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

选择性除草剂,是指有选择性地杀死田间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一类除草剂。

例如,2,4-D,2-甲-4-氨能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禾本科作物无害;西玛津能杀死玉米地里杂草,而对玉米无害;敌稗能杀死稗草而不伤害禾苗等。

    灭生性除草剂也叫非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能杀死地里所有植物。

例如,五氯酚钠和亚砷酸钠等属于这类。

  按药剂在植物体内移动的情况,可将除草剂分为内吸性除草剂和触杀性除草剂。

例如,2,4-D,西玛津、敌草隆和扑草净等属于内吸性除草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属于触杀性除草剂。

二、主要的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

  1.苯氧乙酸类

  主要包括2,4-D,2-甲-4-氯苯氧乙酸和它们的钠盐、胺盐等,这是生长素类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能杀死双子叶植物,但对单子叶植物影响很小。

这类药剂可促进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过度分裂和伸长,组织因过度生长呈畸形,从而阻碍物质运输,导致植物死亡。

  2.磺酰脲类

  自杜邦公司于1979年开发成功氯磺隆之后,磺酰脲类除草剂就得到迅速发展,磺酰基所连苯环,可改变成各类杂环,三嗪环亦可改变成嘧啶环衍生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高效除草剂,到目前已有30多个品种问世,其中杜邦公司开发的占一半以上。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使用剂量通常在5-100g/hm²。

该类除草剂具有极低的哺乳毒性和良好的环境特性。

但进入90年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已遇到一些难题,最突出的是残留药害和杂草的抗性问题。

近期开发的新品种在保持原有高活性、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主要特点是不仅对作物安全,而且对后荐作物无影响。

如德国艾格福公司开发的酰嘧磺隆是一种麦田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冬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中的阔叶杂草,对猪殃殃有特效,对当茬小麦和下茬水稻、玉米安全。

艾格福公司开发的另一个品种乙氧嘧磺隆具有很广的杀草谱,可有效地防除水稻、小麦和甜菜等作物中的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迄今未发现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环氧嘧磺隆是一种大豆地除草剂,主要用于苗后防除阔叶杂草,对苘麻属、苍耳、苋属、豚草、蒿属、稗草、蕃薯属和蜀黍属等有效,用量为60-90g/hm²。

其在大豆植株内迅速代谢为无毒物,残效期短,对大豆和后茬作物安全。

杜邦公司开发的四唑嘧磺隆是一种新型稻田苗后除草剂,对稗草、北水毛花、异型莎草、紫水苋菜、欧泽泻、披针叶泽泻、花蔺、眼子菜等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用量为20-25g/hm²,对日本山茶和水稻安全。

在磺酰脲类除草剂中引入氟原子,也是近年来的研究开发热点。

如杜邦公司开发的氟啶嘧磺隆是一种芽前、芽后杂草的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和大多数的阔叶杂草,对看麦娘有特效,用量为10g/hm²。

无论该药秋季施用还是春季施用,对后茬作物均无影响。

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氟磺隆是一种玉米地除草剂,对玉米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对苘麻属、苋属、藜属、繁缕属和蓼属等均有优异防效,主要用于芽后除草,用量为10~30g/hm²。

拜耳公司开发的氟酮磺隆是一种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苗后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和一些重要的阔叶杂草,对抗性杂草如野燕麦和狗尾草等有很好的防效,用量为30g/hm²。

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氟嘧磺隆主要用于3~7叶期玉米田防除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杂草,用量为10~40g/hm²。

杜邦公司开发的氟胺磺隆用于甜菜田苗后防除许多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用量为10~25g/hm²。

诺华公司开发的三氟啶磺隆对棉花和甘蔗田中的难除杂草如莎草、大戟、大爪龙、苍耳以及臂形草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对作物无药害。

巴斯夫开发的三氟甲磺隆也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

使用历史悠久的苯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芽后选择性除草剂。

以茎叶吸收为主,兼有封闭作用,主要防除阔叶类杂草,在杂草3-4叶期使用效果最好。

由于其死草速度较慢,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死草速度,多与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复配使用。

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根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