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263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中考真题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C.在食醋、石灰水、汽水三种物质中,石灰水的pH最小

D.向pH为4的酸性污水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

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纯铝和硬铝——互相刻划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溶液

10.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ZnSO4、NaClB.CaCl2、Na2SO4、NaOH

C.K2SO4、NaNO3、NH4ClD.CaCl2、K2CO3、NaNO3

11.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陈醋

苹果汁

牙膏

肥皂水

pH

2.5

3.1

8.5

10.0

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

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

12.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B.CaOC.NaOHD.Na2SO4

13.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物质不能鉴别的是()

A.NaClK2CO3Ca(NO3)2HNO3B.Na2SO4BaCl2K2CO3KNO3

C.FeCl3NaOHH2SO4Ba(OH)2D.K2CO3H2SO4KNO3BaCl2

1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15.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Al+3O2 

2Al2O3B.Ca(OH)2+Na2CO3 

CaCO3↓+2NaOH

C.H2CO3 

=H2O+CO2↑D.H2+CuO

Cu 

H20

1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l3+、Na+、NO3﹣、CO32﹣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D.Ca2+、Na+、HCO3﹣、Cl﹣

18.如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  )

选项

A

B

C

D

番茄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4.0~4.4

3.5~4.5

6.3~6.6

6.8~8.0

A.AB.BC.CD.D

19.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20.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1.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22.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2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24.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AlCl3、CuSO4、NaClB.BaCl2、NaCl、NaOH

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

2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CO2+2H2OB.3Fe+2O2

Fe3O4

C.NaOH+HCl═NaCl+H2OD.H2CO3═CO2↑+H2O

26.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27.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2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葡萄汁

鸡蛋清

2.9~3.3

3.5~4.5

6.3~6.6

7.6~8.0

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B.葡萄汁和苹果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29.2007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D.喷水是为了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30.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

C.盐酸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

2.B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

故A错误。

B.★对应物质属于盐。

故B正确。

C.★处应填“溶”。

故C错误。

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蓝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

3.D

【解析】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D.2H2O2

2H2O+O2↑。

A.CH4+2O2

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

B.H2CO3===CO2↑+H2O,属于分解反应但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C.BaCl2+2AgNO3===2AgCl↓+Ba(NO3)2,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反应类型。

4.C

【解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微粒不共存。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B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共存;

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共存;

含K+、Ba2+、NO3-、Cl-的溶液为无色,且共存。

选C

5.A

试题分析:

A、铁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物中的铁为+2价,错误;

B、CuO+H2SO4==CuSO4+H2O,正确;

C、K2SO4+Ba(NO3)2=BaSO4↓+2KNO3,正确;

D、Al(OH)3+3HCl==AlCl3+3H2O,正确。

故选A

考点:

化学用语。

6.D

A、氢氧化铜是碱,但是沉淀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能使酚酞变红.

B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向酸性溶液中加碱性溶液时,溶液的pH升高.

C食盐溶液呈中性,pH=7;

石灰水显碱性,pH>7;

汽水、食醋均显酸性,pH<7;

石灰水的pH最大

D、pH为4的酸性污水,可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故选D

7.A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正确;

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铁等,错误;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故选A。

点睛:

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但不一定正确,需要科学论证,通过本题看出还要注意反例法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8.D

【解析】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铵根离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的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错误;

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正确。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

9.D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可以鉴别,正确;

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能生成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硬铝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互相刻划,纯铝上会留有痕迹,可以鉴别,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遇酚酞溶液都变红,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D。

在进行物质鉴别时,所选择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应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把欲鉴别的物质区分开来。

10.C

【解析】A、虽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在水中为黄色,不符合题意,错误;

B、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Na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正确;

D、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K2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Cl2与K2CO3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

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

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11.B

A、陈醋的pH=2.5,酸性最强,错误;

B、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所以可以用牙膏、氨水、肥皂水等中和,正确;

C、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

D、陈醋的pH=2.5,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吃陈醋,错误。

故选B。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12.A

【解析】A.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

B.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NaOH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Na2SO4和盐酸不反应,溶液始终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3.B

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

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NO3)2;

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BaCl2与Na2SO4、K2CO3溶液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Ba(OH)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溶液,再将硫酸分别滴加至NaOH、B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

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

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NO3溶液;

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B。

14.C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不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而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分子的性质

15.A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点睛】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

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16.B

【解析】A、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C、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17.C

pH为3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且铜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五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

D、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8.D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玉米粥。

选D

19.B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稀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钠。

A、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溶液对外不显电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溶剂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图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了,故A代表水分子,故D正确。

酸碱中和反应其实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20.C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是该物质与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A不正确;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故B不正确;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

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都能生成盐和水。

21.D

A、离子是带电的离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但不是离子;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2.A

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中HCl、NaOH的质量相等,反应HCl+NaOH=NaCl+H2O中HCl、NaOH按质量之比36.5g:

40g进行反应,故HCl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故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呈红色,故选A。

23.B

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

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

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

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燃烧

24.B

pH=11的溶液呈碱性。

A.AlCl3、CuSO4溶液呈蓝色、NaCl。

B.BaCl2、NaCl、NaOH。

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

C.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D.K2SO4、NaNO3、NH4Cl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氨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5.C

A、CH4+2O2

CO2+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3Fe+2CO2

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NaOH+HCl═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H2CO3═CO2↑+H2O,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析本题的关键。

26.D

A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逐渐较少,溶液的pH逐渐减小,刚好完全反应时,pH=7,酸过量时pH<

7;

B中和反应放热,所以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向周围环境散热,及后加入的盐酸对溶液由冷却作用,所以溶液的温度降低;

C反应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加,刚好完全反应氯化钠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盐酸时,氯化钠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