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073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尔雅《中国文明史下》100分答案Word下载.docx

C、《韩非子》

D、《商君书》

法家思想的立足点是(B)。

A、权力

B、势

C、法

D、术

法家思想的术指的是国王驾驭臣民之术。

(√)

历史主义

儒家的历史观是(A)。

A、法先王

B、法今王

C、法后王

D、统治者拥有立法权

法家政治思考的原点是(C)。

A、礼乐文明

B、良好的政治秩序

C、至高无上的王权

D、变法

商鞅的变法是彻底的,其变法内容主要体现在《更法篇》中。

(×

人性恶

为了形成秩序,抑制互相伤害,法家引入了一个第三者进行防范和惩罚,这个第三者是(C)。

A、周王

B、天

C、主权者

D、法律

下面对法家人性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人性恶

B、利益至上

C、不择手段

D、相互独立

商鞅认为不光是君臣之间,天下所有人之间都是以利相计,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弱民以强国

商鞅弱民主要是削弱民的(B)。

A、身体

B、独立思想

C、地位

D、职业

商鞅的弱民之道体现在(CD)。

A、驱民于商

B、驱民以奴

C、驱民于农

D、驱民于战

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儒家提出来的。

商鞅变法

商鞅构建的国家的特点不包括(B)。

A、国家资源动员能力强

B、学术和商业在正当职业中处于底层

C、农民和战士是正当职业

D、一律而单调

商鞅变法中有一条是消灭社会,对其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打破封建小共同体

B、普通民众五户编为一组相互监督

C、结成大家庭

D、实行连坐

商鞅下令取消民间学术的原因是学术会让民有自己的意见,不易服从国外。

打天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自己取的称号是(C)。

A、天皇

B、地皇

C、皇帝

D、泰皇

秦国能统一六国的最大优势是(D)。

A、礼乐文明程度高

B、人数最多

C、经济最发达

D、力量最强

秦是第一个通过革命手段夺取天下的政权。

秦朝的政制

在秦朝的国家控制体系下,发挥引导、规范作用的是(C)。

A、行政制度

B、丞相

C、刑律

D、御史大夫

秦始皇制定的国家行政体系中,他直接管理的最大的行政单位是(A)。

A、郡

B、县

C、乡

D、里

美国学者福山认为,秦朝是世界上第一个古典国家。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由(B)提出来的。

A、商鞅

B、李斯

C、秦始皇

秦制存在着致命缺陷,最早看到这个问题的是(D)。

A、秦始皇

B、商鞅

C、李斯

D、儒生

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灭私人学术,严禁个人有自己的思想。

秦何以不二世而亡

以惩罚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导致的后果是(B)。

A、人人向善

B、人人向恶

C、以道义为纽带

D、社会有序

下面关于绝对权力的悖论,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要求皇帝任理去欲

B、权力越大,限制越少,对理性的要求就越高

C、打天下、守天下的时候,秦始皇对自己的欲望都不加节制

D、权力越大,对欲望的追求越疯狂

单一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下,行政控制的效率会逐层降低。

黄老之治

黄老之治的本质是(C)。

A、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

B、实施新政

C、以宽和的精神来操作秦制

D、完全承袭秦朝制度及其实施方式

齐地的黄老之学通过()传到了长安,成为汉初立国的指导思想。

(D)

A、刘邦

B、萧何

C、韩信

D、曹参

汉文帝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开始盛行,政府垄断经营盐和铁。

诸子时代之终结

道家退出政治舞台是在(D)。

A、秦始皇建国时

B、秦二世灭亡时

C、汉初文景帝统治时期

D、汉武帝统治时期

下面作品中属于杂家的是(BD)。

A、《墨子》

B、《吕氏春秋》

D、《淮南子》

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前,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何以儒家胜出

汉武帝从小接受的是诗学教育,他的老师是(D)。

A、贾谊

B、刘德

C、申公

D、王臧

儒家在诸子百家争鸣中获胜的内在原因是(CD)。

A、得到权贵青睐,其它学说得以禁止

B、诸子百家皆出于儒家

C、拥有完整而丰富的经学系统

D、有非常发达的教育体系

儒家的经学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体系,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方案。

汉儒之更化努力

(D)做了给汉定礼仪的事。

A、陆贾

B、贾谊

C、董仲舒

D、叔孙通

“陆贾问题”的内容是(C)。

A、怎么打天下

B、怎么学《诗》《书》

C、怎么治天下

D、怎么回到三代治理模式

在董仲舒之前,就有许多儒家士人提出了复古更化的方案并得到实施。

董仲舒

《天人三策》的第三策内容主要是(D)。

A、天道治理观

B、办学校

C、选拔人才

D、尊六经

董仲舒提出的改制建议包括(ABC)。

A、兴太学,养成士君子

B、以六经教育平民

C、把士君子中最优秀的人选拔到政府中去

D、创立法度

董仲舒认为秦制最大的问题是皇帝专权、滥用刑罚。

武帝第二次立宪

董仲舒的改制方案是从(C)入手,推动整个宪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A、权贵阶级

B、政治制度

C、文化教育

汉武帝复古更化所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C)。

A、建立公立教育体系

B、立博士弟子员

C、立五经博士

D、独尊儒术

汉武帝第二次立宪之后,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治理主体:

士大夫,他们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上级。

宫、府之分立

通过汉武帝第二次立宪,社会形成了新的宪制,主要表现为(A)。

A、宫府出现了分立与制衡

B、以皇宫为权力中心

C、以政府为权力中心

D、文法吏对皇帝的命令言听计从

下面不属于皇宫内部的人的是(D)。

A、皇亲国戚

B、宦官

C、文学之臣

D、士大夫

传统中国政治下的政治斗争主要围绕在士人政府与宦官集团之间。

社会自治之发育

士君子能够发挥领导作用的原因不包括(D)。

A、士君子拥有较高的社会威望

B、士君子得到了普遍的尊重

C、士君子掌握的资源比较多

D、士君子被皇帝直接统治

西汉中期以来的社会自治指的是(C)。

A、脱离中央政府统治的区域治理

B、在中央政府管理下的区域治理

C、士君子领导下的社会自我治理

D、基层小共同体的自我治理

共治体制仅只指皇帝与士人政府共同治理社会。

刑治与德治

关于礼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与礼的来源一样

B、自发形成

C、儒家士君子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规范着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C)在规范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最大,是传统中国法律体系的主体。

A、刑律

B、礼

C、礼俗

D、经济法

刑律与普通人的关系最为紧密,中国的法律体系就是刑律体系。

共治的优势

汉中期以后的新宪制保留了很多秦制的架构,其中不包括(D)。

A、皇帝

B、郡县

C、刑治

D、混合政体

西汉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是共治,共治结构中的主体是(C)。

B、宰相

C、士大夫

D、平民

共治体制在过去2000多年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建,使得社会秩序良好,中华文明也得以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