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7382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1.巴特利2.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3.戈登4.比斯台克5.泰彻6.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P37

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基本信念〔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

实践原则〔接纳、非评判、个别化、XX、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接纳和尊重;

3.个别化和非评议;

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5.平等待人,注重XX参与;

6.权利与责任并重;

7.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2.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3.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与两难4.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与价值澄清5.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1.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利益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约束和鼓励并重4.系统性和权威性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

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

XX原则;

公平合理的收费

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秉持忠实与忠诚的态度;

团队内相互协助

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遵守机构规定;

落实机构服务宗旨;

负责管理个案

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适当的工作认知;

专业能力的表现;

提供专业服务;

维持服务品质;

公正与服务;

专业知识的拓展

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保障专业的完整性;

遵循专业的评估和研究

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促进整体社会福祉;

鼓励公民参与;

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

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与处理

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

1.XX问题;

2.人情与法制与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问题

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

2.差别平等原则;

3.自由自主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生命质量原则;

6.隐私XX原则;

7.真诚原则

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

1.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2.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情况。

3.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与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

4.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

5.向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

6.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

7.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

(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

1.服务2.社会正义3.人的尊严和价值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5.正直6.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国际惯例:

1.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2.对受助对象的伦理责任:

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使服务对象知情同意;

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力;

有文化敏感性;

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XX性

3.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尊重、XX性、合作、利益冲突与争议的处置、咨询、教育与培训、服务转介

4.对专业的伦理责任:

注重专业的品性;

加强专业评估与研究

5.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有责任维护机构的政策与立场;

对机构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XX;

妥善使用和保存机构的文件、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

有责任促进机构与政府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

有责任协调服务对象与机构的关系

6.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促进公共参与;

在公共危机情形下提供介入与救助措施;

通过社会与政治行动减少不平等,反对歧视,促进社会正义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

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

1.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

2.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

3.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

4.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

5.勇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人类需要的层次:

P54

a.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阿尔德弗尔ERG〔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成长Growth的需要〕

c.莱恩·

多亚尔和伊恩·

高夫〔基本需要、中介需要〕

人类需要的类型:

a.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起源划分〕;

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内容角度划分〕;

c.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迫切程度划分〕

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人类行为的类型:

a.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b.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c.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统计学标准、社会规X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人主观体验〕

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

3.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社会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P60

1.家庭:

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家庭教养模式〔骄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XX型〕、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与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P61

2.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与同辈群体对人类行为的影响P62

3.学校:

学校类型与影响(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师生关系)P63

4.工作单位:

类型与影响P63

5.社区:

类型〔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统社区和现代化社区〕与影响P64

6.文化:

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与影响P65

7.大众传媒:

类型与影响P65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1.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基因理论

2.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P68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b.埃克里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年、成年晚期〕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e.行为主义理论:

P7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f.依恋理论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符号互动论〔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托马斯的情景定义〕和标签理论P73

(三)人生发展阶段

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特征:

P74-P85

婴幼儿阶段、学龄前阶段、学龄阶段、青少年阶段、青年阶段、

中年阶段、老年阶段。

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婴幼儿阶段:

哺乳问题、母爱剥夺、弃婴问题

学龄前阶段:

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视依赖、自闭症

学龄阶段:

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负、儿童性伤害

青少年阶段:

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性行为

青年阶段:

婚恋问题、性别歧视、就业问题

中年阶段:

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家庭暴力

老年阶段:

失智和失能、精神健康问题、死亡问题、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解释问题、预测与判断、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指导服务实践发展、发展新的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P90

1.大卫·

豪〔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

2.马尔科姆·

佩恩〔实证主义理论、后现代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意识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焦虑和防卫机制;

性心理发展

2.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运用的原则:

P94

应用:

1.治疗情境2.治疗关系3.治疗性对话

(二)认知行为理论

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基本观念、主要观点:

P96

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2.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3.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

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1.确定评估重点;

2.专业关系的建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陪伴着〕

助人的步骤

结案和跟进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1.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结构、过程、行动、机能

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原则与过程

实务原则:

P101

1.专业关系的界定;

2.服务目标3.专业人员的角色

2.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命周期、人际关联、胜任能力、角色表现、生态地位、适应力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基本原则:

P103、注意事项:

104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1.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与基本价值P105

2.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理念〔个人意识的觉醒、痛苦的生命的一部分、选择的自由、对话的必要性、实行〕与应用P106

(五)增强权能理论

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取向P107-P108

增强权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服务目标、服务原则、服务中平等伙伴关系。

P109

(六)社会支持理论

1.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

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实务模式:

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取向的敢于评估

p112

(七)优势视角理论

1.优势视角的主要概念:

优势、增强权能、成员资格、抗逆力、治愈和整合、对话与合作、悬置怀疑

2.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原则:

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的;

创伤、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

与服务对象合作,可以最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

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专业关系

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的能力与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一)个案工作的本质

1.社会功能的恢复:

个人或者家庭处理困境的能力;

个人或者家庭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个人或者家庭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

2.社会功能的增强:

对个人或者家庭自身能力的关注;

个人或者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个人或者家庭解决问题和问题预防能力的提高

(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最基本的之一

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人的价值的假设〕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间接〕

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a.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假设〔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行动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b.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的心里教育、认知重塑〕

1.认知的行为因素的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明确辅导要求;

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4.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1.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高效的介入基本要求:

介入时间有限、介入目标清晰、介入服务简要、服务效果明显、介入过程精密;

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2.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

有效的沟通行动必须具备的要素:

系统、反应;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要达到的功能:

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

1.清晰界定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3.合理界定任务

5.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1.危机介入理论〔定义和发展阶段〕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与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

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2.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1.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a.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b.结构式家庭质量模式的治疗技巧〔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似是而非、强调优点〕

a.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b.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c.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a.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的理解、对困难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b.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自尊和自我价值的诊断、沟通方式的诊断、家庭规则的诊断—对家庭的正确诊断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1.申请与结案:

1.求助者的服务申请2.结案3.专业关系的建立

2.预估与问题诊断:

1.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2.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3.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

3.制订计划:

1.服务计划的制订2.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安排3.服务协议的签订

4.开展服务:

1.服务的推进:

a.从能做开始b.从愿意合作的着手c.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

2.专业角色的扮演:

a.使能者b.联系人c.教育者d.倡导者e.治疗者;

3.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

a.接纳b.无条件关怀c.真诚

5.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

1.社会资源的类型〔非正式、正式〕2.连接社会资源的方式〔资源的提供、资源的发现、资源的培育、需求的表达、利益的协调、权益的保护〕3.服务的协调〔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协调、服务对象改变与周围他人改变的协调、服务对象改变与社会工作者改变的协调〕

6.评估与结案:

1.结案:

a.可以结案〔一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实现,二是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四是服务对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机构解决,五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其实三、四、五不仅需要结束服务,同时需要其他联系,帮助服务对象〕b.结束阶段四项工作〔预先告知、巩固改变和进步、进一步探讨结案之后、鼓励表达结案情绪〕c.结案的形式〔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延长服务间隔时间、变化联系的方式〕

2.成效评估:

a.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b.方法〔一是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与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二是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三是由服务机构评估服务的开展状况〕

3.跟踪服务:

a.由服务对象的状况安排一些结案之后的练习,巩固服务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增强服务对象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

b.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

c.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四)个案工作的技巧

1.会谈〔个案面谈〕

1.个案会谈的类型:

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一般性咨询会谈

2.个案会谈的安排:

个案会谈的准备、个案会谈的内容安排、会谈内与会谈外的衔接

3.个案会谈的技巧:

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影响性技巧

2.记录

1.个案记录的方式:

文字记录、录音、录像

2.个案记录的要求:

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基本情况、主要问题、背景和经历、能力和资源、个案的诊断P147〕、现在与过去、事实与推断

3.个案记录的作用:

跟进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未来研究的参考

3.收集资料(主要技巧)

1.会谈的运用:

自我陈述、对答方式;

2.调查表的运用:

结构式调查表、非结构式调查表;

3.观察的运用:

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文献记录、实物

4.策划方案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

2.服务对象的X围明确:

以服务对象为主、以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为参与者、以其他重要他人为支持者;

3.策略合理:

服务策略与服务目标一致、服务策略之间的协调

5.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根据不用评估任务选择不同类型的评估、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

问卷评估、行为评估、心理测量;

3.鼓励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与服务对象共商评估事宜、让服务对象主导评估工作;

4.坦诚与XX

〔六〕个案管理

1.个案管理:

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与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点服务对象的复杂需要

2.个案管理的特点1.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

2.“全貌〞的工作方法;

3.双重功能

3.个案管理与个案工作的比较

个案管理

个案工作

服务对象的问题类型

多重

必须使用不同的资源和服务

较为单纯

一般单一资源即可解决

服务提供者

来自不用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

专业社会工作者

功能

强化或发展资源网络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主要角色

教育者、协调者、倡导者

使能者、咨询者、治疗者

服务目标

协助服务对象发展使用资源的知识和技巧,争取资源

个人的适应与协助解决问题

运用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努力联结服务对象与资源

获取内、外资源的技术

针对不用系统层次的技术

社会工作者本身是服务的来源

问题解决的相关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4.个案管理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5.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服务对象参与、服务评估、服务协调、资源整合、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服务监督

6.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P156〕1.个案发掘与转介2.评估与选择3.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4.监督与评估5.结案

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与特点

1.小组工作的类型:

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

2.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1.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学理论P161

2.符号互动论与镜中自我理论P164

3.社会学习理论P165

3.小组工作的特点:

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2.强调小组组员的XX参与;

3.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

4.注重团体的动力

4.小组工作的功能: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2.提供小组组员组我改变与“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础:

1.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

2.系统功能理论;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实施原则:

1.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3.致力通过小组灵秀的培养;

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2.治疗模式

1.精神分析小组2.阿德勒式小组3.心理剧4.行为治疗小组5.完型治疗小组

1.综合性原则2.建构性原则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3.互动模式

主要源于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

1.开放性原则2.平等性原则3.“面对面〞的互动

4.发展模式

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以与小组动力学

1.积极参与原则2.“使能者〞原则

(三)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1.准备阶段:

1.组员的招募与遴选:

招募组员、遴选和评估、确定组员;

2.确定工作目标:

小组工作目标分类〔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需求目标〕、确定小组工作目标的原则〔目标清楚、时间限定、实际能力、相容性、明确任务〕;

3.制订工作计划:

如下图

主要环节

基本内容

1.理念

结构的背景;

组成小组的原因;

小组的理论/概念框架

2.目标

总体目标

3.组员

特征、年龄、教育背景;

需要解决的问题

4.小组的特征

性质;

时间〔长期/短期〕;

规模、人员组合;

集体聚会的频率和时间

5.明确的目的

各具体目标

6.初步确定的程序计划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