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7298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电总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0. PN结齐纳击穿主要主要发生在  情况下。

   A PN结反偏较低,   ∨

   B PN结正偏电压较高,

   C PN结反偏较高,

   D PN结正偏电压较低。

11. 锗(硅)晶体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电压约为  。

   A 0.7V,    (∨)

   B 0.5V, 

   C 0.1V, 

   D 0.2V。

     ∨

12.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饱和、截止)状态的外部条件为    。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饱∨)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截∨)

13. PNJ雪崩击穿和齐纳击穿同时出现在反偏电压为   。

   A  5V以下,

   B  8~1000V,

   C  5~8V,     ∨

   D  10~500V。

14. 硅(锗)晶体二极管的门坎电压(又称为死区电压)为  。

   A  0.7V,     ∨ 

   B  0.5V, 

   C  0.1V,     (∨)

   D  0.2V。

 15. 对于低频小功率晶体管的基区体电阻rb,通常情况下为  。

   A.  200Ω     ∨

   B.  100Ω

   C.  150Ω

   D.  300Ω

16. 当温度升高1oC时,晶体管的参数VBE将增大   。

   A. -(2~2.5)mV,   ∨

   B.  (2~2.5)mV,

   C.  (1~1.5)mV, 

   D. -(1~1.5)mV

17. 当温度升高1oC时,晶体管的参数β将增大   。

   A. 0.5%,

   B. 0.5%~1.0%,    ∨

   C. 0.5%~2.0%,

  D. 1.0%~2.0%

18.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为   。

   A. IE=IC+IB        ∨

   B. IE=IC-IB

   C. IC=IB-IE

   D. IB=IC-IE

19. 晶体三极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 。

A. 把微弱的电信号加以放大,

B. 以弱电流控制强电流,

C. 以强电流控制弱电流,

D. 以弱电流控制强电流,把直流电能转

  换为交流电能。

20.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倍数  。

   A. 的乘积,      ∨

   B. 的和, 

   C. 的差,

   D. 相除的商。

21.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响应)随着级数的增加而  。

   A. 变宽,  

   B. 变窄,     ∨

   C. 变大,

   D. 变小。

22. fH(fL)称为放大电路的  。

   A. 截止频率,

   B. 上限频率,    ∨

   C. 下限频率,   (∨)

   D. 特征频率。

23. fβ(fT)称为共发射极   。

   A. 截止频率,    ∨

   B. 上限频率,    

   C. 下限频率,   

   (∨)

24.BJT(FET)又称为   。

   A.单极型晶体管,    (∨)

   B.双极型晶体管,    ∨

   C.电子型晶体管,

   D.空穴型晶体管。

26.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BJT工作在甲乙类、负载电阻为理想值,忽略VCES时的效率约为  。

   A. 30%,

   B. 78.5%,     ∨

   C. 60%,

   D. 85%。

27.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当工作点不合适时,将产生   。

   A.交越失真,    ∨

   B.线性失真,

   C.频率失真, 

   D.相位失真。

28. 甲乙(甲、乙)类功放电路晶体管的导通角θ为  。

   A. 2π,       (甲∨)

   B. π,       (乙∨)

   C. π<

θ<

2π,    ∨

   D. θ<

π。

29.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实际上是    。

A. 由两个不同类型晶体管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

B. 由两个不同类型晶体管构成的共基极放大电路组成,

C. 由两个不同类型晶体管构成的射极输出器组成,∨

D. 由两个相同类型晶体管构成的射极输出器组成。

30. 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一个硅片上可集中制作   。

   A. 十~几十个元件,

   B. 几十个~几百个元件,

   C. 几百个~几千个元件, ∨

   D. 几千个以上元件;

31. 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相位平衡条件为  。

   A. 基(集同)射反,

   B. 射同基(集)反,   ∨

   C. 基同射反,

   D. 集同射反, 

32. 正弦振荡的起振(平衡)条件为   。

 ∨A.AF>

1,

  B.AF<

(∨)C.AF=1,

  D.AF<

0。

33.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OTL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功率的有效方法是   。

   A. 加接自举电路,   ∨

   B. 改变工作状态,

C. 降低静态工作点,

   D. 提高静态工作点。

34. 正弦波电压信号的数学表达式是  。

Av(t)=C,

B

C

               

D∨ 

 

35. 如图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二极管,该电路 A 。

  A:

VAO=-6V,二极管处于正偏导通状态。

  B:

VAO=-12V,二极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

  C:

VAO=-6V,二极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

  D:

VAO=-12V,二极管处于正偏导通状态。

 36. 如图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二极管,该电路 B 。

VAO=-15V,二极管处于正偏导通状态。

VAO=-15V,二极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

 37. 如图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二极管,该电路 C 。

VAO=-12V,D1正偏导通,D2反偏截止。

VAO=-15V,D1反偏截止,D2正偏导通。

VAO=0V,D1正偏导通,D2反偏截止。

VAO=0V,。

D2正偏导通,D1反偏截止。

 38. 如图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二极管,该电路 D 。

VAO=-12V,D1反偏截止,D2正偏导通。

VAO=—6V,D1正偏导通,D2反偏截止。

VAO=—6V,D1反偏截止,D2正偏导通。

39. 有两个BJT,其中一个管子的β=150,ICEO=200μA,另一个管子的β=50,ICEO=10μA,其它参数一样,你选 B  。

A:

β=150,ICEO=200μA的管子。

B:

β=50,ICEO=10μA的管子。

二、多选题(每空1分,共20分)

 40. 桥式整流输出电压与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的关系为 A ,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与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的关系为 C。

A. VL=0.9V2,B. VL=1.0V2,

C. VL=1.2V2,D. VL=1.4V2。

41. 给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D ,可消除 E 。

 A. 加一放大电路,

 B. 加一很大的集电极电流,

 C. 加一衰减电路,

 D. 加一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E. 交越失真,   F. 线性失真,

 G. 频率失真, H. 相位失真。

42. 晶体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为

B、 D 、 C 。

  A.基区向发射区注入载流子

 B.发射区向基区注入载流子

  C.集电区收集载流子

 D.非平衡载流子在基区的扩散与复合

  E.发射区收集载流子

  F.载流子在发射区的扩散与复合

43. BJT的制造工艺特点为:

A 、 D  、 C 。

   A.e区掺杂浓度最高,

   B. e区掺杂浓度最低,

   C. c区掺杂浓度适中,

   D. b区掺杂浓度最低且最薄,

   E. c区掺杂浓度最高,

   F. b区掺杂浓度最高且最薄。

44. PNJ的单向导电性表现为:

 B 、 C 。

   A PNJ反偏导通,

   B PNJ正偏导通,

   C PNJ反偏截止,

   D PNJ正偏截止。

45. PN结又称为 A 、 C 、

和 E。

  A 空间电荷区, B 电阻层,

  C 耗尽层,   D 电位区,

  E 势垒区,   F 扩散区。

46. PN结的形成过程是:

B、A、F。

 A少子的漂移运动,B多子的扩散运动

 C 多子与少子的相互作用,

D少子的扩散运动,E多子的漂移运动,

F多子的扩散与少子的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

G 多子的漂移与少子的扩散运动达到动态平衡。

47. 一般情况下,当信号源内阻远远小于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即Rs<

<

Ri)时,信号源使用A更为有利;

当信号源内阻远远大于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即Rs>

>

Ri)时,信号源C使用更为有利。

  A.电压源, B.分压电路,

  C.电流源, D.集成运放。

48. 测得某放大电路中BJT的三个电极A、B、C的对地电压分别为VA=—9V,VB=—6V,VC=—6.2V,则 A ,该管 D 。

 A为集电极,B为发射极,C基极;

 A为发射极,B为集电极,C基极;

C:

 A为集电极,B基极;

C为发射极,

 D:

 为PNP管

 E:

 为NPN管

49. 某放大电路中BJT三个电极A、B、C的电流如图所示,用万用表电流档测得IA=—2mA,IB=—0.04mA,IC=+2.04mA,该管为 B ,其中 E 。

 A:

 为PNP管 B:

 C:

A为集电极,B为发射极,C基极;

 D:

A为发射极,B为集电极,C基极;

 E:

A为集电极,B基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50.晶体二极管正向工作时也具有稳压作用。

  (∨)

51.晶体二极管正向工作时没有稳压作用。

  (×

52. 图a所示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放大作用。

         (×

53. 图a所示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无放大作用。

(∨)

54.图b所示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放大作用。

         (×

55.图b所示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无放大作用。

         (∨)

56.晶体三极管发生电击穿,当把电源关闭后不可以恢复。

(×

57.晶体三极管发生电击穿,当把电源关闭后可以恢复。

58.微变等效电路即可以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也可以分析动态。

( (∨)

×

) 

59.微变等效电路仅能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不可以分析静态,。

60. 图1所示电路无直流负反馈。

(×

61.图1所示电路有直流负反馈。

62. 图1所示电路有交流负反馈。

63. 图1所示电路无交流负反馈。

64. 图2所示电路级间为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

65. 图2所示电路级间为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

66. 图2所示电路级间为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67. 图2所示电路级间为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

68. 图3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

69.图3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70.图3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71.图3所示电路为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

72. 图4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

73. 图4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74. 图4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75. 图4所示电路为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76. 图5所示电路为桥式振荡电路。

77. 图5所示电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

78. 图5所示电路为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

79. 图5所示电路为RC振荡电路。

 80. 图6所示电路为桥式振荡电路。

∨)

81. 图6所示电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

82. 图6所示电路为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83. 图6所示电路为RC移相振荡电路。

   

        

 84. 图7所示电路能产生正弦振荡。

                (×

85. 图7所示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振荡。

               (∨)

86. 图8所示电路能产生正弦振荡。

              (∨)

87. 图8所示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振荡。

  

88. 集成运放的两个重要特征是虚短和虚断。

       (∨)

89. 集成运放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短路和断路。

       (×

90. 三端稳压器7812表示输出的是正12V的直流电压。

         (∨)

91. 三端稳压器7812表示输出的是负12V的直流电压。

92. 三端稳压器7915表示输出的是正15V的直流电压。

         (×

93. 三端稳压器7915表示输出的是负15V的直流电压。

         (∨)

94.并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

               (×

95.并联负反馈降低输入电阻。

               (∨)

96.串联负反馈降低输入电阻。

97.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

98.电压负反馈降低输出电阻。

99.电压负反馈提高输出电阻。

100.电流负反馈提高输出电阻。

101.电流负反馈降低输出电阻。

 (×

四、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2.请画出图9所示电路的交流通路。

103.请画出图9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

104.请画出图9所示电路的h参数等效电路,说明简化的条件,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当hre、hoe很小时,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用rbe代替hie,β代替hfe,H参数等效电路可以简化为微变等效电路。

105. 请画出图10所示电路的交流通路。

106. 请画出图10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

107. 请画出图10所示电路的h参数等效电路,说明简化的条件,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五、计算题(共20分)

108. 如图9所示,Rb=500kΩ,Rc=4kΩ,VCC=12V,β=80,VBE=0.7V,试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6分)

109. 假设晶体管的β=50,Rc=RL=4kΩ,rbe=1.2kΩ,计算图10所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6分)

110.如图11所示,假设Rb1=85kΩ,Rb2=25kΩ,Re=2kΩ,Rc=RL=4kΩ,VCC=21V,β=50,VBE=0.7V,试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8分)

111.假设图12晶体管的β=50,Rc=RL=4kΩ,VCC=21V,Ic=1.262mA,计算所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112. 如图13所示,假设VI=24V,VZ=6V,R3=R4=Rp=300Ω,试计算该电路的输出电压调整范围。

当R'

'

p=0时,

  Vo=VZ(R3+R4+Rp)/R4

  Vo=Vomax=6×

(300+300+300)/300

   =18V

p=Rp=300Ω时,

  Vo=Vomin=VZ(R3+R4+Rp)/(R4+Rp)

   =6×

(300+300+300)/(300+300)

   =9V 

"

解:

 由VN=VP可得:

VF=VREF=VZ,

 又

所以,

   Vo=VZ(R1+R2+Rp)/(R2+R'

p)

113. 如图14所示,假设VI=24V,VZ=6V,R1=R2=Rp=200Ω,试计算该电路的输出电压调整范围。

Vo=VZ(R1+R2+Rp)/R2

 Vo=Vomax=6×

(200+200+200)/200

 =18V

p=200Ω时,

 Vo=Vomin

   =6×

(200+200+200)/(200+200)

=9V

114.计算集成运放电路的输出电压。

115.射极输出器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

116.根据所给条件和要求,设计放大电路:

a.定基流偏置电路

b.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1.对于一个PN结,当P区电位高于N区时导通,N区电位高于P区时截止。

2.BJT的电流放大作用是指基极电流变化,这个变化量在集电极电路重现的过程。

BJT在放大时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为    ;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载流子,载流子在基区的扩散与复合,集电结收集载流子;

3.图解分析法适用于低频大信号,小信号模型分析法适用于低频小信号

4.常利用集成运放虚短和虚断这两个概念分析各种运放的线性工作情况。

5.要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需引入的反馈组态为

电压串联负反馈

6.在OTL电路中,电源电压正常时常用测对发射极的对地电压是否为1/2Vcc来判断直流状态是否正常,如直流状态正常,电路的故障一般在耦合电容或旁路电容元件上。

7.共集电极电路可用在输入、输出或中间级,共基电路常用在高频电路。

8.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其两端电压的很小变化会引起电流的很大变化

9.石英晶体在组成振荡器时可作为短路线或用作电感

例7.4.2 BJT射极偏置电路如图(7.4.2a)所示,其交流通路如图(7.4.2b)所示(略去直流偏置电路)。

试近似计算它的电压放大倍数(增益)    。

解:

(1) 分析反馈组态。

利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 根据交流通路,利用虚短的概念,可直接计算其电压放大倍数(增益)为

已知:

R、RF、ui1、ui2。

求:

(1)uo2与ui1、ui2间的关系式;

(2)R´

,R

+

RF

R

uo1

uo2

ui2

ui1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