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6488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点整理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录音电影初级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

电视、程序教学机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

录像、卫星、CAI系统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

多媒体、人工智能、因特网数字化阶段

21世纪初:

虚拟现实、虚拟社区虚拟化阶段

4、现代教育技术的四大理论基础:

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5、美国教育家戴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经验之塔”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

第一类:

做的经验(塔基三层)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活动的经验(表演、演戏等)

第二类:

观察的经验(塔中五层)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影与电视、无线电录音照片幻灯

第三类:

抽象的经验(塔顶2层)视觉符号、语言符号

6、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第二,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第三,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第四,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从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第五,应该不应该过分看重直接经验?

需不需要在自己经验上花很多功夫?

陷足在即具体经验中,其危险和埋头在抽象的云雾中是一样的吗?

戴尔说,危险固然存在,但不会那样大。

如果教学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有达到更普遍的充分了解,但在今日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因为人们还没有做到教学应具有的具体程度。

7、现代教学媒体的定义:

就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硬件),以及记录、存储信息的载体(软件),如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仪和投影片、录音机和录音带、电影机和电影片、录像机和录像带、计算机和CAI课件等。

8、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按媒体的物理原理和功能来分类,可分为:

模拟型媒体和数字化媒体

类别

作用感官

媒体

组合系统

光学投影

设备

软件

视觉型

幻灯机

幻灯片

普通教室

模拟电子

音像媒体

投影仪

投影片

听觉型

录音机

录音带

语言实验室

视听型

电视机

电视节目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摄像机

录像片

闭路电视系统

微格教学系统

录像机

数字化影

像媒体

CD

CD唱片

多媒体

综合教室

数码相机

多媒体投

影机

VCD

VCD光盘

DVD

DVD光盘

LD

LD光盘

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媒体

视听交互

作用型

MPC系统

磁盘

CD-ROM

磁盘阵列

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系统、

校园网络系统

9、媒体的教学功能与特性:

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10学习环境含义:

学习环境可理解为学习者学习发生的“地点”和“空间”以及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

也可以抽象理解为学子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11威尔生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一书中将学习环境分为三种类型:

以PC为基础的学习环境、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以网络为基础的开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

12数字化学习环境:

能对学习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传输、显示的硬件设施和相关软件构成的系统。

13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

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

14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组成

设施:

如多媒体计算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城域网络、因特网等,使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

资源:

为学习者提供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可全球共享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使学习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共享性;

平台:

向学习者展现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使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

通讯:

为实现远程协商讨论提供保障,使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

工具:

在网络平台中包含有多种学习工具,为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提供条件,使学习过程具有创造性

15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16数据压缩的根本依据是:

保正数据量小于信息量。

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好坏有三个重要的指标:

一,压缩比要大,即压缩强化所需的信息存储量之比要大;

二,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速度快,尽可能地做到实时压缩解压;

三,恢复效果要好,要尽可能地恢复原始数据

17数据压缩处理由两个过程组成:

一是编码过程,即将原始数据经过编码进行压缩,以便于存储和运输;

二是解码过程,即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可以使用的数据

18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压缩编码标准主要有:

J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H.261视频通讯编码标准、MPEG运动图像的压缩标准。

JPEG标准的主要特点:

第一,面向连续色调彩色和灰度图像的压缩,对于色分辨率和图像尺度基本没有限制;

第二,系统使用累进工作方式;

第三,有多种操作模式可供产品产品开发者及使用者选择;

第四,压缩及欢原算法的复杂程度适中,既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哟娜软件实现

H.261标准:

应用目标是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

有不同的传输速率,都为64Kbps的整数倍。

它的图像分为全屏格式CIF和四分之一全屏格式QCIF。

前者的色度信号分辨率180×

144,亮度信号分辨率360×

288;

后者色度分辨率90×

72,亮度信号分辨率180×

144.

MPEG标准的主要技术特点:

视频和音频同步;

存储在光盘或磁盘上的视频和伴音信息可以睡觉存取,对图像和伴音可以快速进行正、反向搜索,可以较方便对图像和伴音进行编辑;

信息格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边缘发展。

MEPG-1,MEPG-2,MEPG-4,MEPG-7

19DVD视盘机对图像压缩采用了MEPG-2技术。

20VCD盘和DVD盘直径均为120mm,但VCD的容量为680MB,仅能存放74分钟VHS质量的动态视频图像,而单面单层DVD记录层具有4.7GB容量,双面双层光盘的容量高达17GB,可以容纳4部电影。

21多媒体投影机的技术指标:

明亮度、分辨率、散热结构和灯泡的使用寿命

22数码相机VS传统相机的不同点:

感光载体:

传统相机使用胶卷;

影像质量:

数码影像的解像度、层次、质感、色饱和度都远不如传统相机;

拍摄敏捷性:

数码相机反应敏捷性比传统相机差;

影像处理:

传统相机影像必须经过暗房冲洗,数码影像处理方式多样。

23数码相机的感官芯片(成像器件)有:

CCDCMOS

24我国教育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波段(Ku波段)的下行信号使用12GHZ频率。

25电视节目录制可用的设备:

录像机、计算机

26微格教学含义:

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

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标,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微格教学的特征:

1)由少数学习者组成“微型课题”,以真实的学习或受训者的同学充电“模拟教师或模拟学生,使课堂微型化2)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训练目标,选择一小段“微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3)被训练者利用5-1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段“微型课堂”的教学实践,重组训练某一两项教学技能4)在进行“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5)通过视频系统重播已记录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以是他人评价

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

1、确定训练目标2、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3、观摩有关教学技能的示范材料4、编写微型教学教案5、角色扮演—微型课堂教学实践6、声像记录7、重播录像,自我分析8讨论评价,修改教案9、再实践

27、卫星广播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

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地面接收网

28、电视教材制作系统的组成部分:

前期素材摄入;

后期录像编辑

29、电视教材稿本的编写:

文字稿本是讲稿、教案、分镜头稿之间的过渡性文件;

由专业教师编写,采用画面与解说相对应的问题格式(图文穿插式、同步队列式);

分镜头稿本由导演编辑完成。

30、媒体:

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它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表现信息的载体,如温习、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

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电影胶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已经相关的播放设备等

31、多媒体技术:

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现实,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32、多媒体信息包含:

文本、图像和图形、动画、视频、音频、交互界面

33、超文本术语是美国学者纳尔逊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一种信息信息管理技术。

超文本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

超文本结构实际上是一种由节点和链组成的信息网络。

节点:

存储数据或信息的单元,又称“信息块”,每个节点表达一个特定主题,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链:

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间的联系。

是每个节点向其他节点、或从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

网络:

超文本信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结构,类似于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络,类似于人类的联系记忆结构,采用一中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

34、多媒体课件的含义:

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

网络化智能化向虚拟现实方向发展自主性、创造性、多层次性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复杂问题层次化静态图形动态化展示演变过程计算机模拟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第一,集成多种媒体信息,提供学习效率第二,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第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第四,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第五,以学生为中心,适合与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

1、课题确定2、课件的教学设计3、软件的系统设计(软件结构与功能的设计、屏幕画面的设计、交互方式的设计、导航策略的设计、超文本结构的设计)4、脚本的编写5、多媒体信息编辑加工

32、屏幕画面的描述一般分为:

屏幕版面、颜色搭配、字体形象、修饰美化。

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画面(设计要求):

除了追求屏幕的美观、形象、生动之外,还要去屏幕说呈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教学性。

多媒体课件中的人—机交互方式设计要求:

考虑视觉和听觉的模式识别问题,考虑人的感知、表象、记忆、思维和情绪等心理活动

多媒体课件的脚本主要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类。

前者由有经验的教师、教研人员编写,后者由设计人员或导演编辑。

3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相互通信、资源共享

34、传输介质按特征分为有形介质和无形介质。

有形介质主要包括: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

无形介质指无线电、微波、卫星通信等。

35、根据分布规模来划分,计算机网络主要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网间网/互联网

36、internet信息通信协议——TCP/IP协议。

该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

数据包

37、网络地址的表现方式:

IP地址:

A类,分配给超大型网络使用;

B类,分配给一般的大型网络使用;

C类,分配给小型网络,如局域网、校园网。

域名:

其结构为计算机主机名。

机构名。

机构行政。

最高层域名

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是由域名服务器完成。

38、网络应用经历——通过网络你活得了那些学习经验?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验,谈谈你通过因特网获得了那些学习机会和途径?

(网络公开课、远程教育……购书网上图书馆)

基于因特网的学习工具:

WWW服务、信息资源服务(FTP、Telnet、USENET/Newsgroup……)、信息搜索与获取工具—搜索引擎;

信息交流工具(Email、BBS、网上聊天室、网络会议、超级网络寻呼机ICQ);

39、网络课程包括两个部分: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以及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40、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协作小组、成员、辅导老师、协作学习环境

41、远程教育含义:

也称远距离教育。

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远程教育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

远程教育的发展共经历了三阶段:

第一,函授教育,主要采用文字、印刷品等邮寄形式传播知识,其主要特征是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广播电视教育,主要运用广播电视、录音、电视录像等多媒体,以模拟信号传播知识,其主要特征是单向传输;

第三,现代远程教育,特征是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通信实时交互。

42、教育资源的含义:

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

它不仅指用于教与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

43、教育信息搜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1)确定搜索对象2)选用准确的关键词、构造恰当的检索表达式3)确定搜索范围4)利用进阶检索功能

44、专题/专业研究网站:

主要针对教学的某一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45、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涉及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与多媒体信息资源的编辑整合两部分)

P279—292

(一)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动画素材音频素材数字视频素材)

46、教学设计:

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构作出判决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