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6201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Word文件下载.docx

色相、明暗度、饱和度为基本特性。

色彩出层次。

3、景别:

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大小,从创作上讲是一种表现手法和造型手段。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为基本要素,约定俗成。

4、角度:

指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之间形成的水平方向及垂直高度的关系。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改变画面中光线、色彩、人物造型等因素,极大地丰富镜头语言,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西部往事》,

5、运动:

电影在拍摄时,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不断地改变画面构图的结构,使画面中所有的造型元素都处在一个有序的变化当中,以达到创作者所希望的视觉效果及叙事目的。

★★★

6、环境(空间)关系:

被摄对象及其在场景空间的合理位置。

摄影师选取最能表达创作者意图的画面,使被摄对象与环境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画面构图的基本内容

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

★★★在后面会详细讲述

 

构图要给观众以美感。

是全体影片制作者将感性认识转变成理性化的过程。

构图不是单一的,是创作电影故事画面所要求的、浓缩诸多元素而成为整体的感觉。

几种画面构图的主要方式:

1、视觉中心(主体位置)

西洋的黄金分割率中国的九宫格

图中的两条水平线,称作黄金分割线,图中的四个点叫作中心趣味点

2、线条

a.水平式:

以横向表达为主。

★★★利用横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在摄影中会经常出现横线,如地平线等,但单一横线容易割裂画面。

因此在摄影构图中忌讳横线从画面中心穿过。

b.垂直式:

以竖向表达为主。

★★★竖线构图要比横线构图富有变化,单一线时也存在和横线一样不足的地方(忌讳放在正中间),主体人物也要往画面左右三分之一处放。

表现物体多线时变化相对要多。

如对称排列透视,多排透视等都能产生有时想象不到的效果,表现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森林、险峻石崖、飞泻的瀑布、城市摩天大楼等场景。

c.斜向(斜线)式:

★★★对角线描述。

可分为立式斜线和平式斜线两种。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构图表现方法,斜线构图在画面中,线所形成的对角关系,使画面产生了极强的动式,表现出纵深的效果。

其透视关系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

常表现运动、流动感、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的场面。

还有一种固定导向的作用。

d.曲线式:

★★★曲线式构图法能使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形式,具有延长视线、动态变化、视点向纵深发展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3、形状:

三角式:

几何图形,具有抽象含义。

★★★以三个视觉中心点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又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式安排景物的位置,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可为正三角,也可为倒三角。

斜三角最为常见。

此种构图具有安稳、均衡、灵活的特点。

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则不稳定,突出紧张感。

★★★方圆式:

也可以分开为方形和圆形。

方形构图也称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它框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

这种构图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圆形构图,可以把被摄主体安排在圆心中,以形成视觉中心,突出,强调。

拍人,这是最难的。

根据人物的静止形态或运动形体来安排其在画面中最合适的位置,以准确表达剧情的要求。

电影构图的特点

主要有三点:

运动性、连续性、多变性。

1、运动性:

照相是将现实世界中的瞬间影像记录下来,是凝固的艺术。

影视摄影可以在影像中表现人与物的运动,也可以表现运动的人与物(24格/秒和机位运动)。

这是其独特的、其它艺术形式不具备的东西。

2、连续性:

故事是要通过多个不同镜头的组接来讲叙,因此要拍摄一组能组接起来的镜头。

这样的镜头自然具备连续性。

3、多变性:

摄影机模仿人眼记录现实场景。

但是现实世界一切都在运动中,主体存在内在与外在的运动,因此摄影机也会随之变化视点,不断调整构图,提供导演更多能表达其创作意图的镜头。

电影构图存在的三种主要形式

a.静态:

主观,唯美,简洁,表现单纯的构图目的。

b.运动:

纪实,流畅,灵活,造型的连贯,追求全新视觉冲击力的构图。

c.综合以上两者,表现复杂的情节,连续的行为动作及人物内心情绪的复杂变化。

静态构图

静态构图是基础。

机位不动,被摄主体相对不动,强调的是瞬间完美,镜头的常规形式。

1、力求稳定画面,利用三脚架来达到。

2、静中有动,画框不动,易呆板;

画面中人物可静可动,用不同景别展现人物行动方向、肢体运动、表情及水流、云动、火焰、风吹动等。

3、精细构图,充分利用光影、色调、明暗、角度、空间关系等。

★★★表达情绪,表达情感,完成心理暗示。

动态构图

通过移动机位、变换光轴方向、变焦距所进行拍摄的方法,称动态构图。

1、强调视点变化。

2、机器和被摄主体的运动。

3、一个镜头内有多个构图组合变化。

4、动态构图决定视觉效果和视觉样式。

纵向,横向,垂直,斜向,快,慢等

★美苏电影区别是:

美更多是画面内运动,苏是外部运动。

★★★播放《邦尼与克莱德》,动员入伙那场戏。

播放苏联《雁南飞》,比罗尼卡河边对话戏。

背景

画面主体背后的衬托影像。

作用1、说明人物所在的环境和空间位置。

2、起到画面的唯美和装饰作用,烘托气氛。

3、衬托人物性格和动作

前景

是画面中被摄主体前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1、作用:

可增加画面纵深空间距离感,有视线暗示和视线引导的作用。

可衬托主体,烘托画面气氛,美化构图,强化镜头运动感。

表达人与人,人与景的空间构成关系。

2、前景注意的问题:

前景处理一定要虚。

要有形可分辨,不能象穿帮。

原则上前景一定要比主体暗。

要“前暗后亮,近虚远实。

前景不要占据画幅的较大面积。

借位置要真实。

大多是在运动中导、摄喜欢摆一些前景,群众穿插之类,控制会有很多问题。

透视

透视是表现立体空间的深度及画面纵深的关系。

三个问题:

物距、焦距、透视。

物距是被摄主体与机位距离。

物距越近,透视越明显。

物距是可变可不变的。

焦距是光学结构的结果。

焦距越短,透视越明显。

画面中物体排列、对比可以产生视觉透视关系。

角度

视点越丰富,机位变化越多,画面构图越好看。

什么决定拍摄角度:

空间,人物形体,内容,风格。

好构图不是摆出来的,是找角度找出来的。

多视点是构图的核心,多角度是构图的关键。

★★★《西部往事》

虚实处理

实际讲的是主体与背景关系。

三种情况:

前虚后实;

前实后虚;

全实;

前两种要控制虚的程度。

虚的程度由以下决定:

光孔,焦距、被摄体与机位距离。

这也就是景深镜头。

(后期也可以做)

四种典型的构图组合形式

1、机位不变,人物不变,构图组合不变。

最常用。

完全靠景别、角度、布局、方向、位置、背景、地平线来完成画面效果。

★★★《大红灯笼高高挂》

2、机位不动,人物动,构图组合有变化。

景别、方向(指人物的朝向)、背景、光线可能会有变化。

关键要设计人物运动轨迹。

★★★《霸王别姬》

1、机位运动,人物不动,构图组合可变可不变。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机器运动,人物运动,构图组合形式变化。

这叫“复合运动”或“双向运动”,这样的效果最好。

关键是机位的动。

★★★《天堂之日》

注意几点

构图最重要,最大关键的就是方向和角度。

1、景别的控制:

例如:

横摇时景别可变或不变;

往纵深移动机位,景别不变,背景透视关系变化。

综合运动拍摄时被摄主体的景别变化不宜过多。

2、主体与画面边缘的变化关系:

景别变化时、环境位置变化、人物视线前方预留空间等,此时画面边缘也在变,需控制好

3、光线的变化与定位:

机位运动改变了拍摄方向,主光源方向随之改变。

请重新构图。

4、构图中的空间预留:

人物行进的方向;

第二个人将要进入画面等需预留空间。

5、主角度构图决定一场戏的一切

6、构图核心问题是人物与画面的关系。

拍摄中要注意

1、与美术沟通,确定制作背景(在影视基地拍摄)或改变实景背景的方案

2、背景的单层与多层

3、人物与背景的互动

4、控制背景明暗虚实冷暖调

5、拍人物背景尽量虚化

6、背景的关系要符合人物的空间调度。

7、实背景最大的麻烦就是光线要统一。

不能夺戏。

还有声音的处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电影画面构图的特技,只有简单几种。

现在电影的特技泛滥,电脑动画制作水平越来越高,纯电脑动画制作的电影都有了。

但是构图的规则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使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景别是电影的重要语言形式。

景别的划分: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22161185.642.821.4

全景往左叫全景系列景别,中近景往右叫近景系列景别。

5.6光孔是个中间线,往左侧各方面质量都好,往右都不好。

近景系列给人参与、交流感。

全景系列更多是参观和客观感。

1、远景

表现广阔的场面。

可用广角镜头拍摄或把变焦镜头焦距拉到比较广位置,被摄主体-人物和景物处于画面空间的深处。

可以人物为主也可以景物为主。

特点是空间广阔、景物层次丰富,能描绘环境的全貌,创造深远的意境,表现宏伟的场面和整体气势。

远景:

气氛景别

1,空镜:

空间展现

2,人物和景物的对比引起的情绪和叙事意义

3,时空转换和过渡

4,节奏和换场

2、全景

向观众展示被摄主体全貌的画面,如人物全景、景物全景(建筑物、会场、舞台全景等)。

全景主要以人物为主,其动作更加清晰。

环境起到衬托作用。

可以进行写意表述。

全景:

空间——舞台景别

1,环境表现

2,人物和空间的关系

3,调度

4,人物的大幅度动作

5,主镜头

6,换场及节奏

3、中景

摄像机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

主体形象比较高大和清晰。

是电影电视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镜头,又称“过渡性镜头”。

它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大半身的形体动作,给人物表演以充分活动的空间,且与周围环境融合。

中景:

叙事景别

1,常规的,中庸的,无聊的,客观的,冷静的——叙事

2,近距离动作

3,一定的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4,人人的关系

5,过渡,连接

4、近景

表现人物的上半身的画面。

人物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成为关注的焦点,所处环境模糊。

这种景别能使主体鲜明突出,显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动作,叙事明确,往往能收到醒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由于画面空间小,演员表演时动作不宜过大。

近景:

对话景别

1,对话

2,心理反应

3,近身动作

5、特写

通常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以及某些被摄景物。

强调了人物真实细腻的神态,及强化被摄景物造型,以造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

拍摄时要人物的眼睛、视线方向。

人物的视线要略高些,显示出神采。

特写:

心理景别

1,人物的心理,情绪

2,强调

3,物体和动作细节,叙事和戏剧性

换场及节奏

景别处理要注意的问题

1、景别有主观制约性,导演要在拍摄前要对影片景别进行宏观设计,要做分镜头台本,作为拍摄依据。

★★★导演通过有目的、有节奏、有效果地控制景别的排列,而决定观众看什么、怎么看。

2、景别排列的方式与长度,可以决定影片的节奏

★★★观众看电影,会接受电影的规则,即符合观众生理欣赏习惯的电影画面的形式,才会被画面内容所感染。

由形式深入到内容,人在看到画面的最初0.1—0.2秒中先关注的是形式,其后才关注内容。

2、切换镜头必须变换景别。

两场戏之间衔接镜头景别不能一样。

★★★两场戏之间衔接镜头景别不能一样,否则会产生跳跃的感觉,生硬别扭。

上场戏最后镜头全景,下场戏衔接中景、特写镜头,看起来顺畅。

1、景别变焦拉开会影响色温、曝光。

★★★制作人员遵守景别制约性。

技术条件的制约,摄影师要心里有数,做好准备,正式拍摄前做实验,调色温、调曝光,试好以后才能拍摄。

5、两人对话切换的景别,一般是对等的。

★★★对话景别一致,是平等的对话,观众心理接受。

除非是很个别的非平等对话(西方电影中强势压迫弱者,强==仰拍;

弱==俯拍)。

此种镜头系列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

镜头语言

景深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

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

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

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

镜头的类别

A、根据物理特性——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等。

B、根据视距远近——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大全景、中近景、大特写)。

C、根据不同的视角——可分为正、背、俯、仰、侧等拍摄角度。

D、根据拍摄方法——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E、根据镜头的运动——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甩镜头、综合运动镜头等。

F、根据描绘和叙述——可以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动态镜头和静态镜头,单构图镜头和多构图镜头。

镜头的三种主要类型

1、关系镜头------主机位、主角度、主叙事等

场景主镜头,占全片10%--15%。

通常表现全景空间关系,定光线气氛人物关系。

交代:

时间,地点,规模,气氛,动作,结局,人物变化,事件的主要过程。

每场戏都要从最全的景别开始拍,逐渐往小拍。

2、局部(动作)镜头

以人物为主,景别从中景到特写都有,占全片60%--80%。

主要表现人物的表情、对话,动作细节,动作过程,反应,结果,即表现人物在交流中位置变化的过程。

拍摄时要着重于人物对话、表情、动作三点,这些镜头在影片中所占比率最高,是基础

3、空镜头

是渲染镜头,气氛镜头,情绪镜头。

占全片5%左右。

主要是交代环境,变换节奏等

在使用中:

1.控制数量。

2.跟场景,跟叙事有关。

3.使用时机。

导演的魅力在于:

控制好此三类镜头的比例,精于设计结构,设计景别排列。

镜头的基本构成

————A——8——————9——B————

4675

23

1

轴线

1.制约镜头转换范围的一条假想线。

2.以观众视线为走向,为制约目的。

又叫关系线,180度线,制约线,区域线,视线,交流线。

总角度与三角形原理

拍摄一场戏的最初机位,决定这场戏以后镜头的摆放位置,决定轴线,场景空间,人物关系、灯光、场面调度等。

称为总角度。

拍摄时以轴线做底线,摄影机在轴线两端和正前方的摆放位置,形成一个倒三角形,就叫机位的三角形原理。

机位的三角形原理

——————A————B——————

23

1

23

外反拍(2号机位拍摄B的单人镜头,带A肩部;

3号亦然)

———A————————————B———

23

内反拍(2、3号机位拍摄A或B演员单人镜头)

————A—————————B—————

平行拍摄(拍摄演员正侧面)

此三类镜头是拍摄双人镜头最常见的摄影机摆放位置,如果将它们组合使用,就能剪接出更多的镜头,满足双人对话的全部需要。

这也是拍摄一般镜头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场景的拍摄。

越轴:

目的是改变摄影的空间。

改变镜头画面的空间关系。

改变镜头转换制约的空间范围。

改变原有画面的视线关系。

越轴的核心:

变位置,变方向,变视线,变关系,变调度,变背景。

“位置、方向、视线”三点是是否越轴的标志。

越轴一定是伴随剪接而存在,而产生的结果。

越轴的几种方法:

1)、空镜头越轴:

在前后镜头中插入一个空镜头,然后越轴。

要求:

必须是本叙事空间内的空镜头。

空镜头作用:

缓冲了视线关系,转换了人物空间

2)、中性镜头越轴。

在前后镜头中插入一个中性视点的镜头,然后越轴。

3)、接入一个反应(暗示)镜头。

人物,视线暗示,声音暗示,形体暗示。

4)、人物运动(调度,运动)自然越轴。

机位方向没有变(背景未变)。

5)、机位运动自然越轴。

电影场面调度的核心是机位设计,处理调度。

摄影角度

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之间形成的水平方向及垂直高度的关系。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改变画面中光线、色彩、人物造型等因素,极大地丰富镜头语言,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摄影高度:

平拍、仰拍、俯拍

摄影方向:

正拍、侧拍、反拍

平视角度好似人的主观视线,使用最多。

1.追求画面本身的平衡,及叙事的连续性。

2.代表剧中人的主观视点。

这种镜头必须有若干镜头结构在一起,才能体现出一种叙事风格。

3.平视角度连续使用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剪接时中间需要穿插其它角度拍摄的镜头。

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拍摄方法。

俯拍是指摄影机置于高于演员视线以上位置

1.拍摄景物时,俯拍镜头由于画面不存在景物重叠的问题,因此景物层次分明,独立。

2.拍摄人物时,不同景别决定被摄人物(群)的在画面中的体积大小,更多地赋予一种主观镜头色彩。

观众在视觉上会有新鲜感。

俯拍角度强调的是环境的空间概念,人物在其中的位置关系,有一种宏观的表述意义。

从视点上来分析,俯拍像是观众在窥视,因此画面主体的表演有一种客观、公正、强调、压抑的效果,显示出一种严肃、规范、形式、象征、低沉的气氛。

仰拍是指摄影机机位处于被摄人物视线下的位置进行的拍摄。

1.拍摄景物时,前景景物突出,后景景物被前景遮挡或部分重叠。

后景有被压缩在地平线上的感觉。

外景中的仰拍,天空是主要背景。

2.拍摄人物时,人物的重要性被强调,塑造出一种高大、强壮的形象。

仰拍在处理上可以消除前后景中不想要的景物和人物。

可以突出摄影机与主体之间的特殊空间关系,或和人物的视觉联系。

从视点上分析,仰拍的画面对表现主体会产生一种仰视、敬仰、暗示、突出、醒目、敬畏、优越感的效果,表示出赞颂、强调的意义,体现被摄人物的重要性。

故意将摄影机置于非水平面上的拍摄,称为倾斜角度拍摄。

1.表现非常规的主观镜头。

表现剧中人物不平衡的扭曲的心态。

2.用倾斜角度拍摄暴力、冲撞的场面,加剧观众紧张不安的情绪。

此类镜头在拍摄时很少使用。

角度的确定就决定了:

A.方向。

B.距离。

C.高度。

角度形成视点和构图。

“角度决定论”。

角度会影响的方面:

a.叙事规模。

b.空间调度。

c.构图风格。

d.动作的强化和突出。

e.人物形象。

f.背景简繁关系。

一、运动的划分

内部运动:

人物位移,动作,景物变化,画面中元素的变化。

表达人物状态,性格,事件,叙事

外部运动:

剪接切换,摄影机运动产生的变化形态。

表达事件的过程,视点关系,运动的节奏。

外部运动是运动主要考虑的方面,考虑内部运动的比较少。

运动是表达叙事最有效的手段和外部形式,是表现时空统一的最好方式。

运动的快慢节奏很重要,有感染力,可以决定影片的风格。

运动的六大形式:

静止拍摄、推、拉、摇、移、升降。

静止拍摄

运动的特殊形式。

运动前的铺垫和运动后的延续。

重要的是运动和静态的长度比。

常规形式:

以外部不动来衬托内部的变化。

推镜头

较大景别向较小景别连续递进的过程,是一个画面空间整体与局部的变化关系。

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由小变大,起到强调被摄主体的作用。

注意不要进行无任何实际意义的推镜头,必须将被摄主体安排画面的视觉中心,控制好推镜头的节奏,注意落幅构图的精确性。

要注意焦点和稳定性问题。

拉镜头

较小景别向较大景别递进,逐渐展开画面中的空间环境,增加视觉信息,实现对环境从局部到整体的展示,具有鲜明的情绪性。

表现被摄主体和整个环境空间的关系,在影视作品中常被用做结束镜头。

拉镜头的速度要于画面情绪与节奏一致,起幅落幅:

静—运动过程—静,重点仍然是落幅。

摇镜头

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运用三角架上的云台做原地转动拍摄,即摇镜头。

摄影机可上下或左右摇动,这种方法可能表现剧中人(或引导观众)环视周围事物,纵览场景全貌,或根据场面调度的需要,表现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及位置的移动。

甩镜头是极端的拍摄方式,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感受,表现时空的转换。

移动

摄像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表现运动状态的一种拍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