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6150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第二学期 数学组教案整合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将幼儿分成2组,每组幼儿分别发8个杯子,请他们想尽可能不同的分法。

然后再加一个杯子。

1.这8个杯子可以怎么分?

请试一试,然后把不同的记录方法记录下来。

2.现在每组有9个杯子了,请你们再试一试分给两个小朋友,然后把分法记录下来。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2-5.

1.2个盘子的三明治加起来要是7个,哪两个盘子应该连起来?

2.每只鸭子生了8个鸭蛋,有几个不见了?

请把缺少的鸭蛋画上去。

3.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9颗糖,另一只手里藏了几颗?

4.每个人都想要10快饼干,请帮他们吧缺少的饼干画上去。

大敬班科学:

扑克王

第二周

1.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

 

2.引导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及算法。

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

能够让每个幼儿都能理解对10以内数的合成与

分解。

1.准备扑克牌一副,游戏《数字找朋友》及《战胜扑克王》

(一)利用扑克牌上的数字,组织幼儿用游戏《数字找朋友》及《战胜扑克王》的形式进行对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认知、其中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及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讲解: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位幼儿、1套扑克牌,强化他们对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与运用。

《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规则:

请一组幼儿拿着数字A(代表1)、数字2、数字3、数字4、数字5的扑克牌在一边,拿着数字5、数字6、数字7、数字8、数字9的扑克牌的站在另外一边,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数字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手上的数字和自己手上的数字组合起来是10(老师也可以用扑克牌不同的花进行游戏)。

《战胜扑克王》的游戏规则:

请一位幼儿拿一张扑克牌为扑克王,数字不可以让其他的幼儿看见,老师准备一组扑克牌,请扮演扑克王的幼儿把手上的扑克牌展示给其他的幼儿看看(展示时间3-5秒时间),然后再把扑克牌收起来,请出一位幼儿去战胜扑克王,在老师手上拿着的扑克牌中抽出的数字与扮演扑克王幼儿手上的扑克牌的数字组合是10的,这样就是战胜了扑克王了,如果幼儿没有记住扑克王手上的数字,就不能抽中扑克牌了,如何抽出的扑克牌不能组合10的,这样战胜就失败了(老师也可以用扑克牌不同的花进行游戏)。

(二)游戏结束后提问:

1.刚刚在《数字找朋友》的过程中有几种配对方式?

2.《战胜扑克王》游戏过程中,我们用了几种配对方法?

大勇班科学:

变装大风吹

第三周

1.发展幼儿的视觉辨识能力。

2.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分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分类。

1.衣饰:

项链、帽子、头箍、扇子、眼镜、手链、围巾、

2.音乐、书本。

(一)导入

1.介绍所有饰物内容。

2.告诉幼儿我们玩一个“变装游戏”请幼儿运用这些饰物装扮自己。

3.装扮好后,大家相互分享装扮的效果。

4.教师当主持人,玩“变装大风车”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和规则:

(请幼儿听到指令后分辨自己是否三个条件都具备,如果是就马上站起来,符合条件却没有站起来或是反应慢的幼儿当下一轮的主持人,要想出三个条件的指令继续游戏)。

(二)进入大风吹游戏

1.主持人:

大风吹。

幼儿:

吹什么?

主持人:

吹有帽子、头箍、项链的小朋友。

2.放一小段音乐,让有三个条件的小朋友进行走秀。

3.此环节可重复进行

4.找出几个有共同特征的幼儿,请其他幼儿推断出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

例如:

请身上有共同颜色的小朋友站一排,然后再问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为什么会站在一起。

(三)请幼儿打开书本第七页(画面上的小朋友今天穿了约定的衣服来学校,你能看出他们约定的条件是什么吗?

请把约定说出来)

两层分类

1.练习按多种条件分类。

2.培养幼儿分析能力和操作兴趣。

找出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图形。

1.书本。

2.图形。

(一)出示图片。

1.这里有几个正方形?

几个三角形?

2.除了正方形和三角形,还有什么形状?

(二)把图形摆在黑板上,请幼儿说说图形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请幼儿讨论图形可以怎样分类,如按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分类。

1.这里有这么多图形卡片,其中有几种颜色?

2.除了颜色之外,它们还有什么不同?

(三)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到教师需要的图形。

1.请找出大号正方形中的黄色(红色,蓝色)的,以此类推。

2.请找出大号三角形中的黄色(红色,蓝色)的,以此类推

(四)请幼儿自主的完成数学书本的P8页。

排一排、看一看

第四周

1.接续多方向的ABCD的模式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按照ABAC模式找出路径。

接续多方向的ABCD的模式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按照ABAC模式找出路径。

1.《我的数学》P9、10。

2.搭配第9页的玩具卡。

3.4种颜色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和椭圆形若干。

(一)教师按照ABCD模式排列图形,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的排列方法,并说出排列规律。

1.请看看老师的图形,它有规律吗?

你能接着摆下去吗?

2.我接着摆时换了方向,你还会接着有规律地摆下去吗。

(二)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接着练习有规律的排序,也可以自创ABCD模式的新形式。

除了老师的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按这个规律排列图形呢?

(三)请几位幼儿出来,按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请幼儿猜一猜下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动作,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第1个站着,第2个坐着,第3个蹲着,第4个举起手,第五个站着……下一个应该什么动作?

(四)将幼儿分组,请每组幼儿商议用不同方式表示ABAC模式。

刚才我们用动作表示了ABCD模式,现在请动脑想一想,怎样用你们的动作、表情或者声音表现出ABAC模式?

(五)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9、10。

1.地垫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取下搭配玩具卡,贴在书中缺少的地方。

2.小狗要按照ABAC模式才能走出迷宫,请帮它把路线画出来。

越加越多一

1.学习6、7的加法。

2.尝试编加法应用题。

尝试编加法应用题。

1.《我的数学》P11。

2.图片小兔、纸、水彩笔。

3.在黑板上画一辆已有5只兔子的汽车。

(一)教师借助游戏情境一边操作图片一边编题,请幼儿列出算式。

1.娃娃车接小兔子上幼儿园,车上已经有5只小白兔,又来了1只,一共有多少只呢?

2.列成算式应该怎么写?

(5+1=6)

(二)请幼儿每人编一道加法总数是7的应用题,并将题目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1.请试着也编一道加法题目,要求总数是7。

看谁的题目编得最清楚。

2.想好了题目后将它画下来。

(三)请部分幼儿依据作画念出他们编的应用题,请其他幼儿列出算式。

师问:

他的题目你听明白了吗?

应该怎样列算式?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11。

越加越多二

第五周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

尝试画图编加法算式。

1.《我的数学》P12-13。

2.黑板、粉笔、笔、纸。

(一)教师用自己想象的故事进行讲解题目,在黑板上画上一棵树,树上有8只小鸟,又飞来的两只,并把算式列出来等。

1.可以在黑板列出结果要等于8、9、10算式,让幼儿在黑板画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8+2=10)

(二)请幼儿每人编一道加法总数是8、9、10的应用题,并将题目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1.请试着也编一道加法题目,要求总数是8、9、10。

课堂互动:

请已经列好算式的幼儿出来,让幼儿讲讲自己编的算式,师问:

这样编算式对吗?

错在哪里?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12、13页。

还剩多少?

1.学习6、7的减法。

2.尝试编减法应用题。

尝试画图编减法算式。

1.《我的数学》P14。

(一)教师用自己想象的故事进行讲解题目,在黑板上画上一个盘子,盘子里有7个三明治,吃掉3快,并把算式列出来等。

1.老师可以再黑板上画图,让幼儿根据图画来列出减法的算式。

(6-2=4)

(二)请幼儿每人编一道减法结果等于3、4、5的应用题,并将题目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1.请出幼儿出来讲解自己编的减法算式。

2.请幼儿园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找出日常生活中可以体现出减法有哪些呢?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可以体现出减法?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14页。

还剩多少

(二)

第六周

1.学习9、10的减法。

2.尝试编加应用题。

尝试编应用题。

1.黑板。

2.数学书本。

3.简笔画帽子。

(一)教师借助情景引入,让幼儿列出算式。

1.老师看见饰品店有一些帽子,买来了10顶,现在送给小朋友1顶,还剩多少顶呢?

2.列成算式怎么写(10-1=9)

(二)请数个幼儿上黑板用图画的方式编应用题,让幼儿有更高的挑战。

1.请幼儿试着在黑板上编一道减法题目,要求得数是10。

并列出算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编好的应用题,给予鼓励。

(三)游戏。

1.请十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圈(规则:

教师把帽子送给哪个小朋友哪个小朋友就走着走着就蹲下来,然后问老师手上有10顶帽子,还剩下5顶帽子,送出了多少顶?

)。

2.完成《我的数学》P16页。

算式接龙

(一)

第六周

1.熟练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间接比较算式卡片的长度。

熟练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比较算式卡片的长度。

1.数字宝宝挂饰卡片、“+”“-”“=”符号的卡片。

2.玩具卡,书本。

(一)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加减,一组幼儿扮演数字宝宝。

然后带领幼儿玩算式接龙。

(规则:

扮演不同角色的各站一排,教师就随机点一位数字宝宝出来,再到加减号的幼儿,再由这位幼儿随机找另一个数字宝宝。

三位站成一排后,5秒钟内代表算式结果的数字宝宝就要出来。

该出来的没有出,不该出来的就出,就要惩罚。

一直到正确数字宝宝出来就表示一轮结束。

1.你们自己代表什么数字?

能看清别人代表什么数字或者加减号吗?

2.每次算式组成后赶快算算结果是多少,代表这个结果的小朋友马上就要站起来。

(二)展示数字宝宝挂饰卡片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孩子一起完成算式接龙。

1.请个别小朋友回答。

2.一起分享结果,感受数字的乐趣。

(三)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17页。

1.书上也有算式接龙的游戏,请把玩具卡中相应的卡片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五、活动反思。

算式接龙二

第七周

1.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掌握算式接龙的规则。

掌握算式接龙的规则。

算式卡片若干

(一)出示算式卡,复习10以内的加减。

1.小朋友,我们最近都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现在来复习一下,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2.请个别幼儿回答(重点请接收囊里慢的幼儿)。

(二)学习算式接龙的游戏规则。

1.上节课我们也有学习算式接龙,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

2.今天我们也继续学习算式接龙的游戏。

3.教师出示所有算式卡放在黑板上,提问一个算式卡3+5=(8),请幼儿回答,并请幼儿接着找出下面的算式卡。

4.做完老师提供的算式卡,请幼儿接着自己编算式卡往下接。

(三)请幼儿尝试自己在白纸上写出算式接龙,教师从旁指导。

现在几点钟

1.认识半点并能辨识钟面上的半点。

2.认识半点的书写方式。

认识半点并能辨识钟面上的半点。

1.《我的数学》P18、19。

2.时钟一个。

3.画好钟面的图画纸,白纸。

(一)教师出示时钟,先请幼儿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读出钟面上的数字,在转动指针随机表示一个整点,最后巩固整点的书写方法。

1.现在几点钟?

为什么?

2.整点的时候,较长的分针指在哪里?

较短的时针指在哪里?

3.表示整点时,用数字怎么表示?

(二)教师再转动时钟,随机转出一个半点,请幼儿尝试回答时间,再告诉幼儿半点的书写方法。

1.现在几点钟了?

现在的长针和短针有什么变化?

2.长针指在6,短针指在1和2的中间,就是1点半。

3.表示半点的时候,较长的分针一定都是指着6,较短的时针一定指在两个数字中间。

3.表示半点的时候,用数字可以怎么表示?

和整点相比哪里不一样?

30代表什么意思?

(三)教师说出一个半点,请部分幼儿操作时钟,尝试转出指定时间。

1.如果现在是8点半,时针和分针应该在哪里?

2.他转的对不对?

哪里有问题?

(四)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请幼儿在白纸上记录时间。

(五)完成《我的数学》P18、19

(六)延伸活动:

给幼儿发一张画有若干空白钟面的钟请他们按照家长的指令画出若干个时间,并尝试把这些时间试着写出来。

谁先谁后

第八周

1.学会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出时间序列。

2.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排序及能自编关于因果关系的故事。

学会看懂事件先后顺序,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排序及能理解什么是先后顺序。

自编关于因果关系的故事

1.《我的数学》P20。

2.因果关系的图画若干套,1-6的数字卡。

(一)老师出示因果关系的图画,把图画的先后顺序随意的摆放,让幼儿拿出数字卡把图画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摆放并放上数字卡代表图画情景的顺序。

1.请小朋友认真看图画,图画上面画的是什么啊?

你们觉得那个是先发生的?

哪个是后发生的?

2.这几幅画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数字的顺序放对了吗?

(二)让幼儿出来演绎简单的情景剧,故事人物名字例如:

小明和小红,故事彼此之间要有因果关系,故事中要出现不同时间发生的故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演绎的情景剧找出情景剧的先后顺序并说一说故事的大概意思代表什么?

1.他们演绎的故事小明先做了什么?

接着做了什么?

最后做了什么?

2.为什么小明后来会这样呢?

(三)让幼儿自己编画故事彼此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并对自己编画故事进行讲解。

1.你画的故事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样开始怎么样结果呢?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20

我的左右

1.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我的数学》P21。

2.画有左中右3格的白纸人手1张。

3.准备不同颜色的玩具若干,三个托盘。

(一)教师带幼儿玩“请你跟我一样做”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教师背对着幼儿举起自己的手,请幼儿举起和教师相同的一只手。

1.小朋友们你们举起手了吗?

记住自己的左右手了吗?

(二)每个幼儿发一张贴纸,教师发出指令“请把贴纸贴在你们右手”贴好的请举手。

1.请问小朋友你们贴对了吗?

找到你们的右手了吗?

(三)游戏1:

请2个小朋友的一组,三个托盘分别贴上左中右,还有不同颜色的玩具,请两名小朋友进行操作,要求幼儿把不同颜色玩具放在老师指定的托盘。

游戏2:

《向左向右》让所有的幼儿站起来,教师发出口令:

“向左转”,幼儿要根据教师发出口令身体转动,加强幼儿去左右的区分。

1.请问小朋友他们放对了吗?

那个放错了?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21。

我会用尺量一

第九周

1.学习用尺标准的测量并进行比较。

2.认识长度的基本单位。

学习用尺标准的测量并比较长短。

1.软绳子,卷尺。

2.卷尺。

(一)左右两个幼儿为一组,先请他们讨论想想办法互相比较身高,

1.你和你的同伴相比谁更高?

谁更矮呢?

2.高的要比矮的高出多少呢?

3.教师和幼儿一起测量,用多点自然物让幼儿明显观察到高矮的效果。

(二)用软绳测量比较身高,再引导幼儿学会用标准工具测量。

1.用软绳测量后结果是什么?

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提问幼儿除了用软绳之类的工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更准确标准呢?

(三)用卷尺标准测量,认识长度的基本单位。

1.卷尺上有什么?

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CM”又是什么意思?

2.用卷尺测量身高时,哪里是起点?

哪里是终点?

怎么确定是终点?

3.0要对准什么地方?

尺能歪斜吗?

最后怎么知道身高应该是多少?

我会用尺量二

1.学习用尺量测量长度与比较。

2.记录测量后的结果。

学习用尺量测量长度与比较

记录测量后的结果。

1.卷尺。

2.笔和白纸。

(一)两人一组进行测量比较。

1.提问小朋友:

“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是怎么测量的吗?

要注意什么呢?

2.你们测量的是多少呢?

谁比谁高呢?

(二)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在教室中拿一些文具类或者玩具类进行测量长度和宽度,比赛看谁测得准。

1.你们学会了测量身高比较高矮,那你们在这些文具(玩具)中你们会测量吗?

测量出是多少呢?

2.这些玩具(文具)有多长?

有多宽呢?

请你们量一量然后记录下来。

3.你的同伴测量得准确吗?

请检查一下。

看哪组最棒。

(三)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第22-23页

1.书上的黏土蛇有多长?

鱼有多长?

请用你们的尺量一量,然后将结果记录下来。

2.你们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

会是谁的出了问题呢?

我的柜子

第十周

1.根据两种条件确定物品的位置。

2.学习二维坐标概念。

根据两种条件确定物品的位置。

1.《我的数学》P24。

2.黑板上画格子。

(一)教师展示图纸,请幼儿观察图纸与实际生活的柜子。

1.这张图纸上画了什么?

这些格子什么意思?

2.图纸上一共有多少格?

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二)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帮助幼儿了解二维坐标概念。

1.你们能在图纸上找到自己的格子吗?

哪个格子是你自己放东西的东西?

2.你和他的格子都在第2层,怎么区别呢?

3.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自己的格子呢?

(三)根据幼儿的想法制定规则,然后在图纸上添加。

1.横着看,我们的柜子有几排(层)?

竖着看,我们的柜子有几列?

2.用什么方法区别横向的格子?

纵向的柜子怎么区别呢?

(四)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24。

书上的两位小朋友的东西是什么?

你是根据什么找到的?

对号入座

1.较熟练地根据两种条件确定物品位置。

2.初步理解排与列的概念。

较熟练地根据两种条件确定物品位置。

初步理解排与列的概念。

1.《我的数学》P25。

2.椅子

3.挂图:

《邮差送信》

(一)请幼儿观察摆好的椅子。

尝试说说座椅的摆放情况。

1.今天我们的小椅子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2.一共有多少把椅子?

这些椅子是怎么摆的?

(二)将制作好的座位卡随机发给幼儿,请根据自己的座位卡找到自己的座位。

1.现在你们每人都有一个座位卡,请根据座位卡找到自己的座位。

2.座位卡上第1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第2个数字呢?

3.用什么方法能又快有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将幼儿的座位卡收回,听指令交换座位。

1.请第2排第3号的小朋友与第3排第2号的小朋友换座位。

2.请第5排第4号的小朋友与第6排第5号的小朋友换座位。

(四)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

(五)请幼儿操作《我的数学》P25。

看谁熟得快

第十一周

1.较好的掌握2个一数的按群计数方法。

2.初步学会迁移按群计数的经验。

掌握2个一数的按群计数方法。

1.《我的数学》P28。

2.较多的木棍、铅笔及纸。

(一)教师情境的导入,小明家里来客人了,小明要帮忙做家务,妈妈叫小明去把桌子上的筷子摆放整齐,有多少张椅子就摆放多少双筷子。

1.老师模拟小明摆放筷子,边摆放边念着2、4、6、、、、。

2.请问你们知道摆放了多少根筷子吗?

你们是怎么数的呢?

(二)进行分组游戏,2个幼儿一组,一个小朋友在纸上写出数字,另外一个幼儿利用两个两个数的方式,用棍子快速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