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867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7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歌曲处理

(1)跟音乐范唱齐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山村来了售货员》

1、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音乐再创作的能力

熟悉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

激发学生创作能力

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读课题、仔细听音乐。

3、表达听后的感受。

(1)这是唢呐独奏的乐曲,上一学期我们听过一首《百鸟朝凤》,它的特点是高亢明亮,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数都用到它。

(2)音乐好象表现的是售货员到山村去卖东西。

(3)售货员是指卖东西的,现在是营业员。

(4)这个山村是四周都是大山,离城市很远,交通很不发达,山民进城很不容易。

(5)乐曲情绪比较轻快而有点诙谐,给我们的感觉是售货员乐观而又风趣。

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探究的主动性。

二、分段聆听音乐。

1、导言。

(1A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形象?

(2)这个山村小道自行车都没法骑,售货员是用什么方法把货运到山村的?

(3)你们学学挑担子的样子。

2、哼唱主题音乐(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3、B段音乐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能学学叫卖声吗?

(3)山谷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4)听到了叫卖声音,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5)这时会出现一些什么事情呢?

4、第三段音乐是A段的再现。

山民们买完东西了,售货员会怎样呢?

(1)这段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乐观而又风趣的售货员。

(2)这个山村的交通很不发达,路肯定是坑坑洼洼的,自行车没法骑,那肯定是用担子挑。

(3学生学挑担子动作,相互观摩研究,掌握方法。

(4)音乐声中有节奏的律动。

(5)哼唱主题音乐。

(6)边哼唱边律动。

三、完整的听音乐、并能在音乐声中做相应的动作。

1、听完音乐你能叙述这个乐曲的基本情节吗?

2、同学们自己组合编排音乐剧。

3、小组汇报演出,评奖。

四、总结

《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1、在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启发学生有感情、自信地演唱歌曲,使幼儿从中感受到妈妈的爱

用多种音乐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猜谜语

是鸟不叫鸟,总爱哇哇叫,

喜欢捉虫子,整天穿黑袍。

(乌鸦)

2、播放多媒体课件

(小乌鸦飞来飞去为妈妈捉虫吃,并亲自喂给妈妈吃的影片,背景音乐为歌曲伴奏。

同学们,你们也有长大的一天,身边的亲人也会慢慢的变老,你们会怎样对待他们?

我们应当向小乌鸦学习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3、播放《小乌鸦爱妈妈》

这首曲子好听吗?

那就来让我们来学唱这首动听的歌曲吧。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用“啦啦”来做模唱,感受歌曲旋律。

2、节奏训练

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3、教师范唱

那现在我来演唱这首乐曲,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做律动好吗?

4、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唱一唱这首歌曲啊?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赞美小乌鸦的歌曲吧。

同学们唱的真好,你们能试着自己将后两段的歌词填进去吗?

(教师弹琴,学生试唱二三段,并给予正确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小组比赛唱

我们现在分成小组表演唱,比一比,看哪个组唱的最好?

三、创编表演

1、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小乌鸦头饰若干个,鼓励学生上台扮演小乌鸦并有表情地演唱。

2、学生可扮演乌鸦妈妈,小乌鸦,全体同学展开想象,自由组合表演唱。

四、拓展延伸

小乌鸦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你们喜欢小乌鸦吗?

小动物都可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有一颗感恩的心?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同学们自主发言,表达观点,教师再次对学生情感教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表现得非常棒,让我看到了你们和小乌鸦一样,都有一颗充满爱的童心。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更愿大家能像小乌鸦一样,做一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1、学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初步掌握休止符以及附点,切分等节奏型。

学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掌握休止符及附点及切分

一、节奏游戏。

1、游戏提示。

用纸杯代表不同的节奏。

绿色代表四分音符,黄色代表八分音乐,红色代表四分休止符。

游戏时,请同学们根据制备的摆放顺序读出节奏。

用两个黄杯表示读

titi

XX

用两个绿杯表示读

dada

用两个红杯表示休止两拍

OO

2、游戏过程

(1)第一条节奏:

黄杯黄杯绿杯红杯红杯

(2)第二条节奏:

黄杯黄杯黄杯黄杯黄杯黄杯绿杯

(3)第三条节奏:

黄杯绿杯黄杯绿杯绿杯

二、学习歌曲

1、学习歌曲的念白部分

2、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这位同学因为这些调皮事可没少让老师生气,为了请求老师的原谅,他用音乐的方式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让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2)初听歌曲。

问:

这位同学是如何表达歉意的?

(3)复听歌曲,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为这位同学加油鼓励吧!

(4)随乐边唱边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学会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5)指导学生唱好第二乐段。

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第一乐段。

4、整体变现歌曲。

可以集体整体演唱表现歌曲,也可以将全班分为三组,第一组演唱第一乐段,第二组变现念白部分,第三组表现第二乐段。

三、编创表现

1、创设情境。

这位同学用他的真诚打动了老师,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同学:

老师听了你的歌曲非常感动,相信你一定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掉那些坏习惯,这样我们彼此都会非常高兴。

我根据你的歌曲改编了一首新歌《老师呀见你真高兴》。

请你想想中间的歌词要怎么填,这首歌曲才完整呢?

老师期待你的来信,也期待着你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的长大。

2、小组合作编创歌词。

3、小组演唱新编歌曲《老师呀见你真高兴》。

《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受歌曲的风格,体会老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

2、分析歌曲的乐句乐段,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

3、了解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演唱形式,知道这首歌是歌唱家宋祖英的成名曲。

分析歌曲能哼唱主旋律

了解歌曲的风格,体会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播放视频《种太阳》跟着音乐律动。

刚才我们聆听了一首《种太阳》,歌曲里面的小朋友有一个理想,想当一名科学家,可以播种许多的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2、谈话:

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理想啊?

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关于理想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聆听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聆听。

边听边想,歌曲带给你们怎么样的感觉?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

谈谈学生的听后感受。

2、演唱形式

在我们学习过的演唱形式中有合唱、独唱、重唱等?

那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女声独唱)

3、配乐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1)配乐朗读第一段歌词

歌曲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它里面“长大后我就成立你”出现了几次?

(2)哪一句是赞美老师的?

同学们,从歌词的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是在描写或赞美老师呢?

三、乐句分析

1、聆听第一段

设问:

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分析第二部分

有几个乐句?

一、三两个乐句相同,表现怎样的情感?

3、跟琴学唱一、三乐句。

4、分析尾声

(1)聆听第二段与尾声

(2)聆听尾声。

(3)再次完整聆听

(4)关于宋祖英

这首歌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在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凭借这首歌曲一举成名,可以说是他的成名曲,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和首歌曲的视频。

四、巩固聆听

1、巩固

视觉与听觉结合,能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2、小结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1、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学会歌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着音乐走进教室

2、情境导入。

看屏幕,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

3、教师表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想不想听听老师唱唱这首歌?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二、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

回答问题:

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力度怎样?

歌曲可分几部分?

2、第二部分学唱

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部分

3、师生合作:

教师演唱第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部分。

4、第一部分学唱

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音高,节奏,音色,歌唱状态。

5、全曲完整演唱

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

第二段用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

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6、歌曲处理

合作分组演唱,加入朗诵

三、拓展。

1、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

上了这节音乐课,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对老师说呢?

2、播放背景音乐《甜甜的秘密》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教师选几名学生上来,把秘密悄悄的告诉老师

四、小结。

1、小结

2、下课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小秘密之后,感到非常的甜蜜和感动,你们爱老师,老师也爱你们,最后,请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把写着秘密的纸条一个一个交给老师,然后走出教室。

《老师我想你》

1、了解王莹漂亮的美声;

学会歌曲《老师我想你》。

2、采用聆听、对比、讨论、表演等方法理解美声;

通过聆听、欣赏、理解学会演唱歌曲《老师我想你》。

3、通过学习和欣赏歌曲《老师我想你》,体会歌曲传达的对老师浓浓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歌曲《老师我想你》

在歌唱时如何抬笑肌,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12345–

小朋友们好

i5i554321–

您好您好吕老师你好

2、导入

欣赏视频《祝酒歌》

(!

)引出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而引出我国女高音歌唱家王莹。

(2)设置疑问:

王莹为什么能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3)播放视频《王莹新闻报道》

(4)师生讨论王莹的演唱风格有哪些特点。

二、教唱《老师我想你》

1、播放视频欣赏歌曲《老师我想你》

(1)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王莹的演唱方法和风格,比较歌曲速度对歌曲的影响。

(2)带着对老师的感情欣赏歌曲《老师我想你》

(3)学生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教师讲解歌唱时的坐姿和歌唱状态(观看王莹对抬笑肌理解的视频)

(5)教师指导学生抬着笑肌带情感的朗诵歌词

2、发声练习

3、歌曲教唱

4、学生齐唱。

(要求在唱歌技巧上,学生边唱教师边指点)

5、评价

自评

互评

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

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作品。

四、课外作业

1、查找歌曲《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2、查阅廖昌永的个人资料

《苗岭的早晨》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1、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引入。

1、谈话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

2、过渡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

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

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

你还知道哪些呢?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

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板书设计:

《乃哟乃》

1、能初步听辨高低不同的音,在听辩1、3、5三个音基础上,能模唱歌曲唱名。

2、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乃哟乃》,并学会加上摆手舞动作。

3、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来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乃哟乃》。

感受、听辨Do、Mi、Sol的音高。

唱准五度大跳音准。

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这只“大公鸡”代表哪儿吗?

那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你知道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2、听音乐,猜民族。

3、介绍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

二、认识do、mi、sol。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土家族的三位小朋友,他们特别喜欢音乐,连他们的名

字都是用音符起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呢。

1、认识do、mi、sol

2、学做do、mi、sol手势

3、用碗筷敲一敲do、mi、sol

4、do、mi、sol自由组合,请同学敲击。

5、敲击伴奏,学生一边演唱第一句一边做手势配合。

6、老师也忍不住要敲一敲,你们听。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语言风格。

1、师:

聪明的土家族小朋友用do、mi、sol这三个音给我们唱了首非常好听的歌,让我们听听吧。

这首歌是用土家语言演唱的,你们记住了其中的哪一句?

2、讲解土家语中“乃哟乃”“乃哟呵”

3、看图片,记歌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土家人们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非常聪明,会用图画来记载歌词,老师这有四幅图,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的歌词。

4、看图片,完整读歌词。

5、完整聆听老师演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

1、师唱一乐句,生跟唱一乐句。

老师来唱土家族小朋友的歌,你们就来唱山谷的回音。

2、分组学唱歌曲:

一组做原声,一组做回声。

一遍后互换。

3、分颜色演唱。

4、唱山歌形式演唱歌曲,一组唱一组喝。

(三)处理歌曲:

处理歌曲五度大跳难点

(四)完整演唱歌曲

土家族小朋友每年都会参加赛歌会,大家有没有信心去参加赛歌会一起去跟土家族小朋友去比比呢?

四、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土家族,感受了古老而质朴的土家文化,如果以后有机会到土家族做客,肯定会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招待。

今天快乐的土家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次唱起《乃哟乃》和土家族小朋友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

《摆手舞》

1、能学会演唱歌曲《摆手舞》,了解土家族音乐、舞蹈及相关文化知识。

2、在观赏《摆手舞》后,能模仿摆手舞,掌握提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及与他人合作完成舞蹈。

3、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用活泼、欢快、稍快的速度,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模仿摆手舞的动作,掌握基本的律动技巧完成集体表演。

2课时

一、拍手进教室

1、聆听土家民歌《乃哟乃》,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欣赏“土家族民俗风情”的组图,导入新课。

(1)师:

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那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

(2)看一看这些图片(出示组图),你们能想到哪个少数民族?

(土家族)带领学生走进少数民族!

2、观看摆手舞视频,说感受。

(1)引导学生说出跳舞

(2)介绍“舍巴节”,引出摆手舞(课件出示摆手舞简介)

(3)学习“吔吔嗬嗬吔”这一句衬词的节奏,配合简单的动作。

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的山寨去学习《摆手舞》这首歌吧。

三、学唱新歌《摆手舞》

1、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感受歌曲的情绪意境。

2.再听歌曲,感受土家族音乐风格,

找出前两个乐句节奏的异同点

(1)师教唱节奏,学生跟唱。

(2)师生接唱,师唱不同的乐句节奏,生唱相同的乐句节奏。

发现后两个乐句需要注意的音乐符号(反复记号)

师总结:

非常好!

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3、学生跟着琴声,用“啦”模唱歌曲。

4、聆听范唱,学唱歌曲

(1)聆听教师范唱后,师问:

同学们刚才在聆听时,你认为歌曲中的歌词和我们平时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湖南方言发音-伢儿,还有衬词—吔吔嗬嗬也)

(2)师:

我们一起来把歌词读一读,体会一下歌词的特点。

(跟读,齐读)

(3)师:

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4)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快乐的唱出这首歌,相信你们的声音是最动听的。

5、多种形式进行演唱

(1)请同学举手进行演唱

(2)左右方比赛,看看谁唱的最棒。

(3)左右方比赛,接乐句

四、合作编创,演绎歌曲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编创舞蹈动作。

今天我们要来参加土家族的“舍巴节”聚会,我们学会唱“摆手舞”,现在我们也来学学摆手舞的动作吧!

先请同学们一起讨论,为歌曲编创几个动作吧,看看谁能跳出最美的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交流,评议。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去参加摆手舞晚会吧!

(全班围成一个大圈,选出舞蹈领队员和教师围成一个小圈)

五、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家了。

看,我们的快乐巴士来了!

让我们唱起歌来,告别土家族的人民吧!

(学生边唱唱《摆手舞》边拍手走出教室。

《多年以前》

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这首优美的英国名曲的魅力,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2、通过听听、看看、唱唱、想想、谈谈、说说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歌曲《多年以前》。

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引导学生准确体验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情绪

多媒体电子琴

1、师生问好歌。

2、二声部发声练习。

1=D4/4

5432︱1---‖

212︱1---‖

Lul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