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416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文档格式.docx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混合物在20℃时,甲和乙形成溶液的质量相等

B.在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

C.温度高于50℃时,甲和乙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未溶解晶体的质量相等

6.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2MgO.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先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再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A.AB.BC.CD.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B.NaCl、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NH4NO3、NaCl、CaO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9.如图所示:

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0.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向水中加入某固体后,观察到小烧杯中有浑浊现象产生,则加入大烧杯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B.食盐C.生石灰D.烧碱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13分)

11.汽车作为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2)汽车尾气(含有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

转换器,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填写字母)

a.空气b.液氧c.澄清石灰水d.蒸馏水e.高锰酸钾f.水银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②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③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④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13.化学上常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①Fe3O4②NH4Cl③NaCl④CH4⑤CaCO3⑥H2O2

请按要求填空(每空只选填一个序号)

a.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物质______;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c.农业上可用作化肥的物质______;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

14.如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选择适当的用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名称

洗涤灵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污渍爆炸盐

消毒液

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或功能

清洗油污

盐酸

氢氧化钠

过碳酸钠

消毒

(1)我们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功能.

(2)若将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图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若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是紫红色固体,D是混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1)写出D物质的组成:

______.

(2)H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G﹣→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说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6.某一种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

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

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

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请你分析:

(1)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

(2)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

(3)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______.

17.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______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充分作用.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8.已知: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华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样品10.0g放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至无气体放出,共产生CO2气体224mL(该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1.964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到0.01g).

(2)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若将ag该纯碱样品充分加热至无气体放出,冷却后称得剩余干燥固体的质量为bg(b<a).则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B、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安全的气体.通常用来作保护气体;

C、石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

D、氧气有助燃的作用.

【解答】解:

A、二氧化碳作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

B、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安全的气体.通常用来作保护气体,故正确;

C、可以用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制铅笔芯,故正确;

D、氧气有助燃作用,但不能燃烧,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氧气能支持燃烧,是燃烧必需满足的条件之一,但不能因此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等.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答.

A、蚊虫叮咬后,应用碱性的肥皂水来清洗中和减痒.

B、干洗店洗去油污,用干洗剂作溶剂来去除油污或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C、化纤面料摩擦易产生火花,引燃面粉发生爆炸.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使外面的空气进入窒内,使火势更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中的知识,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次是铁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6,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对于概念辨析型的题目,可以通过适当的例子进行概念的理念.如非金属元素不能形成盐类物质,我们就可以通过氮对应的硝酸铵来举例证明,含有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但是却属于盐类.

A、冰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干冰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故都是纯净物,且H2O和CO2都是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又都是化合物,故正确;

B、沼气是化石燃料,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水是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合成的,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

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类物质,如硝酸铵和氯化铵等.故错误;

C、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只由一种原子形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故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降温是吸热反应;

饱和溶液升温,有的是溶解度(氢氧化钙)减小的,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所以也就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在熟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关知识的分析.注意对每个选项的具体分析,可以通过举例等形式来验证给出的结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根据50℃和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结合题意分析;

B、根据50℃和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结合题意分析;

C、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走势并结合题意解答;

D、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50℃和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作答.

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形成的都是饱和溶液,质量相等,该选项合理;

B、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是12g、20g,将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该选项正确;

C、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甲恰好饱和,固体物无剩余,溶液乙饱和,固体物有剩余.又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高于50℃时,甲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而乙形成的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错;

D、因为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是25g,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未溶解晶体的质量相等,正确.

【点评】该题是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解决这类问题要将图象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融合分析比较.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且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

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

④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A、②属于分解反应;

故错

B、④属于置换反应;

C、②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

D、④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⑤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故对.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O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H)2溶液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和CaCO3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B、根据NaCl、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分析.

C、根据物质溶于水温度的变化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显﹣2价,钾显+1价,氯显﹣1价,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故选项错误;

B、NaCl饱和溶液显中性,Na2CO3、NaOH两者的饱和溶液分别显弱碱性、强碱性,因此NaCl、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说法正确;

C、NH4NO3、NaCl、CaO三者溶于水后,硝酸铵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液温度不变,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因此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说法错误;

D、金、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铜最强,金最弱,说法错误.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溶液pH的大小、金属活动性强弱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由图示可以推出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

据图可知,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即每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用化学方程表示这个化学反应为:

2A3B═3A2+B2属于分解反应.

【点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是不变的.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A、硝酸铵加入水中溶解吸热,溶液的温度明显的降低,故A正确,

B、食盐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故B错误,

C、生石灰加入水中反应放热会使温度升高,故C错误,

D、烧碱加入水中溶解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故D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的方法,要加以识记.

(1)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

转换器,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

N2+2CO2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

(1)根据石油受热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答;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