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3421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摩手册文档格式.docx

2.观摩单位:

XXX区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有关人员(观摩)。

3.组织单位:

XXXXX区应急管理局

三、演练时间

11月13日(周三)14:

00。

四、演练地点

XXXXX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综合罐区

五、演练活动安排

1.演练工作保障(人员保障、物资和器材、经费、场地、安全、通信及其他保障等)

2.熟悉演练任务和角色,进行应急培训

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和角色,并按照演练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培训等演练准备工作。

3.签到、点名

所有参演单位的参演人员进行签名;

各参演单位按规定就坐;

演练副指挥长安排人员点名

4.组织对演练方案进行培训

组织者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演练方案的教育培训;

指挥长提出要求。

5.安全检查

5.1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人员到位。

5.2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方案以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方案可行,所有设备设施完好。

6.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按照设定的事故情景,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工作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

6.1应急演练指挥长下达演练开始指令

6.2XXXXX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罐区管理员在巡检综合罐区过程中,发现综合罐区甲醇贮罐罐处出现报警,经初步确认,为11号甲醇罐出料口法兰处垫片老化导致泄漏。

罐区管理员应立即用对讲机(或手机)向生产部分管副经理报告。

6.3生产部副经理立即用对讲机安排安全员、装卸队队长进行泄漏处置,装卸队和罐区管理员负责堵漏,安全员做好监督监护,要求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生产部副经理也立即赶往综合罐区。

6.4生产部副经理、安全员、装卸队赶到事故现场对现场实施堵漏排险措施;

抢险人员关闭出料口事故阀门相邻的阀门,在收集泄漏的甲醇过程中,由于使用了铁质工具,发生火灾,起火较快,两名人员未来得及撤离,已经身处火海。

6.5生产部副经理,立即安排安全员用灭火器灭火,抢救2名人员,同时立即打电话汇报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综合罐区甲醇泄漏处置中起火,两名人员身处火海,火向11号甲醇罐方向窜动。

请求支援,启动综合预案,

6.6总指挥立即打电话给副总指挥,启动火灾预案同时向安诺其纺织材料公司、常青树胶业公司请求援助,各副总指挥立即通知应急办公室、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等各小组赶赴综合罐区东侧空地。

6.7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办公室、各救援小组均已到达综合罐区东侧空地。

总指挥宣布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生产副总任现场指挥,各小组迅速投入灭火。

6.8现场火势没有得到控制,由于泄漏的甲醇量较大,到处都是流淌火,火势加大,影响周围甲醇罐。

现场指挥向总指挥汇报,火势加大,严重影响我们的甲醇罐,需要扩大应急。

6.9总指挥立即向XXX区应急管理局报告火灾事故情况,要求增援。

应急管理局接警人员立即电话通知应急管理局负责人。

应急管理局负责人立即电话报告了XXXX区应急指挥长。

应急指挥长指示立即通知另外两个副指挥长和技术专家组到会议室进行会商。

6.10应急指挥长、副指挥长通过紧急会商,启动救援程序。

6.10.1总指挥宣布启动XXXX区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副指挥长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任现场指挥,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6.10.2各副总指挥立即通知区公安分局等成员单位(此处需要联系人、电话),XXXXXX发生火灾,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立即按自己职责分工组织人员、设备、装备赶赴XXXX进行救援危险品专家赶赴XXXXX参加救援。

6.11实施救援

6.11.1副指挥长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到达综合罐区,XXXX应急总指挥与其进行指挥权的交接。

6.11.2各成员单位赶到XXXX综合罐区,向现场副指挥长—区消防救援大队队长报到,汇报人员等到位情况。

6.11.3副指挥长分配救援任务

(1)现场抢险救灾组,由区消防救援大队牵头,具体某某负责,某某配合,具体负责抢救伤亡人员、灭火、排险、保护事故现场、现场监测、洗消、恢复等工作。

(2)新闻发布和报道组,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做好新闻报道、发布,做好新闻媒体记者接待服务工作。

(3)治安保卫组,由区公安分局牵头,负责交通管制、维持现场秩序、人员疏散撤离、治安管理。

(4)综合协调组,区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综合协调、会议组织、资料收集归档、证件管理、处置信息管理、协调联络上级工作组。

(5)医疗救护组,区卫生健康局牵头,负责对人员抢救治理、送医院救治。

(6)后勤保障组,事发属地政府组成,区交通运输局等参加,负责各类物资供应保障,路通、运送撤离人员等

(7)善后处理组,事发地政府牵头,区民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工会及有关保险机构参加,负责善后事宜。

(8)办公室,负责落实指挥部决定等工作。

6.11.4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迅速投入抢险救援中。

各小组汇报救援情况。

6.11.4.1抢险救援组

受伤人员被救出,大火被扑灭,没有造成其他人员伤亡,没有影响其他储罐,没有造成环境污染。

(1)消防车开赴现场,消防队员进行接管,喷水灭火

(2)对甲醇罐进行喷水降温

(3)组织协调其他救援车辆喷水灭火

6.11.4.2新闻发布和报道组,新闻报道、发布准确,新闻媒体记者接待服务良好。

6.11.4.3治安保卫组

道路交通管制及时、现场秩序及治安良好、人员得到及时疏散撤离。

同时根据当时东风的风向情况,立即喊话通知作业区内所有人员马上撤离(撤离过程中注意个人应急防护,如使用湿毛巾等保护呼吸系统),按不同风向向不同的方向撤离;

【东风向东(上风向)】集中,并由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清点人员。

6.11.4.4综合协调组,顺利完成指挥部安排的工作。

6.11.4.5医疗救护组,两名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抢救治疗,一名轻伤,一名重伤,现在都在区医院治疗。

6.11.4.6后勤保障组,各类救援物资供应及时,保障救援的顺利进行,没有耽搁救援。

6.11.4.7善后处理组,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救治,已通知其家属;

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已经和山东汇海达成共识。

6.11.4.8办公室,落实指挥部各项工作到位。

六、演练安全注意事项

1.预警与信息报告

1.1演练单位能够根据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1.2演练单位有明确的预警条件、方式和方法。

1.3对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现场人员发现险情或隐患进行及时预警。

1.4预警方式、方法和预警结果在演练中表现有效。

1.5演练单位内部信息通报系统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信息。

1.6演练中事故信息报告程序规范,符合应急预案要求。

1.7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程序,并持续更新。

1.8能够快速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周边群众通报事故信息。

1.9演练单位是否能够依据应急预案快速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等级。

2.紧急动员

2.1演练单位是否能够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采用有效的工作程序,警告、通知和动员相应范围内人员。

2.2演练是否单位能够通过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3演练单位应急响应是否迅速,动员效果较好。

2.4演练单位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能够及时开展事故早期评估,获取事件的准确信息。

3.事故检测

3.1演练单位及相关单位能够持续跟踪、监测事故全过程。

3.2事故监测人员能够科学评估其潜在危害性。

3.3能够及时报告事态评估信息。

4.指挥与与研判

4.1现场指挥部能否及时成立,并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转。

4.2指挥人员能否指挥和控制其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响应行动。

4.3指挥人员能否掌控全局协调。

4.4指挥部各位成员能否在较短或规定时间内到位,分工明确并各负其责。

4.5现场指挥部能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或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处置案并报总指挥部批准。

4.6指挥部重要岗位是否有后备人选,并能够根据演练(事故救援)活动的进行合理轮换。

4.7现场指挥部制定的事故救援方案是否科学可行。

4.8是否调集了足够的应急事故救援资源和装备(包括专业事故救援人员和相关装备)。

4.9现场指挥部能否与当地政府或本单位指挥中心信息畅通,并实现信息持续更新和共享。

4.10应急指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可行。

4.11指挥部能否对事故现场有效传达指令,进行有效管控。

4.12应急指挥中心能否及时启用,各项功能正常、满足使用。

4.13参演人员是否能够按照处置方案规定或在指定的时间内迅速达到现场开展事故救援。

4.14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对事故先期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的先期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处置结果有效。

4.15现场参演人员是否职责清晰、分工合理。

4.16应急处置程序是否正确、规范,处置措施执行到位。

5.事故处置

5.1参演人员之间是否联络有效,沟通顺畅有效,并能够有序配合,协同事故救援。

5.2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对现场实施持续安全监测或监控。

5.3事故处置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次生或衍生事故发生。

5.4针对事故现场是否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事故救援人员安全。

6.应急资源管理

6.1根据事态评估结果,能否识别和确定应急行动所需的各类资源,同时根据需要联系资源供应方。

6.2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快速、科学使用外部提供的应急资源并投入应急事故救援行动。

6.3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数量和性能是否能够满足现场应急需要。

6.4应急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有序,不存在浪费情况。

7.应急通讯

7.1通信网络系统是否正常运转,通讯能力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

7.2应急队伍是否能够建立多途径的通信系统,确保通讯畅。

7.3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通讯设备的管理。

7.4应急通信效果是否良好。

7.5演练各方通信信息是否顺畅。

8.信息公开

8.1是否明确事故信息发布部门、发布原则。

8.2事故信息是否能够由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

8.3是否指定了专门负责公共关系的人员,主动协调媒体。

8.4是否主动就事故情况在内部进行告知,并及时通知相关方(社会/受伤家属/周边居民等)。

8.5是否能够对事件舆情持续监测和研判,并对涉及的公共信息妥善处置。

9.人员保护护方案

9.1演练(事故救援) 

单位是否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协调有关方面确保各方人员安全。

9.2应急事故救援人员是否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或采取了必要自我安全防护措施。

9.3是否有受到或可能受到事故波及或影响的人员的安全保。

9.4针对事件影响范围内的特殊人群,是否能够采取适当方式发出警告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0.警戒与管制

10.1关键应急场所的人员进出通道是否受到有效管制。

10.2是否合理设置了交通管制点,划定管制区域;

各种警戒制与管制标志、标识设置是否明显,警戒措施是否完善。

10.3是否有效控制出入口,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保证道路畅通。

11.医疗救护

11.1应急响应人员是否对受伤害人员采取先期急救。

11.2急救药品、器材配备是否有效。

11.3是否及时与场外医疗救护资源建立联系求得支援。

11.4伤员是否得到及时救治。

11.5现场医疗人员是否能够对伤病人员伤情作出正确诊断,并按照既定的医疗程序对伤病人员进行处置。

11.6现场急救车辆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伤员送往医院,并带齐伤员有关资料。

12.现场控制与恢复

12.1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安全健康与环境、设备与设施方面的潜在危害,是否为降低事故影响而制定有效的技术对策和措施。

12.2事故现场产生的污染物或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并确保没有造成二次污染或危害。

12.3是否能够有效安置疏散人员,清点人数,划定安全区域并提供基本生活等后勤保障。

12.4现场保障条件是否满足事故处置、控制和恢复基本需要。

12.5演练情景设计合理,满足演练要求。

12.6演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13.其他

13.1参演人员是否能够按时就位、正确并熟练使用应急器材。

13.2应急响应的解除程序是否符合实际并与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内容相一致。

13.3应急预案是否得到了充分验证和检验,并发现了不足。

附:

假定事故发生地点平面图、厂区平面布置图

图1.

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