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3188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皖南事变及其影响;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对新中国建立民主政权的意义;

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对实现中国人民光明的前途所起的作用;

重庆谈判的背景及意义;

政协会议的意义;

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的实质;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历史意义;

民主党派在民主运动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

(3)运用:

分析宪章运动发生的深刻背景;

探究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结合史实分析第一国际的历史作用;

探究巴黎公社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

与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进行比较,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政权性质的了解,通过延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认识中共“七大”对中国命运抉择的重要意义;

通过史实认识国民党破坏民主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理解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比较分析、归纳概括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

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

理解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

(2)抗战胜利后决定中国命运的是国共两个大党。

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努力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统一;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要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实现独裁统治。

学习这段历史,学生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

选择民主、选择中共是历史的必然;

(3)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认识只有中共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尽一切努力争取民主;

体验、感悟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人士为争取民主而奔走呼号、光荣献身的精神,树立民主的观念;

理解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

【重难点】

重点:

宪章运动的主要经过;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推动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创举;

延安民主政治建设、中共“七大”、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

重庆谈判、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共同纲领》

难点:

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延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及其作用;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一.知识梳理

1.英国宪章运动

(1)历史背景

①革命后,享有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

②工业革命后:

1832年议会改革后,无产阶级壮大,开始争取普选斗争

(2)经过

①第一阶段(1836――1839)

A.兴起:

a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

b1837年《人民宪章》的公布(标志)内容:

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

无记名秘密投票;

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

议员应领取薪金;

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

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性质:

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

意义:

1838年5月请愿书以法案的形式正式公布,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

实质:

是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而斗争

c宪章派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致议会请愿书

B.低潮:

1839年下院否决请愿书,宪章派遭政府的搜捕和镇压

②第二阶段(1840――1842)

A.重新活跃:

成立全国宪章协会(1840);

B.再次失败:

1842年新请愿书再遭否决;

C.新请愿书意义:

工人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分了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③第三阶段(1847――19世纪50年代末)

A.复兴原因:

1847年英国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B.表现:

游行示威、递交新请愿书;

C.结果:

部分领导人被捕;

内部分裂

(3)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①地位:

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影响

表现:

罗素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向议会提出改革法案,支持议会扩大选举,法案内容明显受到宪章运动的影响;

在以争取改革选举制度为目标的“全国改革联盟”的领导下,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兴起;

1867年改革法案在议会通过,法案调整了选区,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陆续颁布法律,逐步取消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

20C初基本实现普选权,完善了选举制度,英国的代议制政治逐步完善

宪章运动的结果

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世纪之前,妇女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

19世纪下半叶,中产阶级妇女组成政治团体,要求取得选举权,并于1897年成立了“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联合会”。

成年女子的选举权,是经过艰苦的斗争才取得的。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

1928年法律规定21岁以上的女子和男子享有平等的选举资格。

1969年选民的年龄限制为18岁,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

③推动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锻炼队伍,走向成熟,取得实际民主权利)

A.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完成:

1848年政府宣布在巴黎实行10小时工作制,取消对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的限制,承认工人有组织自己团体的权利和享有劳动权,规定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被制宪会议否决;

1875年资产阶级政府颁布法律确认了男性公民的普选权,规定了议员的选举法,确立了普遍、平等和秘密选举议员的原则,基本完成代议制民主创建;

B.德国工人起义(1844年)

名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时间

1831年、1834年

1836-1848年

1844年

纲领

(口号)

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

“人民宪章”和争取

普选权

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旧的政治统治

①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坚实的阶级基础;

②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证明工人阶级的斗争要取得胜利,需要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1)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①背景

A.阶级基础:

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B.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明显暴露,无产阶级民主权利根本没有保障,工人运动高涨要求国际合作。

1859年伦敦工人罢工,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取得胜利;

1862年在伦敦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法国和德意志的工人都表示要加强合作。

C.理论基础:

马、恩的理论研究

②成立: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表明第一国际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组织)

③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在各国建立支部;

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

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及一切进步运动;

十分关心各国的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

马克思和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不但支持国际会员参加英国争取议会改革的群众运动,而且组织工人参加斗争,并且为斗争确定了策略。

1867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改革方案,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上层获得了选举权。

④意义:

不仅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它用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主义深入人心;

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各国的工人阶级斗争,使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领导工人阶级同各国资产阶级进行坚决斗争,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民主化的进程。

(2)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①背景:

民族矛盾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巴黎人民起义

②建立民主制度的尝试:

实行人民普选制,巴黎公社委员会的代表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国民自卫军营级以下的指挥官均由士兵选举产生,企业的负责人由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大众管理国家的民主精神;

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公社的一切重大决定须经集体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公社的法令或决议一经通过,就及时传达给人民,并由公社下设的委员会负责执行;

公社反对个人专断,禁止公社委员会擅自决定和处理问题;

公社实行人民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

公社通过各种形式让人民了解公社的工作,公社将自己作出的决议,甚至包括公社会议上讨论的重要问题,都及时刊登在公报上。

要求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人向人民报告工作,通过选民大会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群众质询,各种群众组织对公社监督,并提出批评意见,对公社委员中不称职或失职者,及时做出撤职处理;

加强法制,防止公职人员任意欺压群众,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以及其他各种民主权利和自由;

将民主制度建设渗透到实际生活中,使许多公社的公职人员具有人民公仆的作风。

③意义:

是19世纪初期以来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峰和总结,使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吸收和归纳了历次工人斗争的经验与成果,进行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尝试,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3)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A.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运动高涨表现:

工人人数猛增,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

B.科学理论广泛传播;

C.欧美政党要求联合

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

讨论国际劳工立法问题,提出工人阶级必须利用一切手段包括集会、报纸宣传、请愿以及示威游行等,促使各国政府为劳工立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劳动保护制,保护童工和女工的权利,并通过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③主要活动:

倡导议会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和经济权利;

推动工人阶级为改善经济状况和劳动生活条件的斗争,迫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渐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增加劳工立法,使工人境遇得到改善

在第二国际的领导下欧美工人运动的规模更大、组织性进一步增强,斗争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以工人为主体的广大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3.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1)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①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

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互结合和渗透;

②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表现:

A.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秋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

为巩固独裁专制,蒋介石建立了特务组织,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打击民主力量,实行恐怖统治。

他还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剥夺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对革命者、进步人士进行残酷迫害。

1936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B.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初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

以“中统”、“军统”为代表的特务组织专门从事迫害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

国民党一手制造了“皖南事变”;

强化保甲制度;

1945年国民党六大坚持一党专政,成立特别委员会反共

(2)中共及各阶层民主力量坚决回击国民党的反共活动

①针对皖南事变的回击:

A.中共一方面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一方面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B.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在香港发起抗议运动;

C.国民党政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深感联合起来争取自由民主、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并要求与共产党积极合作以反抗国民党的压迫。

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正式成立,推动了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

D.国际上,苏联严厉斥责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行为;

英美当时也不同意蒋介石这样做。

②针对《中国之命运》及武装挑衅的回击:

中共专门召开会议分析《中国之命运》的内容,组织撰写批判文章,揭露其反动实质和蒋介石推行法西斯统治的阴谋,呼吁一切爱国的国民党人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为建立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

中共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通电呼吁团结,反对内战;

各解放区开展反对内战、保卫边区的群众运动,阻止国民党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动。

③针对中国命运的抉择:

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指出中共的任务是全力争取光明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就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必须团结全国人民,巩固和扩大抗日力量;

大会制定中共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中共在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l)措施:

①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抗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实行民主选举制,凡年满18岁,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议员由选举产生,只是政府认为有必要时,可聘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为参议员,但名额不超过十分之一,参议员对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监督、罢免之;

抗日民主政府的各级领导均由各级参议会选举、罢免,对各级参议会负责;

参议员和政府的候选人在竞选时要当众说明自己的政见和施政方针,接受选民审查

②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宪政运动,成立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

③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三三制”政权:

A.建立:

1940年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正式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即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分配按共产党、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比例执行;

B.意义:

是中共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真诚合作,充分保障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民主权利的民主制度。

(2)意义: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实现民主自由的强烈愿望,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1)内战爆发前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①重庆谈判:

A.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

但由于发动内战的准备尚不充分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为了尽力争取和平建国,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并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

B.概况:

国民党当局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双十协定》内容:

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C.影响:

《双十协定》的签定,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A.概况:

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由于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以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斗争,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B.影响:

政协会议的召开,打破了蒋介石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全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愿望

(2)内战爆发后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①抵制“国民大会”:

1946年秋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拒绝参加“国民大会”,《中华民国宪法》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

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②中共领导的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制造了一系列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

1945年昆明“一二·

1946年2月南京“下关惨案”和昆明“李闻血案”;

1947年“五二0血案”;

学生运动高涨:

1947年5月北京、上海各校普遍举行“五四”纪念会,进行反内战的宣传;

南京学生到国民党教育部请愿,把反内战和反饥饿结合,平津学生成立“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

5月20日宁、沪、苏、杭地区16所学校学生在南京举行联合示威大游行。

学生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整个民主运动的高涨:

在农村,农民抗征、抗捐、抗租运动迭起,民变不断;

在城市,工人的斗争发展迅速;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说明中共领导的反蒋独裁统治斗争的胜利,推动了人民革命的发展;

③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A.原因:

1946年发生的一系列法西斯暴行,使原本希望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党派认识到国民党当局根本不给人民任何形式的民主自由,在国民党统治下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当局更变本加厉地摧残和迫害民主力量,大肆污蔑民盟等民主党派,并强令其解散;

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在香港改组民主同盟,重建总部,并宣布:

“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从此,民盟与中共一起战斗,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④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

A.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B.建立新中国: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劳动节提出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迅速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主要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之路。

二.核心突破

1.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

(1)从日本方面看:

1938年秋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把进攻矛头指向敌后抗日根据地。

这样,正面战场的压力大大减轻;

(2)从英美方面看:

为推动日本去侵略苏联,谋求与日本妥协,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

(3)从中国方面看:

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天天发展壮大,使蒋介石坐卧不安。

于是,蒋介石集团从其阶级本性出发,执行了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

2.在政策转变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表现为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的两面性。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的政策是政治诱降为主,但最终结果是要灭亡中国,包括国民政府,这就使蒋介石集团既想投降又不敢投降;

蒋介石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不会因抗战爆发而改变,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壮大,又使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共产党彻底决裂

3.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哪两种命运的抉择?

原因何在?

(1)国民党企图在中国建立专制、独裁的反动政府:

发表《中国之命运》,掀起反共高潮;

召开国民党“六大”

(2)共产党希望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联合政府:

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实质和阴谋,发动社会舆论,谴责其罪行;

召开中共七大

4.英国宪章运动三次请愿失败的原因:

(1)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英国政府进行了政府调整,使工人具有通过合法斗争获取政治权利的可能;

(2)4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工人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降低;

(3)1848年欧洲革命被镇压下去动摇了英国工人的斗争信心

(4)宪章运动所要求的政治、经济变革,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去加以实现,而工人阶级本身也没有达到足以担当实现这些任务的水平。

(5)工人阶级缺乏组织性,没有统一的政党,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三.易错知识点

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不同点

各国工人团体组成

社会主义政党组成

各团体在它领导下

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只起指明方向作用

各国团结斗争

为将来推翻资本主义组织、教育工人阶级

相同点

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

马、恩都参与、领导;

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四.考情分析

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成立及活动;

抗战胜利前后争取民主的斗争

五.试题精练

1.宪章派的主要成员有①无产阶级②资产阶级③激进派议员④农民阶级C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下列运动属于宪章运动的是①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②1848年六月起义③1839年英国工人罢工,个别地区起义④1842年工人罢工D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3.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主要有①武装起义②请愿③罢工A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4.宪章运动中,三次请愿书的共同要求是A

A.选举权B.生存权C.人权D.统治权

5.从英国宪章运动所要求的普选权,1848年法国工人提出的劳动权、普选权的要求等口号中可以看出,此时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发动的工人运动B

A.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C.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工人运动D.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从当时历史发展的状况来看,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工人运动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当然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并不成熟,工人运动还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6.第二国际成立大会规定:

“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的示威游行……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

”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规定5月1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D

A.波兰人民起义B.巴黎公社的失败

C.1859年伦敦建筑工人罢工D.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

5月1日国际劳动节,是为纪念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7.(2009·

广东高考)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C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据巴黎公社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