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2883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7诗歌鉴赏第04期高考冲刺之名校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

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

80.首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

有什么作用?

81.你认为“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那些?

请结合诗词略作分析。

四十、(15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江楼夕望招客白

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82.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3分)

83.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四十一、(15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

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

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使君,指自己。

8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85.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四十二、(15届广东省华附、广雅、省实、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

陈允平

草舍蔬畦绕,柴门竹迳通。

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

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

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

注:

陈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诗人,曾因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晚年隐居四明日湖。

山茄:

又名洛神花。

86.你认为“细雨湿斜风”一句中哪个字最有韵味?

请简要赏析。

87.这首诗的感情委婉含蓄,简要分析表现了哪些感情。

四十三、(15届广西省桂林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文后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孙楚:

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8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8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写了哪些情感。

四十四、(15届广西省桂林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90.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91.从全诗看,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

试简要分析。

四十五、(15届贵州师大附中高三11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佳人:

知心朋友。

92.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93.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十六、(15届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无计入红楼。

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注】青鸾:

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

94.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赏析。

95.词的上片写道:

“一段夕阳愁”,结合全词分析,的愁绪包括哪些?

四十七、(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睛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此诗作于元和十年,因谗被贬柳州。

瘴江:

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

射工:

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

飓母:

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

96.请简要分析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97.请比较“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两句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

四十八、(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和程公辟赠别

(1)

张先

巴子

(2)城头青草暮,巴山(3)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

杯且举,瞿堂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zh)(4)路,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

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注解:

(1)和程公辟赠别:

这是张先赠答友人程公辟的一首送别诗,张先与程公辟都是江南人,在四川做官。

(2)巴子:

巴县,今属重庆市。

(3)巴山:

泛指巴地一带的山。

(4)吴门清霅:

吴门,苏州的别称;

清霅,霅溪,浙江吴兴的别称。

吴门和清霅分别为友人与词人的家乡。

9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99.请赏析“燕子占巢花脱树”一句的妙处。

100.有人说这首离别词情意真挚但不悲切,请结合整首词句作简要分析。

备战2015年高考百题精炼系列(四)

76.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

象?

【答案】

76.颔联用衬托手法描绘了一幅炉火随着天色暗

渐显明亮,瓶中的花因天寒也被冻住的昏暗清冷的冬日黄昏景象。

(共4分。

手法1分,描述景象1分,景象特点2分)

77.友人散尽,独坐凄寒。

远方战事,忧心国运。

官小禄

薄,慨叹自身。

望月思乡,孤独寂寞。

(共4分,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相近也可)

【解析】

76.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意境。

解题的思路:

先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分析其特点,然后将几个意象放在一起,看构成什么样的意境,一般是两个双音节词,最后体现出诗人什么感情。

颔联“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所选择的意象是明亮的炉火和被冻住的花,用明亮起来的炉火,来反衬天色昏暗,由瓶中被冻住的花,来表现天的寒冷,从而衬出环境的清冷。

由此可见此时的环境特点:

昏暗而清冷。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7.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情感。

情感的表现方式主要有: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借物)。

题干中说“复杂的心绪”,可见情感并非一种,要分条作答。

从首联和颔联“书帷人散后……瓶花冻觉寒”中可以感悟到“人散后”的凄寒;

从“烽烟惊远道”的“惊”中可以看出对战事的担忧;

“升斗恋微官”中“升斗”“微官”二字词可见对官微俸少的感叹;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中的“月”“他乡”“独”这些字中可见对家乡的思念。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78.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

79.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

78.灵动(跳跃等)(动态特点,从“散聚”“聚”“跳”等词得出)晶莹(润泽、亮泽等)(静态特点,从“真珠”“水银窝”等喻体特点得出),1点1分。

79.虚写(“想象”,手法1分)“午梦”泛舟西湖,烟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景(上阕内容概括1分)侧面烘托(衬托,手法1分)被“急雨打篷声”惊醒后欣赏到的眼前荷池跳雨的美景(下阕内容概括1分),更好地表达诗人对池荷跳雨的喜爱之情(思想感情1分)。

78.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能力。

解答这类题,需要抓住关键词,结合意境,进行概括。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幽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因什么而“感伤”。

79.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先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情感。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需要注意:

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文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

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三十九、(15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

80.首句以动衬静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深秋夜景图。

(2分)首句起兴,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81.

(1)心念中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情

(2)遭人陷害,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

(3)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4)对奸臣当道,苟且偷安的愤恨之情

(5)知己甚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任意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

80.

这是一道意境型的题目。

对于第一问,第一步要抓住“寒蛩”、“不住鸣”,

意思是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

交代了季节,时间。

第二步营造的氛围,一般是四字词语,可选择“凄清冷落”“萧瑟凄冷”“萧条凄凉”等;

第三步,体现的情感。

对于第二问,首句或首联或开头的作用,可有如下几点:

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环境、天气;

渲染营造……氛围;

以景衬情(映衬或反衬);

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有情感词的话)。

81.

这道题目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要读懂“心事”的具体内涵,先要读懂全诗,圈定范围,再结合知人论世,诗下注释具体作答。

这首诗的大意是: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

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82.(3分))晴本无雨,夏本无霜。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

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

视听结合或联想和想象皆可),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手法、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

83.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

颔联写“灯火”“星河”;

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

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

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

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

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

(3分。

3种答法选其一。

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

83.

此题相对开放,解答此题,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

读后可知,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

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

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

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

四十一、(15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释:

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74.

(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

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85.

(1)比喻。

“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

(2)对偶。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3)情景交融。

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的喜悦之情。

(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

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84.

此题考查鉴赏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词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读后可知,上下阙均采用了写景和叙事相结合的手法,“新”“无尘”渲染出了雨后清新、洁净的景象,故烘托出的的心情也是愉悦、惬意的。

“光似泼”“气如熏”表现的是田园的蓬勃景象,“收拾耦耕身”自然表现的是的热爱之情。

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85.

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常见的表现手法知识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词句分析作答,“光似泼”“气如熏”,很明显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再结合着比喻的一般性作用,生动形象,将形容的对象农村生活的特点表述出来即可。

风来蒿艾气如熏”从句式特点来看,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下阙,前两句写景,后一句叙事,故可从情景交融的角度作答,然后再把作

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出的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即可。

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

87.这首诗的感情委婉含蓄,简要分析表现了哪些感情。

86.参考答案一:

“湿”字最有韵味。

(1分)湿,意为打湿、湿润。

诗人想象丰富,用词新颖,(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和风伴随细雨的景象。

(1分)

参考答案二:

风本来是看不见的,诗中描绘细雨打湿斜风,将无形的清风化为有形(1分),写出了雨随风飘的旖旎之态(1分)。

(指出“湿”字1分,结合诗句分析作用或特色1分,分析效果1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87.参考答案一:

前三联描写自己隐居的环境,草屋前后菜畦环绕,竹径通幽,举目远眺,云霭遮住落日,细雨伴着微风,碧绿的艾草与火红的山茄交相辉映。

表达了诗人对村居(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尾联遥想当年,南浦遥远,江枫难辨,浓重的家国之思涌突然上心头,兼有平生志愿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

先描写自己隐居的环境,草屋前后菜园环绕,柴门后是一条两旁种着竹子的小路。

举目远眺,云霭遮住落日,细雨伴随着微风。

艾草茂盛,山茄盛开。

(2分)接着

运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在美好闲适的环境中,往事难以忘怀,遥想当年离别时的南浦已相隔遥远,记忆中的楚江枫叶已无从辨识,抒发了虽然隐居江村,但是心系国事,平生志愿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

86.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自己认为用的最好的字是哪一个,然后解释该字含义,指出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细雨湿斜风”,意思是细细的雨丝似乎打湿了温和的清风,风本是无形之物,更不会被“打湿”,实际是借“斜风”写出雨丝斜飘的状态,用了一个“湿”字,就起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可谓想象力丰富。

87.

宋之问

88.颔联寓情于景(1分)。

“河桥不相送”:

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

(2分)“江树远含情”:

想象送别情景:

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

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89.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

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

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

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每点2分)

88.

别离固已难堪,如能举杯饯行,面诉衷曲,亦可稍慰离怀;

但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

“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

第四句别开生面,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

友人去远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

这一笔表明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

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如意,说明诗人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体现了此诗舒展自由的特色。

89.

这首诗情感围“嗟”展开,绕首句便营造出寂寥情绪;

加上“君”竟要远行万里,更令人嗟叹。

诗人因“卧病”不能将朋友送至渡口桥边,故感觉到江上远远烟树都含有他心中的不舍之情。

下两联用典,颈联将友人贬谪所行之路写成一条追思故杰的路,孙楚不遇、屈原冤屈,同时含有安慰和鼓励他的意思。

尾联将朋友被贬谪比作宝剑流落,有代之不平意。

这首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