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2565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各林区输电线路断裂、电杆折断损坏160余千米,损失约70万元。

五是林区道路不同程度损毁约42千米,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灾情发生后,国家林业局、省、市林业部门领导先后到我县视察灾情并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林业局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抗灾抢险工作,筹集应急救灾资金23.5万元(其中:

林业局组织3.5万元,国营林场组织20万元)储备救灾,局领导多次深入受灾地区看望林区工人和广大林农,并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克服交通堵塞、山高坡陡等实际,深入一线抗灾抢险、调查灾情、慰问灾农,组织林区职工及群众对受灾道路、电力、通讯、房屋等进行灾后重建,林区职工吃、住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广大林农情绪稳定,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主要措施:

(一)制定方案。

灾情发生后,按照省、市、县委和政府及林业部门关于做好抗灾救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总体部署,结合全县林业受灾实际,拟定了《**林业灾后重建实施方案》。

(二)开展抗灾救灾。

按照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原则,林业局组织工作队根据灾区的情况分轻重缓急开展抗灾救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工作。

一是对倒塌和已成危房不能居住的房屋劝灾民迅速撤离,并组织3.5万元物资为灾民搭建临时棚户供灾民暂住。

二是对交通中断的林区组织了粮、油、盐及日常用品共2.5万元物资无偿支援灾民。

三是对损毁比较严重的天星、八字山、坛厂、大楠木等林区公路进行了抢修,林区交通基本畅通,确保了林区护林防火和生产生活需要。

四是恢复了林区的照明用电和供水问题,通讯中断的林区启用防火专用通讯,保持通讯联系。

林区社会稳定,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三)开展灾情调查统计。

灾情发生后,林业局除组织抗灾救灾工作队外,从林政、林勘、营林等部门抽调20人组成灾情调查、统计队伍对全县林业灾情进行详查,邀请县广电局、新闻中心协助支持,使我县受灾情况有数字、有图像、有声音全面、客观反映出来,让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林业部门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同时为下一步进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四)灾害木清理

为把因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关于灾害木清理的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县灾害木清理和森林防火工作紧急会议,对全县灾害木清理和森林防火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灾害木清理和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书,县林业局下发了《关于灾害木竹清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灾害等级划分和清理要求、清理原则、清理范围和时间、木材流通管理。

全县共清理灾害木10.861万立方米,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

二、林改方面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积极稳妥、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操作规程,扎实抓好外业内业的基础工作,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

去年,先行在旧城镇、庙沟乡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启动了第一批双河、高田两个乡的大面林改工作;

今年6月,又启动了剩余6个乡镇的林改工作。

共制定县级林改方案1个、乡级林改方案8个、村级林改方案87个、村民小组林改方案1614个,并全部按相关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外业勘测工作基本结束,共确权勘界宗地199276宗,涉及农户74945户,确权到户率达97.2%,纠纷调处率(协议调处)达80%以上。

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进

为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指导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实施林改的乡镇、村、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各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县处级领导和乡科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乡镇林改工作制度,切实做到高位推动、领导到位。

相继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全县大规模的林改工作会、林改推进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

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林改工作开展过程中,县委、政府领导把林改工作作为下乡调研的一项必讲、必问、必查工作,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乡镇现场办公,研究解决林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县人大、政协将林改工作作为主要视察内容和调研课题之一,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视察和专题调研,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有力促进了林改工作的开展。

同时,加大林改经费投入,加强林改资金的监督管理,为林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全县共投入林改工作经费392万元,其中省、市投入82.8万元,县级投入300万元,乡级投入9.2万元。

(二)抓宣传发动,坚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为使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理解、支持、参与林改工作,我们采取“十个一”、“三个必须”的宣传方式开展林改宣传,使林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十个一”,即开好一个动员培训会、发出一封公开信、写好一套林改宣传标语、办好一份《林改简报》、开辟一个林改专题栏目、制作一个林改宣传栏、落实一辆林改宣传车、印制一册林改资料汇编、组建一支林改宣传队、录制一部林改专题片。

“三个必须”,即林改培训必须培训到各村民小组长、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和造林承包大户;

必须把《致全县农民朋友公开信》发放到千家万户;

每个村民小组必须召开专门的群众大会或户主会,讨论村民小组的林改方案。

全县共召开县、乡、村、组林改工作会议及各种形式的培训会议3073次,参加人数达85952人次,其中:

县级培训5场295人次,乡级培训193场4195人次,村民小组召开群众会2875场81462人次;

书写标语1544条(幅),发放公开信111000份,出专刊209期,发放宣传手册3500册,印发林改资料汇编5000册,开展电影、电视宣传247场次,县、乡林改办编写《林改简报》144期。

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介的广泛宣传,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林改是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和好事,自觉参与到林改中来,实现了由“要我改”向“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三)坚持一线工作法,抓队伍建设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程序严格,仅靠林业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为积极统筹县、乡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工作力量,每个乡镇安排了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林改工作队队长,每个村组建1支不少于5人的林改驻村工作组,具体负责各村的林改工作,县、乡、村、组直接参与林改的人员达8698人。

工作中,林改工作队员认真履职,坚持一线工作,吃在基层,住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做到乡镇挂村领导、驻村工作组和林改工作队员与林农同上山、同勘界、同排纠纷、同生活,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全身心投入到林改工作中。

(四)抓纠纷调处,维护社会稳定

在林权林界纠纷调处工作中,我们按照当事人协商解决为主和实行分级负责制的原则,采取“两个依靠”和“五环工作法”,积极稳妥调处林权林界纠纷。

“两个依靠”:

一是依靠基层干部;

二是依靠当地老百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五环工作法”:

第一环由林权林界纠纷当事人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乡村两级调解组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环由乡村调解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就纠纷事项入组到户,向熟悉情况的老同志、老村干部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三环由调解组召集调解人员,征求调解人员意见,讨论形成调解初步意见;

第四环由调解人员分头对纠纷当事人做思想动员工作,宣传林改政策,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林改,积极支持林改,主动接受调解组的调解意见;

第五环由调解组召集纠纷双方当事人会议,邀请熟悉情况的老同志参加,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林改政策、林改纠纷调解的原则方法等,提出调解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

如涉及双方当事人较多,意见难以集中的,调解组采取票决方法帮助调解。

全县共排查出纠纷318起,调处261起,调处率为82.1%,切实做到“户与户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的纠纷不出乡,乡与乡的纠纷不出县”。

(五)抓制度建设,有序推进林改工作

一是落实林改培训制度。

县、乡、村、组层层举办培训班,确保所有参与林改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群众都能正确运用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让广大群众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明白人”。

二是落实情况汇报制度。

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县委重点督查事项进行督查;

林改乡镇每月至少召开二次党政班子林改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和解决林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将林改工作情况于每月十五日、三十日上报县“两办”和林改办;

各乡镇将林改工作中的重大安排、领导活动、先进经验和阶段工作总结及时书面报县林改办;

县林改办采取一天一报告、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结等形式向林改领导组汇报,及时掌握进度。

三是落实检查指导制度。

县林改领导小组经常深入乡镇检查指导林改工作,县林改办不定期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挖掘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是督查督办制度。

县林改督查组经常深入乡镇检查督导林改工作,了解掌握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写出督查报告,提出整改要求,督促乡镇整改,每周向领导汇报一次督查情况。

县林改办针对存在的问题不定期以《林改督查》通报情况。

五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要求,县委、政府与各乡镇、各乡镇与各村委会、县林改办与各乡镇林改办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林改工作问责制;

县林改领导组建立林改队员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将责任追究与评定职称和年终考核挂钩,要求队员本着对党委、政府负责、对林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抓好林改工作。

通过督查,对工作表现好、业绩优的人员进行评先评优,对不遵守工作纪律、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六)抓工作创新,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林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时间要求紧,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又必须保证符合工作质量要求,在推进过程中,我县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积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大胆探索、实践,创造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进行林改作图和面积计算的工作方法,将先进的“3S”技术有机的运用于林改工作。

主要是由外勘人员用GPS卫星定位仪所采集的坐标点直接导入地理信息系统(MAPGIS),自动生成宗地坐标拐点,内业人员根据外勘人员提供的宗地草图坐标点,进行宗地连线,生成宗地图。

内业人员将宗地图和宗地所需基本数据导出,提供给外勘人员或乡村干部进行张榜公示,经林农确认无异议后,方可填写外勘表及林权登记申请表,该小组主体改革工作即算完成。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所作的宗地图,操作规范、比较直观、便于管理,实现了林改外业必须由林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变为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的乡、村、组干部经过培训后就可以完成,由少数人才能实施的工作变为多数人都可以操作,彻底解决了因技术力量不足而影响林改进程的问题,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节约了工作经费,而且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了年底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经验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高位推动是保障。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抓检查,抓进度,抓质量,亲自研究解决林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学懂政策是根本。

加强对林改政策的宣传,让广大林农消除疑惑,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营造了林改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制定方案是基础。

根据不同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保持了林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是确权定界是重点。

坚持从实际出发,推举一人持证,按照实际测量面积,落实分成比例,划清林权林界,落实责权利和管护责任,妥善处理群众的利益关系。

五是纠纷调解是难点。

认真调解林权林界纠纷,着力解决好乡镇之间及国有林与集体林之间的纠纷,促进了生态产业的发展,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六是相互配合是前提,明确县、乡、村、组的工作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林改工作合力。

七是完善资料是保证。

搞好痕迹资料收集,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实行分类立卷归档,确保了林改有依可寻、有案可查。

八是经费保障是关键。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了林改工作的整体推进。

此外,协助抓好“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座谈会”在**的成功召开。

根据市政府、市林业局的关心和安排,昭通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座谈会定在我县召开,为确保会议的圆满成功,我局竭尽全力协助市林业局。

由于会前、会中准备充分,确保了全市林权制度改革现场座谈会在我县胜利召开,会议将我县林改技术人员成功探索运用于林改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与各县区林改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

会议认为,**所运用的“三S”地理信息系统(MAPGIS)有利于加速林改进程,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林改工作,为确保今年内完成林改主体改革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营林生产

(一)苗木培育和管理

种苗的优劣,事关生态环境建设大局和造林成果的成败,为此,根据今年因雨雪冰冻灾害毁林面积比较大需要造林面积比较广的实际,从年初一开始,我们就狠抓了造林种苗的培育储备,指导培育造林苗木850万株,其中杉木500万株,柳杉50万株,檫木200万株,竹苗100万株,完全可以满足全县造林需要。

进入造林季节之前,种苗站、森防站全体人员深入苗圃地进行检验、检疫,严禁带病种苗和劣质苗木进入造林地块。

围绕种苗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今年我局还专门成立了种苗调运领导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5个局领导任副组长,要求种苗检验、检疫人员必须严格按省、市规定的质量和标准执行,谁违规,一律按党纪政纪和相关规定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二)天保工程

天保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林业六大建设工程之一、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建设工程,为了实施好这一“天”字号工程,我们一是加强领导,二是加强宣传,三是严格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采取造、封、管并举等措施。

全年共实施森林管护面积81万亩,安置森工企业职工93人(含封山育林管护人员),确定封禁措施为人工巡护和设置标志碑、牌等,禁止砍柴、放牧、割草、铲草、烧灰积肥等一切不利林木生长的人为活动;

完成了2019年度天保工程建设任务3.0万亩(其中:

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2019年11月下达的林业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天保工程项目建设4万亩(其中:

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的作业设计,并及时上报市级评审通过,目前正在组织实施;

并将天保工程项目损失情况进行清理统计(全县共损失面积3.08万亩),及时予以上报,已做好充分准备,待上级审核批复后组织实施。

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程管理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天保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范操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签订各项目工作责任书。

资金的管理、使用上严格按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使用,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无挤占、串用、挪用资金的现象和虚列工程支出、计划外工程及超标准建设、擅自调整工程计划、改变财政专项资金用途等不良现象。

通过天保工程实施,有效保护了现有森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国土长治久安,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极大改善了我县地方森工企业的“两危”境地,有效维护了林区的社会稳定。

(三)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国家以资代赈、举债实施的重点工程,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机遇,其要求高、管理严、涉及面广、难度大,该工程能否达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复耕”的目的,关键在退耕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改善。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严格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要求和补助标准,严格各项纪律,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凡是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验收,凡是验收达标的,及时向财政等部门提供有关补助政策兑现依据,以便及时足额把退耕还林各项补助兑现到退耕农户手中,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较好地维护了退耕农户的根本利益。

同时完成了退耕还林0.32万亩到期面积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及时为省厅和国家局核查提交了相关材料,确保了我县退耕还林到期面积圆满通过国家局核查验收。

另外,对2019年退耕还林1万亩荒山造林(含灾后重建)进行了施工作业设计并报上级批复,目前正组织实施。

(四)义务植树

义务植树是《森林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全社会办林业和全民搞好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全面开展义务植树,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率,树立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发展林业产业,尽快提高我县森林覆盖率,有力推动我县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省、市绿化委员会的有关要求,我们把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共组织完成义务植树65万株。

(五)扎实抓好各项工程造林。

为掀起今冬明春造林高潮,扎实推进天保公益林3.0万亩(其中:

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配额荒山造林1万亩)等工程造林项目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林业局、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田乡率先于11月25日在钨城村高寨坡召开造林现场大会,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凌光辉和县人大副主任李想亲临指导,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了栽植技术,造林现场2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拉开了高田乡今冬明春造林序幕。

高田乡政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冬季1.5万亩(占全县4万亩的37.5%)造林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具体做法:

一是乡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书,把造林工程建设纳入年度考核。

二是党政领导、干部职工实行包片、包地块完成造林任务。

三是制定完善检查验收办法,乡、村两级组织自查验收,查找存在的问题,自查合格后申请县林业局验收兑现。

四是制定奖惩办法。

乡党政领导班子带头扣取造林风险抵押金,经验收合格后,兑现造林风险抵押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验收不合格的,所扣风险抵押金用于重造林经费,不在返还,并追究原因进行处理。

(六)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提高森林管护质量,促进幼树生长、幼林郁闭成林必不可少的营林生产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的关键。

为巩固造林成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全面完成全县11万亩的幼林抚育,我们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2019年度幼林抚育工作的通知》进行明确:

一是要求各乡镇切实把抓好幼林抚育工作列入林业站工作的重要职责,把任务具体落实到村、组,落实到林业站人员头上。

同时认真总结以往幼林抚育的经验,制定相应措施,真正做到责任落实,真抓实干,确保各乡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是落实抚育范围和任务;

三是落实抚育时间和质量。

要求根据幼林的实际情况采取刀抚或锄抚的方式进行抚育。

刀抚要做到苗现塘、草归行、草桩不超过5寸、幼树不受损伤,锄抚要松土扩塘、培土保墒,经济林幼林应结合抚育进行扩塘、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四是抚育结束后,各乡镇林业站对抚育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合格后报林业局检查验收,属退耕还林地块的,将以检查结果作为政策兑现的依据,未抚育的不兑现补助。

(七)完成了其它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一是结合我县绿色长廊建设的总体规划完成了《扎西干河片区绿化施工设计》,设计规划栽种竹子0.244万丛,投资4.4万元,正组织造林。

二是结合全省综合开发发展,及时完成了**县小区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三是完成了11万亩省级公益林的作业设计。

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区划和界定,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工作,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关键。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现场会上,宣布从明年起将对6000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实施补偿。

根据全省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县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会议精神,按时完成了我县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

四是以“扎西会议会址”被列入全国1OO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坚持走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红”“绿”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完成了水田花房子至弯角塘公路沿线0.5万亩竹子(风景林)的作业设计。

五是完成了1万亩核桃的作业设计。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改善和对核桃营养、保健等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化,核桃产品市场日益扩大。

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核桃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进一步拓展,产业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核桃产业已成为我省广大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加快核桃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山区发展,促进资源优势真正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今年,根据市林业局下达的核桃产业发展计划,我们完成了罗布乡1万亩核桃特色经济林建设规划,正在组织实施。

六是完成了《**县竹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发布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把林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独立产业门类,云南省委、省政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确定全面加大竹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提出了全省建设30个20万亩以上竹产业基地县,实现总体600万亩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着力抓好竹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7个20万亩以上基地县,竹基地规模达到200万亩以上,并着力发展竹食品、竹制品加工业,最终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带动竹产区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精神,充分抓住我县列为全省30个竹产业基地建设县的大好机遇,把我县竹产业做强做大,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生态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完成了《**县竹产业发展规划》,总体发展目标是用5——8年时间,通过新建和改造,培育竹基地17万亩,巩固培育好现有3万亩,全县形成20万亩(其中:

毛竹6万亩、水竹2万亩、甜苦竹4万亩、筇竹和方竹6万亩、麻竹和慈竹2万亩,四旁种竹10万丛)以上竹子基地,布局首先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