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1696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三优质Word下载.docx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课程管理

2.教育法规

3.头脑风暴训练

4.反思性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哪些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哪些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4.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基本目标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14分,共14分)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叶圣陶

材料三:

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

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

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

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

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

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招聘教师

职业能力测试、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专家押题试卷

(二)

1.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

2.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冯特D.华生3.《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

4.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是()

A.弗洛伊德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5.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下列各项选择中,哪一项不属于青少年主要的人际关系?

()

A.朋友关系B.亲子关系C.合同关系D.师生之间的关系7.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A.巴班斯基B.夸美纽斯C.凯洛

夫D.赫尔巴特

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

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1.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A.教师和学生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D.教学内容和手段

12.提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三大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奥苏伯尔C.托尔曼D.桑代克

13.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的通知。

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机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B.《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

1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

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校园文化

3.发散思维

4.一般迁移

1.简述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2.联系实际,简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4.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谈谈其中的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2.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根据下列案例回答问题。

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

“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

”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

这位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以及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处于基础学科地位,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2.A【解析】基础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D【解析】替代强化就是指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4.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所以突出班、课、时。

5.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6.B【解析】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7.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了榜样的作用。

8.B【解析】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培养。

9.B【解析】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0.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11.A【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

德育的基本途径。

12.A【解析】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加以解决。

13.C【解析】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由此引起的反应为无条件反应。

14.A【解析】教育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实施。

15.C【解析】学生作为公民享有《民法通则》赋予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因此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二、名词解释

1.课程管理是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3.头脑风暴训练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逬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4.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其中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

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把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3.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包括感觉规律的运用和知觉规律的运用。

(1)感觉规律的运用。

①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应该做到:

创造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要避免对视、听等感觉器官过强的刺激因素。

②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充分利用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

(2)知觉规律的运用。

①选择性规律的运用:

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异;

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

使感知的对象具有活动性。

②整体性规律的运用:

形成最优化教学结构;

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合理安排教材的讲授顺序。

③理解性规律的运用:

归纳形成概括化认知结构;

演绎形成分化认知结构;

讲授不能误导。

④恒常性规律的运用:

引导学生认识知觉映像与情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具与实物比例适当;

克服定势或反馈错觉。

2.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

(1)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2)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

(3)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

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

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

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

启迪学生做人;

引导学生会学习;

激励学生会思考;

指导学生能实践。

3.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

1.A【解析】早在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2.C【解析】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B【解析】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4.C【解析】人本主义被称为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

5.D【解析】略。

6.C【解析】青少年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

7.B【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8.A【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9.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揭示学与教之间的心理规律,因此,学习过程是其研究核心。

10.B【解析】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发表于1868年,该书认为心理学应成为教育学三大基础之首。

11.A【解析】教师和学生,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2.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主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三条。

13.A【解析】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4.A【解析】当地县教育局即可受理王某的申诉。

15.B【解析】略。

1.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其母亲是助产

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

2.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4.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1.

(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2.

(1)因材施教原则的内涵: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它是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2)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表现在: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1.战国后期,《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其具体教育思想体现在:

(1)《学记》提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教育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4)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

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

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可结合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来谈谈《学记》中的教师观、教育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对我们教育改革的启示。

2.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因为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