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1398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板矫正及成型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根据工件的精度要求,调节割嘴与割嘴的间距;

在切割过程中采用中性焰,风线要清晰,必须保持割嘴与钢板的垂直;

切割过程中遇氧气压力不足或成份不纯而严重影响切割质量,应暂停切割,以待问题解决后再开始切割;

切割过程中若切割机行走出现故障应停止切割,故障排除后,才可继续操作;

切割多根板条时,始割端和终割端应以封闭状态形式,待稍冷后,再进行二端横缝切割;

板条工件切割时,工件二侧应有留余边,并进行双矩并行切割;

 

操作完毕后,将割矩装置升高及电源、氧气、燃气阀门关闭。

(3)对数控切割机的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前应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按程序空车运行正常后才可正式进行正常工作;

根据荧屏上的套料卡图像与平台上的钢板进行定位,并空车“走边”;

检查并安装相应的割矩(火焰割矩装置或等离子割矩装置),划线锌粉、气体管路开关等;

按照工件的套料图,加工管理明细表,核对钢板的牌号、规格、底漆颜色是否一致;

火焰切割时根据工件的板厚适用合适的割嘴,切割速度,氧气和燃气的压力,切割必须采用标准火焰,风线要清晰,割嘴与钢板保持垂直状态;

不论是干割还是湿割必须按磁盘资料划出各种构架安装位置线、对合线及检验线等;

操作者须按以下顺序开机:

合上总电源开关→启动发电机组(或稳压电源)→确认发电机组输出电压正常→按动发电机输出按钮→启动控制箱电源开关;

操作人员在设备开动后不得离开岗位或托非操作人员代管;

设备上所有限位开关,操作者均不得擅自移位,拆除;

键盘上的禁用按钮,操作者不得拨弄;

横梁自动升降前,应先点动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再启动自动升降;

意外情况,零件迹线出轨,应立即停割,出轨长度超100mm时,属亵职事故。

遇割嘴故障,必须手工方式补划;

设备不用时,应该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切断电源。

薄板切割的特殊要求

选用小号割嘴;

割嘴后倾30o~45o;

加快切割运行速度;

减小预热火焰功率;

避免中断切割过程。

大厚度板切割的特殊要求

不能采用等离子装置切割;

加大预热火焰功率;

割嘴前倾10o~20o;

放慢切割运行速度;

切割缺陷分析

序号

缺陷名称

形成原因

预防及消除方法

1

割缝表面粗糙

1)氧气压力过高

2)预热能量过大

3)选用割嘴不当

1)适当减低氧气压力和预热

温度

2)改用较小的割嘴

2

割缝边缘熔化

1)气割速度过慢

2)预热温度过高

1)适当加快速度

2)减低预热温度

3

割缝上缘熔化

形成圆角

1)预热能量过大

2)割嘴离工件表面太近

1)适当减低预热温度

2)增大割嘴与工件表面的

距离

4

割缝表面凹坑

严重

1)预热温度过高

2)起割点太多

3)割不穿时不中断切

割过程

1)减低预热温度

2)使用合理的切割参数,提

高操作技术,避免经常中断切

3)割不穿时立即中断切割

过程,待调整气割参数后再

行切割

5

割缝表面渗碳

1)割嘴离工件表面太近

2)使用碳化焰预热

3)工件冶金质量不良

1)增大割嘴与工件表面的

2)不得使用碳化焰

6

割缝宽度过大

1)氧气压力过大

2)选用割嘴过大

1)适当减低氧气压力

2)减小割嘴号码

7

后拖量增大(即

工件下层金属

燃烧迟缓的距

离)

1)切割速度过快

2)火焰能量过弱

1)减慢切割速度

2)适当增大火焰能量,在切

割过程中发现后拖量增大

时,应及时调整上述有关参

数,以防发生割不穿现象

8

割缝背面形成

熔渣粘结物,不

能全厚度割穿

1)氧气压力过低

2)切割速度过慢

3)薄板预热能量过强

1)增大氧气压力

2)加快切割速度

3)薄板预热温度不能过高,

切割时割嘴应后倾较大角度

发现割缝背面粘连时立即中

断切割过程,调整有关参数

后再行切割

9

割不穿

2)切割速度过快

3)燃气压力过低

1)增大氧气压力

2)减慢切割速度

3)增大燃气压力

 

2.3 

钢板剪切工艺

1、剪切原理

钢材在加工剪切过程中,其实质是金属板件受剪刀挤压下,而发生剪切变形并断裂分离的工艺过程。

这一工艺过程由三个连续发生阶段组成。

A、第一阶段——弹性变形阶段

剪切开始时,上、下剪刀刚压在钢板上,作用力使板件发生的变形,处于弹性

变形范围内,而其应力尚未超过板件的屈服极限。

B、第二阶段——塑性变形阶段

剪刃继续下行,板件所承受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点并继续增加,直到材料抗

剪强度的最大值。

此时,最大剪切变形从剪刀的刀刃部分开始,变形方向沿着滑移而发生,剪刃挤入板件深处已达其厚度的20~50%

C、第三阶段——断裂阶段

剪刃的滑移方向逐渐成形裂缝,并迅速扩大,钢材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完全脱

离而被剪断。

板件被剪断后的断裂面可以看出二个明显的层面,上部是窄而亮的条带层(相应于塑性变形阶段),下部宽而无光,现得粗品粒状的断裂带层,这一条带层的金属纤维受挤的部分是剪切造成的硬化区。

剪断面的成形,从受力状态通常分为四个区域,即转圆带、剪裂带、裁断带和揉压带。

2、剪切操作技术规范

A.剪切前,应根据板件的尺寸和边缘特征选择合适的剪切机,并核算设备工作

能力是否满足所剪材料的需要。

B.剪切前,应根据板件的厚度调整上下刀刃的间隙。

并使其沿整个刃片长度内

保持一致。

C.当一张钢板上排到多个零件时,应根据排列情况预先确定剪切程序,以便操

作顺利进行,并保证质量。

D.剪切时,板件的剪切线与下刀口边缘严格对准,以保证剪切边缘的正确位置。

对边缘不另作加工的零件,其剪断位置与划线位置的偏差≯1mm。

端面不垂

直度≯5度。

同时每一个板件切剪时,须有二个以上压脚压住。

E.剪切铝合金零件时,应注意材料表面被机床接触物擦伤。

剪铝合金材料的机

床与剪钢板的机床分开或采用其他措施保护。

F.剪切操作时人数较多,应注意安全,应避免连剪操作和不同厚度板几个人同

时同机合剪,不准二张板以上叠剪。

G.操作时应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操作时要专人掌握操纵杆,全体人员思想

集中,服从指挥,动作一致。

剪切后的零件应按加工工艺络线整齐入配套托

盘。

H.凡剪切的板件零件必须进行轧平矫平和边缘打磨这一工序。

3、注意事项

A.在加工前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中板材的形式及特点了解、清楚后再进行加工。

B.因船体结构一般为左右对称结构,加工人员在加工时检查板材加工面方向,以及零件安装的结构面方向。

2.4曲面板成形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平直板材一般经过边缘加工即可;

对于非平直的板材,在边缘加工后尚需经过弯曲成形加工,目前最常用的弯曲成形加工方法有辊弯、压弯、折弯和水火弯板。

按加工的外界条件来分,又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大类。

船体零件成形加工的原理是利用钢材金属在常温下(20℃),于外力的作用时具有可塑特性,即冲压性、冲剪性、成形性和定形性的原因而达到成形的目的。

也就是说冷弯加工的实质是利用外力作用在工件上,使工件产生不可回复的塑性残余变形。

冷加工之后材料将产生冷作硬化现象,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

而这种冷作硬化的影响,随着离开加工处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对一般钢材来说,当弯曲半径大于10倍板材厚的情况下,材料机械性能的改变并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1、弯曲板件加工方法

弯曲板件加工操作前必需划出加工线,板件弯曲工艺要求如下:

A弯曲加工板,特别是薄板应先预轧平整;

B轧制板件应标写工程号、分段号、零件号,加工基准线和加工线,备好加工依据(横曲样板或三角样板)

C轧制板件的周边应清除切割挂渣;

D轧制扭曲板时,遇型线不和顺的“强档”,应在鼓出的部位塞进适当的垫片轧和顺,消除波形等缺陷。

E弯曲度大的曲板边缘处的弧形,在滚压前应在油压机上压出,宽度不小于270mm,圆弧与上下口径的曲率一致。

F在油压机上弯制板件时,在整个压制过程中应均应的搁置在下模上。

2、板件弯曲工艺纪律及标准

A加工前应根据清单上注明的材料规格选用适当的加工机械。

加工前,扎辊或模具应清洁无物,板件应消除表面油污垃圾毛刺挂渣等;

B安装压模时,应小心轻放,压模表面不允许与硬物碰撞,安装油压机的上下压模、中心线应一致;

C板件弯曲面与样板间的空隙≯2mm。

3、水火弯板工艺要求

A条状加热前应根据构件的成形要求,在板件上预先定出加热线的位置,对加热线的起点不宜在同一条直线上,应相互错开

B根据板件的成形,选择合理的加热参数

C形状左右对称的零件,对称轴二侧的加热线的数量位置和长度应一致,操作也必须对称进行。

D同一部位避免重复加热三次以上,对低合金钢更应严格控制。

E新钢种板材的水火弯板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进行。

2.5折边板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折边板在折边机或油压机上完成,板件外层受到拉伸应力。

弯曲半径越小,则拉伸应力越大。

当弯曲半径过小时,板件外层的应力可能超过其极限强度,将使板件出现裂缝或折断,应而提出轧角工艺。

1、板件轧角操作技术规范

A避开钢板的异向性。

即折边板件轧角线应与钢板轧制方向垂直或在30度角规范内。

B轧角板件根据不同的板厚选用上模压头的弯曲板件R,见下图表。

轧角板厚度

上模压头半径R

t≤8mm

R取1.2倍板厚度

t=9~14mm

R取1.5倍板厚度

t=15-20mm

R取2.0倍板厚度

t=21-25mm

R取2.5倍板厚度

C轧角端设置解除集中应力孔,根据不同板厚和轧角边的形式,采用不同的孔消除集中应力

D轧角边应切割光顺,并打磨光滑

E轧角时,上压头中心应对准板件的折角线

F压头对准板件压紧后,应慢速下压,速度过快易造成轧角裂纹。

油压机轧制长板折角时,应多次分段压制,分段之间应有50mm的重叠段,重叠段应均匀过度。

折边偏差表

项目

标准范围

允许极限

备注

折边宽度b

±

3.0

5.0

腹板高度h

2.0

折边角度φ

2.5

4.5

以100宽计

折边方向的直线度

≤10

≤25

以10mm长计

腹板方向的直线度

外板弯曲偏差表(mm)

单曲度板

曲面与样板空隙

≤2.5

≤5.0

每档肋距内

三角样板检验线的直线度

3、板材火工矫正工艺

3.1矫正前的准备

1、焊接成的T型、I型构件和基座等的矫正工作应在其上船安装之前进行;

2、分段(刚性不足者除外)或总段的变形,应在离胎架前进行矫正。

矫正前,其内部结构的装配和焊接工作必须全部完成;

3、仅作定位焊或尚未施行封底焊的结构,不得进行火工矫正;

4、矫正刚性不足的单个结构时,必须进行临时性的加强;

5、矫正前,要考虑工件原来的加工状态。

冷加工板内部存在压应力。

矫正冷加工板时的收缩量一般小于热加工板。

3.2一般要求

1、火焰矫正时,通常采用中性焰,如果加热深度要求小时,可用氧化焰。

2、火工矫正的加热方法及适用范围见下表:

加热方法

加热区域

适用范围

圆点加热法

1、箱形梁、柱及圆管的弯曲变形;

2、薄板件的波浪变形;

线状加热法

直线

加热线宽度≤15mm

≤10mm的钢板结构件的各种变形

环形

加热线宽度≤40mm

>10mm的中厚钢板结构件的各种变形;

曲线

大厚度板结构件的各种变形;

三角形加热法

1、构件的弯曲变形;

2、梁端部腹板翘曲变形;

3、根据结构材料性能、变形情况及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矫正方案和矫正参数。

不宜在结构上形成很大的封板式加热圈(如“井”字型、“回”字型和“目”字型);

4、为了避免因局部加热而引起立体分段或全船的总变形,矫正操作应尽可能对称于船体中线面和剖面中轴同时进行;

在高度方向上则应自上而下进行;

5、在矫正几幅毗邻并列的变形时,应间隔一副(俗称“跳格”)进行;

6、在矫正具有开孔或自由边缘的板架结构时,应先矫正板架的变形,后矫正开孔或自由边缘的变形;

7、当矫正厚板的加热速度变慢时,应不断摆动加热嘴,变动火焰位置,同事氧气压力不宜太高;

8、当矫正厚度小于5mm的薄板时,若需敲击,则应用木槌,且用力不能过猛;

9、在焊缝上不可直接加热和进行敲击。

在焊缝热影响区(距焊缝约30~50mm范围内),应尽量避免敲击。

若必须敲击时,应在焊缝位置垫以带槽平锤;

10、矫正时,用锤敲击的速度应随温度的减低而减缓,敲击位置也逐渐由加热区的外援移至中心。

对钢材而言,在加热区呈暗红色(约550-600摄氏度)起至手触钢板表面无剧烫感(约200-300摄氏度)这段温度范围内,属于所谓“脆性区”

,应暂停敲击;

11、经矫正的结构,应力求表面光滑平顺;

在敲击之处,不得留有凹凸不平或残留的局部变形以及明显的锤印。

3.3火焰矫正的加热温度

低碳钢的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使用范围(mm)

500-600

≤6

600-700

6-12

750-800

14-18

850

>20

3.4加热温度的测定

1、目测

颜色

温度(℃)

薄褐色

500

谈樱色

800

赤褐色

600

橘黄微红

暗赤色

650

橘黄色

900

暗樱色

700

淡橘色

950

樱红色

750

黄色

1000

2、测温仪(如红外线温度计)能精确测定加热温度。

对底合金钢材料加热时,必须采用测温仪来控制加热温度。

3.5火焰矫正冷却方式

1、冷却方式为空冷和水冷,水冷又可分为正冷和背冷。

2、对低合金钢火焰矫正时,不允许采用水冷。

3、对低碳钢火焰矫正时,允许采用水冷,但钢材温度必须冷却到失去红色时才可浇水。

4、水冷时应注意水、火间距,正冷时水、火间距为90mm,背冷时水、火间距以120mm为宜。

3.6火焰矫正的注意事项

1、应避免在构件的危险截面的受弯矩最大区进行火焰矫正;

2、应避免在同一焰道多次加热;

3、加热部位应尽量与焊接部位对称;

4、尽量避免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上进行加热,尤其是对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