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1267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配套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0.8=3.32 

 

0.175÷

)=0.252.024÷

()=20.24÷

4

3、20÷

3的商可以记作( 

),保留一位小数是( 

),7.5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 

)。

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5.3,如果除数不变,要使他们的商是53,那么被除数必须(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38,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6、4.5时=( 

)分 

1时15分=( 

)时

7、在3.14、

、3.144中,循环小数有()个,最大的数是()。

8、用竖式计算 

15.6÷

0.25 

9.6÷

0.75 

1.26÷

180.756÷

0.18

9、妈妈带6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泰铢,大约能换多少泰铢?

(100泰铢兑换人民币19.67元)

10、循环小数0.425871425871……小数部分第1000位上的数字是几,前1000位的和是多少?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

1.平移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上相应字母。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平移、对称、旋转

1、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钟在不断的转动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滑动 

2、判断题:

①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

()

②对称轴是一条线段。

3、能通过左边的图形平移得到的是哪个?

是的打“√”。

3、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知识点: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1)因数与倍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①概念:

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相乘的积,是这两个自然数的倍数,这两个自然数是积的因数。

9=36,那么36就是4或者9的倍数,4或者9就是36的因数。

②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方法一:

运用乘法算式,思考:

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可以一对一对找)

方法二:

用除法

例如8,8÷

1=8

2=4

那么8的因数有:

1、8、2、4

由此可知: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乘法

例如8,8×

1=88×

5=40

2=168×

6=48

3=248×

7=56

4=32……

那么8的倍数有:

8、16、24、32、40、48、56、……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二)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三)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

6的倍数的特征: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

9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4(或25)的倍数的特征:

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两位数字组成的数是4(或25)的倍数,那么这个整数就能是4(或25)的倍数。

(四)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①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②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1~10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五)互质: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如2和3。

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0除外)互质,如1和6。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除外)一定互质,如1和2。

相邻的两个奇数一定互质,如1和3。

互质的两个数可以是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如2和15。

互质的两个数,可以都是合数,如4和9。

(六)数的奇偶性

通过规律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

(记忆技巧:

把偶数看做0,把奇数看做1)

1、因为60÷

()=(),所以()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有一个三位数15口,如果它是5的倍数,口里可以填();

如果它是3的倍数,口里可以填();

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口里填()。

3、18=()×

()=()×

(),所以18的因数有()个,因数的个数是()的,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质数:

22=()+()=()-();

27=()×

()×

5、有一堆棋子,2个2个数多1,3个3个数多1,5个5个数多1。

这堆棋子最少有多少个?

6、小明、小红、小刚三人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很数,他们的年龄总和是48岁,他们中最小的是多少岁?

最大的是多少岁?

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二)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①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②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所以三角形有3条高】

③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梯形有无数条高】

(三)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

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

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四)用三角板画出图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

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5)探索活动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平行四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角形的面积——【S三角形=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底×

高÷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梯形的面积——【S梯形=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上底+下底)×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b)h÷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1、一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4米,下底是3米,上底是()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60平方厘米,底10厘米,高()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为()平方厘米。

3、将一个长方形的铁丝圈,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原来长方形面积。

A.大于B.小于C.等于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分米、4分米和5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3×

2B、3×

2C、4×

5、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为4厘米和6厘米,其中一条高是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有一个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边都增加5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

(2)分数的意义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叫作分数单位,例如:

、……

(三)分饼(分数的分类)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特点: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1。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分子≥分母;

分数值≥1。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

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

读作:

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四)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

除数=

(除数不为0),a÷

b=

(b≠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五)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做分数部分的分子上,分母保持不变。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将整数×

分母+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六)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七)找最大公因数以及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

(A,B)

最小公倍数的表示方法:

[A,B]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①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

②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③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5的因数有:

1、15、3、5

50的因数有:

1、50、2、25、5、10

公因数:

1、5

最大公因数:

5

2、筛选法:

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

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那么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分解质因数法:

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分解15和50的质因数:

15=3×

550=2×

最大公因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5

4、短除法:

5、特殊数字的最大公因数:

①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②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③偶数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④如果两个数互质,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与找最大公因数的办法雷同)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①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

②再找出公有的倍数,

③再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有:

6、12、18、24、30、36、42、48……

9的倍数有:

9、18、27、36、45……

公倍数:

18、36、……

最小公倍数:

18

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

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分解6和9的质因数:

6=2×

39=3×

3

最小公倍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

独有质因数的乘积

=3×

3=18

5、特殊数字的最小公倍数:

①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②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③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八)约分

理解约分的含义: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

②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九)分数比较大小

①数形结合: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就大;

③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就大;

④通分比较大小

理解通分的含义: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

①分数值与原来分数相等;

②分母相同;

通分的方法:

①先求出原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②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③把分数化成分母是最小公倍数的分数

(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⑤比补数:

(与1或者

的差值进行比较大小,间接判断数的大小)

1-

=

1-

更接近于1)

所以:

<

配套练习:

1、

米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有这样()份;

也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

2、把7kg糖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些糖的(),每个小朋友分到()kg。

(用分数表示)

3、()÷

()=

=()÷

12.6

4、分母是5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

5、在O里填上“>

”“<

”或“=”。

O

6、一个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8,约分后是

,这个分数是()。

7、在

中,是最简分数有()个。

8、判断:

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只有3个。

()

9、先通分,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

10、同学们分组参加植树节活动,每8人一组或每14人一组,都没有剩余,已知该班的人数在30人至60人之间,该班有学生多少人?

11、A=2×

7B=2×

11

(A,B)=[A,B]=

第六单元可能性、鸡兔同笼

1、图形中的规律

在摆n边形的活动中,摆第一个需要n个小木棒,其余的只需n-1个小木棒,找点阵中的规律,要找到点数与点阵序号的关系

2、鸡兔同笼

①运用“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解题时,其中列举法就是各取总数的一半,或近似一半;

②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时,假设算出的腿数与实际腿数的差值除以2就是兔子的个数

3、等可能性和游戏公平性

可能性相同,游戏规则才公平

4、数量和可能性大小的关系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能反映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越多;

可能性越小,对应的物体数量越少

数学公式及运算律

一、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

b=b×

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

c+b×

c。

2、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一个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3、除法的运算性质:

c)=a÷

c;

(b÷

c)=a÷

c;

(a+b)÷

c=a÷

c+b÷

(a-b)÷

c-b÷

c

二、分数四则运算法

1、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带分数加减,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三、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名称

字母意义

特征

周长C、面积S公式

正方形

a—边长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公式:

S=a2

长方形

a—长

b—宽

两对边相等,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公式:

C=(a+b)×

长方形的面积=长×

S=a×

b

平行四边形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