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Word文档格式.docx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类固醇类
1、甲基强地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甲强龙)
甲强龙是一种合成的中效糖皮质激素,其抗炎作用是氢化可的松的5倍,血浆半衰期为2.5小时,甲强龙由于临床用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作用,其作为常规药物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病人始于上世纪,是唯一被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脊髓损伤治疗药物。
继1979年美国国家急性脊髓损伤研究第一次研究(NationalAcuteSpinalCordInjuryStubyⅠ,NASCISⅠ)确定甲强龙治疗急性脊髓损(AcuteSpinalCordInjuryStuby,ASCI)伤有效以来,1990年美国第2次全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Ⅱ)对487名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并分别予以甲强龙,纳洛酮,安慰剂治疗,并于6个月、1年进行运动及感觉评定,研究表明:
对于完全脊髓损伤和较重不完全损伤的患者,8小时内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效果优于延误治疗者,且冲击治疗组较纳洛酮组和安慰剂组其运动和感觉功能都有显著恢复,且不增加发病率及致死率。
1997年美国第3次全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Ⅲ)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MP的冲击治疗量以及维持量进行分组,研究显示对于损伤后3-8小时的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的急性脊髓损害患者,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持续静脉滴注至48小时,可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已经将MP列为脊髓损伤后的常规治疗。
Fehlings综合分析NASCIS的研究结果,将MP治疗指征和用法归纳如下:
①发生非穿透性急性脊髓损伤3小时内,第1小时用药30mg/kg,随后每小时5.4mg/kg,治疗24小时;
②发生非穿透性急性脊髓损伤3-8小时,第1小时用药30mg/kg,随后每小时5.4mg/kg,治疗48小时;
③发生非穿透性急性脊髓损伤超过8小时,禁止使用MP治疗;
④穿透性急性脊髓损伤时禁止使用MP治疗。
该治疗方案在全球逐渐得到推广,已成为脊髓损伤后药物治疗的标准参考方案。
MP通过影响多种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机制来阻止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主要有:
(1)抗氧化作用:
MP能减少脊髓损伤后局部维生素C(还原型)含量的下降,阻断前列腺素F(PGF)等介导的脊髓损伤后脂质过氧化物、氧自由基形成,保护受伤脊髓;
(2)改善局部血流供应:
抑制脉管源性水肿,增强中枢前列腺素活性,增加脊髓血流量,改善创伤后脊髓缺血。
(3)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主要炎性转录因子的活化,减少炎性产物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1β、IL-1α等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
(4)促进脊髓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增强创伤后脊髓组织Na+-K+-ATP酶活性,增大静息电位和脊髓运动纤维的兴奋性,增强脊髓神经元兴奋能力。
(5)解除钙超载及膜稳定性:
防止损伤脊髓组织丢失钾离子和促进细胞外钙离子逆转进入细胞内,保护细胞膜,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垂体内啡肽释放,保持神经细胞的通透性,防止锌的丢失。
(6)抑制损伤组织内儿茶酚胺的代谢与聚集,对脊髓白质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7)免疫抑制作用。
除激素治疗本身的并发症比如:
伤口延迟愈合,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以及感染性肺炎等,MP大剂量冲击疗法会增加肺炎,褥疮,胃溃疡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严格的计量控制和时间控制相当重要,急性损伤8小时之内使用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如果超过8小时时间窗反而因组织过氧化脂质的清理,加剧过氧化损伤,此时禁用MP冲击治疗,且MP的系统效应强大,所以通常不适用于多发伤患者。
随着对脊髓损伤认识的进步,寻找新的具有神经保持作用而副反应少的药物将会使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更加有效。
2、21-氨基类固醇(U74006F)
21-氨基类固醇(U74006F),商品名Tirilazad,是一种人工新合成的非糖皮质激素药物,为强烈的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品;
U74006F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糖皮质激素。
实验研究证明U74006F可稳定细胞膜和改善因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产生的创伤后脊髓血流下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临床研究证实,患者在伤后24h内使用U74006F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这种复合物已证明对脊髓创伤和脑缺血有效。
具有极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大大超过了MP,还可清除自由基,且无糖皮质激素的其他副作用。
1997年美国第3次全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Ⅲ)结果报告,U74006F静脉内每6h使用25mg/kg大剂量冲击并维持48h,其疗效等同于MP,且潜在的副作用较小。
并有报道U74006F对急性脊髓损伤恢复期(9天)的神经功能也有恢复作用。
二、神经节苷酯(ganglioside,Gg)
G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细胞膜上含唾液酸的糖鞘脂,占细胞膜总脂类的5%~10%,在中枢神经系统外层细胞膜有较高的浓度,尤其在突触区含量特别高。
目前从哺乳类动物细胞膜上提取的Gg有70余种,用于脊髓损伤治疗大多是从牛脑中提取出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外源性GM-1能通过血脑屏障,并在神经损伤区域浓度最高,对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具有稳定细胞膜的功能,GM-1广泛用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治疗,也是目前治疗ASCI较为广泛的药物之一。
Geisler等在34例急性脊髓外伤患者中对GM-1的疗效进行了评价,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GM-1100mg/d,疗程为18~32d,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接受安慰剂治疗,采用Franke1分级判断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采用ASIA评分判断受累肌肉功能情况。
1年后随访发现,GM-1能显著改善Franke1分级和ASIA评分,从而证实GM-1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国外已经广泛应用GM-1于临床进行脊髓损伤的治疗,并认为是继MP之后,又一有肯定疗效的药物。
GM-1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应用神经节苷酯能促进各种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减少损伤组织的继发性伤害,促进未损伤组织恢复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主要通过:
1、对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的拮抗;
2、保护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纠正离子失衡,防止细胞水肿;
3、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并能防止细胞内钙离子的聚积;
4、外源性GM-1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嵌入受损神经细胞膜中进行修复;
5、与多种神经生长因子之间相互促进作用;
6、通过对细胞凋亡的阻断来发挥保护作用。
部分学者认为GM-1无法阻止继发性损伤的进程,对急性脊髓损伤没有作用,其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神经轴突和树突增生生成侧突,阻止神经逆行和顺行性变性,减少损伤细胞体的死亡,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研究认为GM-1一般在损伤后48小时给药,平均持续26天。
目前神经节苷酯治疗ASCI虽已在临床开展,但由于其机制仍不明确,研究仍在继续。
三、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NTFs)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元存活、生长有维持作用的多肽类生长因子,最初是从蛇毒中提取,能有效促进和维持神经细胞生长、生存、分化和执行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的成员主要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s,BDNF)、神经营养素Ⅲ(Neurotrophines-3,NT-3)、神经营养素IV(Neurotro-phines-4,NT-4)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等十余种多肽生长因子。
这些多肽生长因子不仅与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功能维持有密切关系,而且在神经元受损时,可保护其存活,促进其生长,故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应用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能够防止脊髓红核神经元萎缩,增强皮质脊髓束发芽和促进红核脊髓神经通路的再生;
BDNF和NT-3均能阻止因轴突切断而损伤的成年大鼠红核脊髓束细胞死亡,BDNF和NT-3也能解救濒死的神经元,促进轴索再生;
在伤后5~8h内应用BDNF或NT-3可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
联合应用BDNF和NT-3可使移植的神经细胞完全存活和减少神经元凋亡。
虽然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对脊髓损伤后修复有一定疗效,但由于都是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血脑(脊髓)屏障,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释放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使其难以推广,目前主要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者局部刺激的方法使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于脊髓损伤部位。
1、利用基因转移技术:
利用基因修饰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使它们能够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然后将这些细胞注射或用胶原基质包埋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
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损伤脊髓NGF水平,促进感觉、运动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生长。
2、通过局部刺激:
国内使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在实验动物与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并观察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的变化,电针治疗组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以及TrkA阳性细胞数均较对照组高,并且治疗组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
说明电促进神经再生。
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脊髓损伤后,无论是给予外源性的NTF还是利用各种措施促进的内源性NTF的表达,均对实验动物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是错综复杂的,而基因转移技术尚不成熟,单纯应用NTF的效果又有限,因此如何应用科学的手段使NTF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正成为目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四、鸦片类拮抗剂
纳洛酮(naloxone)又名丙烯吗啡,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
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类似,是特异的吗啡受体拮抗剂,对阿片样物质及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脑啡肽有特异性拮抗作用。
Faden等报道脊髓损伤后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物明显增加,内啡肽的增加造成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出现动脉压下降,脊髓血流量一下降,使脊髓产生缺血性改变,导致运动和感觉障碍。
给予脊髓损伤动物静脉注射纳洛酮(2mg/kg),伤后1周动物运动功能恢复到正常,对照组则不能行走,进而提出纳洛酮能阻滞阿片受体,干扰内啡肽活性,继而改善血流量,并提出伤后延迟使用纳洛酮,对脊髓损伤同样具有治疗作用,并可以用于临床脊髓损伤的病人。
纳络酮的主要作用是
(1)逆转损伤脊髓钙和抗坏血酸紊乱。
(2)抑制超氧化物释放和脂质过氧化物。
(3)抑制蛋白水解和稳定溶酶体膜。
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在脊髓损伤8h内应用纳络酮能促进功能恢复,还有研究认为纳络酮的最佳剂量还要增加才能阻止阿片受体,因此,阿片拮抗剂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还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早期实验中应用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疗效尚不一致。
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特异性κ受体拮抗剂上,因为脊髓损伤后在3种阿片受体κ、μ、δ受体中仅κ受体上调,特异性κ受体拮抗剂纳米芬(Nalmefene)和norBNI比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能更好地保护肢体运动功能。
Chen等最近的研究显示伤后8h内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脊髓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另外,利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也可作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治疗ASCI,可选择性阻断κ受体,无致痛作用;
并且可以清除ASCI后产生的前列腺素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减小ASCI的继发性损伤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对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同型物的研究正在进行,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目前常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两者的用量及用法均为每小时20mg/kg,静脉滴注,连续4小时,每天1次,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治疗效果较纳络酮好。
五、离子通道阻滞剂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脊髓损伤之后数分钟至数日内出现级联放大的继发性损伤,最先发生的包括损伤处细胞膜的去极化以及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其中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开放引起钙内流,细胞内钙超载进而引起一系列细胞功能及结构的改变,继发性损伤的许多病理机制如脊髓血流量减少、能量代谢障碍、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氧自由基反应和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均可能与Ca2+超载有密切关系。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脊髓损伤机制主要为:
1.钙通道阻断剂作用于微血管系统,减轻损伤介导的血管痉挛,防止周围血管舒张导致的系统性低血压,改善损伤后脊髓血流。
2.钙拮抗剂能阻止因钙超载而引起的线粒体的功能和能量代谢。
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能量代谢障碍引起的线粒体通透性转化(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MPT),耗散线粒体跨膜电位,导致细胞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坏死;
当MPT时,线粒体内的许多促凋亡物质释放,如cytchromeC,AIF,DIABO,等,激活caspase依赖或不依赖的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目前有许多学者利用钙通道拮抗剂来阻止Ca2+的内流,以阻止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展,临床上常用的为尼莫地平0.05mg/kg;
但应注意尼莫地平会引起平均动脉压下降,使用时务必要谨慎,辅以输血或加用血管收缩药物,以保证全身系统血压的稳定及局部的血流灌注。
同时合并使用右旋糖酐可以增加脊髓血流,维持血压,可以更好地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2、钠离子通道阻滞剂
脊髓损伤亦可引起细胞内钠集聚,继而激活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也是继发性级联损伤主要原因之一。
脊髓损伤早期钠进入细胞是脊髓损伤继发性伤害及缺血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关键因素,因此钠通道阻滞剂可以作为脊髓损伤治疗的靶目标之一。
实验显示美西律、苯妥因及利鲁唑均可减轻损伤脊髓水肿,维持细胞膜完整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水平,保护神经组织,美西律和利鲁唑作用优于苯妥因。
利多卡因通过阻滞钠通道而治疗脊髓损伤病人疼痛,同时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对缺血缺氧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抑制脊髓损伤后自由基反应,对急性脊髓损伤继发损害有预防作用。
六、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EAA)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是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中枢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突触兴奋传递,学习记忆形成及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效应假说之一是:
由于伤后EAA的大量增加致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干扰细胞的调节机制,引起胞外高浓度Na+和水内流,导致渗透性损伤。
在脊髓损伤后EAA释放而触发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是ASCI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EAA(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红藻氨酸、喹啉酸),应用其受体拮抗剂治疗ASCI继发性损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已确认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主要有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AMPA)受体、红藻氨酸(KA)受体、亲代谢受体(MetabotropicReceptor)及LAP4受体等。
NMDA受体在脊髓损伤中最为重要。
NMDA的拮抗剂分为作用于谷氨酸部位的竞争性拮抗剂(DAPT)和作用于NMDA受体离子的非竞争性拮抗剂(美沙芬、氯胺酮、MK-801等),理论上,非竞争性拮抗剂对治疗脊髓创伤和缺血有益,竞争性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对脊髓创伤和缺血模型都有保护作用,两种类型的NMDA受体拮抗剂已经用于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均在实验性脊髓损伤治疗中有显著的效果,能明显减轻组织水肿和损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但氯胺酮、MK-801等有较强的副作用,如抑制呼吸、升压反射等,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而另一些药物如镁剂、美沙芬等较为安全,可选作临床治疗。
近年来对非NMDA受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实验研究多集中于一种AMPA谷氨酸受体亚型的拮抗剂NBQX。
NBQX不仅可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的损害,而且可增加剩余的白质(包括下传通路神经元)的数量,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多数学者肯定,认为作用优于MK-801,并极有可能应用于临床。
七、抗凋亡药物
大量的研究证实,ASCI时局部细胞即刻发生细胞坏死,数小时之内伴随着炎症而出现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涉及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可能包括的星形胶质细胞。
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涉及炎性因子及自由基的损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Ca2+超载引起的凋亡相关蛋白的级联反应及钙蛋白酶激活等,凋亡是继发性损伤的重要途径之一。
脊髓损伤后凋亡的治疗药物有:
1、甲胺四环素(米诺环素)动物实验表明二甲胺四环素可通过血脑屏障,降低兴奋性毒性,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及增生,减少线粒体细胞色C的释放,防治继发脊髓损伤;
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质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脊髓神经细胞损伤和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2、环己米特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它是一种蛋白质合成阻滞剂,治疗机制可能是提高了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水平,降低了胱氨酸的使用率,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
另外还可能诱导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并能诱导抗氧化酶。
研究证实放线菌酮可能是通过对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断来发挥对损伤的脊髓组织保护作用。
3、凋亡相关蛋白抑制剂:
Ozawa应用caspase抑制剂即激活的模仿酮肽[z-VAD-fluoromethylketone(fmk)],治疗脊髓损伤后的大鼠,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和BBB评分表明这种酮肽caspase抑制剂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减轻组织损伤。
目前抗凋亡药物治疗脊髓损伤虽然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应用于人体还有很长的时间。
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及医学的发展,相信对凋亡机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更加有效及更具靶向性的针对抑制细胞凋亡而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继发性损害的药物将会被研制。
八、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左旋精氨酸(LArg)而合成,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生理状态下的NO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但病理状态下NO则具有细胞毒性,参与神经细胞损伤过程。
因而在利用NO有关制剂治疗脊髓损伤时,有药物减少NO生成,也有药物诱导NO生成,从而达到防治脊髓损伤的目的。
应用NOS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蛛网膜下腔注射,适当的剂量可抑制一氧化氮释放,明显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数目,减轻继发性损伤。
但大剂量的LNAME持续抑制了NO的释放,可导致脊髓严重缺血,加重脊髓功能损害。
说明NO在脊髓损伤中有毒性作用,同时也有改善脊髓血流,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如何发挥其有利的一面而避免其毒性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另外,一些细胞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可以减少NOS的上调,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是否可以运用于临床也尚需进一步研究。
九、褪黑激素
褪黑素(melatonin,MT)又称松果体素,其化学结构为5-甲氧基-N-乙酰色胺,是色氨酸的衍生物。
褪黑素主要由松果腺产生和分泌。
它是存在于人体内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活性物质,是一种高效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还有一定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级钙离子拮抗作用,其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能透过核膜进入核内发挥作用,因此不仅能保护膜脂质,而且能保护蛋白质核酸及其他成分。
应激时体内褪黑素浓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稳定和维持内环境稳态,减轻应激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这就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提供了一种思路。
研究表明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0~4h应用褪黑激素,有确实的神经保护作用。
还有学者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比较褪黑激素和甲基强的松龙的作用,发现自由基形成都降到了基线水平,然而在褪黑激素组超微结构变化受到显著抑制;
褪黑素还具有保护神经元、轴索和髓磷脂、亚细胞器线粒体和神经核以及防止继发损伤的作用,其用量是2.5mg/kg。
十、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极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近年来,FK506在神经营养、保护方面的作用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FK506与相应的受体蛋白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结合形成FK506-FKBP复合物。
该复合物具有介导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减轻T细胞对损伤组织的破坏,从而对损伤局部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
Kaymaz等实验证实,FK506在脊髓损伤后可有效地降低脂过氧化反应,减少多核白细胞趋化,抑制炎症反应。
Nottingham等的研究表明,FK506可抑制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激活,并有助于少突胶质细胞在SCI后的存活。
近期研究发现,FK506衍生物FK1706同样可促进神经组织恢复和再生,可能对多种神经障碍有治疗作用。
十一、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EPO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及胎肝分泌的酸性糖蛋白,自1906年发现以来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由于其在促进造血方面的作用一直作为治疗贫血的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研究表明,EPO除具有促进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血管痉挛、抗凋亡和抗炎等多种功能,被视为全身性保护因子,尤其在损伤修复及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常在选择外科手术前用于促进患者红细胞的产生,人们发现EPO有明显的神经保护特性,于是立即想到了研究它在脑缺氧脊髓缺氧中的作用,最后发现EPO在脊髓损伤中起的潜在作用:
在大鼠脊髓挤压和挫伤的脊髓损伤模型中,脊髓损伤后立即应用单一次系统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果表明显著减轻损伤部位的继发性损伤,并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
由于对EPO的神经保护作用认识时间较短,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保护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实验研究表明EPO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善局部血流及氧供;
2、抑制脊髓损伤后局部神经细胞凋亡;
3、抑制局部炎症反应;
4、抑制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虽然目前国内外还没有EPO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报道,但是其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相对较长的应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