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0673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文档格式.docx

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

《中庸》中有子路问“强”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强”道。

一个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

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鬼神害盈而福谦”,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

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

但柔道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

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乡原”:

只能柔而不能刚;

只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阉然媚于世”,而不能有踽踽凉凉的特立独行。

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柔而能刚”,“恭而有礼”,要“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中庸》说的“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这才是孔子要提倡的那种弘毅的新儒行。

(选自胡适《说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灭殷之后,殷儒就成了亡国遗民,他们柔顺是为了取容于新的朝代。

B.殷儒在周的主要职责是“治丧相礼”,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讨生活。

C.孔子没有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这是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的规律。

D.西周民族的新建设是在东部殷商文化特别是“殷礼”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刚毅的人格是担当重任、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条件。

B.孔子长期深受武士风气的影响,这使他的新儒主张也具有了武士的色彩。

C.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君子“三道”,而子贡却认为这些品质正是老师的写照。

D.无论是门徒还是时人,孔予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刚毅勇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自信可能也影响了孔门学者的思想:

一个人自信心强,遇事往往能刚毅坚忍。

B.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与孔门“柔道是一种‘强’道”的看法有一致性。

C.孔子具有变革精神,他“振衰起儒”,使柔顺取容的殷儒发展成为弘毅进取的新儒。

D.孔子提倡的新儒人格的内涵,既包括柔懦、谦卑、虚心,也包括刚毅、勇敢、进取。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12分)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

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

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

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

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

“吾惟俟命而已!

”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

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

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

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

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

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

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

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

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

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

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谱生》。

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

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

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

另一篇是《象祠记》,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关链接:

①王阳明11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

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

《王阳明年谱》: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子事物者误也。

②朱熹认为;

“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

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

“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

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

“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对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当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

B.流放到环境恶劣的龙场之初,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王阳明产生了种种消极情绪,对人生非常绝望。

C.贵州龙场偏僻闭塞,贬官流放的王阳明躲在龙场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山洞里沉思、品玩《易经》,心情好转,生命又恢复了生机。

D.与王阳明无亲无故的“夷民”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底层人民以“真情”让王阳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贵。

E.“千古龙冈漫有名”,王阳明以诗明志,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道”包含了哪些内容?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

6.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14分)

善心

安石榴

①小区院里有几只流浪猫。

到底几只是不确定的。

因为,五分钟之前,在草坪里见到一只灰黑相间的狸猫,五分钟之后,在楼头便利店的外置货架上又看到一模一样的一只蜷在那儿假寐,你不知道是刚才的那只漂移过来了,还是它的同胞兄弟。

这都是可能的。

但是,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邻居们很快就搞清楚了,一共五只。

尽管它们的关系有点暧昧,也挺复杂,院里人现在也没有真正看透,不过,数量是明晰的。

②涛子一家搬走时正值初冬,不会是他——第三次中风的半残人,估计是他老婆或者儿子,把一扇窗户打开,在纱窗上剪出一个小方口——方口的最上一边没有剪,就像一个小方门帘。

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当天就迁进新居了。

③猫们进进出出。

有时候,只有一个小脸儿躲在纱窗后面,端庄威仪,就是一只小脸老虎嘛!

有时候,“呼咙呼咙”从窗台上滚下来两只,打得难解难分。

另外一只猫蹲坐在窗下自行车旁淡然地看了一眼身边激战正酣的一对儿,又冷静地转移了视线。

屋里毫不相干的那只却突然冲了出来,直接坠到窗下加入了战斗。

而窗对面墙根儿一辆落着积雪的电动三轮车下面,一只猫爬了出来,拖着长尾巴慢腾腾横过便道,一副吃饱喝足的慵懒样子,却瞬间起动,一溜烟儿完成跑、跳、抓爬、钻的动作,回屋里去了。

邻居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察,知道这是个五口之家的。

④涛子一家三口撤走之后已经一年多了吧,无论大雪咆天,还是春雨绵绵,这个房子的主人一直都是五只猫。

涛子被送走之后再没回来过,老婆儿子也不见了踪影。

这五只猫,从外观上能看出它们一两处绝然不同的地方,和少许显性的因果关系。

其中三只大猫,一只纯白色,至少给它洗个热水澡之后一定是只雪白的美猫。

一只灰黑均匀相间的大狸猫。

一只大块黄白色杂糅的。

两只半大猫。

看起来身长和三只大猫没有差别,但显然没有三只大猫强壮,而且似乎面嫩,像是缺点儿见识——没有证据,就是一种感觉罢了。

两只中有一只仿佛是大狸猫翻拍过来的,一只却是白黄黑三色,但主体是白色的,黑和黄两色小块而不规则甚至又重叠地穿插其中。

让人揣测,也许有一只猫离开了,或者,曾经有个强有力的入侵者,做了点什么,又抽身而去了。

⑤但是,邻居们并未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工夫。

有人主动承袭了涛子老婆没搬走时的作法,在窗台土搁一只小吃碟,里面总有食物。

猫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位平素和涛子相交极深的老邻居去一个叫“颐年园”的地方看望涛子。

那一天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光是小孩,不少大人也出来放鞭炮了,地动山摇了一天,空气里弥漫的快乐都是火药味道的。

老邻居从“颐年园”回家,低头看着一地的雪红雪白,竟然一路没有抬头。

及至家门口,一抬头猛然看见昔日涛子家的窗台上摆着好几只小吃碟,里面的嚼果比照往日更是丰盛。

老邻居目瞪口呆,眼泪差点掉下来了。

他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自言自语:

好心人真多呀!

我倒要问你们一句,该管的你们管没有呢?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涛子家人搬走后,邻居们对待流浪猫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只是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流浪猫的责任。

B.“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暗示流浪猫一直接受涛子家人的照顾,这进一步体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

C.邻居们了解到涛子家人照顾流浪猫的事后,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对涛子家人无比钦佩,另一方面又深深地愧疚和自责。

D.涛子一家为何搬家,搬家去了哪里,为何涛子没有再回来,涛子的老婆孩子为何不见踪影,小说并未交代,这使故事充满悬念。

E.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善心这一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善心并不抽象,就是在对待流浪猫这样的小事上面也能体现出来。

8.小说第③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9.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文末线的句子。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

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

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

“此子必为王者师。

”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遂曾为之师友。

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

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

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

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

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

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

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

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

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

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

征为游击将军。

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

始之郡,不将家属;

及还,吏无荷担者。

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

高祖诏曰:

“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

”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

及老,遂壁立无所资。

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

注《<

易>

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

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库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D.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述曾学有所成。

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

B.范述曾能力出众。

刚就任永嘉太守时,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横阳县凶徒聚集的难题。

C.范述曾清正廉洁。

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

D.范述曾乐善好施。

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有资产。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2)始之郡,不将家属;

及还;

吏无荷担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

①贳:

读shì

,赊欠。

②社:

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③牛山:

《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

“美哉国乎!

若何去此而死也?

14、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

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5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诗经·

卫风·

氓》)

B.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乌衣巷》)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15、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句1分)

(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2)《雨霖铃》(柳永)下片中“ 

 

”这几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3)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④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

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⑤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⑥经验主义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的感性认识,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而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A.③④⑥B.②⑤⑥C.①③⑤D.①②④

18.【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B.“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善“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劳动资源增加,也会减轻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压力。

C.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看,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8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

D.“行者精进,忍者不悔”是高仓健的座右铭,高洁的人品固然让他誉满天下,而高超的演技更是让合作者和朋友们对他念念难忘的原因所在。

19.【题文】填入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行业内部对负面“偶像”缺少监管,②为其站台洗白,③成了宣传负面言行的帮凶,④做出了不良示范,即犯错误者⑤获益、违法者依然吃香。

演艺行业缺乏权威性的行业组织,利益基础上的圈子意识、⑥不得罪人的“好人”风气大行其道,是造成我国目前演艺行业负面行为得不到遏止的重要原因。

A

因为

而且

所以

进而

/

B

只有

从而

于是

C

因而

并且

不但

D

如果

反而

更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把一个说法看成“套话”,①,但人们对许多套语不但没有反感,而且还有着强烈的好感。

很多时候,人们称这些套话为箴言、格言、警句、名言、语录,甚至把它们当成至理名言。

这样的套话看上去很有说服,②,只能让人思想陷入懒惰。

假若人的思想懒惰,没有独立思考的行为,时间一长,③。

21.下面是海滨中学高三年级6班和13班的班徽,你会为哪一个班徽点赞?

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两个方面,陈述理由。

(6分)

高三.6班高三.13班

四、(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

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

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

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

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

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