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0445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Word文档格式.docx

A.加入一定量硝酸钾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D.加入一定量的水

活动二、了解溶解度及其曲线的应用

1.固体溶解度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含义: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如右图,用“KNO3、NaCl、Ca(OH)2”填空。

A曲线的物质可能是,B曲线的物质可能是,

C曲线的物质可能是。

2.气体溶解度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

时的气体体积。

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含义:

(2)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温度/℃

由右图可知,气体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里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可以溶解的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这一性质。

请你解释,为什么一打开汽水瓶盖,会有许多气泡冒出?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时,S(甲)S(乙);

30℃时,S(甲)

S(乙)(以上两空均填写“>

”、“<

”或“=”)。

(3)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

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写出一种)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选填A、B、C、D)

A.溶剂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以上都不变

活动三、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应用

右图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使Z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若X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Y物质,欲提纯X可采用的方法是。

若Y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X物质,欲提纯Y可采用的方法是。

3.t20C时将一定量的X溶液降温至t10C,一定改变的是()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D.溶解度

4.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含结晶水的Y的溶液甲经历如下的变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将甲溶液一次性蒸发20g水,则析出晶体5g。

B.若将丙溶液再蒸发10g水,则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大于5g。

C.乙溶液和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同。

D.若使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蒸发水、降低温度的方法。

课题1空气、氧气和水

【复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它们的体积分数;

2.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3.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活动一、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它们的体积分数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小结: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①;

②。

(2)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②③

(3)空气的成分按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

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属于。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活动二、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2.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主要有:

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片等。

(3)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__________倾斜,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

(8)收集满的集气瓶应______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步骤如下:

A给试管加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熄灭酒精灯;

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中;

E将导管移出水面;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G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于水槽中。

正确的顺序应是:

(10)某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集气的实验中,水槽中的变红了的原因是什么?

被加热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活动三、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1.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

2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水的净化过程及各步作用:

小结:

1.不是纯净水,通过沉淀、过滤、吸咐、蒸馏等操作,可使水得到不同度的净化。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        ,②        ,③       ;

3.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

①        ;

②         

③                   。

【检测反馈】

1.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

A.明矾B.石蕊C.活性炭D.肥皂水

2.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附B.沉降C.过滤D.蒸馏

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4.“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A.明矾     B.漂白粉     C.臭氧      D.硫酸铜

课题2碳和碳的氧化物

1.知道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活动一、体验应用,回顾知识

1.选择下列物质及其相应的性质的序号填表

物质:

a.金刚石b.石墨c.木炭d.C60e.活性炭 f.焦炭g.炭黑

性质:

①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②导电性③吸附性

④无色透明、正八面体⑤深灰色⑥质软⑦超导性

用途

物质序号

对应性质序号

脱色以制白糖

加工成钻石

制作铅笔芯

用作电极

制作超导体

切割玻璃

为什么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请你设计几种方法鉴别CO和CO2,完成表1和表2:

表1:

选用试剂(方法)

所用的化学原理

1

4

2

5

3

6

表2:

C、CO、CO2的性质比较(打“√”或打“×

”)

对比物

项目

CO2

CO

C

备注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干冰易升华等

密度比空气、溶于水等

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

跟水反应

跟石灰水反应

可燃性

验纯

还原性

氧化性

毒性

为什么同是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差异很大?

活动二、构建网络,温故知新

1.根据你对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关系的认识及箭头指向,将它们填入圆圈中;

⑦⑧⑨

①③

请你写出与上述箭头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思则生慧

小精灵宫中寂寞,实验室里去玩乐;

一头扎进紫水中,紫水变得红彤彤。

忽然感到浑身热,来到空中急匆匆。

(1)“小精灵”是什么物质,你猜的依据是什么?

(2)如果“小精灵”是其“小妹”一氧化碳,扎入紫水中,紫水能变红吗?

扎入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浑浊吗?

(3)“小精灵”扎入石灰水中,命将如何?

什么物质可以将“小精灵”从石灰水中“救”出来?

(写出化学方程式)

课题3金属和金属材料

1.能区分金属与非金属;

2.了解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

3.初步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4.了解金属的冶炼及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活动一、区分金属与非金属

①羊毛②不锈钢③硅④橡胶⑤二氧化碳⑥黄铜⑦汞⑧武德合金⑨镁⑩铝

上述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体会金属材料特性的应用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这些用途分别利用了金属的下列性质:

(1)导电性

(2)导热性(3)延展性(4)有光泽(5)稳定性(6)抗腐蚀性(7)记忆性(8)合金的熔点较其成分金属低(9)合金的硬度较其成分金属要高

判断下列用途主要利用了金属材料的什么特征:

①铁锅可以用来炒菜、做饭:

__________;

②铜块可以拉成铜丝:

______________;

③新型防盗玻璃被击碎时,与玻璃中间嵌有的很细的金属线相连的报警系统就会立即报警:

_________;

④故宫博物馆许多建筑里的柱子上都贴有金箔:

⑤我国古代用纯铁炼成钢来制造兵器:

_____________;

⑥由钛镍合金制成的飞船天线在低温下能揉成一团,运行时经阳光照射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灯泡中的灯丝一般使用钨丝,而不用锡制的,但电路上的保险丝一般使用的是武德合金(锡的一种合金),而非纯金属:

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1.现有Fe、Cu两种金属,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O2、稀盐酸、H2SO4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NaOH溶液、Cu(OH)2

由上述反应可得出金属有下列化学性质:

(1)金属+_______→_______;

(2)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小组协作,将上述规律各举一例

(1)

(2)

(3)

2.判断下列从原料制取较纯的最终产物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说你的理由:

(1)CuCuSO4Fe2(SO4)3

(4)

活动四、寻找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的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

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我们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另外,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腐蚀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要保护金属资源!

阅读上述资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金、银等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Fe、Mg等为何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2.工业上常用赤铁矿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

3.铁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但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举例说明有哪些防锈措施?

4.除防止金属锈蚀外,举例说出你所了解的其它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检测反馈】

1.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B.在呈酸性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2.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

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中时,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X>Z>Y 

 

B.Y>X>Z

C.Z>Y>X 

D.Y>Z>X

3.氯化铜和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A.只有Fe 

B.只有CuC.Cu和Mg 

D.Fe和Cu

4.检查钢质设备完好性的方法之一是:

在被怀疑有裂纹处涂上10%的盐酸,过一段时间后,若看到有粗线裂纹,表明该部分原先确有裂纹。

产生粗线裂纹的原因是

()

A.裂纹处尘埃多,起催化作用

B.裂纹处里面含有水分

C.裂纹处铁的表面积大,反应快

D.原裂纹处的铁锈跟盐酸作用,生成可溶性氯化物

课题4酸、碱、盐和化肥

1.认识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特性。

2.了解酸、碱、盐的概念,认识酸、碱、盐的通性。

3.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活动一、认识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特性。

1.现有三个分别装有浓盐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三个试剂瓶的质量如何变化?

说出变化的原因。

活动二、了解酸、碱、盐的概念,认识酸、碱、盐的通性。

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⑴硫酸(H2SO4)⑵氢氧化钙(Ca(OH)2)⑶碳酸钠(Na2CO3)⑷氯化钠(NaCl)

⑸硝酸钡(Ba(NO3)2)⑹硫酸铜(CuSO4)⑺氧化铁(Fe2O3)⑻二氧化硫(SO2)

⑼铜(Cu)⑽盐酸(HCl)⑾锌(Zn⑿氢氧化钠(NaOH)⒀铁(Fe)

⒁碳酸钙(CaCO3)⒂硝酸银(AgNO3)⒃二氧化碳(CO2)⒄氧化铜(CuO)

⒅石蕊试液⒆酚酞试液

(1)酸:

(2)碱:

(3)盐:

(4)金属单质:

(5)金属氧化物:

(6)非金属氧化物:

2.从上诉物质中,找出能表示酸的化学性质的反应(只找一个即可))

(1)指示剂:

酸使石蕊变,使酚酞变色。

(2)酸+金属=+

(3)酸+金属氧化物=+

(4)酸+碱=+

(5)酸+盐=+

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诉物质中,找出能表示碱的化学性质的反应(只找一个即可)

(1)指示剂:

碱使石蕊变,使酚酞变色。

(2)碱+酸=+

(3)碱(可溶)+非金属氧化物=+

(4)碱(可溶)+盐(可溶)=+

碱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4.从上诉物质中,找出能表示盐的化学性质的反应(只找一个即可)

(1)盐溶液+金属=+

此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2)盐+酸=+

(3)盐(可溶)+碱(可溶)=+

(4)盐(可溶)+盐(可溶)=+

活动三、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性质、名称和用途。

1.完成下图化肥的鉴别

2.某农田庄稼出现叶子发黄,倒伏的现象,你会建议购买什么化肥?

下列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环物质间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

(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属于“酸碱盐单质氧化物”中的四种类别),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