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0238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电冲压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引进台湾进口高速精密冲床,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实现自动化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及用户的交货要求。

(2)各类电机定转子是电机组长的心脏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机性能,而各类钣金件则是各类电器外观的重要组成件,如没有先进的技术工艺、优质的材料、高精度的设备及模具是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的。

(3)本项目引进的生产设备,即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及质量,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本项目生产所需板材立足于国内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生产正常运作。

同时,本项目引进的设备与国内现有设备比,可节约5%的原材料,雨季可节约刚才1000吨/年,合计约为900余万元。

(5)本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及产品,是科技含量高、上档次的机械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将对企业及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及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第二十四条轻工纺织中第22款高技术的轻工、纺织机械及关键技术及零部件制造的国内投资项目。

项目不属于国家《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中限制用地及禁止用地的项目。

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及可行的。

第二节本报告的编制依据、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

2、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6年)》;

3、国家国土资源部、发改委《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

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芜湖德盛机电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主要研究范围

本报告主要对芜湖德盛机电有限公司“家电冲压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投资必要性、工艺设备、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可行性作出分析。

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产品市场分析

3、项目建设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4、工艺技术方案及原辅材料供应

5、工程建设方案

6、环境保护及节能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财务分析与评价

三、编制原则

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力求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结论科学。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客观实际进行评价分析,以保证咨询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及科学性。

第三节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国家电行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2、项目选址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及总体布局要求。

3、本项目总体建设规模为年产4000万套家电冲压件。

项目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先进,新增主要生产设备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及购置国产设备,工程建设方案合理。

4、本项目建成投运后,在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5、本项目建设期2年。

6、总投资及财务评价

本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其中用汇997万美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按1:

7.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96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32万元。

项目税后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20.8%,投资回收期为6.9年。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前景较好,技术、环境、经济均是可行的。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年产4000万套家电冲压件

1.1

设备

约600多台(套),包括公用工程及辅助设备

1.2

土建

m2

110100

2

项目实施进度

3

新增定员

2500

4

项目投资总额

万元

40000

5

固定资产投资

38966

5.1

建设期利息

1478

6

铺底流动资金

1034

7.1

年新增销售收入

正常年,含税

7.2

年新增销售税金及附加

4770.4

正常年

8

年新增总成本费用

23564.7

9

年新增利润总额

16001.6

正常年

10

年新增所得税

4000.4

11

年新增税后利润

12001.2

12

税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20.3

13

税后投资回收期

6.9

含建设期2年

14

全部投资利润率

28.4

15

全部投资利税率

29.3

16

生产能力的盈亏平衡点

36.2

三、建议

1、建议企业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尽快落实资金,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期投产。

2、企业要注重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确保产品质量。

3、建议企业加强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减少各项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开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4、建议企业组织力量加强市场信息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动向,进一步搞好新品开发,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建立及完善以市场及销售指导生产的市场运作体系。

第二章市场分析

第一节产品市场分析

1997年底,我国家电制造业巨头之一的广东美的集团开始实施“抢滩芜湖、辐射华东“的区域发展战略,落户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生产基地。

长期以来,美的小家电产品已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占据了全国同行3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为其配套的一级供货商订单稳定、发展势头良好。

2005年随着东芝开利公司与美的合作的确定,芜湖美的追加投资1.5亿元,形成350万套空调整机、1500万台空调电机的生产规模,成为华动最大的空调基地以及国内最大的空调电机制造中心。

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日立家用电器公司的三期扩建项目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动工了,扩建项目投资额达1077万美元,2008年1月投产后产能将达到80万太。

雨季到2010年在芜湖的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台。

根据《芜湖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计划至2010年形成年产500万台空调等家电、2000万台家用电机、60万片显示器件生产能力,销售收入20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家电生产基地、特种显示器研发及生产基地。

同时在《安徽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

可以看出至2010年,安徽全省的家电产量可以达到约2500×

3=7500万台。

在2005年,合肥、芜湖、滁州三个区域,共生产家用电冰箱530万台、家用洗衣机442万台、空调器515万台、彩色电视机374万台,合计1861万台。

按照则2005~2010年全省家用电器产量将由1861万增致7500万台,则年增长率为32%。

如图2-1

表2-1安徽省家电产量年增长表

无论是美的、科龙,还是实达,这些企业集团原有的生产基地均偏处华南一隅。

像家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国家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像日本、韩国;

而后由日本、韩国在80年代开始转移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像广东、福建;

现在则开始了梯度产业的第三次转移。

广东、福建两省的家电企业的市场导向主要是华南地区及海外市场,而广大的国内市场、特别是购买力极强的华东市场,则由于这些企业的市场辐射范围有限,及华东地区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而显得市场占有份额不是很大。

于是,决心改变这一状况的“有志”家电巨擘,如美的、科龙、实达等,纷纷制定了“立足华东、辐射全国”的企业发展战略。

美的、实达或新建或迁移基地于芜湖,典型地反映了潜在的市场。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及发展速度均居全国首位。

家电行业,长江三角洲地区汇集了春兰、海尔、美的、格力、科龙等国内巨头,更有GE、三菱、日立、福特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

同时该地区还孕育着大批汽车、家电配件的中小型企业,长江三角洲地区对电机及其相关制品的需求量大且增长迅速。

据行业预测2006年仅家用电器及汽车行业所需电机总量将超过40000万台(套),电动工具用电机880万台(套),工控、航天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等其他行业所需电机总量在4500万台(套)以上,且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众多家电企业的进驻,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芜湖是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2007年,其仅家电行业所需电器用冲压件的数量将达到2500万台(套)以上,各企业业用电机所需冲压件供应依然紧张,多数从外省购买。

本项目产品主要为芜湖开发区美的、日立、海尔等知名电器生产企业做配套。

综合芜湖及周边地区目前的市场状况,可以断定本项目的市场前景看好。

第二节价格分析

本项目产品销售主要面向安徽市场,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根据对家电市场调查了解,考虑到项目建成投产后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结合本项目产品的成本测算情况,确定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

项目产品销售价格情况详见表2-2。

表2-2项目产品销售价格情况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售价

(元/单位)

冲压件

第三章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第一节生产规模

根据前面所述,芜湖德盛机电有限公司拟根据市场需求,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家电冲压件生产线建设项目。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的建设实施已具备一定的条件。

生产规模的选择将影响投资、生产成本、市场销售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因此,必须按一定的经济规模进行选择。

从预测未来市场需求,采用的技术及设备、企业经济实力以及生产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考虑,芜湖德盛机电有限公司拟建设年产4000万套家电冲压件的生产规模是适中的。

第二节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

2、充分考虑项目产品的市场适应性,采用先进、适用及前瞻性技术,提高项目的竞争能力;

3、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可靠性、估计各类工程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

4、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综合分析项目本身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资金筹措等综合能力;

5、充分考虑项目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6、充分考虑项目所采用的原材料的可得性,以及数量、品质、来源的稳定性;

7、充分考虑项目产品的环境相容性,三废物质做到综合治理,达标排放,满足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8、充分考虑项目收益的合理性,实事求是地对项目的功能性、盈利性等全面考虑。

根据上述原则,经过产能测算,本项目的产品方案详见表3-1。

表3-1项目产品方案表

产品名称

年产量(套)

4000万

合计

第四章生产工艺及设备

第一节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生活电器所用的微型电机质量及应用的要求,决定其生产全过程必须符合其产品质量标准,而由于现有的生产工艺及国产设备其工序多、材料利用率低、精度低、故障率高、维修率高等原因,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及用户交货要求。

引进台湾高速精密冲床,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实现自动化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及用户的交货要求。

本项目冲压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选料、原料加工、送料、模具制作、冲压锻造、组装、仓储等环节。

冲压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主要设备的配置

根据本项目产品的方案及生产规模确定、产品品种及产量的平衡计算,并充分考虑品种翻改的需求及适应,结合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对主要工艺设备的性能的分析比较,现对本项目的工艺设备及公用工程设施提出以下配置方案,详见表4-1。

表4-1生产线所需主要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计量单位

单价

(万元)

台数

总价(万元)

说明

人民币

美元

引进设备投资

高速精密冲床

300

1800

257

220吨位

420

1680

240

300吨位

精密冲床

7

500

3500

国内配套设备

模具

70

38

2660

其他配套设备

1250

传动轨道、搬运车

合计

10890

997

第五章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

第一节原辅材料

一、主要原辅材料

本项目产品生产所需主要原料为冷轧钢板、无取向性硅钢片、铝锭。

二、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年用量

项目产品所需原材料的消耗情况及年用量估算详见表5-1。

表5-1原料单耗及年用量估算表

品名

年用量(吨)

市场价格(元/T)

冷轧钢板

元/T

39000

660

无取向性硅钢片

25200

730

铝锭

1300

23000

三、主要原辅材料供应来源

本项目原辅材料拟全部在本地及周边地区采购,该市场上供应量很大,目前供应平稳,质量保证,来源可靠。

第二节燃料动力

本项目生产线所需水、电消耗情况估算见表5-2。

表5-2水、电消耗估算表

名称

年耗

市场单价

万吨

60

1.50元/吨

万千瓦时

800

0.50元/度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第一节建设地点区位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及总体布局要求。

一、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

芜湖位于东经117度58分度43分及北纬30度38分-31度31分之间,地处长江之畔,交通便捷,自古以来便是商贾云集的商贸集散地。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是长江沿岸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安徽省“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重点及突破口,市场面向华东,背靠华中腹地。

二、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

厂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7—9米。

地势坦荡,相对起伏小。

区内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

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大地构造)下扬子台坳(Ⅱ级大地构造),苏、浙、皖断褶束(Ⅲ级大地构造),基岩埋藏很浅,是最佳的桩基础持力层。

根据芜湖市勘察测绘设计院的岩土工程勘探报告,厂区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为四层,现分述如下:

一层:

素填土,不均匀,松散。

二层:

粉质粘土,可塑,厚度为0.80-1.60米,顶板埋深1.90-3.00米,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得Ps=1.5MPa;

承载力标准值fk=0.96KPa;

压缩模量Es=4.8MPa。

三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软塑,厚度为1.20-2.70米,顶板埋深3.50-4.10米,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得Ps=0.96MPa;

承载力标准值fk=75KPa;

压缩模量Es=2.8MPa。

四层:

粉质粘土,硬塑,厚度大于5.4米,顶板埋深0.50-6.60米,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得Ps=280MPa;

承载力标准值fk=280KPa;

压缩模量Es=12.0MPa。

芜湖市的地震设防按地表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的重要城市标准设防。

三、气候、气象条件

该地自然条件优越,无山洪危害,从芜湖市气象区来看,属于长江下游北区,其特点是:

温及湿润、季风明显。

常年平均气温为16℃

一月份平均气温2.9℃

极端最低气温-13.1℃

七月份平均气温28.7℃

极端最高气温39.5℃

气温高于35℃平均6天(最多为18天)

气温低于-5℃年平均不足15天

历年最高洪水位:

10.96米

历史最低枯水位:

0.21米

年平均降雨量1200mm

该地区地震烈度6度。

四、交通运输

芜湖作为华东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有三条高速公路、五条铁路在此交汇,又拥有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交通十分便捷。

公路:

芜湖至合肥、徐州,芜湖至南京、上海,芜湖至杭州三条高速公路交汇于开发区附近。

正在建设沿江快速通道连结至南昌、武汉的高速公路。

客流及货流通过高速公路网,可以通达全国各大中型城市。

铁路:

芜宁、芜铜、淮南、宣杭及皖赣五条铁路在芜湖交汇,通过铁路交通网,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且较水运、汽运价格低廉,运输周期短。

芜湖长江大桥的通车,北上经合肥、徐州接京九线及陇海线;

南下至杭州、厦门、福州,将长江南北交通融为一体。

芜湖东编组站日解编组7000辆车皮。

开发区距火车编组站4公里。

港口:

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共有码头泊位70余座,年综合通过能力为2300万吨。

现已开通了至香港、日东及东南亚的国际航线,并开办了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联运中转业务。

航空:

芜湖航空主要依托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及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开发区距南京、合肥机场车程均约1小时10分钟车程,距上海航空港也只有4个小时车程。

目前芜湖联航机场已开通了至北京、佛山、惠州的航线。

五、建厂地区经济现状

芜湖处于皖江经济开发带的龙头地位,也是长江经济带沟通东西的重要一环,是中国中部地区向外输出的门户,古有四大米市之一的称谓,自古即是皖南皖北的重要商贸与经济之都。

芜湖地区水陆空交通便利,是进入华东与江西的商品集散地。

本地区拥有发达的轻工、建材及纺织制造业,以及有色金属加工、造纸、汽车、造船、化工、非金属矿藏等,制造业发达,各类专业人才充足,满足各类大型项目上马的人才需求。

第二节总图运输

一、总图平面布置

1、本项目总图设计考虑了以下各个方面:

1.1满足项目工艺要求、消防安全、总图运输条件,力求布置合理紧凑,物料流向通顺。

1.2考虑合理的功能区分,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及工作环境。

1.3增加基地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裸露土地。

2、本项目总图设计执行下列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厂内运输方式为叉车及手推车运输,厂外运输委托地方物流承担。

二、仓储

本项目原辅料、及机物料配件等需求的仓贮,详见下节“土建工程”。

第三节土建工程

一、采用标准

本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程、规范。

在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土建工程设计将充分满足工艺生产的技术要求,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利用地方材料,力求建筑物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基础设计方案依据当地工程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确定。

项目建设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

《建筑结构统一标准》(GBJ68-8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二、土建工程方案

根据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00亩,新增总建筑面积110100m2,绿化系数28%。

1、建筑

(1)概述

厂房改造设计力求做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平面及内部空间,各种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方便管理,并注重车间的建筑立面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色彩协调。

厂房改造设计设计应按照《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Jl6-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等主要规范进行。

(2)建筑设计

主要建筑构造应满足规范及工艺要求,可如下考虑:

层面:

高分子卷材防水层,防水珍珠岩保温层(轻钢屋面为压型彩钢屋面板加保温棉)

墙体:

多孔砖,涂料饰面

地面:

水泥耐磨硬化面层

门窗:

采用木门、钢门、铝合金窗。

2、结构

应符合《建筑结构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