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0083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

Hct减低:

见于各类贫血。

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fl为单位。

参考值:

80-94fl。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pg(皮克)为单位。

27~34pg。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表示。

320~360g/L。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病因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

31~35

MA等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94

26~32

AA,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6

<30

ID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贫血

慢性感染、炎症、尿毒症等

 

4.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测定(RDW):

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即RDW-CV。

参考值RDW<14%。

RDW的临床意义

①用于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

②用于IDA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

③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

RDW

贫血类型

常见疾病

增高

正常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慢性AA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MDS、巨幼贫

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AA

减低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轻型地中海贫血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IDA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指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间的过渡型细胞。

由于胞浆内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液进行活体染色,嗜碱性物质即被染成浅蓝或深蓝色。

【临床意义】

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2.观察贫血疗效

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

临床意义:

RPI>3,提示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RPI<2,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碍所致的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ESR)

【定义】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

【影响因素】

1.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

2.红细胞数量和形状

[临床意义]血沉较为常用但缺乏特异性,对判断机体有无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或某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无活动进展、恶化及肿瘤浸润等有一定价值。

血沉测定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白细胞的检测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

109/L

新生儿(15-20)×

6个月-2岁(11-12)×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

②异常增生性增多

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其他

核左移外周血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

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①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核变性

②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棒状小体(Auer小体)

细胞之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一条或数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见1条细长的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2.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急性传染病的极期。

3.嗜碱性粒细胞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主要见于CML、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2)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是机体受病毒感染后,由正常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成的一种病理细胞。

Ⅰ型:

泡沫型Ⅱ型:

不规则型Ⅲ型:

幼稚型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过敏性疾病等

5.单核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

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2.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TB)、某些血液病、结缔组织病

减少: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贫血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地区的正常人最低值。

溶血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

原理持续血管内溶血时,一部分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被分解为含铁血黄素及蛋白质。

当这些细胞脱落至尿中,铁染色法见尿沉渣中有深蓝色物质。

临床意义阳性慢性血管内溶血

阴性可能正常,也可能溶血初期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原理Hb存在于RBC中,当RBC破坏时,Hb才进入血,因此主要检测血浆中Hb含量。

参考值<

50mg/l

临床意义增高PNH、阵发性寒冷性血蛋白尿、冷凝集素综合征、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血浆结合珠蛋白(Hp)测定

原理血清结合珠蛋白属α2糖蛋白,由肝脏合成,作用是运输血管内游离的血红蛋白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降解、血管内溶血后,1分子结合珠蛋白结合1分子Hb。

参考室0.5~1.5g/l

临床意义

1.各种溶血性贫血Hp含量都明显减低,甚至低到测不出的程度。

2.鉴别肝内和肝外阻塞性黄疸,前者Hp降低,后者正常或升高。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结合珠蛋白血症,Hp下降。

4.感染、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Hp上升。

检查红细胞膜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测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出现溶血现象,表面积大而体积小的脆性小,反之较大。

临床意义增加红细胞增多

降低贫血

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原理:

在一定温度下,RBC在酸化甘油缓冲液中发生50%溶血所需要的时间

遗传球阳性,为诊断该病的特异性试验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检测

蔗糖溶血试验

原理由于PNH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的蔗糖溶液中对补体敏感性增强,经孵育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加强,蔗糖进入红细胞内,导致渗透性溶血。

临床意义PNH患者蔗糖溶血试验阳性或溶血率增加,可作为PNH的筛选试验,此试验对PNH敏感性最高,特异性最差,阳性者应再做Ham试验。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原理PNH患者红细胞由于本身有缺陷,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的正常血清中,经37℃中孵育,补体被激活,红细胞破坏而产生溶血。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PNH,某些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发作严重时可呈阳性。

CD55和CD59阴性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

原理PNH患者由于X染色体上磷脂酰肌醇糖苷-A(PIG—A)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膜上肌醇磷脂(GPI)生成障碍,因此血细胞缺乏需通过GPI锚定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用带荧光素的CD55、CD59单克隆抗体标记红细胞和中性粒,计数。

参考值正常人RBC、中性粒<5%

PNHRBC、中性粒>10%

临床意义用于发现常规方法不能发现的PNH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免疫反应发生变异,产生自身抗体或(和)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

抗人球蛋白试验

原理1.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GT)

用抗人球蛋白试剂可与红细胞表面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结合,起桥接作用导致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

2.IAGT

用Rh(D)阳性O型正常人红细胞与受检血清混合孵育,如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红细胞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出现凝集。

临床意义①阳性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

②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

③AIHA大多为IgG抗体。

冷凝集素试验

原理冷凝集素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受检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发生凝集,高峰在0~4℃,37℃消失

临床意义淋巴瘤、支原体肺炎、疟疾、流行性感冒。

冷热双相溶血试验

第三节骨髓细胞学检查

血细胞的生成与发育

细胞体积:

由大变小

细胞浆:

量由少变多;

颜色由深变浅;

颗粒由无到有。

细胞核:

体积由大变小;

形态由规则变为不规则;

核染色质:

由细致疏松变为粗糙致密;

核仁:

由有到无

核/浆比例:

描述骨髓增生程度

骨髓增生程度

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

(×

109/L)

有核细胞/LP

有核细胞占全部细胞百率(%)

常见原因

增生极度活跃

1:

1

700

>

200

50

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

10:

200~300

100左右

10~20

白血病、增生贫血

增生活跃

20:

60

50左右

2~10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

50:

20

20左右

<

慢性AA、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

增生极度减低

300:

10

10左右

0.5

急性AA

对于不易鉴别的急性白血病-特殊染色(组织化学染色)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临床意义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

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单核细胞呈阴性,少数弱阳性。

4.白血病性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幼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真红、AA、骨髓纤维化、CML急性变等。

2.减低:

主要见于CML慢性期

3.用于疾病的诊断:

CML与类白血病反应;

PNH与AA,ALL(高)与AML(低)。

铁染色

临床意义1.缺铁性贫血

2.非缺铁性贫血

3.诊断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管壁的筛查和诊断试验

1.出血时间(BT)

6.9±

2.1分钟,>9分钟为异常

BT延长见于

血小板明显减少:

ITP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

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

vWD

血管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药物影响:

阿司匹林、肝素

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一种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大分子糖蛋白,成为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的桥梁。

vWF、纤维素连接蛋白(Fn)可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

vWF还是保护因子Ⅷ活性和稳定因子ⅧmRNA的物质,可促进因子Ⅷ的合成和分泌。

减低:

血管性血友病(vWD)

增高:

血栓性疾病,如心梗,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

第二节血小板的筛查和诊断试验

1.血小板计数:

100~300×

109/L

血小板减少:

100×

109/L,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大

血小板增多:

400×

109/L,慢粒,真红,急性感染,某些癌症

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测定

ELISA

ITP、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次输血)、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观察病情:

ITP患者的治疗效果

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

玻球法、玻璃滤器法

PAdT增高:

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PAdT减低:

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等

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血小板聚集仪比浊法

PAgT增高:

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PAgT减低:

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第三节凝血因子的筛查和诊断试验

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延长见于:

1.Ⅷ、Ⅸ、Ⅺ明显减少,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Ⅺ因子缺乏症;

2.严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Ⅹ缺乏(均属共同途径所需凝血因子);

3.严重的肝病(不能满足正常机体所需凝血因子的供给);

4.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类药物治疗或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栓性疾病等。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报告方式:

PT(秒);

PTR;

INR。

PT:

11-13秒,超过正常3秒以上为异常

凝血酶原比值(PTR):

即被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秒)与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秒)的比值参考值为1.0±

0.05;

ISI:

国际敏感度指数,ISI值越小(<2.0﹞,则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一般采用兔脑粉(因子Ⅲ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以脑、肺、胎盘中含量最高),如果采用人脑,则ISI为1,是最理想的。

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RISI,参考值1.0±

0.1。

ISI是监测口服抗凝剂时使用PT试剂的敏感国际卫生组织(WHO)提供的一级国际参比品的PT试剂ISI为1.0

临床意义①、PT延长1、2、5、7、10缺乏

②、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

③PTR和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第四节抗凝血系统的筛查和诊断试验

1.血浆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试剂,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

延长:

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见于低(无)纤维蛋白血症,DIC,肝素治疗中。

2.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

A)测定

发色底物法

血友病,口服抗凝药,白血病等急性出血期

先天性AT缺乏症,获得性AT缺乏症,如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第五节纤溶活性的筛查和诊断试验

1.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s)

胶乳凝集法。

于受检血浆中加入FDP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若血浆中FDP的浓度超过或近于5mg/L,胶乳颗粒发生凝集。

根据受检血浆的稀释度可计算出血浆FDPs的含量。

小于5mg/L(μg/ml)

阳性或增高主要见于原发性纤溶、DIC(继发性纤溶)、溶栓治疗后。

需注意:

阳性无法鉴别原发及继发性纤溶。

2.血浆D-二聚体(DD)测定

胶乳凝集法,ELISA法

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

阳性或增高常见于继发性纤溶(深静脉血栓、肺血栓栓塞),阴性或不升高可以排除。

第七节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诊断

定义:

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血栓-出血综合症。

(早期为高凝状态,后期为低凝出血状态)

第四章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蛋白质代谢检查

总蛋白减低常与白蛋白减低平行,总蛋白增高常同时有球蛋白增高

1、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

水分减少

2、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降低才有临床意义)

①合成减少②营养不良③慢性消耗性疾病④蛋白质丢失⑤血液稀释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高蛋白血症(Hyperproteinemia)

①明显的M蛋白血症②慢性感染性疾病③慢性肝脏疾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⑤脱水、水分不足

4、球蛋白降低:

生理性减少,免疫功能抑制蛋白,先天性低γ球蛋白

5、A/G倒置:

明显的M蛋白血症,严重肝功能损伤

二、血清蛋白电泳

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

前白蛋白(PAB)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比白蛋白小。

前白蛋白半衰期约2d,因此比ALB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被认为肝脏损害的早期灵敏指标。

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晚期;

肝胆系统疾病,尤其早期肝炎和急性重症肝炎

四、血浆凝血因子PTAPTTTTAT-Ⅲ

五、血氨检测

升高:

严重肝损害;

门脉分流;

上消化道大出血;

尿毒症;

高蛋白饮食

二、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UCB在血中积聚,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CB和尿胆原也增多。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的损伤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血中CB、UCB均升高,尿中CB及尿胆原亦升高。

梗阻性黄疸胆红素在肝外或肝内原因造成的胆汁排泄障碍,肝内转化生成的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血中CB明显升高,尿中尿胆原减少或消失,尿中CB阳性。

血清胆红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红素(STB) 3.4~17.1μmol/L

结合胆红素(CB,DB)0~6.8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IB)1.7~10.2μmol/L

 >34.2μmol/L

 17.1μmol/L~34.2μmol/L:

隐性黄疸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

STB:

17.1~34.2μmol/L隐性黄疸

 34.2~171μmol/L轻度黄疸

 171~342μmol/L中度黄疸

 >

342μmol/L重度黄疸

2、推断黄疸病因

 STB:

<

85.5μmol/L通常为溶血性黄疸

 17.1~171μmol/L肝细胞性黄疸

 171~342μmol/L不完全梗阻性黄疸

342μmol/L完全梗阻性黄疸

3、根据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情况,根据CB/TB比值,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UCB增高明显,CB/TB<

0.2提示溶血性黄疸

CB增高明显,CB/TB>

0.5提示梗阻性黄疸

二者均增高,0.2<

CB/TB<

0.5提示肝细胞性黄疸

根据TB、CB、UCB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TB伴UCB提示溶血性黄疸;

TB伴CB提示梗阻性黄疸;

三者都升高提示肝细胞性黄疸

尿胆红素检查

尿中胆红素(+)提示血中CB,见于:

①胆汁排泄受阻;

②肝细胞损害;

③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梗阻性黄疸:

尿胆红素(+)

溶血性黄疸:

尿胆红素(-)

④碱中毒时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尿CB(+)

五、尿中尿胆原检查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中,仅有极少量的尿胆原进入体循环,从肾脏排出

(-)或(±

 

血中

尿中

TB

CB

UCB

CB/TB

尿胆红素

尿胆原

正常人

3.4-17.1

0-6.8

1.7-10.2

0.2-0.4

(﹣)

(﹣)或(±

梗阻性黄疸

171

↑↑↑

(﹢)

溶血性黄疸

85.5

0.2

↑↑

肝细胞性黄疸

17.1-171

0.2-0.5

(±

)或↑

①尿中尿胆原升高

②尿胆原下降或缺如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

胆汁酸测定能反映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并反映胆道排泄功能

参考范围:

0~10μmol/L

⑴肝细胞损伤

⑵胆道梗阻

⑶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分流)

⑷进食后血清TBA可一过性升高

酶学检测

(一)肝细胞损害为主的酶:

ALT、AST、GDH

ALT和AST

ALT〈40U/L(37℃)

大量存在于肝脏组织中,其次为肾、心、骨胳肌等。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内,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内,肝细胞内活性比血清高100倍。

AST〈40U/L(37℃)

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骨胳肌等

肝中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只有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

ALT/AST≤1

(1)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AST均显著升高,可达参考上限的20倍以上,ALT>

AST(AST/ALT<1)。

AL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很灵敏的指标,也是病情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