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9815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易错题练习元素周期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核电荷数

递增

电子层数

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递减

元素性质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最低负价由-4→-1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相同,最高正价=族序数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

稳定性增强,形成由难到易

稳定性减弱,形成由易到难

单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金属性

本质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若Xn++Y―→X+Ym+,则Y金属性比X强

非金属性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An-+B―→Bm-+A,则B非金属性比A强

(2)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

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

r(Li)<

r(Na)<

r(K)<

r(Rb)<

r(Cs),r(O2-)<

r(S2-)<

r(Se2-)<

r(Te2-),r(Na)>

r(Na+),r(Fe)>

r(Fe2+);

“二看”核电荷数: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r(Na)>

r(Mg)>

r(Al)>

r(Si)>

r(P)>

r(S)>

r(Cl),r(O2-)>

r(F-)>

r(Na+)>

r(Mg2+)>

r(Al3+);

“三看”核外电子数: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r(Cl-)>

r(Cl) r(Fe2+)>

r(Fe3+)。

2.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1)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

(3)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

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

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

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

(5)气态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而金属氢化物(如NaH)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

【变式练习】

1.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

化合物

的电子总数为18个;

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几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W、Z的单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给出),其中Z为金属单质且与X位于不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和W形成的化合物YW4易溶于水

B.Y6X6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无黑烟产生

C.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的强

D.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易错通关】

1.叶蜡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X2[Y4Z10](ZW)2,短周期元素W、Z、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一半,X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的离子与ZW-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Z>

W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Z

C.Y的氧化物可作光导纤维的材料D.常温常压下,Z和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液体

2.LDFCB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W、X、Y、Z构成(如下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沸点最高

B.原子半径∶W>X>Y>Z

C.W、Z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分别与另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Y的价态相同

3.现有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Z两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和与W、X两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之和相等。

Z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中,W的非金属性最强,Z的金属性最强

B.由Z和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X的半径最大,Y的半径最小

D.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

4.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

Q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以化合成盐,X与Q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Q、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与Z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强酸性

B.Z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Q>X

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Y和Z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Z-和W+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X<

Y<

B.X和其它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W和其它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X、Y、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6.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超过20。

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Z2Y的水溶液呈碱性

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为:

X>W

C.常见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为:

W>Y

D.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7.主族元素V、W、X和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元素V在地壳中含量仅0.087%,但其化合物每年以近百万种增加,W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灼烧X的单质时可以观察到黄色的光,X与Y同主族。

A.离子半径大小:

r(W)<

r(X)<

r(Y)

B.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V的强

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于Y的

D.X和Y的正盐溶液均呈中性

8.化合物

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蒸汽和溶液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生活消毒。

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B.元素的非金属性:

X<

C.该化合物中Z的化合价均呈-2价

D.该化合物中X、Y、Z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仅X、Y处于同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10.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和D同主族,中学阶段常见物质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当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反应时,有如图转化关系。

A.C、D、E三种元素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B.物质X、Y、Z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C和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溶液显中性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

E

11.“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产生ZQ、X2W4Y、XW3Q等多种物质,已知W、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简单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Y>

X

B.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W

C.简单离子半径:

Q->

Y2->

Z+

D.常温下,XW3Q为气态,且X、W、Q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这四种元素可组成结构为Z+[Y–W≡X]–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与某种金属阳离子反应可得到血红色溶液。

A.Z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W>

C.该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1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甲、乙、丙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N、P是这些元素对应的单质,甲常温下为液态,丙中滴入盐酸开始有沉淀,继续沉淀消失,其溶液呈碱性。

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Y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产生N

C.常温下,P不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

D.Y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均不止一种

14.X、Y、Z、W是质子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形成的某种化合物Q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X与W形成的化合物M常温下是液体。

A.X与Z可形成质子数、电子数均相同的ZX3、

B.M热稳定性强且具有弱氧化性

C.Q分子中各原子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D.X、Y、Z、W四种元素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其中W、X、Y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可形成结构如图所示的化合物。

WB.X与Z形成的化合物会抑制水的电离

C.X、Z均能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参考答案

1.D【解析】X、Y、Z、M、Q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证明该元素为第IVA族元素,又知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同族,则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应为

IVA族

VA族

M

,故推知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

化合物Z2X4的电子总数为18,则推知,X为H,该化合物为N2H4;

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一个电子,推出Q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

Z(N)<

Y(C)<

M(Si),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

Z(N)>Y(C)>M(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N)>Y(C)>M(Si),故B正确;

C.N2H4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H2N-NH2,分子中含两个氨基,可与酸反应,具有碱性,且该分子具有极性,与水分子间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原理可知,N2H4易溶于水,故C正确;

D.X、Z和Q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属于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2.D【解析】根据化合物M和W单质的反应条件可知化合物M应为烃,W单质为Cl2,M含有C、H元素,X是四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则X应为H元素;

化合物N可以和金属单质反应,N应为HCl,化合物P应为金属Z氯化物,由于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无法通过电解氯化铝获得铝,且Z与H元素不是同主族,所以P为氯化镁,Z为Mg;

综上所述X为H,Y为C,Z为Mg,W为Cl元素。

A.Y、W形成的化合物YW4为四氯化碳,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故A错误;

B.Y6X6为C6H6,其分子中含碳量较大,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产生,故B错误;

C.没有指出是否为元素最高价含氧酸,该说法不合理,如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C错误;

D.Z为Mg,Mg与Cl形成的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1.B【解析】叶蜡石化学式为X2[Y4Z10](ZW)2,短周期元素W、Z、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X为Al;

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一半,其原子序数大于Al,则Y为Si元素;

X的离子与ZW-含有相同的电子数,ZW-应为氢氧根,则Z、W分别为O、H中的一种,结合X2[Y4Z10](ZW)2可知,Z应为O,则W为H,以此来解答。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

X>Y>Z>W,故A正确;

B.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导致水的熔沸点反常,沸点:

SiH4<H2O,故B错误;

C.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SiO2可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故C正确;

D.H、O形成的化合物为H2O和H2O2,常温常压下H2O和H2O2均为液体,故D正确;

故选:

B。

2.B【解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且Y能形成化合物,则X的核外电子总数最多为7,根据该阴离子中X的成键特点可知X应为ⅣA族元素,则X为C,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四种元素同周期,均为第二周期元素,所以Y为O元素;

Z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位于ⅧA族,则Z为F;

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0-4-6-7=3,为B元素。

A.F、O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沸点低,B、C的单质常温下为固态,沸点高,故A错误;

B.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

W>X>Y>Z,故B正确;

C.BF3中,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O元素与其他C、B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显负-2价,与F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OF2,显正价,O的价态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该二元化合物可能为Na2S,则Z为Na元素,X为S元素,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可推知W、X可能位于同一主族,则W为O元素,Y、Z两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和与W、X两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之和相等,Y为A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A.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至右依次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四种元素中,O的非金属性最强,Na的金属性最强,A选项正确;

B.由Na和O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选项错误;

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S2-电子层数最多,半径最大,而Na+、Al3+、O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S2->

O2->

Na+>

Al3+,即S2-半径最大,Al3+半径最小,C选项正确;

D.Na、Al、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Al(OH)3具有两性,可与强酸H2SO4和强碱NaOH发生反应,NaOH和H2SO4可发生中和反应,D选项正确;

答案选B。

4.B【解析】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

Q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以化合成盐,说明Q为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显碱性,X与Q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即X为F,Q为N;

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为Cl;

Q、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说明W为K时,Y为Al,W为Ca时,Y为Mg。

A.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为HF,Z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为HCl,盐酸为强酸,氢氟酸为弱酸,A错误;

B.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钾或氯化钙,均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B正确;

C.若Y为铝,则Y与Z形成的化合物含有共价键,C错误;

D.HF和NH3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但由于电负性F>

N,形成的H—F…H更强,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HF>NH3,D错误;

答案为B。

5.B【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X为H,Y和Z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Y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S,Z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Z为Cl,Z-和W+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W为K。

A.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X<Y<Z,故A正确;

B.H与K形成KH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K与其它3种元素形成KH、K2S、KCl均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元素X最高价+1,最低价−1,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Y最高价+6,最低价−2,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Z最高价+7,最低价−1,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解析】由题干可知,

为实验室一种常见试剂,由结构式可知,Z为第一主族元素,W为第四主族元素,X为第五主族元素,由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可知,Y为第ⅥA族元素,因为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主族元素,且均不超过20,因此W为碳,X为氮,Y为硫,Z为钾。

A.Z2Y为K2S,由于S2-水解,所以溶液显碱性,故A不符合题意;

B.X的最简单氢化物为NH3,W的最简单氢化物为CH4,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高,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非金属性,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所以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也强,故C符合题意;

中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7.B【解析】元素V在地壳中含量仅0.087%,但其化合物每年以近百万种增加,则知V为C、W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常温下能发生反应,那是氨气和硝酸生成硝酸铵,故W为N、灼烧X的单质时可以观察到黄色的光,则X为Na、X与Y同主族且原子序数X小于Y,则Y为K;

A.离子半径大小:

r(Y),A错误;

B.非金属性W>V,故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V的强,B正确;

C.金属性Y>X,故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弱于Y的,C错误;

D.X和Y的正盐溶液是强碱的盐溶液,但未必呈中性,因为不知道是强碱强酸盐还是强碱弱酸盐,D错误;

8.B【解析】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存在四个键,可能为C和Si,Z与Y形成双键,又存在-Z-Z-的形式,可知Z为:

O,则Y为C,X为H。

A.原子半径:

C>

O>

H,即Y>

X,A项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

H<

C<

O,即X<

Z,B项正确;

C.该化合物中Z的化合价为-1和-2价,C项错误;

D.氢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9.B【解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元素,仅X、Y处于同周期,W是H,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Z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则X、Y、Z分别为C、O、Mg,由此分析。

A.O2-和Mg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对原子核的吸引能力越强,半径越小,故半径r(O2-)>r(Mg2+),即

,故A错误;

B.X是碳,Y是氧,碳和氧为同一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故B正确;

C.W是H,Y是O,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水或过氧化氢,可能含有极性键或非极性键,故C错误;

D.Z是Mg,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故D错误;

10.A【解析】根据W为二元液态化合物,推测W为水,X、Y、Z为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均为强电解质,X、Y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反应,推测X与Y的反应应为酸碱中和反应,进一步推测X为硫酸、Y为氢氧化钠,Z为硫酸钠;

从而推断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

A.C为Na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位于同一周期,A正确;

B.X为硫酸,只含有共价键,B错误;

C.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显碱性,C错误;

D.非金属性Cl>

S,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HCl>

H2S,D错误;

答案选A。

11.D【解析】“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为CH3CH2OH,“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则反应后必定含有元素C、H、O、Na、Cl,已知W、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W为H,X为C,Y为O,Z为Na,Q为Cl,以此分析。

A.由于O的非金属性强于C,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H2O>

CH4,故A正确;

B.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aH,故B正确;

C.简单离子半径:

Cl->

Na+,故C正确;

D.常温下,CH3Cl为气态,但H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答案选:

D。

12.D【解析】该化合物与某种金属阳离子反应可得到血红色溶液,则化合物中含SCN-,且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再根据结构Z+[Y–W≡X]-可得W为C,X为N,Y为S,Z为K,以此分析。

A.Z为K,焰色反应为紫色,故A错误;

B.NH3分子间存在氢键,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