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9747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04四川省中国古代文论选读Word文件下载.docx

6、中国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论著出现的时期是()(1分)

春秋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唐朝

7、陆机在《文赋》中探讨的主要是哪方面的文学理论()(1分)

文学本质

文学创作

文学构成

文学批评

8、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第一篇篇名是()(1分)

《宗经》

《征圣》

《原道》

《明诗》

9、以沈约为代表的诗人对诗歌形式进行探求,他们提出的主要诗歌创作主张是()(1分)

五声六韵

唇吻遒会

性灵摇荡

四声八病

10、钟嵘所说“众作之有滋味者”指的是()(1分)

四言诗

​七言诗

五言诗

杂言诗

11、提出“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这一论调的诗论著作是()(1分)

《诗式》

《金针诗格》

《诗格》

《文镜秘府》

12、唐代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提出的核心审美特征是()(1分)

.兴趣

兴象

兴味

性灵

13、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他最看重的是()(1分)

闲适诗

杂诗

感伤诗

讽喻诗

14、杨万里提出的主要诗学主张有()(1分)

诗味说

诗法说

意境说

本色说

15、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著作是()(1分)

《沧浪诗话》

《六一诗话》

《东坡诗话》

《岁寒堂诗话》

16、黄庭坚的诗歌革新主张是()(1分)

务去陈言

吟咏情性

温柔敦厚

点铁成金

17、除了公安三袁主张性灵说外,明代还有一位倡导者是()(1分)

钟惺

汤显祖

李贽

王世贞

18、提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的篇章是()(1分)

A.徐渭《西厢序》

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答吕姜山》

徐洞《南词叙录》

19、清代“肌理”说的代表人物是()(1分)

翁方纲

王士祯

袁枚

沈德潜

20、梁启超认为小说具有艺术魅力是()(1分)

骇人耳目

可歌可泣

熏浸刺提

维新国民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1、除王逸外,汉代对屈原其人其文予以完全肯定的还有()(2分)

司马迁

刘安

E:

王允

22、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理论主张有()(2分)

“兴观群怨”

“诗有五格”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

“假象见意”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23、张炎在《词源》中论及的观点有()(2分)

雅正

诗眼

清空

意趣

雄浑

24、以下与佛教思想没有关系的文论观点有()(2分)

疾虚妄

妙悟说

格调说

现量说

养气说

25、除肌理说外,清代其它三大诗学主张是()(2分)

性灵说

义理说

神韵说

三、判断论述题(共3题,共15分)

26、元好问认为秦观的诗歌是“女郎诗”的意见完全正确。

(5分)

正确

错误

27、朱熹虽然作为理学家面论诗歌,但他发表了一些诗歌的高明见解。

​错误

28、儒家和道家文艺思想完全对立,两者不能互补。

四、文字题(共11题,共55分)

29、名词解释:

知人论世(3分)

30、名词解释:

神韵说(3分)

31、名词解释:

发愤著书(3分)

32、名词解释:

诗缘情而绮靡(3分)

33、名词解释:

气盛言宜(3分)

34、简述孔子的主要文艺思想。

35、刘勰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6、简述李清照论词的主张。

37、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38、论述题:

为什么说《毛诗大序》是先秦及汉初儒家诗论的总结?

(10分)

39、结合作品说明叶樊关于诗歌创作的主要主张。

1、【考点】第一节《尚书》选录

答案:

B

解析:

《尚书》是距今二千三百年至三千年间的一部官方文献的总集,记录了夏商周三代的重要政治活动,本称《书》。

2、【考点】第二节《论语》选录

A

孔子评论《关雎》说: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明了孔子对“中和”之美的肯定。

孔子在哲学上主张“中庸”,认为“过犹不及”,反映在审美追求上便是“致中和”。

3、【考点】第四节《庄子》选录

C

其一,庄子主张以自然朴素为美。

这与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有直接关系。

庄子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观”,认为“道”是“自本自根”的。

是“无为”的,所以“自然”就为其表现形态或根本特征,就最接近“道”也就是最“美”

其二,论述了“言”与“意”和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得意忘言”说。

在“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庄子属于“言不尽意”派。

庄予认为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传达“意”的,但“言”又不能“尽意”

其三,《天下》篇概括了庄子的超现实主义的特色,提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庄子认为当时“天下沉浊:

不可与庄语”,就是说面对现实的黑暗、罪恶,不能同它正面严肃地讨论问题,主张采用自由而不规范的形式和超现实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这就形成了一种离奇荒诞和奔放不羁的思维方式和作品风格,其中往往包含着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揶揄、嘲弄和不满。

对后世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4、【考点】第六节王逸《楚辞章句》选录

D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

东汉的王逸不满班固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指责,特作《楚辞章句》,并在其序中与之针锋相对,全面地批驳了他们的一系列谬论,进一步发扬刘安和司马迁的思想,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成为汉代关于屈原争议的重要文献。

王逸(生卒年不详),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人。

他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其《楚辞章句序》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全面研究楚辞的专论。

不过王逸基本上是站在儒学经学的立场来批驳班固和肯定屈原的,反映了汉代经学对文学批评的局限和扭曲。

例如论屈原作品的产生,是“独依诗人之义而作”,这比起司马迁的“盖自怨生”说,几乎是一种倒退;

又如把《离骚》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解释为“依托五经以立义焉”,也流于牵强附会。

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

辩骚》篇里对此表示怀疑,修正了王逸的论点,认为“屈原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指出研究《楚辞》应该“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样说明《楚辞》的特点,在理论上就前进了一大步。

5、【考点】第一节《尚书》选录

《毛诗序》提出“诗有六义”的说法,是根据《周礼》六诗”的旧说而来

6、【考点】第一节曹丕《典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自觉期。

所谓“自觉”,首先表现在人们对文学的特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逐渐从儒家经学中独立出来,“文学”一词的概念开始与汉代儒学、学术相区别,义同汉代所谓“文章”,而取得了接近后世所谓文学的内涵。

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文学创作也获得了新生。

作家可以通过作品个人的情态,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不必寓训勉于诗赋”。

文学观念的“自觉”,玄学思潮的兴起和文学创作的繁荣,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推进,共同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理论长足进步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客观基础。

这时,不少理论家开始自觉对诸多文学现象进行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总结,写出了不步文学批评的专著,最有代表性的如曹丕的《典论·

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等,其理论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7、【考点】第二节陆机《文赋》

(一)陆机提出作文之由一是有感于物,一是有赖于学。

《文赋》一开头就说: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深刻地观察万物,有感于心,同时通过古代文化典籍的学习提高艺术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具备创作的雄厚基础和起码条件。

这种理论实质上是对先秦《乐记》的“物感”说和诗论“言志”说的继承和发展。

(二)对艺术想象在创作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及其特征做了形象化的描述。

陆机认为文学创作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主观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语言又不能准确地表达主观的意识。

陆机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以艺术思维为中心的物、意、文(言)的关系问题,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艺术想象的活动,阐明了它超越时空,自由驰骋的形象特征和功能,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同时还第一次论述了创作思维中的灵感问题:

“天机骏利”,都具有首创的意义,对刘勰的“神思”理论有直接的影响。

(三)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新潮理论。

从汉代以来,正统的理论是“诗言志”,而“志”被解释为一种符合封建礼教规范的“德性”,诗的抒情功能实际上被取消了。

但是建安以来抒情的五言诗发达兴盛了,陆机《文赋》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这个新语。

这既是对先秦“言志”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汉儒“言志”说的纠偏和挑战。

8、【考点】第四节刘勰《文心雕龙》选录

《文心雕龙》全书50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24篇)、自序(1篇)。

全书的重点和精华是创作论,其中《神思》列为创作论之首,可以看成是创作论的总纲,涉及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而核心是艺术想象。

9、【考点】第三节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

以沈约为代表的诗人对诗歌形式进行探求,他们提出的主要诗歌创作主张是四声八病。

10、【考点】第五节钟嵘《诗品》选录

钟嵘所说“众作之有滋味者”指的是五言诗。

11、【考点】第二节王昌龄诗论选录

“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这一论调出自王昌龄的《诗格》。

12、【考点】第四节殷璠诗论选录

唐代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提出的核心审美特征是兴象。

13、【考点】第十节白居易诗论选录

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他最看重的是讽喻诗。

14、【考点】第七节杨万里诗论选录

杨万里提出的主要诗学主张有诗味说。

15、【考点】第一节欧阳修诗文论选录

《六一诗话》,原名《诗话》,后人为了避免与其他诗话混淆,遂改称《六一诗话》。

其中共二十八则,主要论诗,兼记本事,对西岜体多有批评。

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话,它标志着以诗话评诗的新形式的产生,具有开创之功。

王安石的文学主张

16、【考点】第三节黄庭坚诗文论选录

黄庭坚的文论主张

(一)主张多读书,学习前人的法度。

他认为,学诗就是学习做诗的方法和技巧,即学习“作文章斧斤”,从大的方面说,学诗就是学习如何“以欲为雅,以故为新”。

认为要“效古人陈言”、“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黄庭坚显然过分强调了作家的深博的文化修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而完全忽视了生活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洞察。

沿着这条思路发展下去,他认为,具体地说来,学诗就是学习在语言上如何“点铁成金”,在内容上如何“夺胎换骨”。

所谓“点铁成金”,就是巧妙运用前人作品中的佳句善字,放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那些佳句善字就会像灵丹一样,使自己的作品由铁被点化为金子,所谓“夺胎换骨”。

就是取前人的艺术构思,变化后为自己所用;

还有就是取前人诗句意弱者,略加更动以增强其气骨。

(二)在语言形式与写作技巧方面,重视用字造句,强调“自作语最难”,认为作文当“无一字无来处”。

17、【考点】第六节钟惺诗论选录

除了公安三袁主张性灵说外,明代还有一位倡导者是钟惺。

18、【考点】第七节明代戏曲论著选录

3、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生产中出现了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后继续有所发展。

至万历年间,以李贽为代表的左派王学对程朱理学进行了猛烈的冲击。

经济和思想领域内的这些变化,反映到文艺上则是小说、戏剧等逐渐得到重视,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在文艺领域逐渐得到表现,而这一切使文学理论有了一个重要的发展。

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等一大批很有影响的文论家,带着鲜明的反传统的时代特色,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反对拟古主义的假诗文,追求个性解放,重视真实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表现和抒发。

重视艺术风格上的自然本色,成为一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的基本特点。

19、【考点】第九节翁方纲诗论选录

清代“肌理”说的代表人物是翁方纲。

20、【考点】第五节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认为小说具有艺术魅力是熏浸刺提。

21、【考点】第一节司马迁文论选录

AB

王逸、司马迁、刘安对屈原其人其文予以完全肯定。

22、【考点】第六节皎然诗论选录

BD

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理论主张有“诗有五格”“假象见意”

23、【考点】第十一节张炎《词源》选录

ACD

张炎在《词源》中论及的观点有雅正、清空、意趣

24、【考点】第一节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ACE

与佛教思想没有关系的文论观点有疾虚妄、格调说、养气说。

25、【考点】第十一节清代小说论著选录

BCE

格调说由清康乾年间的沈德潜所倡导。

性灵说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

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

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袁宏道《序小修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6、【考点】第十节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选项B。

元好问论诗崇尚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

第二十四首批评秦观诗情多而力少,赞美韩愈《山石》诗雄浑刚健,有阳刚之美。

当然,他的褒贬虽有他的标准,却不一定公允,秦观、韩愈诗代表两种不同的风格,都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元好问的批评不完全合理和正确。

27、【考点】第八节朱熹诗文论选录

选项A。

第一,朱熹作为理学家,他的确很重视文与道的关系,不仅在散文方面要求:

贯道,而且在诗歌方面也要求诗歌表达“高明纯一”之志;

二,朱熹是一个很懂诗歌的行家,他不仅创作了一些优秀的诗歌,而且也发表了有关诗歌的一些高明见解,如对诗歌抒情本质的认识,对“兴”的正确理解,有关诗歌鉴赏的见解等。

28、【考点】第三节沈约《宋书·

第一,儒家和道家在文艺思想上的确存在着一些对立,或者说某些主张截然相反,如儒家十分强调文学艺术的政治道德的教化功能,而道家则强调自然真实,等等;

二,儒家和道家的文艺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强调虚目创作和审美的重要作用,都强调审美的价值等。

儒家和道家文艺思想之间还有很多互补的。

29、【考点】第三节《孟子》选录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观点。

意思是理解作品时应该首先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是关于文学批评的论述。

30、【考点】第三节王世贞诗文论选录

神韵说是王世贞提出的观点,意思是要求诗歌具有“清”和“远”的审美特征,这是继承钟嵘、司空图等人观点提出的对诗歌的审美要求。

31、【考点】第一节司马迁文论选录

汉代司马迁提出的观点。

意思是写作是为了抒发作者内心的怨愤之情。

这是文学创作动机(动力)的理论。

32、【考点】第二节陆机《文赋》

晋朝陆机提出的观点。

认为诗歌是由充沛的感情和精妙的语言的结合,这是他对诗歌下的定义(或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

33、【考点】第八节韩愈诗文论选录

唐代韩愈提出的观点。

意思是作家首先要培养仁义道德的修养,作家仁义道德修养提高之后写作才能够如意。

这是对作家道德修养的认识。

34、【考点】第二节《论语》选录

第一目森是(域娃我与做涨·

道能的夹系c以及变学的根级举9师472(9)第二,“尽善尽美”说(或文学批评的标准)。

(1分)第三,“文质彬彬“说(或文学作品的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分)第四,中和雅正说(或审美追求)(1分)

35、【考点】第四节刘勰《文心雕龙》选录

刘鳃的创作论主要以《神思》为中心,主要论述的问题有:

第一,关于创作心态的虚静问题;

第二,关于想象的特征;

第三,关于构思、想象与语言的关系。

36、【考点】第四节李清照《论词》

李清照的论词主张有:

第一,针对豪放派观点和创作而提出;

第二,词别是一家;

第三,关于词的特殊审美要求;

37、【考点】第二节李渔《闲情偶寄》选录

李渔的戏曲主张有:

首先,关于戏曲结构的问题,所谓立主脑。

其次,关于戏曲的真实性和虚构问题。

38、【考点】第二节《毛诗大序》

《毛诗大序》论述的主要观点有:

(1)言志说。

这是对先秦《尚书》以及《左传》等著作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即强调“情志统一”和“发乎情,止乎礼义”。

(2)讽谏说。

这是对孔子“兴观群怨”、荀子《乐论》、《礼记》等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强调诗歌对社会现实政治的干预。

(3)六义说。

这是继承《周礼》等说法,对《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39、【考点】第四节刘勰《文心雕龙》选录

《原诗》是《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其创作主张是:

一,把创作客体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

第二,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

第三,诗人需要把创作客体的“理、事、情”与创作主体的“才、胆、识、力”结合起来。

诊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