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有答案Word下载.docx
《江苏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有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有答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对材料的准确理解应是(
A.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是造就工农武装割据的先决条件
B.要造就武装割据局面必须要充分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C.要造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建立红色政权是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前提与基础
8.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9.下表是《l978—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
B.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C.改革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
D.政府加大了对农民保障力度
10.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之一。
16世纪,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其中包括中国的
A.香港B.澳门C.台湾D.海南
12.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
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实现民族解放独立D.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13.某学校兴趣小组收集以下图片进行研究,我们通过图片可以得知他们研究主题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
14.“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布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由此可见,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在于(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损害了欧洲人民利益D.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15.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17世纪末年,俄国……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欧洲去学造船,学炼钢。
”,材料中“他”的贡献是
A.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让国内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16.有学者认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
其中促成第二次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闭关锁国C.倒幕运动D.明治维新
17.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汽船B.汽车C.蒸汽机D.火车
18.下列条约中,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局面的是
A.《凡尔赛条约》B.《北大西洋公约》
C.《九国公约》D.《华沙条约》
19.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0.著名学者保罗·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
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
这表明日本在战后经济的发展中
A.引进大量优秀人才B.注重教育培养人才
C.受到美国积极支持D.获得大量军需订单
21.“扬州”这一称呼最早记录在下列哪一部典籍中?
A.《论语》B.《尚书》C.《诗经》D.《史记》
22.《春江花月夜》被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它的作者是
A.张若虚B.欧阳修C.苏轼D.秦观
23.清代诗人张尔荩撰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巨心”,其盛赞的历史事件是
A.夫差修筑邗城B.隋炀帝开凿运河
C.鉴真东渡日本D.史可法坚守扬州
24.1948年6月,他对夫人说:
“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毛泽东后来说: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里所说的“他”是(
A.朱自清B.江上青C.汪曾祺D.吴征镒
25.2015年,扬州建成了世界上首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景观桥,现已成为扬州城市地标性建筑。
站在桥上,江都老城与扬州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
这座桥是(
A.五亭桥B.二十四桥C.润扬大桥D.新万福大桥
26.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在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
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明朝政府……宣布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于是,大量的满载生丝和丝织品的中国商船涌向马尼拉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交易……由此说明,海上丝绸之路至此已发生了新的变迁,即从原先向西经东南亚到印度洋、非洲,转而向东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然后再经墨西哥湾、大西洋延伸到欧洲大陆。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最先致力于开辟海上航线的皇帝?
当时“海上航线”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哪一发明有利于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变化后的路线。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哪次远洋航行为这一变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陈独秀的活动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9年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
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
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28.在某种程度上讲,入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抗击疫情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347至1353年,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
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5次大瘟疫》
材料二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在约6个月内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条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总体战争死亡人数还多。
此外此流感也是这次战争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
2020年开局并不平静……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带来重大挑战。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这使全球防疫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上升。
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再高的墙也挡不住疫情的传播,唯有同舟共济,携手合作,众志成城,才能打赢防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认知,进一步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虚空、抽象的构想,而是新时代人类应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和方案。
——张汉晖《疫情终将去,春草仍然绿》
(1)请从材料一中归纳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总体战争”的具体名称。
提炼材料二中西班牙流感影响战争进程的观点。
(3)据材料三指出“2020年开局并不平静”的侬据。
并从经济发展视角指出材料中“在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再高的墙也挡不住疫情的传播”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战胜新冠疫情。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5小题,每题3分,共计75分)
1.
【答案】
D
【考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解答】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符合题意;
丞相掌管行政,排除A;
太尉负责军事,排除B;
刺史与秦朝无关,排除C。
故选D。
2.
C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此题暂无解析
唐玄宗统治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文化,故C符合题意;
阎立本是画家,排除A;
玄奘西行天竺,排除
B;
李白是唐朝大诗人,排除D。
故选C。
3.
A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依据所学可知,清入关后,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的封号。
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
尼”的封号。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727年,雍正年间清政府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后来乾隆时期制
定“金瓶掣签”制度,确定达赖或班禅的继承人。
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清朝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而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后
,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所以与西藏无关的是A,A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4.
洋务运动的兴起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其主要活动包括:
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编练近代新式海军和陆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而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是戊戌变法的内容,所以C不属于洋务派的活动,C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5.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依据所学判断可知,漫画上列强在分割象征中国的大蛋糕,反映的历史内容是列强在中国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
。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因此漫画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C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6.
B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本题以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由“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可知,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7.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本题考查的是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条件。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
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要包括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有很好的党;
有相当数量的红军;
有便于作战的地势;
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但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是造就工农武装割据的先决条件。
A符合题意。
故选A。
8.
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本题以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为依托,考查淞沪会战。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于8月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9.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从农村开始。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
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故C符合题意
;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排除A;
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
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排除B;
政府加大了对农民保障力度不属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
故选C.
10.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6世纪时期,葡萄牙人窃据中国的澳门,直到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B正确;
近代中国历史上英国侵占香港,日本侵占台湾,海南被迫开放通商口岸,ACD排除。
故选B。
12.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旧制度的危机
依据所学可知,17、18世纪发生的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D正确;
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解放独立,AC排除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不是目标,B排除。
故选D.
13.
文艺复兴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达.芬奇的作品。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
故研究主题是文艺复兴,故A符合题意;
启蒙运动、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BCD.故选A。
14.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的相关史实。
由“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布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可见,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在于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A符合题意。
15.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根据材料”17世纪末年,俄国……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欧洲去学造船,学炼钢。
”可知他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为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大力向西方学习,甚至本人假扮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并虚心学习
,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C正确;
当时俄国不存在民族独立的问题,A排除;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排除
彼得一世的改革强化了农奴制,直到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才废除农奴制,D排除。
16.
日本明治维新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了汽车,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B符合题意
汽船、蒸汽机、火车都是工业革命的成就,ACD不符合题意;
18.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
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
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选项C符合题意;
《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签署的条约,排除A;
《北大西洋
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北约的成立,排除B;
《华沙条约》标志着华约的成立,排除D。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俄国十月革命
依据图片内容反映出第一世界大战历史时间长,参战国家多,死伤人数达3000多万人,造成的损失惨重,直接说明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A正确;
表格中只涉及到一战时间、参战国家、死伤人数、经济损失,但不能体现“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CD排除;
20.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依据题干“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可见日本
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中注意发展教育培养人才,B正确;
题干反映的不是日本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而是注意培养人才,A排除;
CD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但在题干中没
有得到体现,排除。
故选B.
21.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扬州”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大禹时期,当时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在《尚书禹贡》中有记载:
“禹贡九州,既冀
、并、青、幽、扬、荆、交、益、雍也”。
其中的“扬”便为扬州,当然那是的扬州和现在的扬州的肯定是不一样的,大禹分的扬
州,包括了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广阔地区和广东的一部分。
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
光耀千古的唐诗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被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
顶峰”。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
历史文化常识
金灭辽及北宋
根据地方史,史可法为明朝末年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
后转平各地叛乱。
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
福王,继续与清军作战。
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弘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