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9059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振兴东北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六节强化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49

第九章保障和改善民生..................................................................50

第一节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50

第二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51

第三节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2

3

第四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55

第十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56

第一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56

第二节加快发展非公经济.........................................................57

第三节推进国有林区和农垦体制改革...................................58

第四节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58

第十一章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59

第一节构筑沿海沿边全面开放新格局...................................59

第二节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60

第三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61

第四节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62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63

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63

第二节加大政策支持.................................................................63

第三节深化区域合作.................................................................64

第四节强化监督评估.................................................................64

本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图、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深化和发展,

是东北地区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振兴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行

动纲领,是东北地区各级人民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履行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开创全面振兴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东北地区巩固和扩大振兴成果的重要时

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

为全面振兴奠定更加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必须深刻认识国内

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东北地区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

征和趋势,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全面振

兴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综合经济实力提

高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老工业基地振兴取

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平

均水平。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

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取得

积极进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广大干部群众精

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切,为东北地区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冲击成果,继续朝着全面振兴目标迈进,积累了宝贵经

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向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站在了

新的历史起点上。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

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专栏1:

东北地区“十一五”时期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2005年

规划目标实现情况

2010年年均增长(%)2010年年均增长(%)

人均GDP(元)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5318

8614

21889

9450

7.4

1.9

33312

11293

13.5

5.5

第三产业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城镇化率(%)

38

36

1.3

52

41

48

55

[3]

[12]

[0.7]

36.9

54

1.2

57

[-1.1]

[18]

[-0.1]

[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森林覆盖率(%)

2548

51.9

34

2553

>

60

[20]

[30]

[0.2]

[10.6]

[6.4]

[8.1]

[4]

2672

64

[4.9]

[12.9]

[7.9]

[12.1]

[2]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4.2

2550

9

<5

3270

80

10

[0.8]

5.1

[1.0]

4.0

3070

96

9.2

[-0.2]

3.8

注: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表示五年累计数。

“十二五”时期是东北地区振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困难挑战。

党中央提

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全

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为全面振兴

提供了政策保障。

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

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明显加快,市场需求

逐步释放,为全面振兴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东北地区振兴

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发展信心极大提振,发展动力显著

增强,为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五年,东北地区完

全有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和

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但也要看到,制约东北地区振兴的体制

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程度相对

较低,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拉动,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有待深化,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改善民生和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要以宽广的世界

4

眼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昂扬的进取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有利

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

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着力加快东北老

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动经济转型取得更大进展;

着力增强科

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着力保障

和改善民生,推动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着力加强生态建

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为把东北建设成

为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

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繁荣和谐地区,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

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

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应用现代科技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突出重

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更加注重强化科技创新。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东

5

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紧

密结合,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战

略联盟,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

企业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更加注重优化需求结构。

坚持把优化需求结构作为推

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导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

大民间投资,将扩大投资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有

机结合起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培育出口竞争新

优势,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推

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基本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

设和社会建设;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

城乡发展;

完善四省(区)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

展;

加大对沿边、民族、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逐

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

境保护作为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树立绿色发展

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广应用低碳技术,严格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大重点区域山

洪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

6

为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扩大就业放在

优先位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着力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

和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教育、

医疗、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

平和均等化程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东

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多

层次、宽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健全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

加快沿海沿边开放步伐,

构筑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第三节振兴目标

“十二五”时期东北地区振兴的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价格

总水平基本稳定,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城镇化率走在全

国前列,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在

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东北地区综合经济实

力显著提高。

––––产业转型升级达到新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

传统产

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基本建成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

7

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

与创新基地。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开创新局面。

资源开发补偿和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元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就业、

贫困等民生问题极大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可持续发

展能力不断提高。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迈出新步伐。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

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

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森林

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达到37.5%和38亿立方米,重要草原、湿

地、黑土地得到有效保护,沙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生态

安全重要保障区作用进一步增强。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5%以内,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覆

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

健康丰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厂办

大集体改革全面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深入推

进,国有林区、林场和国有垦区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体

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

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

8

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能力明显提升,把东北地区建成向东

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专栏2:

东北地区“十二五”时期主要规划指标

类别指标2010年

2015

年均增长

(%)

属性

经济

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60

40

12640

[3.1]

2.3

预期性

科技

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万人发明专利数(件/万人)

96.8

90.9

0.9

98.5

93.8

1.7

[1.7]

[2.9]

约束性

资源

环境

耕地保有量(亿亩)

森林增长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氨氮

氮氧化物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37

0.52

37.5

0.55

[0]

[1.5]

[1]

完成国家指标

[8.4]

[5.7]

[10.5]

[7.6]

[0.03]

人民

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5882

6320

4.0<

5.0

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750]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30703555[485]

[310]

①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内

为五年累计数;

③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指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人数与年末地区总人口之比;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

第二章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

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

施,建设富裕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巩固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

首要目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农业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在全国率先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

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

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试点。

加快推进粮食增

产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

重点支持三

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发展优质粳稻,建设黑龙江省新

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并在其他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当

发展粳稻种植。

建设优质专用玉米产业带,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