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785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档格式.docx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

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

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实践目的得以客观化实现出来,在客体中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

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不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能力。

因此,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2)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是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为前提条件的。

人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才使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

同时,主体反映客体只有通过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3)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效益性,是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认识关系都渗透者价值关系,因为从总体上说,主体不会从事没有价值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4)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

主体不仅有一般功利性的需要,而且还有追求美、向往美、欣赏美、享受美的需要,因而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还会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

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1)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时间结果的构想,是主体对未来实践结果的预测。

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

马克思认为,有无目的性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他说: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已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这就是说,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在综合了人的需要与对象客观属性基础形成的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

实践目的是观念的实践结果,实践方案则是观念的过程;

人们通过实践方案的实施把观念过程转化为现实过程;

正是在这一现实过程中,实现着观念结果向现实结果的转化。

因此,目的控制是实践的基本机制之一。

(2)依据实践目的,实施实践的方案。

这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过程。

(即实践活动的过程,该过程也是实现“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3)实践结果的检验。

也就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前面说过在环节

(1)和

(2)中,实现了观念结果向现实结果的转化,但是,实践又不是“目的——结果”单向控制,它同时包含着“结果——目的”的反馈调节。

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本身毕竟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们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完全解决。

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将实践的现实结果与原有的观念目的、方案加以对照,检验和评价实践的效果、效能和效率,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修正实践活动、实践方案以至实践目的本身。

因此,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人们的一切正确的认识,无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及作为它们概括和总结的哲学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然科学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得来的。

例如,天文学的知识,是人们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同气象的变化、四季的更替的关系中而获得的。

数学的知识,是人们在丈量土地、衡量容器、计算时间和确定事物的数量等实践中,认识到事物的数量关系,而取得的。

力学的知识,是人们在兴修水利、建筑、造船、航海等实践中,认识到物体的力学关系而总结出来的。

社会科学是人们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

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活动中,逐步认识了社会现象和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才创造了文学、艺术、以及政治法学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

哲学则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结。

生活的知识也是来源于实践。

例如,对西红柿的认识也是如此。

西红柿原生在南美洲秘鲁的原始森林里,人们称之为“狼桃”。

它虽然色彩鲜艳,但因传说中有毒,谁也不敢吃它一口。

十六世纪,一位英国公爵在南美洲旅游时发现了它,十分喜爱,带回一个送给了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

从此,“狼桃”获得了西红柿的美名,作为观赏植物和爱情的象征,被人们广泛栽培。

又过了两个世纪,一位法国的画家受鲜艳娇嫩的西红柿的诱惑,斗胆吃了一个,从此禁区被冲破,西红柿才成了寻常的食品。

由此可见,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离开了实践就没有任何知识和科学。

人的正确思想之所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是因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要实现这种反映,唯一的条件就是实践。

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也只有通过实践,变革客观事物,才能暴露客观对象内部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句话,实践出真知。

正如,毛泽东所说: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

变革原子的情况。

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此也讲的很清楚,荀子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另外,俗话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等,讲的也是这一道理。

在科学发现中,有时有灵感的作用。

例如阿基米德从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了浮体定律;

鲁班由于草叶划破手指得到启示,发明了锯。

这些似乎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但是这种灵感的“火花”并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越多,人们获得的经验和知识越多,大脑储存的信息也就越多。

当人们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时,就回忆、调动大脑已积累起来的信息,力图使它们建立某种新的联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以某个信息的获得为契机,使原来分散的众多信息得到建立新联系的“桥梁”,突然产生一种新思路、新构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灵感,完全是因为早已把功夫下到“踏破铁鞋”的程度,终于寻觅到真理上面了。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以为单靠偶然的灵感就能有科学发现,否定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可以忽视间接经验。

由于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也没有必要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就需要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

实际上,一个人的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经验,另一部分是间接经验。

前者是个人的亲身实践获得的,后者是从他人、前人那里学习得来的。

对自己是直接经验,对别人则是间接经验,反之亦然。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两者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又要认真读书,学习别人的经验,尽力避免从零开始。

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产生的,又在实践的推动下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地不断发展的。

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

社会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人们也正是在总结实践提供的新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对新课题做出回答,形成新的理论。

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在古代,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首先产生并发展起来,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生产实践的需要。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他们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征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

”因而产生了近代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适应工业、农业、军事和科学技术的需要,产生了高能物理、遗传工程、材料科学、航天技术、信息电子工程等学科。

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

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需要,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当亚当·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失灵以后,便产生了凯恩斯经济学。

19世纪40年代,适应欧洲工人运动的需要,产生了马克思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适应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列宁主义。

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需要,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同时,实践还为人们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

例如,没有前人长期观察天象,就不可能有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同样没有拉马克等人的艰苦工作,就不可能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实践的发展给人们不断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人类生理器官是有局限性的,人的眼睛看不见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0·

1毫米的东西,也看不见紫外线;

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

人的嗅觉和味觉比许多动物还要迟钝。

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雷达、声纳、遥感装置、高能加速器等,使人的认识达到了肉体感官无法达到的领域。

如应用卫星上的遥感装置,可以发现水下几十米深处的潜艇;

飞驰于十几万米高空的卫星,可以把地面行人拍摄下来。

如果说实践创造的这些设备是人的感官的延伸,那么实践创造的电子计算机,则是人脑的延伸。

实践发展所提供的日益增多、日益高级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突破了人的生理器官的局限,大大加强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大大扩大了人类的认识视野,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人的生理素质会有差异,但是。

生理素质只是才能发展的一种条件,它本身并不是才能。

如鲁迅所说:

“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人的认识能力如观察、记忆、想象、判断、推理的能力,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和敏捷性等,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例如专门从事黑色纺织品工作的工人,能够分辨40多种不同的黑色色度。

钢铁工人对浅蓝色的火焰的微小差异具有高度的辨别能力。

熟练的研磨工人能辨别二千分之一的微隙。

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够根据发动机微小的变化来判断发动机有无毛病以及毛病出在什么地方。

又如,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就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

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听见鸟叫声就可以判断出是什么鸟,即所谓“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

谁只要在哪方面的实践多,谁在哪方面的认识就比较深刻。

因此,人的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锻炼和提高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人们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究竟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实践来检验。

马克思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把实践作为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是驳倒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

不可知论否认人的认识、思维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不可能认识或不可能彻底认识的。

对此仅仅从理论上、逻辑上很难把它彻底驳倒。

只有运用实践标准,才能彻底驳倒它。

实践的成功结果为人们认识的真理性提供了客观的、物质的证明,既证明了客观世界有可能被人正确反映,又证明了人有能力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整个人类继往开来、不断发展的实践,将越来越有力地证明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性及其无止境发展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是缺乏根据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

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一切科学理论、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为实践服务的。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

“学以致用”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贡献。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任何否认实践重要性,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但是,这里我们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反作用也就不同。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促进人们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

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一个医生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有医学理论作指导;

一个土木工程师要正确的设计房屋和组织施工,必须有建筑学理论作指导;

搞工业、农业等各项生产活动,必须有各自领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否则,人们的行动就会没有正确的方向,成为盲目的实践。

天文学上海王星的发现,就是理论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案例:

自从187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有人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个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

于是有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

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

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

他利用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计算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可惜艾利的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他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把它扔到一边,置之不理,两年以后,幸亏法国也有一位青年勒维烈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

海王星的发现充分证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这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反映论就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来源是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活动的发生。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承认在意识之外并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

离开了客观世界,认识就失去了认识的对象,也就无所谓反映。

第二,承认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三,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它认为:

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认识的本质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

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

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孔子主张的“生而知之”,孟子主张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客观唯心主义者则主张认识来自物质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来自所谓神的启示,是天上掉下来的。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宣扬“知识就是回忆”,人在出生前,灵魂早就存在了。

那时灵魂在所谓“理念世界”(即一般概念)里,遇到各种各样东西就有了知识,人在出世后,灵魂因为受肉体的玷污,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把忘掉的知识重新回忆起来。

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的“天赋观念论”也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典型。

实践证明,认识是作为认识主体即人的大脑,对认识客体即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先有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然后才有反映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

认识的内容也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认识就是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映象、模写和摄影。

每个人只要想一想自己的认识,就会发现认识总是以某种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为对象和内容的。

比如,有了飞机,人们头脑才会有反映飞机的概念,产生乘飞机去周游世界的想法。

古代没有飞机,所以查遍古代文献都没有飞机二字,也没有乘飞机周游世界的记录。

这说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先验论则是错误的。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前面我们提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特点有三,其中最后一个特点:

反映论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这里就引出另一个问题:

在认识论上,不仅有认识是否受客观对象制约的问题,而且有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即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识理论;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认识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而反映论就是可知论。

它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关于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正确映象,人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世界是可知的。

我国战国时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荀子说:

“凡以知,人之性也;

可以知,物之理也。

”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说:

“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这就是说,人有能力认识世界,世界是可知的。

与可知论相对立的是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中国哲学史著名代表是惠子。

传说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和惠施有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

“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

”惠施则回答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

”庄子反问道:

“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

”惠施马上说:

“吾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

”在这里,惠施的观点就表达出一种不可知论倾向。

按照这种说法,人不是鱼,便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那么,人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本质了。

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是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认识了,这种看法就是不可知论。

西方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有两位休谟和康德。

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知觉之外一切不可知”。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来源于感觉印象,至于感觉印象的来源,则是人类理性所不能认识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对于人的认识来说,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它能够引起人的感觉,而人只能认识这些感觉,而不能认识这些事物本身。

这是片面夸大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不了解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人们透过现象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主张可知论的。

当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主张可知论时,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前者从客观事物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而后者则从主观精神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因而它们又是根本对立的。

例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人的意识不过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产物,并认为绝对观念能够通过人的意识来认识绝对观念自身(包括它的派生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这就好比说,神创造了世界和人,而人在神的启示下又可以认识世界、认识神一样。

其实,唯心主义者所肯定的世界可知性中的“世界”,并非就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在黑格尔那里,世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产物和表现。

当然,我们反对不可知论,主张可知论,并不是说我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已经认识了。

就现实情况说,世界上有许多现象对人们还是一个谜。

如生命的起源、人脑的奥秘,等等,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

但是,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实践无止境地发展,过去没有认识的,现在有可能认识;

现在没有认识的,将来有可能认识。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这种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基础与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观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代表:

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等都属于这种理论。

例如洛克的白板论把人的心灵比作上面没有任何东西的白板,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正是经验在心灵的白板上留下了痕迹。

对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评价: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根本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

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

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