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775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固定资产文档格式.docx

借:

固定资产100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

银行存款1175000

甲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1000000+5000=1005000(元)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P97【例5-2】20×

9年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的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50万元,增值税进行税额为850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25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安装设备时,领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价值3万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行税额为5100元;

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4900元。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输费合计为587500元

在建工程502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

银行存款587500(50万+85000+2500)

(2)领用本公司原材料、支付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合计为34900元

在建工程34900

原材料30000

应付职工薪酬4900

(3)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固定资产537400

在建工程537400(502500+34900)

3.外购固定资产的特殊考虑

(1)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例】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9年3月1日,为降低采购成本,向甲公司一次购进了三套不同型号且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X、Y、Z。

丁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561.4万元、增值税税额95.438万元、包装费4万元。

设备X、Y和Z公允价值分别为l92.96万元、259.48万元、83.56万元。

X设备的入账价值=(561.4+4)×

[192.96/(192.96+259.48+83.56)]=?

(万元)

Y设备的入账价值=(561.4+4)×

[259.48/(192.96+259.48+83.56)]=?

Z设备的入账价值=(561.4+4)×

[83.56/(192.96+259.48+83.56)]=?

(2)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一般超过3年),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例】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大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

购货合同约定,大型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

假定甲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①计算总价款的现值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2007年1月1日的现值=500/(1+6%)+300/(1+6%)2+200/(1+6%)3

=471.70+267.00+167.92=906.62(万元)

②总价款与现值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总价款1000-现值906.62=93.38(万元)

③2007年1月1日编制会计分录

借:

固定资产906.62(现值,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93.38(息)

贷:

长期应付款1000(本+息)

④2007.12.31

长期应付款500

银行存款500

财务费用54.39

未确认融资费用54.39

附: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实际利率法)

日期

分期付款额(本+息)

确认的融资费用(本期利息费用)

应付本金减少额(归还的本金)

应付本金余额

(本金余额)

②=期初④×

6%

③=①-②

④=期初④-③

2007.1.1

906.62

2007.12.31

500(本+息)

54.39

445.61

461.01

2008.12.31

300(本+息)

27.66

272.34

188.67

2009.12.31

200(本+息)

11.33

合计

1000(本+息)

93.38(息)

906.62(本金)

注:

这个分摊表很重要,在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确认收入等许多地方都涉及。

⑤2008.12.31

长期应付款300

银行存款300

财务费用27.66

未确认融资费用27.66

⑥2009.12.31

长期应付款200

银行存款200

财务费用11.33

未确认融资费用11.33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

【例】说明自营工程的核算

(自营工程的核算分为三步:

购入工程物资、投入建设和完工转固)

甲企业自行建造一生产车间厂房,建造期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①购入工程物资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一批,买价320000元,增值税额54400元,运费3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工程物资377900(320000+3500+54400)

贷:

银行存款377900(320000+54400+3500)

②投入建设

a.工程领用工程物资377900元。

在建工程——厂房377900

工程物资377900

b.由于工程需要,领用本企业生产的电机一台,生产成本2400元,售价31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27元(3100×

17%)。

在建工程——厂房2927

库存商品2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27

(视同销售,要交增值税)

c.计算应付自营工程人员工资118000元。

在建工程——厂房118000

应付职工薪酬118000

d.退回工程剩余物资8000元

工程物资8000

在建工程——厂房8000

e.将工程剩余物资转作库存材料

原材料8000/(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00/(1+17%)】×

17%

f.完工转固

固定资产490827

在建工程——厂房490827(377900+2927+118000-8000)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净损益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在建工程报废、毁损净损益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要与建造承包商签订建造合同,企业是建造合同的甲方,负责筹集资金和组织管理工程建设,通常称为建设单位,建造承包商是建造合同的乙方,负责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

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通常均采用出包方式。

一个建设项目通常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如新建一个火电厂包括建造发电车间、冷却塔、安装发电设备等,新建的火电厂即为建设项目,建造的发电车间、冷却塔、安装发电设备均为单项工程。

(1)出包工程的成本构成

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2)出包工程的账务处理

出包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业与建造承包商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科目,企业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企业应按合理估计的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结算的进度款,借记“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

工程)”、“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

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将需安装设备运抵现场安装时,借记“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设备)”科目,贷记“工程物资—×

设备”科目;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发生的待摊支出,借记“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等科目。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首先计算分配待摊支出,待摊支出的分配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

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

分配率

其次,计算确定已完工的固定资产成本:

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成本=建筑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

需要安装设备的成本=设备成本+为设备安装发生的基础、支座等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

然后,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在建工程—安装工程”、“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等科目。

【例】甲公司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新建一个火电厂。

建造的火电厂由3个单项工程组成,包括建造发电车间、冷却塔以及安装发电设备。

20×

8年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将该项目出包给乙公司承建。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建造发电车间的价款为1000万元,建造冷却塔的价款为600万元,安装发电设备需支付安装费用100万元。

建造期间发生的有关事项如下(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1)20×

8年2月10日,甲公司按合同约定向乙公司预付10%备料款160万元,其中发电车间100万元,冷却塔60万元。

(2)20×

8年8月2日,建造发电车间和冷却塔的工程进度达到50%,甲公司与乙公司办理工程价款结算800万元,其中发电车间500万元,冷却塔300万元。

甲公司抵扣了预付备料款后,将余款用银行存款付讫。

(3)20×

8年10月8日,甲公司购入需安装的发电设备,价款总计700万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4)20×

9年3月10日,建筑工程主体已完工,甲公司与乙公司办理工程价款结算800万元,其中,发电车间500万元,冷却塔300万元。

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了一张期限3个月的商业票据。

(5)20×

9年4月1日,甲公司将发电设备运抵现场,交乙公司安装。

(6)20×

9年5月10日,发电设备安装到位,甲公司与乙公司办理设备安装价款结算100万元,款项已支付。

(7)工程项目发生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公证费、监理费共计58万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8)20×

9年5月,进行负荷联合试车领用本企业材料20万元,发生其他试车费用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试车期间取得发电收入40万元。

(9)20×

9年6月1日,完成试车,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要求:

编制甲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

(1)20×

8年2月10日,预付备料款

预付账款160

银行存款160

8年8月2日,办理建筑工程价款结算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冷却塔)300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发电车间)500

银行存款640

预付账款160

8年10月8日,购入发电设备。

工程物资—发电设备700

银行存款700

9年3月10日,办理建筑工程价款结算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发电车间)500

应付票据800

(5)20×

9年4月l日,将发电设备交乙公司安装。

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发电设备)700

工程物资—发电设备700

9年5月10日,办理安装工程价款结算

在建工程—安装工程(发电设备)100

银行存款100

(7)支付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公证费、监理费

在建工程—待摊支出58

银行存款58

(8)进行负荷联合试车

在建工程—待摊支出30

原材料20

银行存款10

银行存款40

在建工程—待摊支出40

(9)计算分配待摊支出、结转在建工程

=(58+30-40)÷

(1000+600+100+700)=2%

发电车间应分配的待摊支出=1000×

2%=20(万元)

冷却塔应分配的待摊支出=600×

2%=12(万元)

发电设备安装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100×

2%=2(万元)

发电设备应分配的待摊支出=700×

2%=14(万元)

结转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发电车间)20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冷却塔)12

在建工程—安装工程(发电设备)2

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发电设备)14

在建工程—待摊支出48

计算已完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发电车间的成本=建筑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1000+20=1020(万元)

冷却塔的成本=建筑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600+12=612(万元)

发电设备的成本=设备成本+安装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

=700+100+(14+2)=816(万元)

固定资产—发电车间1020

固定资产—冷却塔612

固定资产—发电设备816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发电车间)1020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冷却塔)612

在建工程—安装工程(发电设备)102

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发电设备)714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四)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等义务。

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

P102【例5-4】乙公司经国家批准20×

7年1月1日建造完成核电站核反应堆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为2500000万元。

预计使用寿命40年。

根据法律规定,该核反应堆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应在该项设施使用期满后将其拆除,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整治,预计发生弃置费用250000万元。

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

核反应堆属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

账务处理为:

(单位:

万元)

(1)20×

7年1月1日,弃置费用的现值=250000×

(P/F,10%,40)

=250000×

﹛1/(1+10%)40﹜

0.0221=5525(万元)

固定资产的成本=2500000+5525=2505525(万元)

固定资产2505525

在建工程2500000

预计负债5525

(2)计算第1年应负担的利息费用=5525×

10%=552.5

财务费用552.5

预计负债552.5

(3)计算第2年应负担的利息费用=(5525+552.5)×

10%=607.75(元)

财务费用607.75

预计负债607.75

……(以后各年处理类似)

40年后:

预计负债250000

银行存款250000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

2.预计净残值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按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原因:

土地不同于其他固定资产,其不存在损耗问题,因此无需计提折旧。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为了简化核算,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价值平均分摊于其可折旧年限内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年限平均法局限性:

首先,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前期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多;

而在其使用后期,工作效率一般呈下降趋势,因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逐渐减少。

年限平均法不考虑,明显是不合理的。

其次,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

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将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年限平均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当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相同时,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这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不同,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时,则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取的折旧数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也不相符。

【例】2006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每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

=(320000-20000)÷

5

=60000(元)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完成的总的工作量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当月实际完成工作量

【例】2006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0元,预计行驶30万公里,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2007年12月行驶了2000公里。

则:

=(320000-20000)÷

300000=1元/公里

2007年12月应计提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元/公里×

2000公里=20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按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净值计算折旧的方法。

年折旧率(双倍直线折旧率)=2×

(1/预计使用年限)×

100%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双倍直线折旧率

应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应转换成直线法。

P105【例5—6】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

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

40%=48(万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

40%=28.8(万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

40%=17.28(万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17.28-120×

4%)÷

2

=10.56(万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折旧方法。

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