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64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高等植物

6、下图所示有丝分裂中的数量关系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图2中的BC段

B.图1所示细胞的下一时期可以发生图2中CD段的变化

C.图3中d所示的情况不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图3中c一定对应图2中的AB段

7、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B.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分裂后一定形成2个精细胞D.甲、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8、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A.12条B.48条C.24条D.36条

9、如图表示在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某动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状况下该生物体内交叉互换只发生在a段

B.从a段的起点开始,到b段的终点为止,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b段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D.a、b段均出现过一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

10.如图所示,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11、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都有40条染色体。

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A

40

80

20

B

10

C

D

12、将基因型为AA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

Aa:

aa=()

A.3:

2:

3B.3:

4:

3C.5:

5D.1:

1

13.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

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1/6 

C.1/8 

D.1/12

14、已知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让一群杂合子的果蝇自由交配获得F1,淘汰掉其中黑身的果蝇后,再自由交配得到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黑身果蝇占总数的()

A.1/4B.1/6C.1/9D.1/16

15、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数量之比约为3︰1,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B与B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D.让基因型为DD、dd的豌豆自由交配,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再套袋

16.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17.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下面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

18.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19.遗传学斑秃又称早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脱发,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

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女性病例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

男性只有bb才会正常;

而女性只有纯合子(BB)才出现早秃。

一个早秃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早秃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早秃的概率为(  )

A.1/2B.3/4C.1/4D.3/8

20、“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21.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22、某哺乳动物毛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毛的长度有长毛和短毛两种。

现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F2中短毛与长毛之比为3∶1

B.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灰色短毛与灰色长毛个体杂交,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

23、某植物的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并且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现象。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90g和210g。

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

A.3/32B.5/16C.2/64D.15/64

24、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的存在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

粉:

红,3:

10:

3B.白:

12:

1

C.白:

红,4:

9:

3D.白:

红,6:

2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1

26、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27、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

A.9/64、1/9B.9/64、1/64C.3/64、1/3D.3/64、1/64

28、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9、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30、某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中可能存在(  )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D.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31、一位红绿色盲的女子与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则(  )

A.所生女儿全部色盲    B.所生儿子全部色盲

C.女儿中有一半色盲D.儿子中有一半色盲

3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

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蝇的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33、如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3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ZW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ZW个体为雌性,ZZ个体为雄性

B.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外孙女的概率为0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

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

36、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

阔叶♀×

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

窄叶♀×

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37、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Ⅱ3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D.III9和III10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1/4.

38、下面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4患白化病,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8

B.Ⅱ5和Ⅱ8的基因型都是有4种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15/48

D.Ⅱ4和Ⅲ11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9、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

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型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比值

2

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

B.测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

C.等位基因R、r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D.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

40.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l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的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8分,每空1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图2中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___。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________(填编号)。

2.(12分,每空2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如下图所示。

请问杂交后代中:

(1)各种子代表现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____________,后代个体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____________。

(3)表现型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重组类型中能做品种保留下来的占________。

(4)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乔化蟠桃×

41

42

30

13

14

(1)根据组别___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

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2分)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4、(8分,每空2分)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

下图是一个家庭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2)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3)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