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625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处理

1.手术时患者有不适时,应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

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抢救记录等资料。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心包填塞、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一、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1.院内遇有意外事件,应立即通知急救部值班人员。

由急救部负责组织实施抢救。

2.遇有突然死亡事故、自杀或他杀时,要在第一时间保护现场,报告保卫科、分管院领导。

分管院领导,根据初步判断报告派出所和公安局。

3.对因突然发病死亡人员,先确认是否可救,如未死亡,应就地实施抢救,并第一时间通知急救部;

如确定已经死亡,应协助公安人员查验死亡原因。

4.对自杀死亡人员,首先保护现场,劝阻无关人员靠近,待公安、保卫人员到达后,寻找死者遗书等证据材料。

5.对他杀死亡人员,首先保护现场,并报告保卫科,观察周围有无可疑人员,不许无关人员靠近,待公安人员到达后,汇报情况和提供有关线索。

二、做好善后工作

1.当公安、保卫人员查清死者的死亡原因后,应及时做好与社会的沟通工作。

2.如死者是来院就医或探视患者者,应尽快与患者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详细说明死亡原因。

3.做好周围群众及住院患者的解释工作,打消大家的猜疑与恐惧心理。

急诊PCI术应急预案

1.遵循急诊手术优先的原则,择期手术必须无条件让道急诊手术。

2.通知护士长准备导管室(),由总值班进行人员安排。

3.护士长接到急诊手术通知时,立即通知技术人员准备放射设备,介入护士准备手术相关物品。

4.如果没有空闲的导管室,且不能在规定的时间窗内结束手术,应首先考虑其他的替代治疗方法。

如果不能在急诊PCI的90分钟时间窗内结束,首先考虑溶栓(有适应症、无禁忌症),如无溶栓适应症或有禁忌症,可择期行PCI术。

心动过缓的治疗应首先考虑药物维持治疗,择期进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治疗。

必要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5.夜间值班人员务必在接到急诊手术通知时30分钟内到达心导管室,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

6.如遇到需要多科协作,请其他科室会诊或电话报告给医务部或院值班进行协调处理。

7.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务部或总值班审批。

转运途中的应急预案

遵循以病人为中心,安全为原则。

1.与病区交接流程规范、严谨。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15min由介入护士通知患者所要返回的病区,由病房或CCU护士为手术后患者准备床位、氧气、床边监护仪等,调整病房环境温度,防止患者回到病房更换一个较冷的床位,而加重患者低体温的状况。

2.病房或CCU护士携带简易急救箱,携带必须的抢救器材。

病房或CCU护士和病房医生共同前往心导管室接回患者,介入护士须和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手术情况、生命体征和术后的观察要点。

3.防止意外伤害的对策。

意外伤害最主要的是各种管路的脱落,搬运手术患者之前要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运,即:

查患者所有管路和鞘管的数量、位置;

看管路是否已从固定的架子上取下,有无扭曲缠绕现象;

鞘管是否固定完好,理顺管路使其畅通无阻,然后再搬运,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4.防止转运途中坠床。

术毕患者移至转运床后应及时立起床档,医护人员应陪伴在患者身旁,途中避免颠簸床档滑脱,防止鞘管的滑脱,引起大动脉或静脉的出血。

注意输液管道的通畅,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5.途中若出现意外,护送的医生和护士应立即作出相应的处理,并通知科主任和上级医生赶赴现场。

并尽快将患者转至就近的抢救条件完善的单位进行抢救。

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急会诊。

必要时电话通知医务部或院值班进行协调工作。

动脉鞘管脱出的风险预案

一、处理方法:

(1)鞘管一旦脱出,顺着血管走行立即压住动脉。

防止血液继续流出使病人失血过多,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2)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并开放静脉通路。

监测心率,血压,神志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处理,护士按介入术后护理常规,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以防再次出血。

(4)处理伤口的同时还应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

(5)医护人员接触过病人的血液后,立即清洗双手,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

(6)通知家属。

二、预防方法:

(1)严密观察鞘管放置及透明敷料覆盖是否严密。

(2)嘱患者术侧肢体严格制动,将双手置于棉被外,必要时予约束带约束。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3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

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4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

5手术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尿量。

6对比剂不良反应类型

1)轻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

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①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

2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4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2)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

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

① 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②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

③对神经血管性水肿者可肌注非那根25-50mg;

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0ml,或安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注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

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见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血压药物,呼吸受抑制者可应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

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抗颠痫和抗休克治疗。

4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肌肉软瘫无力者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

5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未脱离危险患者不宜搬动。

冠脉手术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微量气栓:

仅微量的气泡进人,无临床症状;

少量气栓:

相当于约lml的空气进入,可引起轻微的心肌缺血症状,表现为心电图ST段的抬高或心率的变化;

中量气栓:

大约2~3ml的气泡进人,通常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

大量气栓:

相当于约3~5m]的空气进人,有极严重的临床表现。

一般微量或少量气体栓塞不需特殊处理,停止导管操作及给氧后可自行缓解,需要特殊处理的多在中量以上空气栓塞。

预防:

空气栓塞应以预防为主。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操作者连接导管系统时应严格排气,避免操作中经常回抽造影剂,时刻保持连接系统密闭。

导管在使用前应用肝素盐水冲洗,使其管腔内充满盐水。

导管进入主动脉或撤回导引钢丝后应使用注射器回抽,使导管排尽气体,充满血液。

三通加压注射系统及所有连接管道应严格排出所有的气泡。

治疗:

少量空气栓塞可以自然排出,不必特殊处理。

大量空气栓塞可造成冠状动脉大分支阻塞,应立即予以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呼吸可以立即将造影导管或血栓抽吸导管置入冠脉内,使用20-50毫升注射器强力回抽,直至抽出大量含气泡血液为止。

并用力注射生理盐水或患者自体动脉血推动气泡至远端,尽早恢复冠脉供血.必要时应用IABP。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相应的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

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氧气持续吸入3~4L/min,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静推,必要时可5~10min重复使用,直至室速控制或总量达300mg,而后以1~3mg/min静滴维持48~72h。

(三)准备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起搏电极、临时起搏器械包、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四)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如不成功,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J。

(五)必要时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六)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七)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应:

1.安慰患者和家属,对行电复律患者,擦净胸部皮肤。

2.如已安置临时起搏器,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妥善固定起搏器与导管电极,嘱术侧肢体制动,交待注意事项。

3.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术中发生气胸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介入手术中,特别是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术者应准照相应操作规范,小心谨慎,避免动作粗暴。

2、操作时术者和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观察有无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干咳等情况。

3、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气胸可能。

术者暂停穿刺,应立即行胸部透视检查,明确是否有气胸、气胸的严重程度。

4、发生气胸时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通知其他医护人员。

5、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6、遵医嘱,给予镇咳剂和镇痛剂。

7、观察病人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血压的变化。

8、如透视发现肺组织压缩大于30%,并伴有紫绀、大汗、严重气促、心动过速和低血压时应考虑存在张力性气胸,应立即予以穿刺抽气。

并请胸心外科医师或呼吸科医师会诊,必要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

并中止手术。

9、如透视发现肺组织压缩小于30%,且患者无明显的缺氧的症状,经简单的处理后,可视情况考虑是否改换入路继续手术。

10、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指导病人:

①.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新。

②注意用氧安全,指导病人勿擅自调节氧流量。

③.咳嗽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咳剂。

④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指导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管勿高于穿刺点,引流管勿脱出等注意事项。

⑤.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告知气体一般2~4周内可吸收。

【程序】立即吸氧→排气抢救→吸氧、静脉用药→继续抢救→病情观察→健康指导

PCI术中无复流应急预案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患者预后,但PCI术中无复流(No-Reflow,NR)现象使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灌注,可明显恶化心功能及增加死亡率,削弱PCI的临床疗效。

无复流现象是PCI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30%,是AMI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闭塞已减轻或消除后,缺血心肌的微循环血流仍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级TIMI0级,是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国际通用冠脉血流速度分级方法:

TIMI0级:

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

TIMIⅠ级:

造影剂部分通过,远端血管部分充盈。

TIMIⅡ级:

远端血管完全充盈显影、消除缓慢。

TIMIⅢ级:

远端血管充盈和消除完全、迅速。

病因:

高凝状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冠脉持续强直性痉挛;

活瓣效应;

脱落斑块阻塞;

巨大全程夹层;

气栓、血栓;

大量微血栓阻塞微循环;

弥漫性血管机化。

影像学表现:

造影剂不能完全通过血管致显影中断;

增加球囊扩张程度仍无血流通过;

支架置入后血栓反而向近段发展。

术前预测:

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警惕PCI术中出现冠脉无复流现象:

血小板计数>

300X109/L;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增加;

INR<

0.8;

凝血酶活动度增加;

粗血管、长斑块;

偏心大斑块;

夹层出现;

对心肌梗死疼痛缺失患者及年长患者;

CABG术后移植静脉内血栓。

术前术中预防:

术前术中充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认真分析

CAG影像学资料,辨识斑块特点;

适当延长球囊预扩张时间>

30秒;

球囊一次尽量完全覆盖病变;

减少球囊扩张次数,最小有效压扩张原则;

支架匹配原则:

1:

0.9~1.1;

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充分贴壁原则。

术中使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血管近端阻塞装置、斑块旋切抽吸装置。

应急处理: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律失常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积极处理各种心律失常,立即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2.冠状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或钙拮抗剂,硝酸甘油每次100-300μg,必要时可重复应用,也可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每次0.1-0.2mg,总量1.0-1.5mg;

或地尔硫卓每次0.5-2.5mg,总量5-10mg。

注入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注射完成后评估冠脉血流TIMI分级;

3.给予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预防血小板再聚集,减少急性血栓的形成。

4.将球囊送至血管远端经导管加压注入盐水或动脉血,加速血栓或栓塞物清除。

5.继续给与抗血小板及心肌营养药物支持治疗,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目前情况及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家属理解。

6.对于血流速度恢复不理想,应停止手术,进行药物抗血小板、抗凝、降粘和溶栓治疗。

术后监护:

观察肌钙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粘附聚集率;

凝血酶原含量;

凝血酶活性;

纤维蛋白含量;

标准国际化比值;

肝肾功;

出血征象等指标。

及时处理这些项目的异常。

术后治疗:

维持正常血压,保证足够冠脉灌注压;

强化三联抗血小板药用药: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西洛他唑;

抗凝达标:

ACT300~400s;

延长抗凝时间:

7~14日;

改善心肌收缩力。

加强随访

慢血流和无血流病人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和心功能不全,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和意外情况是延长患者生命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关键措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介入手术中迷走反射应急预案

1、介入手术过程中,特别是压迫止血、拔鞘管或痛疼刺激时应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有无胸闷、憋气、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2、如患者在压迫止血、拔鞘管或痛疼刺激时出现胸闷、憋气、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并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时应考虑血管迷走反射。

3、术者应立即消除刺激因素如适当减轻压迫止血力度、暂停拔鞘等操作。

4、护士立即给予快速静脉补液扩容(视患者年龄、心功能情况而定),并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在医生的嘱托下给予静脉推注阿托品,必要时可给予多巴胺。

5、给药的同时术者、护士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

6、处理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

7、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手术或相应操作。

心包填塞应急预案

1、随着心脏介入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已经成为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心包填塞虽然手术发生率较低,但可导致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1常见原因:

(1)射频消融术时冠状静脉窦破裂或消融导管致心房、心室肌或静脉穿孔,以及设置过高的阻抗或温度且操作时间过长;

(2)起搏器电极穿破心房或心室壁,或误入冠状窦,特别在老年患者易发生;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操作粗暴,导致导丝远端穿破冠状动脉,支架选择过大或球囊扩张压力过高,致冠脉破裂;

(4)房间隔穿刺时穿刺点选择不当,刺破心房壁。

2心包填塞诊断:

2.1临床表现:

可突然出现头晕、胸闷、气促、恶心、烦躁、冷汗、血压明显降低、虽经快速补液和升压治疗但血压仍不回升,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等。

2.2透视表现:

1)心脏外缘搏动消失;

在后前位透视心影内、心外缘和积液之间有时可出现“半透光带”;

心膈角变钝,心影扩大、饱满,肺野清晰;

心包穿刺后注射少量造影剂证实弥漫在心包腔内;

积液量大于250ml,心影呈烧瓶样。

2.3超声心动图:

心包内可见液性暗区。

紧急处理:

1.评估生命体征,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立即给予补液及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在透视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必要时心包内置入引流管。

同时请超声科会诊.

2.对于冠状动脉穿孔引起的心包填塞,给予持续球囊充盈压迫(用与血管直径相当的球囊置入冠脉穿孔处,以2-6atm充盈至少10分钟,必要时可延长充盈压迫时间)。

如持续球囊扩张后仍有对比剂持续外溢,迅速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肝素用量以1mg鱼精蛋白中和100U肝素计算)。

对于较大的游离冠脉穿孔,在球囊扩张、纠正抗凝无效的情况下,置入覆膜支架。

3.对于出血量较大、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封堵穿孔的患者或者是因心脏破裂的心包填塞患者,可考虑自体血液回输,同时通知心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行急诊手术治疗。

4.与患者家属沟通目前患者情况及处理方案,取得患者家属理解。

术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压塞症状缓解情况,床旁备心包穿刺包。

手术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手术患者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当患者处于神志清醒时:

手术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手术医生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二)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品(负压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遵医嘱给误吸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三)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四)给患者行持续胸外按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五)及时采取脑复苏,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七)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八)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应急程序】

立即开始抢救→取出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抢救过程→了解误吸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患者住心导管室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检查心导管室设施,杜绝不安全隐患。

安全标识摆放醒目。

2、当患者突然摔倒时,医护人员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

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

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他治疗。

4、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淤斑者进行局部冷敷;

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消毒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

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8、准确、及时书写记录,认真交班。

9、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患者突然摔倒→检查患者摔伤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抬至病床进行必要检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准确、及时书写记录→认真交接班→加强健康宣教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为确保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处理,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相关要求,制订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职业暴露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