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569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认为,上访是改革中的正常现象。

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与主体,更是为改革发展作出过牺牲的群体。

群众上访,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说,接待群众上访要有“四心”:

接待群众要热心,听取意见要耐心,解决问题要真心,改正错误要有决心。

  ***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6年,原九站造纸厂几位退休职工多次上访,***看他们年岁大行动不便,就说有事儿给我打电话就行,别来回跑了,并把办公室、手机和家里的电话都告诉他们。

从此,***的电话向所有来访群众公开,也不设来电显示,无论白天晚上,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谁打来电话,他都认真接听,耐心解答。

  

  原xx区所属的卫生纸厂等三户企业破产时没有给退休职工接续养老保险。

停发养老金的数百名退休人员多次到区、市、省上访。

后来,几位老人找到了***。

***当即承诺,一定给你们满意的结果。

他亲自带人到区里调查,认为上访要求合理,应该予以解决。

可是由于年久无人保管,这些退休人员的档案已经遗失了。

***带领工作人员从仓库的废纸堆里找到几张工资表,作为确定养老金标准的依据。

在社保等部门多方协助下,358名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接续问题解决了。

  回想起多年的上访经历,这些老人感慨万千。

他们反复说着两句话:

“有困难还得找党、找政府。

如果党的干部都像***这样该多好!

  实践中,***总结出接待群众上访的“四条规则”:

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冷不要热,要柔不要刚。

上访群众说,找到***心里就有底,事情就有希望。

  原市一建子弟学校在企业改制后移交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剥离和移交工作停滞了8年,教职员工连年上访,一直没有结果。

2006年8月,***接手这个积案,把问题搞清楚后,他多次协调区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用政策统一认识,两个月内顺利实现移交。

如今这所学校与丰满区实验中学资源整合,扩大了生源,教师工资收入由原来每月700多元增加到1500多元。

  校长王奔带领教师代表找到***这个“恩人”,说没拿什么东西感谢你,我们一起给你鞠个躬吧。

***黯然动情。

他说:

“都讲师道尊严,这是老师拿尊严给我鞠躬啊,我实在是承受不起!

  攻坚克难 

让权力服务百姓

市委、市政府对***充分信任,经常把他放到“前沿阵地”委以重任。

作为两轮企改办的常务副主任,***参加了所有重点困难企业的改革攻坚策划工作和具体攻坚工作。

2005年,***市启动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

这是一次涉及全市近3000户企业、十几万职工的重大变革。

***在企改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员,制定了一系列改制方案,并负责企业改制方案的审批。

这项权力非常之大,只要他签字,盖上企改办的公章,改制方案生效,多则数百万少则几十万资产的归属随即改变。

***对属下说,这个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不可以用错了、用偏了。

他们严格按政策和程序办事,对每户企业的改制方案都认真审核,按照“一厂一策”的方针帮助企业加以完善,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失,职工利益得到保障。

  ***说,改革就是一次攻坚,要实现克难求进,必须大胆试、大胆闯,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才有希望和可能找到出路,摆脱困境。

“只要有利于发展,只要有利于职工安置,只要能办成事,我们就决不被条条框框束缚,犹豫不决,不敢迈步。

  许多企业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改制的。

***灵活运用政策,把死棋变为活招、活招变为胜局。

原市袜厂在2004年改制时已将全部资产处置掉,***运用政策帮助企业将部分公企房划拨回来,解决了948名职工的安置问题。

在他的建议下,企业申报关闭,通过进入再就业中心分流安置了部分下岗职工。

在***的策划指导下,通过职工“内欠”折资入股组建新的公司,顺利完成了企业改制,新注册的金蒂雅针织公司正孕育着勃勃生机。

  “如果没有***,我们的厂早就不存在了。

今年,我们的产值有望达到1000万元!

”看着企业又“起死回生”,厂长李振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组织实施企业改制过程中,***也曾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有公开贿赂给好处的,有拉关系走后门的,也有写恐吓信打电话威胁的。

他始终坚持原则,为了维护群众利益绝不妥协。

  有一户改制企业将仅存的有限资产都用于职工安置了,债权人找到新闻媒体记者专程赶来采访***,想借助新闻舆论施加压力。

记者开门见山地问:

“***市企业改制是怎么维护债权人利益的?

凭什么让债权人蒙受损失?

”口气咄咄逼人。

***冷静地讲:

“我只知道中央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听说债权人利益压倒一切,妥善安置职工是维护稳定的需要;

国家政策明确规定了资产处置分配的排序,我们按国家政策办事有什么错?

”记者无言以对,最后也表示赞同他的观点。

  令***感到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全市95%以上的企业均按省验收标准完成了改制任务,一批从前的“老大难”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向我开炮” 

为群众勇担责任

  ***在企业改制和解决稳定问题过程中发现,一些群访问题由小事变成大事、由简单变成复杂,症结在于推诿扯皮,关键时刻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对此,他喊出“向我开炮”。

“为了维护群众利益,对那些经过我协调所做出的部门承诺、答应办理的事情,出了问题都由我负责。

  2009年,***市北极街桃原新村的开发商因对法院执法有异议,扔下6栋“半拉子”楼和未建工程出走躲起来,工程停工,造成570多户动迁户和购房户不能按时回迁、入住,群众情绪激烈,群体性上访接连发生,成为当时全市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接手处理此事后,协调与此事相关的18个县(处)级部门和科级单位办事100多次,到施工现场100多次,到开发公司办公100多次。

  为了让群众顺利回迁,***分别在3份具有法律责任的合同文书上签字:

一份是供货商与施工队的经济合同,担保材料款兑现;

一份是入户群众集资合同,承诺集资款如期返还;

还有一份是建筑质量保证合同。

原来,办产权证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而桃园新村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再具有按施工进度出具质量检验证明的可能,质检站没经过质检不敢出证明。

没办法也没有别的选择,***只得把自己赌了进去,用自己可能触犯刑律的风险使群众顺利回迁。

  在接访过程中,***也曾被上访群众骂得狗血淋头,也经历过各种威胁和叫板。

一次接待市风机厂职工上访时,就曾被当作人质扣押到后半夜三点。

尽管受过这么多委屈和误解,他却从不放在心上。

他说,做信访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假如自己是上访群众,或者来访的是自己的父母兄弟,该怎样对待他们。

  原***制药厂近年几易企业法人代表,因经营不善,1400多名在职职工、900多名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被一度搁置。

药厂职工大规模到市政府上访,要求解决安置问题,同时举报企业造假、转移资金和药品批号。

几百人分批连续上访,整整把***负责的市企改办围了三天两夜。

有的威胁要自焚,并就在***面前一尺多远的地方敲开了高浓度的汽油瓶,险些酿成事故。

  药厂职工点名让他到厂里对话,他立即前往,站在厂俱乐部台上面对700多名激愤的职工,他大声喊道:

“这件事领导交给我办,你们就不要再找任何人了……”群众被***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打动。

在他的协调组织下,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筹措了2000多万元资金,药厂职工按改制“并轨”政策得到安置。

  “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在***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基层和群众送给他的两块匾,七面锦旗。

对此,***说: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能通过工作为党和政府争光,恢复和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它要比群众为我送旗送匾更有意义。

”“从走上领导岗位那天起,我有两个转变,一是由民变成‘官’,另一个则是由社会的主人变成公仆。

在我的心里,公仆的分量远远大于‘官’的分量。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

不变的是***一腔为民的公仆情怀,不变的是他面对党旗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当官也有职业道德”

***说:

“多年来的工作,使我体会到:

办事要出于公心,想事要心系百姓,断事要讲求原则,处事要不随风转向,陈事要直言不讳,险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贪恋钱财,败事要敢承担责任。

***为群众办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但从来不收当事人一份礼,不吃当事人一顿饭。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穿名牌,不出入高档消费场所。

“谁都知道,找他办事容易,给他送礼,请他吃饭那是难上加难。

别说群众了,我们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一直想请他吃顿饭,可就是没请动过他。

”***市机械冶金行办主任吴金焕这样评价他的老朋友***。

 

 2008年,***的儿子结婚,他立了个“三请三不请”的规矩:

请直系亲属、同班同学和曾经在一个单位工作的老同事;

不请市领导、各部门头头和企业负责人。

许多想借此机会向他表达一份心意的人都被拒之门外。

  ***曾帮助一户企业办了几件大事,可是连口水都没喝,企业经理感到欠***太多,一直想找机会报答。

得知***儿子结婚的消息,经理事先来到***办公室,亲手交给他一封“上访信”。

***猜到里面是钱,说那你就当着大家的面打开念念吧。

经理很难堪,只好作罢。

第二天,经理又找到***家,按了半天门铃他说什么也不开门。

经理很生气,说孩子结婚送个红包是常情,这点面子都不给,太不近人情了。

“你的心意我领了,但‘好处’不能收,这是我做人的原则。

”一个企业用邮政快递寄给***2000元钱,他也让工作人员原封不动退了回去。

  ***说,真正的共产党员首先应该理想、信念、立场坚定。

这种坚定性要表现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压力下、任何考验下、任何诱惑下立场都毫不动摇,这才叫坚定。

只有坚定才能做到坚持。

做不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立场的共产党员,一有风吹草动就顺风摇摆,一见灯红酒绿就纸醉金迷的人,永远成为不了真正的共产党员。

  ***现在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做违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事,因为那已经成为习惯了,就是别人请也请不动他。

有老板想找他当参谋,帮着出主意,那就只能到办公室谈,***是不会去饭店,在酒桌上谈公事的。

  ***生活勤俭质朴、简单而有规律。

他上班下班很少坐车,坚持走路锻练身体。

他的业余生活主要是打乒乓球、下围棋、看书和听音乐。

他说,打球是活动四肢,下棋是活跃大脑,看书是开阔视野,听音乐是陶冶情操。

  “名利淡如水,权贵腰不躬”

“人生何匆匆,皆在征途中。

来时曾哭叫,走前应从容。

名利淡如水,权贵腰不躬。

坚守青年志,求是贯始终。

”这是***的父亲在70岁生日时作的《七十抒怀》,也是***熟记于心的家训。

多年来,***一直在领导身边当参谋助手,在市委副秘书长岗位上工作了14年,为领导决策出了很多主意,但从来没有为自己的职位待遇向领导提过一次要求。

市委安排他做的都是极为繁重、攻坚克难的工作,他总是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不讲条件,毫无怨言。

有人曾问他:

“一些过去基层的干部在工作安排上超过了你,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工作热情始终不减?

”对此,***说: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工作的目的和动力不在名利上。

  ***说:

“我是读着《为人民服务》长大的,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不为名、不为利。

我深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当中当然不乏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主体和动力是那些更多的无名英雄,我们有什么可争的!

  在群众眼里,***是个极为平民化的领导干部,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大家习惯于叫他“老陈头”。

他把临时办公室阳面房间让给工作人员,自己在阴面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办公,一张简易办公桌,几把椅子,他在这里接待了成百上千来访群众。

  接待群众上访经常遭遇起哄围攻,情绪不好的人说什么的都有,有人甚至要与他一起跳楼同归于尽。

面对这些,***从不发火。

他说,人生最难的是过得“委屈关”,做群众工作有多大委屈都要忍受,过了“委屈关”就能够坦然面对一切。

  2005年,一户商贸企业改制时,有3家收购方竞争,其中一家老板找到***请求给予关照被拒绝,就说***收受了贿赂,扬言检举信都写好了,问他敢不敢马上交给市委书记。

“别的事情见领导要走程序,这封举报信我可以马上给书记送去。

”并要求举报人下午就核实。

在场的人都被***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工作中,***不搞特殊化,做到和普通干部三同:

工作要求相同,不“马列主义尖朝外”;

福利待遇相同,不利用职权多吃多占;

工作用车相同,从不独自把持。

  ***在市体改委工作期间,单位自有资金经他批准,用在非职工身上的花销只有三次。

一次是他和委里几位同志一起去北京出差,中午在飞机场吃了顿便饭。

还有一次是桦甸市委组织部送一名干部到体改委任职,由体改委副主任出面,招待了桦甸市委组织部的领导。

最后一次是龙鼎集团成立,体改委表示祝贺,送了一幅贺幛,此外他没动过集体一分钱。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被群众誉为“学者型”领导干部。

  他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良好的个人修养,都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立场、观点、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他曾通读《资本论》,读过多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

正因为此,他善于寻找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形成独到的认识、理念和工作模式。

他把群众上访归纳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咨询型上访,主要是政策咨询;

第二类是举报型上访,体现群众参与和监督,是健康的上访;

第三类是纠纷型上访,企业内部有矛盾,争权夺利,属于不健康上访;

第四类是积案型上访,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是群众维权性上访。

他领导的企改办和稳定办根据不同类型上访采取不同的接访、处理方法,并亲自负责最难处理的后三类上访。

  ***精通政策,熟知市情,被群众誉为“专家型”领导干部。

他是***市国企改革政策的“设计师”之一,是企业改制的政策咨询权威,从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普通群众都找他询问政策问题,请他出主意、指导实际操作。

  ***说,现在上访群众层次越来越高,有厂长、经理、教师,多数上访者熟知政策,是靠政策维护自身的权益。

他平时下功夫最多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对政策的学习与研究,一个是对市情的了解和积累。

一次,他发现一位上访群众手里有一份新的政策文件,立即让工作人员复制一份,然后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他既是“政策通”,又是***市工业的“活字典”,几乎对所有市属工业企业的历史沿革、班子状况、产品市场甚至工艺流程都了如指掌,能够把政策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提出改革的最佳方案,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

群众对***的评价还有很多:

“亲民型”、“清廉型”、“求是型”……对此,记者感兴趣地问他:

“这些称呼中,你最喜欢哪个?

”***笑着说:

“群众都把我描成大花脸了。

说实话,我最想得到的评价是:

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受群众欢迎的公仆。

”说到此,***一脸的郑重。

“我不愿像水杉那样见不得气候寒冷,也不愿像樟树那样容不得土地贫瘠,不愿像果树、茶树那样离不开人们千般照顾,更不愿像楠木那样脱离群众。

我渴望自己是一棵充满生机的柳,无论党把我植在荒山、峡谷、沙丘、河滩都能扎根……”

  漫步在松花江畔,看着江边一株株充满生机的柳树,想起***在一篇文章中写下的这段话,记者猛然感到:

这不正是***的真实写照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