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224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师大附中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理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

B.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C.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

D.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4.下图是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葡萄糖通过协助(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C.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图中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

5.下列目的与材料(或原理)匹配错误的是

6.图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正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①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⑤

B.图丙中

(一)→

(二),完成,图乙中的CD段的变化

C.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D.图甲中的①③可以对应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

(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漂白粉都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

B.液态氯化氢、液氨、液氯都是电解质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8.新型固体LiFePO4隔膜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电池总反应为:

FePO4-

LiFePO4,电解质为含Li+导电固体,且充、放电时电池内两极问的隔膜只允许Li十自由通过而导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锂

B.该电池充电时Li+阳极移动

C.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FePO4+Li++e-=LiFePO4

D.当0.1molLiFePO4生成时,流经电解质的电子个数为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mo|Na被完全氧化生成1molNa2O2,得到2NA个电子

B.25℃时pH=13的NaOH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等物质的量的HCN与NaCN混合后溶液显碱件.则溶液中c(CN一)<

c(HCN)

10.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核质子数之比为1:

2,X和Y的电子数之差为4。

A.原子半径大小:

Z>

Y>

X>

W

B.W、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W

C.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分了结构见右图,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D.工业上,石油分馏可以得到乙烯,因此,世界上已将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12.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向容器中加入、TaS2可以提高I2的转化率

13.下列宙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①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将SO2气体通入氯水时pH的变化

C.根据③图,除去CuSO4溶液中Fe3+,可加氨水调节pH=4

D.图④中曲线可表示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

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错选的得0分。

14.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控制变量法,B.类比C.理想化模型D.等效替代

15.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共面,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一定的夹角,它的运转周期是24小时。

2011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就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2012年l0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现在已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关于这两颗卫旱下列说法正确是:

A.这两颗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样,约为3.6万千米

B.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比第一宇宙速度小

C.发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要比发射同等质量的近地卫星少消耗能量。

D.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比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行加速度大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

若在A点以初速度

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点:

若A点小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

方向平抛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并也能击中D点。

已知

,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小球同时落到D点

B.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相等

C.在击中D点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不相等

D.两小球初速度之比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加速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弹簧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人到1.5T时,轻弹簧还不会被拉断

D.当F撤去瞬间,m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18.如图所示,M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电源电压U不变,输电线电阻忽略不计。

当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时,对于电表读数发生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Al变大B.A2变小

C.VI不变D.V2变小

l9.如图所示,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光滑的水平桌面,一质量为m的椭圆形导体框平放在桌面上,椭圆的长轴平行磁场边界,短轴小于d。

现给导体框一个初速度

垂直磁场边界),已知导体框全部在磁场中的速度为v,导体框全部出磁场后的速度为

导体框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l,导体框离开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2。

A.导体框离开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导体框进出磁场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D.

20.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电质点(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对同一带电质点,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场力比通过Q点时大

D.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第IIl卷(必做157分+选做36分,共193分)

1.第II卷共16个题。

其中2l~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选做题中选择1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0.5mm的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1.(16分)

I.(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

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1)B点瞬时速度咱

_________m/s。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m/s2。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

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Ⅱ.(10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

.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_______mm.

(2)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电压表Vl(量程0~3V,内阻约3k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

电流表Al(量程0~100mA,内阻约5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

滑动变阻器R1(o~5

滑动变阻器R2(0~1k

电源E(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涮l也电阻丝的阻值,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

(3)如右图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另一端为接线柱c,当用手按下触头P时,触头P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

实验中改变触头P与电阻丝接触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I保持不变,分别测量出多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L与对应的电压U。

请在下图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部分已连好的线不能改动。

(要求:

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

(4)利用测量数据画出U—L图线,如右图所示,其中(

)是U—L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根据U—L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坐标(

)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p=______。

(用所给字母表示)

22.(18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

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

的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

用质量ml=0.4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B点。

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2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做匀变速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6t-2t2,物块飞离桌面后由P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

不计空气阻力g=l0m/s2,求:

(1)物块m2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o及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BP向的水平距离;

(3)判断m2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要有计算过程);

(4)释放后m2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3.(22分)如下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予坐标平面向内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

在第二象限内存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

一粒子源固定在x轴上的A点,A点坐标为(一L,0)。

粒子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人小为v的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y轴上的C点,C点坐标为(0,2L),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方向恰好垂直ON,ON是与x轴正方向成15°

角的射线。

(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问的相互作用。

)求:

(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θ。

(3)粗略画出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轨迹。

(4)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见

24.(12分)图1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徽结构模式图。

据图圊答。

(1)图1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_;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并可以调节细胞内环境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该植物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________中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

(3)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该某植物,CO2充足。

得到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

①第5~7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9一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l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

此时____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③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_________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___________h之间。

④在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交点时,叶绿体中AT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下图为男性性激素一睾酮(T)(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

注: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T(睾酮)

(1)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调节,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分泌也存在__________调节。

(2)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后,通过_________识别并作用于靶细胞。

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___________,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3)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

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①据表可知,吸毒者在图甲中会减弱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可将体内___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

③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________过程异常。

④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位丁下丘脑的________中枢受损.

⑤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右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

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不变、增多、减少),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26.(12分)。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l03kJ/(

),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

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_____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

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______。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________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D点后一般采用_________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27.(12分)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请回答:

(1)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的核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___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亲本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理论上有__________种。

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e在纯合(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雄果蝇A与CIB系果蝇交配,得F1,F1的性别及眼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得到的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28.(13分)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甲醇、二甲醚、甲酸甲酯等。

(1)已知某温度下热化学方程式:

(2)如图所示是某乙醇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装置,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

①加入氧气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此过程中,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③电解结束后,甲池中溶液的pH____,乙池中溶液的pH__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想恢复乙池中原有溶液的浓度应向乙池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A.AgB.AgCO3C.Ag2OD.AgNO3E.H2O

29.(16分)

I.氨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定条件下,将2molNH3和1molCO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CO2

CO

,反应进行2min时达到平衡,NH3的平衡转化率为50%;

则2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得K值为______________。

II.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mol/L)变化如下(在850℃时其化学平衡常数K=1.0)。

(1)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C.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

D.c(CO2):

c(H2)=1:

l

(2)上表中:

cl=_____________mol/L。

III.若在25℃时,pH=a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b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1)混合液中A-水解常数的表达式为K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用含a、b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0.(2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①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

②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固体

③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④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再加几漓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

定含有Fe2+

⑤配制Fe(NO3)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⑥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将SO2通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⑦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⑧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⑨制备AI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电解AI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I

⑩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

NaC1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2)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

X、Y、Z是化合物。

X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