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单元滕王阁序教案新人教必修Word格式.docx
《高中语文第单元滕王阁序教案新人教必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单元滕王阁序教案新人教必修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
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三、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
明确:
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
“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
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
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
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
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
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
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
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
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扣“洪府”)
第二部分
(2):
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扣“秋日登阁”)
第三部分(3—4):
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扣“饯”)
第四部分(5):
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扣“别”)
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
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写古今之变迁;
星分翼轸\'
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
物华天宝\'
四句写人物之盛。
接着,\'
雄州雾列\'
呼应\'
星分\'
句,\'
俊彩星驰\'
物华\'
句;
\'
台隍枕夷夏之交\'
再承\'
,\'
宾主尽东南之美\'
。
多层渲染,以壮文气。
图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
星分翼轸......\'
(空间地势)\'
台隍\'
一句
物华天宝......\'
(人物之盛)\'
宾主\'
都督阎公\'
句以下开始具体地写(主宾盛宴)。
第二部分:
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潦水尽\'
二语写秋景;
俨骖马非\'
四语写自己来到滕王阁;
层峦\'
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
披绣闼\'
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
其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
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第三部分:
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
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
穷睇眄于中天\'
,引出\'
天高地迥\'
二句;
极娱游于暇日\'
兴尽悲来\'
二语,
于是紧紧相承抒发身世之感。
遂引用\'
冯唐\'
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所赖君子安贫\'
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
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无路请缨\'
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
舍簪笏\'
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
杨意不逢\'
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
呜呼\'
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解说:
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据,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遇到种种困难。
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
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端给学生。
引导学生学会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
精加工\'
,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环节。
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诵就会迎刃而解。
)
五、赏析情感
1、溢美之辞是本文的一个幌子
在那样的场合,王勃是不可能提起笔来就大发其牢骚的,既有失身份,也不得众宾爱悦。
“人情练达即文章”,王勃的前半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应景,说白一点,就是让大家高兴。
阎某人重修滕王阁,至少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洪州物阜民丰、太平乐业的政治,而集会群英,自然是一种标榜。
王勃清楚地了解这种心理,就在文章中大下溢美之辞。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
——人烟繁盛,祥和富庶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
——面对人才辈出,贤士如云的洪州,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百姓乐业,天清气净的风俗画卷。
2、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文章的本质
文章的原题是《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在自己的锦绣文章的关键之处用“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一语转入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中来。
A、宇宙没有穷尽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据说,王勃曾撰《周易发挥》五卷,对历算尤其精通,曾作《大唐千岁历》。
这两个句子表明他深受术数之学的影响,从而造成他内心的悲凉。
B、人生难免失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孤独无依中的悲凉心境彻底透露出来。
举目无亲,无人理解,这种感受岂止一天两天?
C、壮志难酬的痛苦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有怀投笔”却“无路请缨”,
——两句话说尽了壮志难酬的痛苦。
他一方面只能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不得志而叹息,
另一方面,又只能以孟尝、阮籍自慰,或者把自己比作涸辙之鱼以强作乐观开朗,或者以“酌贪泉”而仍然能够保持纯正本色来自勉。
这是多么无奈和痛苦啊!
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自己的痛苦隐得更深,带着满脸欢笑说自己“喜托龙门”,说阎某人是自己的知音,“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作序,可谓曲尽衷肠。
六、赏析语言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
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
“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
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七、赏析特色
1、工整的对偶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
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加强论证,叙事抒情,而运用的手法却有所不同。
有明用,有暗用。
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题。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
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
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
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
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
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
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
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庞大国家官僚机器运转的不仅有儒家的“德政”,也有法家的“法治”。
在法家“法治”思想指导下,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了成文法法律体系。
这种法律体系历经秦律、汉律、唐律及至明清律例,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石,帮助国家维护长治久安。
在古代那样一个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中国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威力能够触及社会基层,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功不可没。
比较法家产生同时期的其他人类文明,他们的国家形态许多还是城邦、城邦联盟、贵族联合等,不能不说法家的“法治”思想在那个年代展现出独有的智慧。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法家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理论社会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学术界的共识。
B.法家思想中的法律在形式上既约束百姓也约束官吏.但对两者约束的目的有所不同。
C.中国古代法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使国家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
D.法家的“法治”思想使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了成文法法律体系,超越了儒家的“德政”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文章在主体上采用了逐层递进论证手法,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网家治乱兴衰中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B.文章认为我们对法家及其思想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并从产生背景,珣论内涵和思想智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C.文章指出了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借鉴价值。
D.文章以疑问引出话题,在肯定—驻狩法合理性的同时客观委婉地表明自己的观存,利于下文有针对性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法治,只有法家的刑法之治。
B.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而它所强调的法律是重新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
C.为了迎合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法家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
D.“德和“法治”相结合,构成了传统中华法系的基石,展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帽面
宋梅花
甘城的这个夏天,确实热得古怪。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稀奇事:
在甘城小学旁的一条小巷内,来了个卖热面的,卖的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
常常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像好久没吃东西了。
随后再有人来,就找个地方,或站或坐,边聊边等。
卖汤面的小摊主,推着板车,每天晚上十点准时到来。
板车篷架上挂着一张旧招牌,写着三个并不漂亮的毛笔字:
草帽面。
小摊主的头上总是戴着一顶草帽,从没摘下来过,像是他做生意的象征。
要吃面的人很快就排队了。
吃草帽面,好像成了这个夏天的一种时尚。
就是那些在酒馆茶馆刚出来的人,也往往会相约一句:
“走,吃草帽面去!
”无论吃面的队排得多长,卖面的师傅总是不紧不慢,不吭一声,一碗一碗地细心配料。
他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机器面,而是手工制作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
卖完后就大声说:
“面没了!
”语气中含着三分遗憾和五分歉意。
后面的人听了,只能摇摇头,等明天晚上早点来吃了。
在他们心里,草帽面比大闸蟹还要好吃,还要香。
那头有个摆摊烤羊肉串的,看见草帽面生意火爆,非常羡慕。
烤羊肉串的悄悄观察了好几天,不久便也卖起热面来。
并且做了个漂亮的大招牌,人们只要经过那条巷口,就能看到“草帽面”三个金色大字。
小巷似乎更热闹了。
烤羊肉串的很快就尝到卖草帽面的甜头。
可好景不长,到他跟前吃面的人就越来越少。
那些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
烤羊肉串的就纳闷了。
他悄悄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
“为何人们都爱吃他的面?
我的面条无论是材料还是做法,都和他做的差不多啊!
”那人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后说:
“因为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
”“啥?
这怎么说?
都是草帽面,跟戴不戴草帽有什么关系呢?
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说:
“关系可大了。
你知道吗?
他是个复员军人,在部队是炊事班班长。
有一次抗洪抢险,他差点被洪水冲走,幸亏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
可他的一块头皮,却被什么东西旋走了,从此留下一个很难看的大疤。
为了生活,为了家里人,他才晚上出来卖热面。
很多人去吃他的热面,除了面好吃,主要就是冲着他头上的那顶‘草帽’啊!
三天后,烤羊肉串的老板又出摊了。
不过不是卖热面,而是照旧烤羊肉串。
只是在他身后,多放了些小塑料凳。
很多要排队的人,都可以坐在他这儿等着吃草帽面。
渐渐地,烤羊肉串的生意也给带动起来了。
(选自2018年第2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开头用甘城夏天热得古怪烘托草帽面走这件稀奇事,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故事。
B.第二、四段具体描写草帽面热销的场面,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
C.甘城小学旁小巷内的草帽面比大闸蟹还要好吃、还要香,生意火爆,惹得烤羊肉串儿的非常羡慕。
D.草帽面平凡无奇,却写得生动感人,带给人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面的香味,更带来深刻的思考。
2、烤羊肉串儿的老板面对草帽面的走俏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心里变化?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草帽面为什么深受甘城人们喜爱?
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
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
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
问题的实质并不只在于西夏占据了哪些地区,更在于西夏与周边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环境。
宋夏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一旦处于战事状态,双方都严格控制边地人员出入,无疑会影响丝路贸易。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夏时期诸蕃并立,呈现割据状态,但追求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始终继续,只是丝路贸易的规模、方式和路线发生了变化。
唐末五代以降,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曾主宰丝路贸易的粟特商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是回鹘势力。
如西夏文献《天盛律令》卷7《敕禁门》中就有专门针对高昌回鹘、大食等地商人贸易的规定。
回鹘商人还成为与中原政权进行朝贡贸易的主体,足迹遍及华夏中原与北方草原。
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出了商业贸易范畴,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
一些回鹘商人迁居内地久留不归,《宋史·
吐蕃传》记载大量高昌回鹘商人在鄯州进行丝路贸易,人数有几万之众。
一些回鹘商人直接进入中原地区,以致宋朝廷还曾下过针对回鹘民众的“逐客令”。
回鹘商人的迁入,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
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的增多,辽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丝绸之路的研究增加新的内涵。
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
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
辽朝与西域诸族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点在《契丹国志》里有明确交代。
辽朝还继承中原政权的朝贡贸易体系,诸蕃朝贡频繁,这与中原政权别无二致。
概言之,九至十三世纪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
由于辽朝等政权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非简单的东西向交流通道所能概括,而是形成了巨大的丝路贸易网络,纵横交错,极具复杂性。
阐明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未断,丝绸之路见证着东西方进行交往交流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今天维护好、利用好这一条国际通道提供历史启迪和借鉴。
(摘编自杨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