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7675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价格革命”的冲击B.契约规则的确立

C.贸易规模的扩大D.贸易中心的转移

5.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6.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的特点是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取消了新经济政策D.用行政手段管理

7.苏联成立后受到西方各国的排挤。

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

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这一比重竟高达90%。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苏联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8.“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

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

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9.“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

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与此主张一致的是

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

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

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

10.据统计,从1896年至1913年间,在上海最大的私人园林张园举行较大的集会有39次,中外各界人士和各种思想主张在这里汇聚碰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社会急剧变革

B.民主思想快速传播

C.自然经济不断瓦解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1.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2.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到回归,最后到再选择的三种表现,接受心态是指使中国走出封建专制思想的阴影笼罩,那么再选择应是指。

A.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真正实现

B.学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

C.引进马列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基础

D.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以及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1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

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种经济模式是

A.统钊经济体制

B.社会市场经济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D.混合市场经济

15.19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

到20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

这表明德国

A.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C.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

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

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铁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

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

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

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

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像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

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

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

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

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

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

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摘编自沈联涛《外儒内法》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

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

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

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

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

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最新】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出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变化历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

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者当数海上保险。

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投保海上保险,类似于现代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后来船上的船长、船员也可投保。

到16世纪,又发展到承保旅客被海盗绑架而支付的赎金。

17世纪的英荷战争中,英国与荷兰的贸易遭受严重打击。

不久,经英国皇家特许批准专营海运保险的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伦敦保险公司先后成立。

——摘编自郭颂平《海上保险学》

材料二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历史

中国境内第一家保险公司是由东印度公司鸦片部于1805年在广州设立。

1885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的“仁和”和“济和”保险公司是中国人兴办的最早的保险公司。

1885年-1911年,华商保险公司共创有35家。

而截止到1900年,共有52家洋行代理148家外商保险公司。

1914年-1925年,新设35家华商保险公司。

1926年,中国的银行也相继投资于保险业。

截止到1935年,银行和政府投资的保险公司迭12家,资本共计2070万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保险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近代民族保险业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天人感应”是指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主要体现在政治统治方面,故排除B项;

三种字体的演变体现的是人文思想的演变,而不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故排除C项;

根据“以活脱脱人的形象来呈现”可知楷书体现的是人文意识,而不是体现了理性思维,故排除D项;

由篆书到楷书,由象征天到象征人,可以体现出古代人文意识的觉醒,故选A。

2.D

材料“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

”表明王守仁的心学讲究知行合一,故选C项;

王守仁的心学属于理学的分支,排除A项;

材料中“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

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可见王守仁的心学没有绝对脱离现实,排除B项;

材料是从学术评论王守仁的心学,而不是从其影响上,排除D项。

3.A

根据题干“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学子思想观念大都比较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在科技发明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排除C项;

从“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有一定的基础,并非十分薄弱,排除D项。

故选A

4.C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型商业组织形式的出现,表明欧洲各国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贸易规模。

故答案为C项。

这种现象属于“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属于“价格革命”,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契约规则,排除B项;

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指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

【点睛】

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出现世界市场雏形、流通商品种类增多、一系列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等现象,具体表现在商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中心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

西欧国家进行海外探险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要寻找更多的黄金和白银。

地理大发现之后,大量低价的黄金、白银进入欧洲,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涉及了工业和农业的各种商品,上涨幅度前所未有,在时间上持续了一个世纪,所以在经济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

5.A

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工业化。

圈地运动在英国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以后,持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故排除A项;

殖民战争与英国国内农业人口比重的下降无关,故排除B项;

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主平等权利的斗争,对农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没有影响,故排除C项。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开展,英国大量农民破产,被迫进入城市中的工厂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由农民转向产业工人,由此导致农业人口比重的不断下降,故选D。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表格内的时间,结合所学内容将选项中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梳理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6.B

根据材料“1925年12月”“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可以得出,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没有体现出苏联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故AD项排除;

C项是1928年,排除。

点睛:

“1925年12月”“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是关键;

从中分析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7.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期间,英美为了摆脱困境,争相对外倾销商品,一定程度搁置意识形态对立,故D选项正确;

斯大林模式形成于1936年,故A选项错误;

国家干预经济是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B选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

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美英国家无法转嫁危机,故C选项错误。

8.C

材料强调《孟子》在宋代以后地位凸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程朱理学推崇孔孟思想,将儒学经典作注,受其影响,《孟子》自此也受到较高的待遇,C项正确。

A项是宋代时期的理念,但与《孟子》无关,排除。

B项是儒家思想的根本,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陆王心学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发展,是理学的一种表现,D项排除。

故选C。

9.B

材料一方面强调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另一方面认为个人的自由和所有人的自由是并存的,即个人享有的自由权利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的。

这种主张与“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一致,故答案为B项。

材料认为人的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排除A项;

材料没有探讨法律制定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排除CD项。

10.D

1896—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深重,随着清王朝的统治腐败以及末路的来临,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思想、实业救国、民主共和等思想先后出现并在此汇聚碰撞,使上海思想界观点异彩纷呈。

故D项正确;

自然经济自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不断解体,况且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并不能导致在这个时间段内社会各界思想的碰撞,故C项排除;

社会急剧变革只是这一时期的具体表现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民主思想只是各种思想中的一部分,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

11.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给出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䜣和丁汝昌都被人冠以“鬼”的绰号,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对他们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的鄙视。

这说明在传统思想下洋务运动不被世人所接受,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达到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错在“崇洋媚外”与事实不符;

C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器物与制度的关系;

D错在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12.A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接受”主要是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故A项正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名义上仍然是民主共和政体,此时的中国已经没有君主,也不可能要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故B项错误。

北洋军阀的政权性质决定不可能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

北洋军阀是独裁专制统治,没有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故D项错误。

13.A

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二战结束后到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正确;

B不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排除;

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的主要是日本和德国,科教兴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排除C、D。

14.C

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政府投资,还提出了“贸易立国”等口号,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模式是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政策对资源配置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短期和长期增长目标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因此,本题选C。

15.D

材料“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反映了德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故D正确;

材料未涉及德国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的问题,故A错误;

材料也不能说明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故B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德国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政府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6.

(1)认识:

人性本恶。

严刑峻法。

法、术、势相结合。

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

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

(2)地位:

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

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

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

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

(1)认识:

根据“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得出人性本恶。

根据“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得出严刑峻法。

根据“法”“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概括得出法、术、势相结合。

根据“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得出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

根据“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得出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

(2)地位: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从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秦朝时期、汉武帝时期以及以后中国古代统治者治国思想分析回答。

17.

(1)地位:

社会主体,政治核心,权利平等,当家作主。

(2)阶段:

1832年增加选民人数;

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

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

特点:

过程曲折漫长;

民众积极斗争;

范围逐渐扩大;

伴随议会改革。

(3)变化:

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

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

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为城乡平等。

作用:

更利于体现人民意愿;

更利于人民平等地参政。

轨迹:

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仍在向前推进。

(1)中西方民主政治。

从材料“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归纳为公民是社会主体、公民当家作主。

有由材料“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可见,公民权利平等。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1832年”“1885年”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选举权的变化回答。

第二小问,材料反映了英国选举权不断扩大,但过程比较漫长,随着英国政治改革不断前进。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中“选举方式”的变化,差额选举,城乡代表比例变化等知识回答“变化”。

第二小问,我国民主政治的逐渐完善,更能体现人民意愿,更利于人民平等地参政。

第三小问,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民主进程曾经遭受曲折,但在文革后继续向前发展。

18.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

三角贸易;

海盗肆虐;

英荷战争。

(2)在外商的诱导和示范下产生;

与外商保险公司相比,数量和规模明显较小;

一战时期,民族保险业发展较快;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逐渐渗透保险业。

(1)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海上保险的兴起最初针对的是奴隶贸易,继而针对海盗问题,再次是因为英荷战争。

所以说海上保险的兴起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引发的人身安全和意外问题。

(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中国近代最早的保险公司是外商公司,在外商保险公司的诱导下产生了近代民族保险业;

根据“截止到1900年,共有52家洋行代理148家外商保险公司”可知与外商保险公司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明显较小。

1914—1925年间,新设的华商保险公司数量为之前所有华商保险公司数量之和,从而说明在一战期间民族保险业发展较快;

根据“截止到1935年,银行和政府投资的保险公司迭12家,资本共计2070万元”可知到抗日战争期间,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逐渐进入保险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