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调压原理可控硅文档格式.docx
《交流调压原理可控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调压原理可控硅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小可获得大小可调的交流电压输出,其波形为“缺块”正弦波。
正因为电压波形有缺损,才改变了输出电压有效值,达到了调压的目的,但也因波形非正弦带来了谐波问题。
交流输出电压
有效值U与控制角
的关系为
(6-1)
式中
为输入交流电压
的有效值。
负载电流
有效值为
,则交流调压电路输入功率因数为
(6-2)
对图6-3所示电阻负载下输出电压
进行谐波分析。
由于正、负半波对称,频谱中将不含直流及偶次谐波,其富里叶级数表示为
(6-3)
基波和各次谐波电压有效值为
(6-4)
根据式(6-4),可以绘出基波和各次谐波电压标么值随控制角
的变化曲线,其电压基值取为
可以看出,随
增大,波形畸变严重,谐波含量增大。
由于电阻负载下电流、电压同相位,图6-4关系也适合于电流谐波分析。
综上所述,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控制角
移相范围为
,晶闸管导通角
,输出电压有效值调节范围为
,可以采用单窄脉冲实现有效控制。
2.电感—电阻性负载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电阻性负载及各处波形如图6-5所示。
由于电感的储能作用,负载电流
会在电源电压
过零后再延迟一段时间后才能降为零,延迟的时间与负载的功率因数角
有关。
晶闸管的关断是在电流过零时刻,因此,晶闸管的导通时间
不仅与触发控制角
有关,还与负载功率因数角
有关,必须根据
与
的关系分别讨论。
为分析方便,将VT1导通时刻取作时间坐标
的原点,这样电源电压可以表达为
(6-5)
在VT1导通的
角范围内,可写出电路方程
(6-6)
在初始条件
下,方程解为
(6-7)
式中,
是负载电流的稳态分量,它滞后于电压一个功率因数角
;
为以时间常数
衰减的自由分量,其初始值与
有关;
波形如图6-5中所示。
由于
,代入这个边界条件可得
(6-8)
这是一个关于
的超越方程,表达了导通角
的关系。
时意味负载电流
连续,
时意味
断续,因此也表达了电流连续与否的运行状态。
根据
大小关系,
角或电路运行状态不同。
1)当
时,利用
作参变量,可得不同负载特性下
曲线族;
如图6-6所示。
对于任一阻抗角
的负载,当
至
逐步减小时(不包括
这个点),
逐步从零增大到接近
,负载上电压有效值
也从零增大到接近
,负载电流
断续,输出电压
为缺块正弦波,电路有调压功能,如图6-7(a)所示。
2)当
时,
电流中只有稳态分量
,电流正弦、连续,
电路一工作便进入稳态,
,输出电压波形正弦,调压电路不起调压作用,处于“失控”状态。
此时
关系如图6-6中
的孤立点所示,波形如图6-7(b)所示。
3)当
且采用窄脉冲触发时,由式(6-8)可解出
,即每个晶闸管导通时间将超过半周期。
由于反并联的两晶闸管触发脉冲
相位严格互差180o,故在
到来时VT1仍在导通,其管压降构成对VT2的反向阳极电压,VT2不能导通。
而当VT1关断后虽使VT2反偏电压消失,但
的窄脉冲也已消失,VT2仍不能导通,造成各个周期内只有同一个晶闸管VT1导通的“单管整流”状态,输出电流为单向脉冲波,含有很大直流分量,如图6-7(c)所示。
这会对电机、电源变压器之类小电阻、大电感性能负载带来严重危害,此时应考虑改用宽脉冲触发方式。
图6-6
关系图6-7不同
波形
4)当
且采用宽脉冲触发时,特别是采用后沿固定、前沿可调、最大宽度可达180o的脉冲列触发时,可以保证反并联的两晶闸管均可靠导通,电流波形连续,如图6-7(d)所示。
时不同的是无论触发角
多大,晶闸管均在
处导通。
由于电流连续,
无电压调节功能,也处于“失控”状态。
综上所述,交流调压器带电感—电阻负载时,为使电路工作正常,需保证:
1)
2)采用宽度大于60o的宽脉冲或后沿固定、前沿可调、最大宽度可达180o的脉冲列触发。
6.1.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工业中交流电源多为三相系统,交流电机也多为三相电机,应采用三相交流调压器实现调压。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与三相负载之间有多种联接方式,其中以三相Y接调压方式最为普遍。
型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图6-9为Y型三相交流调压电路,这是一种最典型、最常用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它的正常工作须满足:
1)三相中至少有两相导通才能构成通路,且其中一相为正向晶闸管导通,另一相为反向晶闸管导通;
2)为保证任何情况下的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应采用宽度大于60o的宽脉冲(列)或双窄脉冲来触发;
3)从VT1到VT6相邻触发脉冲相位应互差60o。
为简单起见,仅分析该三相调压电路接电阻性负载(负载功率因数角
)时,不同触发控制角
下负载上的相电压、电流波形,如图6-10所示。
图6-10Y接三相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电阻负载)
时的波形如图6-10(a)所示。
时触发导通VT1,以后每隔60o依次触发导通VT2、VT3、VT4、VT5、VT6。
在
区间内,
为正,
为负,VT5、VT6、VT2同时导通;
区间内,VT6、VT1、VT2同时导通,……。
由于任何时刻均有三只晶闸管同时导通,且晶闸管全开放,负载上获得全电压。
各相电压、电流波形正弦、三相平衡。
2)
时波形如图6-10(b)所示。
此时情况复杂,须分子区间分析。
①
:
变正,VT4关断,但
未到位,VT1无法导通,A相负载电压
②
时,触发导通VT1;
B相VT6、C相VT5均仍承受正向阳极电压保持导通。
由于VT5、VT6、VT1同时导通,三相均有电流,此子区间内A相负载电压
(电源相电压)。
③
过零,VT5关断;
VT2无触发脉冲不导通,三相中仅VT6、VT1导通。
此时线电压
施加在RA、RB上,故此子区间内A相负载电压
④
时,VT2触发导通,此时VT6、VT1、VT2同时导通,此子区间内A相负载电压
⑤
过零,VT6关断;
仅VT1、VT2导通,此子区间内A相电压
⑥
时,VT3触发导通,此时VT1、VT2、VT3同时导通,此子区间内A相电压
负半周可按相同方式分子区间作出分析,从而可得如图(b)中阴影区所示一个周波的A相负载电压
波形。
A相电流波形与电压波形成比例。
3)用同样分析法可得
、
时A相电压波形,如图6-10(c)、(d)、(e)所示。
时,因
,虽VT6、VT1有触发脉冲但仍无法导通,交流调压器不工作,故控制角移相范围为(0~150o)。
当三相调压电路接电感负载时,波形分析很复杂。
由于输出电压与电流间存在相位差,电压过零瞬间电流不为零,晶闸管仍导通,其导通角
不仅与控制角
有关,还和负载功率因数角
如果负载是异步电动机,其功率因数角还随运行工况而变化。
6.1.3其他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当交流调压电路采用通断控制时,还可以实现交流调功和交流无触类开关的功能。
1.交流调功电路
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交流电压过零时刻将负载与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实现交流电压的整周波通断控制。
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与断开周波数的比例,实现负载平均功率的调节,称为交流调功电路,其控制思想如图6-2(a)所示。
由于晶闸管导通都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刻,这样负载电压、电流均为完整正弦波,不会对电网产生高、低次谐波的污染。
但是可以以导通与关断总时间为周期分解出分数次谐波来,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有一定的谐波干扰,如图6-11为图6-2(a)通、断周波数下(通二个周波、断一个周波)电阻性负载中电流频谱,图中
为
次谐波有效值,
为导通时负载电流幅值。
可以看出,电流中不含整数倍电源频率的谐波,但含有非整数倍频率谐波,且在电源频率附近非整数倍频率谐波含量较大。
如前所叙,这种调功电路主要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
2.交流无触点开关
如果将反并联的两单向晶闸管或单只双向晶闸管串入交流电路,代替机械开关起接通和关断电路的作用,就构成了交流无触点开关。
这种电力电子开关无触点,无开关过程的电弧,响应快,其工作频率比机械开关高,有很多优点。
但由于导通时有管压降,关断时有阳极漏电流,因而还不是一种理想的开关,但已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交流无触点开关主电路与交流调压电路相同,但其开通与关断是随机的,可以分为任意接通模式和过零接通模式。
前者可在任何时刻使晶闸管触发导通,后者只能在交流电源电压过零时才能触发晶闸管,因而有一定开通时延,如50Hz交流电网中,最大开通时延约10ms。
关断时,由于晶闸管的掣住特性,不能在触发脉冲封锁时立即关断;
感性负载又要等到电流过零时才能关断,均有一定关断时延。
图6-12(a)是一种简单交流无触点开关。
当控制开关K闭合时,电源
正、负半周分别通过二极管VD1、VD2和K接通晶闸管VT1、VT2的门极,使相应晶闸管交替导通。
如果K断开,晶闸管因门极开路而不能导通,相当交流电路关断。
图6-12晶闸管交流电力开关
采用双向晶闸管作交流无触点开关电路如图6-12(b)所示。
在控制开关K闭合时,电源
正半周双向晶闸管VT以Ⅰ+方式触发导通,电源负半周时以Ⅲ-方式触发导通,负载上因此而获得交流电能。
如果K断开,VT因门极开路而不能导通,负载上电压为零,相当交流开关断开。
交—交变频电路
交—交变频电路是一种可直接将某固定频率交流交换成可调频率交流的频率变换电路,无需中间直流环节。
与交—直—交间接变频相比,提高了系统变换效率。
又由于整个变频电路直接与电网相连接,各晶闸管元件上承受的是交流电压,故可采用电网电压自然换流,无需强迫换流装置,简化了变频器主电路结构,提高了换流能力。
交—交变频电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低转速的交流电动机调速转动,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机的励磁电源等。
实际使用的交—交变频器多为三相输入—三相输出电路,但其基础是三相输入—单相输出电路,因此本节首先介绍单相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触发控制、四象限运行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等;
然后介绍三相输出电路结构、输入、输出特性及其改善措施;
最后对于一种新型的绿色变频电路——矩阵式交—交变换器作出介绍,使读者了解交—交变频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
6.2.1三相输入—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
1.基本工作原理
三相输入—单相输出交—交变频器原理如图6-13所示,它是由两组反并联的三相晶闸管可控整流桥和单相负载组成。
其中图(a)接入了足够大的输入滤波电感,输入电流近似矩形波,称电流型电路;
图(b)则为电压型电路,其输出电压可为矩形波、亦可通过控制成为正弦波。
图(c)为图(b)电路输出的矩形波电压,用以说明交—交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正组变流器工作在整流状态时、反组封锁,以实现无环流控制,负载Z上电压
为上(+)、下(-);
反之当反组变流器处于整流状态而正组封锁时,负载电压
为上(-)、下(+),负载电压交变。
若以一定频率控制正、反两组变流器交替工作(切换),则向负载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
就等于两组变流器的切换频率,而输出电压
大小则决定于晶闸管的触发角
图6-13三相输入—单相输出交—交变频器原理图
交—交变频电路根据输出电压波形不同可分为方波型和正弦波型。
方波型控制简单,正、反两桥工作时维持晶闸管触发角
恒定不变,但其输出波形不好,低次谐波大,用于电动机调速传动时会增大电机损耗,降低运行效率,特别增大转矩脉动,很少采用。
因此以下仅讨论正弦型交—交变频电路。
2.工作状态
三相—单相正弦型交—交变频电路如图6-14所示,它由两个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构成。
如果输出电压的半周期内使导通组变流器晶闸管的触发角变化,如从
=90o逐渐减小到
,然后再逐渐增大到
=90o,则相应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就可以按正弦规律从零变到最大、再减小至零,形成平均意义上的正弦波电压波形输出,如图6-16中所示。
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的瞬时值波形不是平滑的正弦波,而是由片段电源电压波形拼接而成。
在一个输出周期中所包含的电源电压片段数越多,波形就越接近正弦,通常要采用六脉波的三相桥式电路或十二脉波变流电路来构成交—交变频器。
图6-14三相—单相交—交变频电路?
在无环流工作方式时,变频电路正、反两组变流器轮流向负载供电。
为了分析两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忽略输出电压、电流中的高次谐波,因此可将图6-14电路等效成图6-15(a)所示理想形式,其中交流电源表示变流器输出的基波正弦电压,二极管体现电流的单向流动特征,负载Z为感性,负载阻抗(功率因数)角为
图6-15(b)给出了一个周期内负载电压
、负载电流
波形,正、反两组变流器的电压
和电流
以及正、反两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
如图所示,在负载电流的正半周
区间,正组变流器导通,反组变流器被封锁。
在(
)区间,正组变流器导通后输出电压、电流均为正,故正组变流器向外输出功率,工作于整流状态;
)区间,负载电流方向不变,仍是正组变流器导通,输出电压却反了向,因此负载向正组变流器反馈功率,正组变流器工作于逆变状态。
)区间,负载电流反向,反组变流器导通、正组变流器被封锁,负载电压、电流均为负,故反组变流器处于整流状态。
)区间,电流方向不变,仍为反组导通,但输出电压反向,反组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
从以上分析可知,交—交变频电路中,正、反组变流器的导通由电流方向来决定,与电压极性无关;
每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整流或逆变),则是由输出电压与电流是否同极性来决定。
3.输出电压波形
正弦型交—交变频电路实际输出电压波形如图6-16所示,图(a)~(d)分别表示了正、反组变流器不同工作状态。
图(a)表示正组变流器工作,A点处其晶闸管触发角
,平均电压
最大。
随着
的增大,
值减小,当
半周内平均输出电压如图中虚线所示,为一正弦波。
由于整流电压波形上部包围的面积比下部面积大,总的功率为正,从电源供向负载,此时正组变流器工作在整流状态。
图(b)仍为正组变流器工作,但触发角
间变化,变流器输出平均电压为负值。
由于整流电压波形下部包围的面积比上部大,总的功率为负,从负载流向电源,此时正组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
图(c)、(d)为反组变流器工作。
当其触发角
时,反组变流器处于整流状态,总的功率由电源输向负载;
时,反组变流器处于逆变状态,负载将向电源反馈功率。
如果改变
的变化范围(调制深度),使它们在
范围内调节,输出平均电压正弦波幅值也会改变,从而达到调压目的。
由此得出结论:
正弦波交—交变频电路是由两组反并联的可控整流器组成,运行中正、反两组变流器的
角要不断加以调制,使输出电压为正弦波;
同时,正、反组变流器也需按规定频率不停地进行切换,以输出频率可变交流。
5.输入、输出特性
(1)输出频率上限
交—交变频电路输出电压是由多段电源电压片段“拼凑”而成。
一个输出周期内拼接的电源电压段数越多,输出电压波形越接近正弦。
当输出频率增高时,输出电压一周内所包含的电源电压段数减少,波形将严重偏离正弦,致使输出电力谐波增加,因而限制了最高输出频率。
由于每段电源电压的平均持续时间决定于变流电路的脉波数,增加构成交—交变频电路的两组变流器脉波数可改善输出波形,提高输出频率上限。
常用6脉波三相桥式变频电路的上限频率不能高于电网频率的
,约20Hz。
(2)输入功率因数
由于交—交变频电路采用移相触发控制,晶闸管换流时需要从电网吸收感性无功,致使不论负载功率因数是领先还是滞后,输入功率因数总是滞后。
图6-19不同
下,
关系图6-20输入、输出功率因数间关系
在正弦波交—交变频电路余弦交点法移相触发控制中,期望输出的理想正弦电压为
,每次触发时该触发角
下输出电压为
,
时整流电压。
时可以确定出
(6-11)
其中
为输出电压比,它是一个影响输入功率因数的重要因素。
图6-19给出了不同
下,交—交变频电路输出电压在
的一个周期内移相触发角
的变化规律,它反映了输入功率因数的变化。
越小,输出电压越低,半周期内
平均值越接近90o,位移因数或功率因数就越低。
图6-20则给出输入功率因数与负载功率因数间关系。
可以看出,即使负载功率因数为1且满电压输出
,输入功率因数也低于1。
随着负载功率因数的降低和输出电压比
的减小,输入功率因数将会更低。
(3)输出电压谐波
交—交变频电路输出电压谐波成分非常复杂,和输入频率
、输出频率
、电路脉波数均有关。
采用三相桥式变流器的单相交—交变频电路输出电压中主要谐波频率为
等等,包含有3次谐波,它们在构成三相输出时会被抵消。
如若采用无环流控制时,由于确保正、反两桥安全切换所需死区的影响,还将出现
等次谐波。
(4)输入电流谐波
由于交—交变频电路输入电流波形及幅值均按正弦规律被调制,和可控整流电路相比,其输入电流频谱要复杂得多。
采用三相桥式变换器的单相交—交变频电路的输入电流频率为
(6-12)
和
(6-13)
三相输入—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
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由三个输出电压相位互差120o的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按照一定方式联接而成,主要用于低速、大功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传动。
1.三相输出联接方式
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有两种主要接线方式,如图6-21(a)、(b)所示。
图6-21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联接方式
(1)公共交流母线进线方式
它是由三组彼此独立、输出电压互差120o的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构成,其电源进线经交流进线电抗器接至公用电源。
因电源进线端公用,三组单相输出必须隔离。
这种接法主要用于中等容量交流调速系统。
(2)输出Y接方式
三组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Y接,中点为O;
三相交流电动机绕组亦为Y接,中点为Oˊ。
由于三组输出联接在一起,电源进线必须采用变压器隔离。
这种接法可用于较大容量交流调速系统。
2.输入、输出特性
三组输出交—交变频电路的输出频率上限和输出电压谐波成分与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相同。
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总的输入电流是由三个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同一相输入电流合成得到,此时有的谐波会因相位关系相互削弱或抵消,因此谐波种类将有所减少,总谐波幅值也有所下降。
其谐波频率为
(6-14)
(6-15)
当正、反组变换器采用三相桥式电路时,输出电流谐波频率为
等。
其中更以
次谐波幅值最大。
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输入功率因数按以下定义式计算
(6-16)
即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可为每相电路有功功率之和,但视在功率不能简单相加,应由总输入电流、输入电压有效值之积来算。
由于三相电路输入电流谐波有所减小,三相总视在功率比三个单相视在功率之和小,故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总输入功率因数比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有所改善。
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交—直—交变频电路,本章中介绍了交—交变频电路,两者的比较参见表6-2。
表6-2交—交变频电路与交—直—交变频电路比较
变频电路类型
交—交型
交—直—交型
比较内容
换能形式
一次换能,效率高
两次换能,效率较低
换流方式
电网电压自然换流
强迫或负载换流,或自关断器件
使用器件数量
多,利用率低
较少,利用率高
调频范围
电网频率
无限制
输入功率因数
较低
一般相控调压时,低频低压时低;
不控整流时(PWM逆变)较高
适用场合
低速、大功率交流电机拖动系统
各种交流电机拖动系统,稳压和不停电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