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1175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pptx

腰椎管狭窄症护理查房,护士长提问,讨论,病例汇报,查房流程,治疗新进展,腰椎管狭窄症,一、定义二、病因分类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五、治疗六、护理,腰椎管狭窄定义,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管的内径较正常狭窄,刺激或压迫由此通过的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上以腰4、腰5发病率最高,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回顾解剖,黄韧带的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先天性的椎管狭窄,先天性(发育性)后天性(获得性)退变性混合性脊柱滑脱性医源性创伤后,退变性,混合性,二、病因分类,三、临床表现(主要),1.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主要临床表现,压迫因素血循环障碍炎性刺激,主要临床表现,前屈缓解后伸重上坡容易下坡难骑车可以步行难,2.症状与腰椎姿势密切相关,过屈位,过伸位,过屈位椎管径增大过伸位变小,主要临床表现,3.下肢神经症状,疼痛,肌肉萎缩无力,腱反射减弱,麻木,主要临床表现,疼痛轻微慢性加重活动减轻咳嗽无碍,4.腰背痛,年龄中老年患者,大于50岁,四、诊断,症状、体征三大症状:

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重而客观体征相对少,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辅助检查X线平片、椎管造影、CT、MRI,五、治疗,保守治疗:

休息腰部保护对症处理:

理疗、推拿按摩、药物治疗,硬膜外封闭等。

手术治疗:

椎板切除减压,减压融合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术前适应性训练3.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监测2.脊髓神经根的观察3.切口引流管的护理4.体位护理5.疼痛护理6.功能锻炼,康复锻炼计划,

(一)术后麻醉过后开始足背伸趾屈运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膝关节屈伸锻炼

(二)术后第一天直腿抬高运动,5点支撑法(1-2w)3点支撑法(3-4w)4点支撑法(5-6w),(三)腰背肌肌肉锻炼,康复锻炼计划,(四)7-8w可视情况下地活动,病史介绍,姓名:

彭秀英床号:

4床性别:

女年龄:

46岁住院号:

201604490入院时间:

2016-2-23入院时生命体征T36.5P72次/分R20次/分Bp105/72入院诊断:

腰椎管狭窄,病史介绍,简要病史:

患者系“间歇性跛行伴左侧腰腿痛3月加重1周”入院。

专科情况:

脊柱外观无明显畸形,左侧腰4/5椎间隙压痛明显,向左下肢放射,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左侧踇趾背伸肌力减低,左侧下肢外侧感觉稍减退,末梢血运活动可。

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伴膨出,椎管狭窄入院后遵医嘱一级护理、普食2016.3.7在全麻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术后保留尿管一根,负压引流管一根,护理诊断,P1焦虑、恐惧与环境改变,担心预后有关P2舒适的改变:

与腰痛及左下肢麻木有关P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P4睡眠形态紊乱与手术有关P5有引流效能降低的危险:

与引流不当有关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术后卧床、翻身困难有关P7有便秘的危险与术后卧床活动量减少、排便姿势改变有关P8排尿方式改变与留置保留导尿有关P9自理能力下降:

与术后卧床有关P10潜在并发症:

脑脊液外漏、神经根压迫p11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各种侵袭性操作、长期卧床有关p12潜在并发症-DVT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有关,P1焦虑、恐惧与环境改变,担心预后有关2016.2.23,1

(1)入院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缓解其焦虑。

(2)告知疾病的发生机制、转归过程、治疗方案及相关护理知识,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介绍讲解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及主管医生的医疗水平及手术成功病例,减少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准备,作好解释工作。

(5)指导床上使用便器、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O1:

患者适应医院环境,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2016.2.26),P2:

舒适的改变:

与腰痛及左下肢麻木有关2016.2.23,I2

(1)卧硬板床休息,协助定时翻身,肢体处于功能位。

(2)认真倾听患者主诉,教会放松的技巧如:

按摩、听轻柔的音乐、深呼吸等(3)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及时评估其转归情况。

O2:

患者腰痛左下肢麻痛症状好转,舒适感增加。

(2016.3.2),P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2016.2.23,。

I3加强护患沟通,主动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治疗、护理。

用药、相关检查前,告知患者目的及配合要点。

加强健康教育,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取得配合。

O3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各项检查。

(2016.2.26),P4睡眠形态紊乱与手术有关2016.3.4(术前),I4保持室内安静,光线适宜利于患者休息。

给予讲解有关成功手术实例,心理安慰,缓解焦虑。

白天减少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形态。

必要时遵医嘱用药.O4患者夜间有效睡眠5-6h.(2016.3.7),P5有引流效能降低的危险:

与引流不当有关2016.3.7(手术当天),I5

(1)接引流袋低于切口水平,告知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防止引流管折叠、受压、脱落等。

(3)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并准确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O5切口引流通畅,现已拔除。

(2016.3.9),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术后卧床、自主翻身困难有关2016.3.7(手术当天),I6宣教皮肤护理的重要性,使其从思想上重视。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

协助翻身2h一次。

严格床头交接班,仔细观察受压皮肤状况。

加强全身营养,增加抵抗力。

O6患者皮肤完好无破损。

2016.3.14,P7有便秘的危险与术后卧床活动量减少、排便姿势改变有关2016.3.7,I7指导行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促进肠蠕动。

饮食指导:

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牛奶豆浆甜食等。

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床上活动,病情允许下佩戴支具下地活动。

主动询问患者排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甚至大量不保留灌肠。

O7患者未出现便秘。

(2016.3.14),P8排尿方式改变与留置保留导尿有关2016.3.7,I8

(1)维持正常引流,防止导尿管脱落、扭曲、受压。

(2)定时倾倒尿液,并观察尿液的性状、色及尿量,准确记录。

(3)每日予以会阴擦洗BID。

(4)定时予以夹管,训练膀胱功能。

(5)嘱患者每日多饮水,不少于2000ml。

O8于3月11日拔除导尿管,患者小便自解通畅。

P9自理能力下降:

与术后卧床有关2016.3.7,I9嘱其留陪人协助患者打水、买饭、床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

指导患者使用呼叫器,加强巡视,了解患者需求指导患者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易取得地方,并鼓励患者部分生活自理。

O9患者在家属协助下生活能部分自理。

2016.3.9,P10潜在并发症:

脑脊液外漏、神经根压迫2016.3.7,I10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观察伤口有无渗出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清亮液体。

严密观察有无鞍区感觉迟钝、双下肢感觉异常、尿储留、大小便失禁、四肢肌力情况等。

O10患者引流管术后共引出暗红色血性液体约600ml,现已拔出,四肢肌力正常。

2016.3.9,P11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各种侵袭性操作、长期卧床有关2016.3.7,I11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椎间隙感染的观察。

(观察有无背部肌肉剧烈疼痛,体温升高,伤口有无红肿等)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O11患者住院期间无体温异常升高等表现。

2016.3.14,P12潜在并发症-DVT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有关2016.3.7,I12

(1)密切观察患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感觉运动情况

(2)予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多饮水(3)抬高患肢20-30度,指导患者早期床上锻炼(4)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5)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O12患者无DVT发生。

2016.3.14,出院指导,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康复训练。

避免久站久坐,立位、坐位、或行走时要使用腰围保护,腰围佩戴时间1-3个月。

3个月内避免骑车、弯腰及扭腰等动作避免提取重物,防止腰部负重,同时做好腰部保暖,防止受凉。

饮食指导定期复诊,治疗新进展: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棘突间撑开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原理及Coflex的设计理念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广泛应用后,针对腰椎管狭窄而采用的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已成为常规选择,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充分的减压并避免了减压所带来的脊柱失稳的问题,但是却带了新的术后问题:

由于融合节段失去了活动度,改变了脊柱的生物力学,导致应力异常集中于邻近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使邻近节段椎体间的活动度代偿性增加,出现新的病变,如继发性邻近节段退变、假关节形成,甚至导致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继而出现腰腿痛和神经压迫的复发。

由此提出了退行性腰椎疾患的非融合理念,而Coflex是棘突间非融合动力内固定系统的一种,临床上已广泛使用。

根据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症状随着腰椎后伸时加重、屈曲时缓解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动态棘突间植入物即Coflex系统,是一种非融合性植入物。

其设计理念是产生撑开棘突和防止腰椎后伸的力学目的,内固定产生的撑开力可在植入节段产生相对的后凸,使内折的黄韧带反向张开以减少其对椎管的侵入;椎体间产生的纵向撑开力还可增加椎间孔的大小,从而影响相邻椎体间的相对关系,同时降低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的负荷,减少疼痛,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黄益奖,彭茂秀1008-0287(2015)04-0402-04,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