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655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体中糖类与氧气的反应、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的燃烧等都是反应热效应的重要应用

B.能源是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等

C.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要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7.已知2SO2(g)+O2(g)

2SO3(g),△H=-198kJ/mol,在V2O5存在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E4-E3+E2-E1

B.加入V2O5后反应经过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

C.加入V2O5,△H不变,但反应速率改变

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反应放热198kJ

8.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用镁条引燃铝、氧化铁混合粉末②碳酸钙受热分解③浓硫酸稀释

④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固体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⑤

9.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

其过程如下:

mCeO2

(m-x)CeO2·

xCe+xO2(m-x)CeO2·

xCe+xH2O+xCO2

mCeO2+xH2+x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右图中△H1=△H2+△H3

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

10.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会改变两步反应的焓变

B.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A、B、C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

D.B

C的反应的活化能是E4kJ/mol

11.能够表示燃烧热的是()

A.2H2(g)+O2(g)=2H2O(g);

△H1

B.S(g)+O2(g)=SO2(g);

△H1

C.C(s)+

O2(g)=CO(g);

D.H2(g)+Cl2(g)=2HCl(g);

△H1

12.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

C.a=bD.2b=c

13.已知甲烷和汽油(可用C8H18表示)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

CO2(g)+2H2O(l)△H=-890kJ•mol﹣1;

C8H18(l)+12.5O2(g)

8CO2(g)+9H2O(l)△H=-5472kJ•mol﹣1;

某学校食堂拟选用天然气作为供热燃料,下列选择依据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汽油和甲烷燃烧,甲烷产生的热量比汽油多,因此甲烷更高效

B.产生相同热量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汽油比甲烷多,因此甲烷更低效

C.甲烷含碳量低,燃烧更充分,不易积炭,不易产生CO,因此更环保

D.等物质的量的汽油和甲烷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比甲烷多,因此更环保

14.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单斜,s)+O2(g)=SO2(g)△H1=-297.16kJ·

mol-1

②S(正交,s)+O2(g)=SO2(g)△H2=-296.83kJ·

③S(单斜,s)=S(正交,s)△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0.33kJ·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H=-38.6kJ/mol

C.NaOH(aq)+1/2H2SO4(浓)═1/2Na2SO4(aq)+H2O(l)△H=-57.3kJ/mol

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2(g)+5O2(g)═4CO2(g)+2H2O(l)△H=-2589.6kJ/moL

二、填空题

16.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3)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__反应;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__反应。

18.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O(l)=H2O(g)﹣44KJ,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3)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出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19.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单位kJ·

mol-1):

H-H

Br-Br

I-I

Cl-Cl

H-Cl

H-I

H-Br

键能

436.0

193.7

152.7

242.7

431.8

298.7

366

(1)1molH2在2molCl2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kJ。

(2)在一定条件下,1mol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是________。

A.Cl2>

Br2>

I2     B.I2>

Cl2

预测1mol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足量Cl2中燃烧放热____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20.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

(1)图1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

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填数值)。

(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体系中

增大的措施有。

A.升高温度B.充入He气

C.再充入2molH2D.使用催化剂

三、推断题

21.已知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

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且为18电子微粒;

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

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A、B单质对应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丙的电子式为,丁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

(3)甲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

已知该反应生成1mol乙时放出53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另有物质己为中学常见黑色磁性氧化物,能够与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与A反应的焓变(△H)和活化能(Ea)。

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填写序号)。

(6)资料显示物质己可用于除去地下水中的TcO4—(99Tc具有放射性)。

在弱酸性条件下,物质己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TcO2,同时得到一种难溶于水的弱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元素

的有关信息如下,请用合理的化学用语填写空白。

在周期表中的区域

元素代号

有关信息

短周期元素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

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

长周期元素

的一种盐乙可以做净水剂,

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

元素大量存在于海藻中,它的银盐可用于人工降雨

(1)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2)足量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

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

,请写出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

的气态氢化物丁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丁比氯化氢沸点高b、丁比氯化氢稳定性好

c、丁比氟化氢还原性强d、丁比氟化氢酸性弱

(4)请写出丙溶于丁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乙的水溶液呈酸性,请写出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5)

是一种弱酸,请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有剧毒,可以用

溶液进行无毒化处理,请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室温下,

的电离常数

,在

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的

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50mL1.0mol·

L-1盐酸跟50mL1.1mol·

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⑴大小烧杯间填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金属(如铜)。

其原因是。

⑶大烧杯上如不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

⑵(填“能”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⑷如果改用60mL1.0mol·

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增加”、“减少”或“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增加”、“减少”或“不变”)。

24.研究NO、NO2、SO2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以石灰石为原料通过系列反应将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H=218.4kJ·

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4CO2(g)△H2=﹣175.6kJ·

mol-1(反应Ⅱ)

结合反应Ⅰ、Ⅱ写出CaSO4(s)与CaS(s)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NO2、SO2气体混合存在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平衡:

NO2(g)+SO2(g)

SO3(g)+NO(g),某活动小组对此反应进行研究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充有NO2、SO2气体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气体红棕色加深,一段时间后颜色不再变化

△H0(填“>”、“<”或“=”)

 

在针筒中抽入5mLNO2和5mLSO2气体,封闭针筒前端,充分反应后,将活塞迅速推至5mL处

气体红棕色加深并保持不变

平衡(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在充有NO2、SO2混合气体的恒容容器中,达平衡后继续通入SO2气体

平衡向右移动,SO2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工业上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NO,有关反应为:

C(s)+2NO(g)

N2(g)+CO2(g)。

为了提高NO的转化率,下列的措施可行的是

A.再加入一定量的碳B.增大压强

C.用碱液吸收气体D.使用催化剂

(4)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呈酸性,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五、计算题

25.

(1)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Zn(s)+

O2(g)═ZnO(s)△H1=﹣351.1kJ/mol

②Hg(l)+

O2(g)═HgO(s)△H2=﹣90.7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3,其中△H3为.

26.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mol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101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Q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1=-870.3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kJ/mol

③H2(g)+O2(g)===H2O(l)ΔH3=-285.8kJ/mol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C4.B5.C6.D7.C8.A9.C10.C11.D12.D13.D14.C15.D

16.放热低2Al+6HCl===2AlCl3+3H2↑(或2Na+2H2O===2NaOH+H2↑或NaOH+HCl===NaCl+H2O等合理答案均可)

17.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热吸热

18.(l)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kJ•mol﹣1;

(2)408.8;

(3)生成物为氮气和水,不污染空气.

19.184.9A多

20.23.

(1)0.075mol·

L-1·

min-175%

(2)CO(g)+2H2(g)

CH3OH(g)ΔH=-91kJ·

mol-1(3)12(4)C

21.

(1)第三周期ⅢA族(1分)N3->

Al3+(1分)

(2)

(2分)b、c(2分)

(3)AlN+3H2O=Al(OH)3+NH3↑(2分)

(4)4Al(s)+3TiO2(s)+3C(s石墨)=2Al2O3(s)+3TiC(s)△H=-1072KJ/mol(2分)

(未标明石墨减1分)

(5)②(2分)

(6)3Fe3O4+TcO4-+H++13H2O=TcO2+9Fe(OH)3(2分)

22.第三周期Ⅲ

ac

23.

(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不能因金属易导热(3)偏低(4)增加不变

24.

(1)3CaSO4(s)+CaS(s)=4CaO(s)+4SO2(g)△H=1049.2kJ•mol﹣1

(2)①<

②不③气体红棕色变浅;

减小(3)C(4)2HSO3-+2H++2e-=S2O42-+2H2O

25.+92.3kJ•mol-1;

-260.4kJ/mol

26.

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 ΔH=-57.3kJ/molC4H10(g)+

O2(g)===4CO2(g)+5H2O(l)ΔH=-16QkJ/mol2C(s)+2H2(g)+O2(g)===CH3COOH(l)ΔH=-488.3kJ/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